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姓讲坛

关于湛氏的起源,至今为止有三种说法,分述于下。

时间:2008/10/29 11:36:43  作者:湛凌松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871  评论:6
内容摘要:先卿理事长、诗权秘书长: 你们好! 这次赣县会议的圆满成功,你们功不可没!不知先卿理事长的手提电脑找到没有?甚念。由我和凌杉负责第10期(总99期)甘泉报的编辑,但你们转来的文件,缺湛文杰在大会的发言、由你们撰写的会议纪实,如有,请即刻转来,以便撤换其它文...
先卿理事长、诗权秘书长:
      你们好!
    这次赣县会议的圆满成功,你们功不可没!不知先卿理事长的手提电脑找到没有?甚念。由我和凌杉负责第10期(总99期)甘泉报的编辑,但你们转来的文件,缺湛文杰在大会的发言、由你们撰写的会议纪实,如有,请即刻转来,以便撤换其它文章;如正在撰稿,则只好发下一期。转上基本拟订的文稿内容,请提意见并复!
    顺致
敬礼
                                                          湛凌松2008.10.20

湛氏起源三说及古今纵观管见
湛凌松

   关于湛氏的起源,至今为止有三种说法,分述于下。

一、斟灌说
此说最广泛、最普遍,多载文献典籍、族谱志传。
清张澍在《姓氏寻源卷二十二•十二侵》中对寻氏、鄩氏、噚氏、斟氏、斟寻氏、斟灌氏、斟戈氏等都进行了梳理耙疏,说这些氏都出自古代姒姓,是夏同姓诸侯以国为氏的记载。如对与我们有直接关系的斟灌氏,是这样表述的:“斟灌氏  《姓源韵谱》云:斟灌氏,祝融之裔。《姓纂》云:姒姓,见《左传》、《世本》。澍按:斟灌、斟寻,夏同姓诸侯,为奡所灭。或谓斟灌即斟戈,非也。《路史•国名记》云:斟灌,姓。《传》谓斟灌,今袞州寿光东有斟灌城,灌亭,故淳于也”。还有,对鄩氏是这样表述的:“鄩氏  见《姓苑》。澍按:《说文》云:鄩,周邑,在巩县,周大夫食采者以为氏。张敖《地理志》济南平寿县即古斟鄩国,薛瓒谓河南有斟鄩,盖浞灭斟鄩,自河南迁北海也。《路史》云:鄩即寻,地有上鄩、下鄩、南鄩、北鄩之异,一云曹姓,或曰与夏同姓”。张澍的这些见解,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学元主编的《百姓祖宗图典》说湛氏的起源云:“上古夏朝时有个斟灌氏国,是大禹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诸侯国。斟灌氏古国的地点,就在现今山东省寿兴县东北那一带。后来斟灌氏国的族人,将斟灌两字各取一半,合成个湛字作为姓,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是源远流长的一支古姓。这支姓来自大禹的氏族,而大禹是黄帝的后代;远古时黄帝氏族崇拜龙图腾,所以湛氏也是龙的传人。当初斟灌是种复姓,所以合成湛姓,是因为斟灌氏国受到敌人攻击,国人逃亡后,怕被敌方追杀,就相约改姓成湛”。
《康熙字典》:“湛 《唐韵》宅减切;《说文》,没也,一曰,湛水豫章浸;又《集韵》、《韵会》、《正韵》从丈陷切,去声,姓也,晋湛方生”。《康熙字典》对湛字的解释,还有多种读音,如读作“沉”,同“沈”;多种意义,如露盛貌:《诗小雅》“湛湛露斯”;如重厚貌:《楚辞九章》“忠湛湛而愿进兮;《说文》,乐也:《诗小雅》“子孙其湛”等等。
《辞源》:“湛  1. Zhan ㈣ 姓  东汉有大司农湛重。晋有陶侃母湛氏,又有湛方生。参阅宋邵思《姓解》一《水》”。
陈明远汪宗虎《中国姓氏大全》:“湛 Zhan 《百家姓》收,现不多见,但南北皆有。春秋时有湛阪,晋代有湛方生,唐代有湛贲,明代有湛若水。此姓以地为氏”。
唐朝林宝著《元和姓纂》没有谌姓的文字记录,对湛姓的文字记录为:“湛重南昌人,汉末大司农”。
宋朝郑櫵著《通志•氏族略》:“后汉有大司农湛重。晋荆州刺史陶侃母湛氏,新淦人。望出新淦及豫章也”。
《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卷首•序》载民国十年二十世孙湛锡高《序》云:“语云‘三世不修谱,相视如途人’,诚哉是言也。考谱字,从言从普,言普及万世而无异也。我湛氏自斟灌肇始,继继绳绳,分居聚族,不一而足”。又载乾隆五十一年十七世孙湛其源《序》云:“昔朱子论姓氏,以姓为总纲,氏为分出支派,故《姓氏笺》曰:‘湛氏系出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其后子孙去斗去雚,合二字为湛氏,亦犹邾之去邑而为朱也’。顾阅三代书籍,未有以湛氏著者,自汉有湛重、晋有湛方生,而湛氏乃著于简册”。其余川黔湘桂赣鄂陕鲁皖苏浙渝沪申港澳台乃至海外所见所传《湛氏族谱》,无不尊奉此说。
   
