第十届

甘泉精神的发扬承传转换和创新之我见——纪念湛若水诞辰540周年

时间:2006/10/18 22:05:04  作者:湛国楠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274  评论:1
内容摘要:一、引言 第九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提出:“发扬甘泉精神,磨砺湛卢宝剑,铸造上善理想,团结奋进共创新文明”。这一号召,字句很简练,却蕴含深刻的内容。而且整条文句的形成,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渐变的过程。 最明显的如“磨砺湛卢宝剑”子句,其有关内容最早出现在湛凌松先生的诗...
    一、引言
    第九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提出:“发扬甘泉精神,磨砺湛卢宝剑,铸造上善理想,团结奋进共创新文明”。这一号召,字句很简练,却蕴含深刻的内容。而且整条文句的形成,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渐变的过程。   
最明显的如“磨砺湛卢宝剑”子句,其有关内容最早出现在湛凌松先生的诗文中。1997年6月《七绝三首.答株州爱棠先生》里有“谁蘸江涛磨宝剑”句;甘泉诗社成立时献词《浩歌奏响新世纪》里有“铸造湛卢开新篇”句;癸未十月复国屏先生信,有“极待联手打造湛卢剑”句。历经再三推敲、雕琢,在我祝贺甘泉诗社成立二周年的贺词中才定格为“磨砺湛卢宝剑”子句。甘泉诗社的成立为何与“湛卢剑”拉上关系?最初的用意其实很单纯:“湛卢剑”是春秋时代欧冶子在福建湛卢山铸成的一把举世著名的宝剑。众所周知,湛氏族人偏爱“湛”字,看到宝剑名为“湛卢”,好似见到“心头爱”一样,且“卢”与“庐”字音同形似,拟作“湛庐”时,更感亲切;把物化的湛卢剑“意化”成“湛庐(卢)宝剑”,意义更大。因而当提出:“甘泉精神”物化为“湛家宝剑”这一理念时,就立即为广大族人所接受所赞许。“家里有个老,犹如有件宝”嘛,自然感到高兴。
“湛卢宝剑”对“甘泉精神”堪称门当户对。但为什么对“湛卢宝剑”不提“打造’’而用“磨砺”的词语呢?经高人点醒:“甘泉精神”、“湛卢宝剑”是早己存在的事物,无须另行打造,故用“磨砺”为恰当。
    “铸造上善理想"子句,是在前二句的基础上后来补充进去的。看看我在《甘泉报》60期登的《欢迎词——扬雅、元田、麻榨、中新宗亲光临增城》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这子句的“上善”一词摘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词组。该词组的核心在“善”与“清”字,“上善”是最高要求,善的底线,我认为是胡锦涛总书记力倡的“八荣八耻”。
    至于“发扬甘泉精神”子句为何不用“弘扬”而用“发扬”一词,是受镇铭原作凌松改定的《甘泉颂》一诗的影响。诗是这样写的:“湛甘泉,这个伟大的名字在我族中人人敬仰  他的业绩永垂青史,灿烂辉煌  他那一部部华章,是民族永久的财富他的精神,我们发扬!”(见甘泉诗社创刊诗文集)。此其一。其二,“发扬”有“发掘弘扬”之含意,用它来呼应潮白先生去年岁末在南方日报登的《文化大省的重要砝码》中写的“湛若水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今人对他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穷尽”一句,以表我们族人不但要做“发扬”方面的工作,还须继续进行“发掘”方面的事情的决心。
有了以上所列的种种,以及最近文化学术界正在探讨传统文化的承传、现代转换与创新问题的各种论述,我就拟出《甘泉精神的发扬、承传、转换和创新之我见》这个课题,试图触摸一下这方面的东西,看看能否理出点头绪来。当然,这么大的课题,我感到有点超出自己现有的能力,但考虑到有那么多宗亲、朋友们作后盾,他们定会给我以鼓励、提携、谅解与帮助,那就大胆地勉其为难在此抛砖引玉进行演绎了!

二、什么是甘泉精神
湛甘泉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明代大儒、心学大师。去年与崔与之等首批入选南粤古代先贤馆;在《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二辑)中成为与海瑞、黄遵宪、宋庆龄等齐名的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宋江澎等8名广州市政协委员联合建议,在位于法政路的原“湛家园遗址”,建纪念湛若水的建筑物或碑记,以纪念明代著名教育家湛若水;2002年,位于增城市天蚕岭的湛若水墓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后,去年十月份,增城市委书记汤锦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对该墓进行修葺,建成一个公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今年1月出版八开纸厚达350页图文并茂的大部头《广东九章——经典大家为广东说了什么》(广东人民出版社),书中有多处提到湛若水的文章和事迹。
    近几年来,湛若水的名字,见报率比较多,有关部门对他又比较重视,是世人对他逐渐认识、知名度提高的结果。为加深人们对湛甘泉的进一步了解,特进行“什么是甘泉精神"的初探浅述。
    首先,看看族内外,省市内外、国内外方方面面对湛甘泉的若干评价。
    去年《祭七世祖文简公文》有这样评价:一代鸿儒,少有奇志,醉心圣学,报效庙堂,克效勤劳,许国之诚,抗志典坟,完节全名;忠孝楷模,为国为民;尊师重教,洁身澄性,勤奋善学,教书育人,不遗余力;道德文章,当时称冠,现在流芳;百世楷模,子孙榜样。
    《增城日报.人物掌故.湛若水》(06.08.8)是如此评价的:湛若水资质端庄凝重,无妄动,无妄言。以兴学养贤为己任,以学谷周济贫苦学生,且订立崇俭规约以免侈奢恶伪。
    《南方都市报.广州史记》(05.11.5)的评语:明代大儒湛若水以体认天理为大任,视名利宝贵如浮云。事君奉母忠孝两全,承前启后自成一宗。
    明嘉靖已丑状元罗洪先说:“湛若水,其洒落似濂溪,其温雅似明道,其气魄似阳明,共自得似白沙。”
    《广东九章》张其淦的《岭南名臣序赞》评价湛若水曰:“湛王讲学,致知各异。良知为宗,方寸而已。随处体验,乃具众理。危言格君,薄俗惩侈。体用兼备,言行如彼。心性图说,堪以教士。”
    范立舟博士(暨大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说:心学,作为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学派,就在明代的发展而言,倡于陈献章,中经湛若水,最后完成于王阳明。如果没有湛若水,很可能就没有阳明心学,也就不会出现由阳明心学掀起的晚明独以批判专制政治和倡导个性解放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
    刘兴邦教授(五邑大学政法系教授)说:我认为湛若水是一个开拓但不叛离的人物,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风格稳健,对老师,他在思想上有创新,但却不背离老师的学术宗旨,和王阳明思想分歧很大,两个人可以分庭抗礼,但关系却从未决裂,反而保持着友谊。这些都体现了湛若水的稳健作风,是有岭南的人文特色的。
    日本志贺敬子(志贺一朗教授的夫人)说:“湛甘泉不仅仅是湛氏的祖先,他首先属于中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学说博大精深,他的治学态度认真严谨,他的情操伟大高洁,我和先生十分敬佩他。”(摘自甘泉报第8期湛凤霞的《记一次难忘的拜会》。
    安南国王黎晭在若水婉拒送湛的厚礼后,他亲写的诗句有:“白沙门下更何人”句。以后又在《上天使湛太史》诗里的“使星耿耿光辉遍”,予以赞扬。
    明嘉靖的《赐葬敕谕》称:“谕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卿明时耆德,岭海鸿儒。抗志典坟,格司职守。回翔近列,克效勤劳。望重两京,位跻八座。慎以终始,完节全名。善行嘉言,施于后世。”敕谕给以甘泉完美确切的评价,是个很好的盖棺定论。