二、地名说
清张澍在《姓氏寻源卷三十•二十九傔》中云:“湛氏以地为氏。《路史》云:河阳枳有湛水,旁有湛城。《襄十六年传》有湛阪,非江西湛氏之所也”。
慕容翊1985年编著出版《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共收4386个姓氏,对我们湛氏的记录。选择的资料就是清张澍和宋朝郑櫵姓氏著作的内容:“以地为氏(见《姓氏寻源》)。后汉有大司农湛重。晋荆州刺使陶侃母湛氏,新淦人。望出新淦及豫章也(见《通志•氏族略》)〈唐〉湛贲,宜春人,名士。〈宋〉湛俞,闽县人,屯田郎中。〈明〉湛若水,增城人,经学家”。
石玉新等1997年编著的《华夏姓氏考》则说:“湛氏是用居住地名作为姓氏的。在今河南省宝丰一带,居住在湛地的人,有的就用‘湛’作为自己的姓氏”。我与河南信阳湛义宽联系过,知道他们也只认“夏同姓诸侯斟灌氏”一源,对“宝丰一带,居住在湛地的人,有的就用‘湛’作为自己的姓氏”的说法,也是全然不知。看来,要找到当代“以地为氏”的湛氏,还非到河南省宝丰一带考察不可。
   
三、尧帝第三子湛大节说
这是谌荣安先生最近提供的他从民间挖掘到的康熙卅四年乙亥(1695)手抄孤本《豫章郡湛氏族谱》上的内容,其中有甘泉公裔孙湛江芬撰写的《文简公序》,弥足珍贵,万分难得。
《豫章郡湛氏族谱•序》载:“湛氏始祖,乃堯之後,名大節,公封洛陽;厥後子孫蕃衍,散居四方,凡姓諶者,皆公之後;曰譙陽郡,爰是枝分派別。”那么,这一信息告诉我们,中国湛氏的始祖,最早可追溯到唐尧虞舜时代,这可是中华民族早期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辉煌时期,当然早于大禹开创的夏朝。而湛氏的郡望,就不单单是豫章郡,还有譙陽郡,“厥後子孫蕃衍,散居四方,凡姓諶者,皆公之後”,简而言之,天下姓諶的人,原本姓湛,都是中华民族古代英雄大禹、唐尧、黄帝的后代。谌荣安先生说“大節公乃尧帝之第三子也”,至廿七世湛嗣邱,字修爵,德配陈氏时,由江西广信玉山草萍乡迁徙至南昌黄河陂,生子重,字文叠。
《豫章郡湛氏族谱•序》接着写道:“至嗣邱公於漢武帝時始遊玉山縣,徙南昌之黃河坡,子孫昌熾,因名上諶。生子名重,字文疊,號疊仙。漢和帝永元十三年舉賢良,始徐郡博士,曆京輔都尉、右內史、大司農、加奉車都尉,賜祿二千石,陞任荆州刺史,身殁刺奉漢昌候,建祠受祭在今上諶詔賢里。夫人熊氏生二子女一:長名銘,次名欽,女名嬰即今之諶母娘君也。銘公字百海,號川山,生子名禮,公字秀登,號瞻庵;初舉孝廉,後登進士,任京部佐,陞倉部郎中,官至禮部尚書,撰《書儀》十二卷行世;妣吴氏封和國夫人,生信公,仕晉為州大中正,生僖公。迄傳至端甫公,唐時為義兵總,与黄巢戰於洪都沚水,逆流巢兵大敗,聲聞於朝,詔奉毅穆,公身殁刺奉端公大王。至九世孫,贅里沉氏,今為五里一世祖。文叠公至十世孙名通公,唐時為員外郎,陞随州刺史。迄於永明公,五季進士,為員外郎,屢遷崇閣殿書。延于援公,為南雄郡博士,咸居上諶。”
按此序最后一段“然則湛氏本出上諶,疊仙公之後,不知何代改為湛矣”的记录,我认为这里有个很严重的笔误;须知这是湛重后人在撰写《豫章郡湛氏族谱》并作此序的,怎么会糊里糊涂写成“不知何代改為湛矣”?从是谱所载甘泉公裔孙湛江芬撰写的《文简公序》对甘泉公的准确叙述“公諱若水,字元明。初名露,字民泽。避祖讳,改名雨,后定今名(若水)”,因出生在“广之增城甘泉都,四方学者宗之,称为甘泉先生”来看,也断然不会糊涂至此。所以这段叙述里的最后一个“湛”字应是“諶”,即“然則湛氏本出上諶,疊仙公之後,不知何代改為諶矣”,才符合逻辑,才解释得通,才合乎作序人当初的身份和他崇宗敬祖的美好心情。而原本湛氏最早的始祖湛大节直系后裔自汉光武帝刘秀时廿七世孙湛嗣邱,字修爵,德配陈氏,由江西广信玉山草萍乡迁徙至南昌黄河陂,生子重,字文叠以降,子孙繁衍昌炽,上諶即黄河陂湛氏祖籍住不下越来越多的湛氏子孙,便陆续迁徙他乡。时间上是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直至元明清乃至现当代,世系上按此序记录则是自湛永章,號文翁由上諶徙居长湖地,為长湖一世祖,自湛彥榮湛彥高二公开始,又由上諶或长湖迁徙到閩省汀州府寧化縣,这些迁出上諶湛氏祖籍的湛氏子孙后代,为了表达怀念故乡上諶的深切眷念之情,便渐渐改姓了諶,这种情况既符合中华民族古代姓氏产生的原因,也符合湛諶两氏源出一祖的历史结论。
谌荣安先生博学多才,对中国历史和谱牒学说有独到的见解,我非常佩服,他说:“研究中国史,我们有读不完的四书五经,……乃至二十四(五、六)史。然而,我发现,散落民间的家谱、族谱、墓表和墓志铭,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献。”诚哉是言!真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吾与荣安先生敦丰博士谌氏心仪向往,此生同志、此生兄弟矣!
笔者近撰《湛谌的不解之缘(二)》有云:“在我们湛氏四千多年的历史上,历代祖先为子孙计,不无繁简精粗的各式族谱;这些族谱有的传了下来,使我们能够依稀了解旧时久远的家族风貌,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有的则散失毁坏在历史的烟云烽火中,永远无法理清历史这团盘根错节的乱麻,徒留浩叹!我们湛氏是轩辕黄帝的分支,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后代,系出远古姒姓;自夏代诸侯国复姓斟灌改单姓湛氏以来,虽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显得势单力薄,但代有贤达名宦。按照中国人重血缘、重亲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君则忠心不二、对父母则孝敬有加,视兄弟朋友如手足、视名节操守如生命,讲究礼仪风范、讲究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我们的历代祖先不仅以勤勉忠厚为后世楷模,还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我们引以为荣的宗之楷模族之典范和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就定格在历代所修族谱上的字里行间。不论皇族贵胄、达官显宦,不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千姓百家莫不如此,形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独特的人文景观,故中国的《二十五史》、各省市县乡镇方志、各姓族谱家乘所涵盖的丰富史料,是世界各国无法比肩的。
    也诚如东夷散人湛嗣春先生在《湛族赋并序》中所云:“夫湛姓者,汉族之古姓,历经四千余年,乃一优秀民系。溯吾族古代祖先乃夏之同姓诸侯。轩辕之苗裔,大禹之子孙。太康失国,族人被难;惧亡国灭种,乃智去旁斗雚,合甚水而为湛,湛姓始诞焉。源出齐鲁寿光之福地,望重会稽豫章之新淦。此吾族之衍脉,湛姓之由昉。”
    因读谌荣安先生近日大作《“甘泉学说”的唯物主义实质初探(征求意见稿)》,感慨系之,不甘寂寞,叩键拼写成拙文,错谬连篇,不堪大家猝睹,惟令读者喷饭可也,足增宗亲谈资可也。
                         斟灌正子2008年10月26日键叩于播州松梅轩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湛凌松"<zg.13579@163.com>;
发送时间: 2008年10月26日(星期天) 中午12:45
收件人: "zhanganquan"<zhanganquan@maijin.net>; "公共邮箱"<zhanruoshui.cn@163.com>;
抄送: "湛伟健"<xtzwj@163.com>; "湛诗权"<jxgxzsqhy@sina.com>; "湛梦熊"<gmonksun@126.com>; "湛华章"<zhanhuazhang31@sina.com>; "湛嗣春"<zhansichun@163.com>; "湛文杰"<hcfza188@sina.com>; "湛正坤"<zygz567890@126.com>; "湛志锋"<hanyizhai2007@163.com>; "湛仲德"<zan1957@163.com>; "湛振康"<yjyczzk@163.com>; "湛凌杉"<zyzhanlingshan@163.com>; "湛高约"<zhangaoyue@yahoo.com.cn>; "湛柏欣"<70982104@qq.com>; "王国恒(湛制宪)"<zywangguoheng@163.com>; "谌荣安"<royalsun@126.com>;
主题: 湛氏起源三说及古今纵观管见
欢迎各位赐教 !