    综合和分析以上的评价,“甘泉精神”已基本跃然纸上;未显的内容,隐含于《湛若水研究文集》、《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湛甘泉传》、《明儒学案》、《广东九章》、《沙堤乡约》、《甘泉报》等的诸作者文章之中。但要精练、贴切、无遗地把“甘泉精神”的全部内容,用最好最简约的文字表达出来,并非易事。我不揣冒昧,试图以两句话把“甘泉精神”内容概括如下:“忠孝仁义礼智信,师教行笃人如名”。“忠、孝、仁、义、礼、智、信、师、教、行皆笃”,这很明了,其意思不需逐一注释;“人如名”则要作点说明。
    湛若水,号甘泉。“若水”一词是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词组分解出来作人名用的。我翻阅宋洁编著,北京和天津出版社出版的《道德经——老子和小子图说八十一章》,其第八章“上善若水……”内容的《译文》,是这样的:“最高的德行就如水之清。水滋润养育万物却安静处下不争。水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德最近于‘道’之德。上善之人总把个人处于众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万物像天一样,言谈恪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特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有不争谦下之美德,所以就没过失。《点评》则为:“万事顺自然之理,顺社会主潮流,善自为之”。我认为该处《译文》和《点评》都写得很好。按这个意思,我将用作人名的“若水"单词与“上善若水”词组抱团地意化去理解,可得出“上善者若水”、“若水是上善的”结论,这是“人如名"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其次,“甘泉”既是甘泉都的地名,也是湛若水的号,更是“甘甜的泉水"之意,三者抱团意化去理解;“甘泉都之甘泉是甘甜的”,“若水就是甘泉”,这是“人如名”要表达的意思之二。当然还可以引申出其他意思,但不赘。
总之,上述“忠孝仁义礼智信,师教行笃人如名”,两句包含的内容,就是我心目中的“甘泉精神”。
甘泉精神的发扬承传转换和创新之我见——纪念湛若水诞辰540周年
    三、甘泉精神的发扬与承传
湛若水是湛族的伟人,其思想人格、精神气质趋近完人。我起初草拟概括“甘泉精神”内容那两句话,曾担心掛一漏万,但仔细深思,用了“人如名”作补足和点睛词语后,担心之忧就消了。因为达到水一样的境界者已进入上善之人的行列了!我心想:“忠孝仁义礼智信,师教行笃人如名”那十四字,完全可以概括甘泉精神的主体内容。至于如何发扬与承传甘泉精神?
去年11月广州市评选进入“南粤先贤馆”的首批53位入馆先贤(湛若水在列)后,广州日报评论员王文琦以《先人之贤者,传承出新章》为题,写了如下的话:“立馆仰望先贤,最关键的是要领会、学习先人之贤。……他们的种种精神气质,有这样一些共同点:爱人民、爱国家,追求进步,敢担大任。应该说,这是传统岭南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把这种精神把握好、传承好、发扬好。因为它们也永远是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要深入百姓,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最切身利益;要出精品,体现激流灵动又滔滔不绝的深厚原创力;当然,原创力来自我们传统经典文化底蕴的挖掘,来自我们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的深切热爱。……因此,在先贤前辈们的精神鼓舞下,我们要更加着力于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出新章,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
王文琦先生上述的理念,对我们发扬和承传“甘泉精神”很有启发意义,应该吸取并笃实行事。除了紧抓爱人民、爱国家,追求进步,敢担大任的精髓外。“善与清”也是若水为人的传统精髓,应作为发扬之列。在这里,有几点意见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是,已显与未显的原创精神均须发扬与承传。前述的已十分彰显的“两句话”当然须大力发扬承传;还有未显的原创精神,一经发掘出来,只要是精髓之所在,应笃实发扬与承传。
二是,发扬与承传要遵循“认识与行动、浅层与深层、单项与全项、个体与群体、居先与续后相结合”等原则。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感觉它。”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族人一直都感觉湛甘泉很伟大,但伟大的精髓所在在哪里,往往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着专心学习和实践行动。所以我们一定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表及里,一点一项地不断学习,在学习中综合和加深认识理解。一但认识理解了的部分,就要行动起来,付之实践,努力发扬。这就是“认识与行动、浅层与深层、单项与全项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学习、承传、发扬甘泉精神,有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有先学后学两个层次。个体的空间宽广而灵活,可以随时、随地、随事、随物、随需……学用,就像“随处体认天理”的要求一样去学习、去实践;而集体学用则要解决好统一步调,掌握好时空等条件问题。“发扬与承传甘泉精神”是个总号召。对个体或群体来说,学与用、认识与行动存在有先有后的状况,我们常说“革命不分先后”,只要有心、有理想就无任欢迎的。这就是“个体与群体”、“居先与续后”相结合的原则。
三是,关于传统的甘泉文化、甘泉精神的发掘问题。
甘泉学说精深博大,如前所述。“今人对它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穷尽”。所以仍存在一个优秀传统的积极发掘问题。去年西樵山有关部门发掘出“明代思想家湛若水首创评花会”的历史资料;近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鸿林发掘出《沙堤乡约》,并以《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提乡约》为题的论文,收入由他所著的《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文集上。这两项的发掘,都进一步体认出湛若水的亲民精神。今年6月福建省寿宁县宣传部副部长缪长钻提供:在寿宁县有湛若水石刻,高3.8米,宽3.18米,为闽东石刻之冠,我们对这一发现,还来不及深入发掘其内容,内里说不定有宝贵的资料遗世。由此可见,发掘的问题,尚有不少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自然,在发掘工作中不应忘记“坚持取精去糟”。对发掘出来的东西要进行研究分析,精髓、精华者,有承传价值者,当然要保护、承传和发扬。不副事实、曲解、诋毁者,坚决去除;即使确属原创但不符合现实规矩者,需摒弃。譬如,《沙堤乡约》的附录文件中有:“修白冈义阡,许贫民皆葬于此。……以后不许焚尸”(禁火葬)的内容,难道今天我们还会学习吗?此外,社会上曾有过湛氏后人、家丁结怨于乡人之事,“树大有枯枝”嘛,是不容闭眼否认的,但后人家丁的所作所为万万不应也不能算到先祖的头上。根据《沙堤乡约》及其活动表明,湛若水退休后在乡间与伍姓族人合作得很好,与黄、招、钟、陈、卢、吴、胡等当时十四个显姓之乡人亲密无间,整个乡间是和谐的。当年没有人道过湛若水及其家族的不是。至于湛若水死了若干年之后的一些无稽的传说、戏说,大可一笑置之。前不久,颜志图写了《观音山》在广州日报讲古台摘登出来,讲湛甘泉母亲朝拜山上的观音庙扭伤了脚,事后湛甘泉到庙中一看,这哪里是观音,分明是害人的哪魃星,一怒之下,命令士兵把魃星砸得粉碎并把该庙拆掉的故事。我看了该文后觉得不是味道,赶紧一查历史资料记载。越秀山观音庙并没有在明朝被拆去,一直到清末仍矗立存在,广州文物志的《清代城坊图》上清楚记录着“观音庙”的建筑物。有力地证明:“甘泉把观音庙拆掉”,是无稽之谈。因此,我们在承传发扬甘泉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时候,应当毫不犹疑去掉这些不实之事。
行文到此,曾记起也听过的“民间传说甘泉的形象是不佳”的若干传闻和评论,我不禁唏嘘之至,深感“枯枝连累了大树”。警惕啊,湛甘泉的后人们!