敝人已拜读凌松秘书长新作《湛氏起源三说及古今纵观管见》。因近日特忙,且此事急不得,也不用急,待稍后我将慢慢道来。谢谢各位兄弟了!            谌 荣 安

在2008-10-26,"乘所有风" <70982104@qq.com> 写道:
    凌松先生热心于湛族事业,实在可敬,其文章资料详尽,文理清晰,可见其用心。不过谌荣安的观点明显有大错误。
    1,他把甘泉的学说等同于心学,事实上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唯心主义的创始人陆九渊、王阳明,另外,理学的代表人物是二程、朱熹,都是唯心主义的。甘泉心学只是心学的一个派别。唯物主义理学家如张载、王廷相、王夫之、戴震都不是理学的代表人物,而且他们的学说论气多于论理。谌荣安对甘泉的学说应该比较有研究,但对于理学、心学渊源和发展可能不太了解。
    2,把今人的观点强加于古人。古代哲学并没有严格区分唯物和唯心主义而常常夹杂,因而只能说某位古代哲学的思想大体是唯心或唯物。特别是甘泉的学说观点庞杂,不能以一种观点概括之。
    3,把心学的心ideal虽然可以商榷,但是比谌荣安的建议合理和清晰易记。心学有个基本概念叫“正念头”,所以本人以为把用Idea去翻译心更好。
    4,中国著名哲学家、大学哲学、中国哲学教材的主编任继愈先生前些时候说过,“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是建筑在怀疑上,是建筑在信仰上,这一点妨碍了哲学的发展”。评论哲学不是一定要这是唯心那是唯物的,建议他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主编马勇所著《儒学兴衰史》。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愚见,望转发谌荣安共同探讨。
                     (凌松按:按柏欣意见,此信已及时转发谌荣安先生)


谢谢石林老先生。
我已经清楚:新淦鼻祖湛贵(766-796);
            新淦十六世即扬雅始祖英三郎(1116-1196);
            后又有多条分支迁徙各地。
我最关心的是:湛贵的父亲到底是谁?你们湛氏族谱有没有记载?《谌氏族谱》记载有一支迁徙去新淦后,下落不明。按年代分析,与湛贵吻合;以繁衍后裔代数推算,也不相上下。请问您老:您有没有这方面的文史材料?谢谢!

在2008-10-19 10:12:33,bosi1977 <bosi1977@126.com> 写道:
湘、赣、粤湛姓族群之关系考
江西赣州扬雅湛氏谱,清楚记录了付三郎、付四郎之世系。扬雅是这两支湛人的祖基。
广东增城市湛人是付四公之后裔,迁增城始祖为湛露(据杨雅谱)。
湖南之汨罗、湘阴、平江(哲寮)湛人是付三郎公之后裔,迁湘始祖为自运、自正、自益(福六)。(据扬雅谱、湘阴丁未谱、平江哲寮老谱)
平江虹桥湛氏始祖是盘琪公,于唐黄巢举义时迁来虹桥。比湘、汨、平湛人迁湘要早四百九十余年。1995年虹桥与哲寮两地湛人联谱敬祖。他们并不同宗,源流上,虹桥湛人与汨罗、湘阴、平江(哲寮)湛人,决不可一起混淡。
汨罗的罗湘湛氏谱(1994年湛国屏编)及平江湛氏新谱(1995年编),在根源上的表述,应予澄清。如果说不清楚源流的,就无有价值。
通信:414400〓汨罗市卫校〓湛石林
电话:0730-5236022


凌松先生:
您好!今秋未能去赣县开会实是遗憾且无奈,失去一与宗亲及族贤学习交流的好机会。通过收看发来邮件,发现了你的大量考据论文及诗作,令我感叹及佩服,感叹你为家族不惜辛苦,感叹你的勤奋不息,佩服你的才华横溢,功底扎实且无比深厚,才思之敏捷,各类文章、诗词歌赋等题材之全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目前在我族内无人能比。在我见到你过去的作品中,没见到过你的赋作,这次终于看到你的赋作了,我一口气读完,连呼:妙哉!大气磅礴,气贯长虹,纵论古今,写人叙事抒情,信手拈来,起伏跌宕,一句三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希望能看到你的更多赋作,以先生才思之敏捷,写出更多的赋作当是意料中事。现在提倡写赋,我还建议族内多一些写赋的同道!
湛嗣春 2008.10.26.23时
标签: 会议 理事长 秘书长 赣县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