四、甘泉文化甘泉精神的现代转换与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创新,是一个崭新、热门、复杂的问题。目前文化学术界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研究探讨。去年底广州日报“理论访谈”以《加快岭南文化的现代转换》为标题,刊登了“访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李权时教授”访谈录,李教授谈了不少崭新、现实和令人深受启发的观点;今年7月间,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召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据《光明日报》(今年7月18日)报道,研讨会除对大陆哲学史与思想史方法论进行研讨探索外,还讨论到“要重视民众思想、精英实干家思想,注意从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史学著述、文言小说、政论文章中挖掘思想史资料,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研讨会上学者们通过对思想史进行个案研究、学派分析、整体通观三个层次的翔实分析,阐明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中坚持‘矛盾融合、承传创新’文化立场的重大意义,揭示出以传统观照现代的文化研究的实践品格,以把学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由于是研讨探索,学者各抒已见,会议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的东西。这是文化理论界的当前情况。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文史研究者爱好者,热点博报着关于“介于史学和文学之间的‘第三种形态’,即历史其里,文学其表”的写作问题; 以及以易中天的《品三国》个案作为讨论对象,人们议论纷纷。但易中天坚信这个“第三种形态”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学者与大众的对接,学术与传媒的对接。”对此说有人作这样的评价:这本质上和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没什么区别。该评价者对易说持肯定的态度。与此同时,广州出现一位年仅27岁网名叫“当年明月”,写出《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受到超级热捧。文章写法采中庸之道,是在正史和戏说之间开一条中间之路。它既忠于正史,也不枯燥的一种写法;既是描述历史,又是用小说的笔法。当年明月计划出书,已与出版社签订合同。著名明史学家毛佩琦教授专门为即将出版的《明朝那些事儿》作序。
上述的两位闯将所开创的“第三种形态”、“中间之路”,是否能成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创新,要等待其发展,期待文史专家的定评。
至于甘泉文化、甘泉精神☆的现代转换与创新,需待“大气候”的成熟、发展和族人及甘泉研究专家的努力而相应发展。不过,在李权时的《加快岭南文化的现代转换》文中“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所提的一些意见,值得我们参考。现摘要于下:
第一,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意义,加强文化建设。第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快“人化自己”的进程。“文化是人化”,“人化自然”也好,“人化自己”也好,人是最重要的。第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文化现代转换提供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第四,转换文化模式,实现从群体本位模式到以个体价值为前提的集体主义模式的转变。第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体制。第六,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促进岭南文化(包括甘泉文化)走向世界。
以上所摘李权时教授的几点意见,我认为对甘泉文化甘泉精神的现代转换与创新会有现实的迫切的启发意义。

五、结语
前边讲过,本课题题目太大、又新,而且复杂,勉其为难,粗浅地完成拙稿。第一、二部分算是有点实质性内容,尽管还是很不成熟的。第三、四部分,目前在社会上正处于“研究、研究”的状况,我也只是不自量力、大胆地参加“研究、学习”的行列,因而写出的内容很不足又不深且苍白,只是一些浅尝辄止、皮毛简介的东西,仅祈抛砖引玉而已。
本来有些事例我曾思考过,如湛伟健的手机“信息群发”,搞出“一雷天下响”的效应去宣传甘泉文化、甘泉精神,在湛族宗亲的圈子里算不算现代转换创新呢?又如湛必文的“兴教助学之联动”创举,又算不算“甘泉兴教助学”的发扬、传承、现代转换和创新呢?再如陈裕荣先生的“以诗导史”著《湛甘泉传》的写法,是不是转换、创新呢?由于我的水平所限,掌握又不准,不敢写进本文第四部分。但不吐不快,只好在这里将之露一露,请族亲们议一议。
“湛若水……今人对他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穷尽”,现况确实如此。广州日报前不久以《正、清、和:三字蕴含国学精髓》为题,刊登访问楚辞泰斗文怀沙教授的专篇纪录,并特意指出文大师的一句话:“我写了一部书,全文只有三个字:正、清、和;注解27个字: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家尚和气,东方大道岂在弘扬斯三气也?”在文老看来,“正”、“清”、“和”三字分别代表了儒家、道家、释家三家思想的核心。“湛甘泉的历史定位是思想家”(李锦全教授语¬——见陈著湛甘泉传),他本为儒人,但思想内涵和行为包含道、释的精髓,称得上“正清和俱全”之贤人。由于篇幅及水平所限,本文未能论及。再者,本文的内容着重在伦理道德层面上浅述,至于文学与艺术、人的生存与生活等层面尚未触及。总之,对湛甘泉的研究还大有文章可做。
以上意见都是粗浅之见,如蒙拨冗看完,已十分感谢了!希望多多包涵并不吝赐教。

☆ 甘泉精神是甘泉的原创、是生前的史实,只可承传、发扬,也可在不违原意的现代转换;绝不能创新,否则会失真而误入戏说、毁谤的泥坑。作为精神载体的甘泉文化则可以创新。(本文作者注)

                                                  2006年9月10日脱稿

标签: 宝剑 甘泉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