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灌春秋

河南说中的斟寻、斟灌

时间:2012/12/28 21:50:35  作者:  来源:豆丁网  查看:784  评论:13
内容摘要:河南说中的斟寻、斟灌两国相去甚远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如果说斟寻、斟灌在河南的话,那么与他发生交恶并把他灭掉的有寒国及过国在何处?糜所逃奔的有鬲国在何处?如果说斟寻、斟灌在今河南,而寒、过、有鬲国都在今山东,那么这埸战争就很难想象。寒浞、过浇跑到河南,把斟寻、斟灌打败,把后相杀掉...

    河南说中的斟寻、斟灌两国相去甚远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如果说斟寻、斟灌在河南的话,那么与他发生交恶并把他灭掉的有寒国及过国在何处?糜所逃奔的有鬲国在何处?如果说斟寻、斟灌在今河南,而寒、过、有鬲国都在今山东,那么这埸战争就很难想象。寒浞、过浇跑到河南,把斟寻、斟灌打败,把后相杀掉;糜由河南跑到山东有鬲国,然后再把河南的夏民带到山东,与寒浞及浇作战,恐怕事情不会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斟寻、斟灌在河南,而寒国、过国、有鬲在山东,那么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就很难在逻辑上说得清楚。

 

  但有的学者认为寒浞及浇,伐斟寻,灭斟灌,杀后相,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河南。著名古史学家王玉哲先生在他著的《中华远古史》一书中说:“后来夏的仲康及其儿子相逃奔同姓部落斟寻与斟灌(今河南巩县西南一带),寒浞来攻,灭相。”(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1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但对这个问题说得更为详细的是山东学者王守功先生。王先生在他的《夷羿族团的衍变与考古发现辨证》一文中对这一事件是这样描述的:“寒浞乃伯明之后,其部族最初活动地望当在今潍坊一带;追随有穷后羿至泰山西侧,随后进入河南,并参加了对夏后氏的征讨”,“其时,寒浞所居地应因羿而在伊洛河流域,其所伐斟灌、斟寻应在河南濮阳一带,打败斟灌、斟寻之后,寒浞封其子于过、戈,其时过、戈当在河南”(王守功:《夷羿族团的衍变与考古发现辨证》载《古代文明》第一卷)。王玉哲先生认为斟寻、斟灌在河南巩县,王守功先生认为斟寻、斟灌在河南濮阳。两者在斟寻、斟灌的地望上虽有分岐,都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河南。

 

   俩位王先生的说法都有一定依据和道理,按照这一说法,即寒浞跟随后羿由山东远征河南,这样寒浞和儿子过,讨伐二斟并灭后相,在地域上就能顺理成章。但这一解释仍然有很多矛盾:

   寒浞追随后羿到河南,然后与逢蒙合谋杀掉后羿,霸占羿妻生浇与豷,浇、豷长大成人后,伐斟寻、斟灌,灭后相;后相妻逃到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成人后,反戈一击,这中间有四、五十年。寒浞在夏的地盘上东征西讨,长达四、五十年,可见他的势力异常强大,那么他的大本营何在?文献上是个空白。“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潍河在山东),覆其舟,灭之。”怎样理解?“过”在河南什么地方?既然“戈”在宋、郑之间,豷的“戈”怎能允许少康在自已紧邻的“虞”和“纶”立足并积蓄力量?糜怎能在山东的“鬲”吸收和组织河南的“二斟氏之余烬”?少康强大以后,为什么不首先灭掉自已身旁的“戈”?而过了几十年,等到儿子后杼长大成人后才把“戈”灭掉?

   在地域上,俩人虽然都承认斟寻、斟灌在河南地,但王玉哲先生认为“两斟”在巩县,即周地;王守功先生认为在濮阳,即卫地。但这与文献记载相悖,如同雷学淇说的“周地有寻而无灌,卫地有灌而无寻”。

    问题又回到山东潍县说。按照《水经注疏》和顾颉刚先生的推断,斟灌国在今潍坊西部的寿光地域;斟寻国在今潍坊东南50里处的古斟亭地;寒国在今潍坊北部的寒亭区;有鬲在今滩坊西北部的利津地;寒浇的过国在今莱州(原掖县);戈国地望分岐较大,后面专门分析。按照这些方国的地望及其相互间的地理位置,这一历史事件的演进能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也能做一定程度的证明。在到目前为止,这一区域的考古发现有:寿光边线王古城址,属龙山晚期文化。该城址虽然无法说明它与夏有什么关系,但能说明在夏或者夏以前,这里就是个方国所在地;临淄桐林城址(寿光西),属龙山文化中期、晚期甚至延伸到岳石文化早期,是夏朝时的遗存;寒亭(古寒国所在地)后李文化遗址;临朐(寿光南,与寿光相邻)发现铭有“寻仲”的西周晚期铜器,“寻仲”与古斟寻有某种联系。关于寒与斟寻之战,文献也有记载《竹书纪年》曰:“夏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复其舟灭之”,也就是《论语》中说的“(浇)荡舟”,说明浇伐斟寻,不仅有陆战,还有水战、舟战,战场就在潍水上,战斗相当激烈。

   在这一历史事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部族,就是逢蒙的部族,或曰逢国。逢,也是个善射的部族,逢的发祥地在青州临朐,这里遗留有逢山、逢祠。逢的活动区域包括青州、淄博。逢蒙和有穷两部族相邻相伴,关系十分密切。逢蒙和寒浞两部族,再加上后羿的有穷氏,都可能是后相征黄夷、风夷的援助力量,基于这样的关系,相才东迁于北海的斟灌,并依靠夏后国斟寻、斟灌,依靠在东征中给予支持和合作的寒浞、逢蒙等部族,在北海,即今山东中部建立了夏大本营。在这里受东夷来宾。后相东迁,依北海的斟寻、斟灌,把夏的统治中心迁移到山东中部,除去因为东征胜利的原因外,跟后羿、寒浞,尤其是寒浞的劝诱分不开。

    四、需要进一步弄清的几个问题

   按照斟寻、斟灌的山东说,虽然能对这一历史事件进程,及其各方的相互关系做出比较合乎历史发展逻辑的解释,但仍有些相关问题需要说明:

 (一)、关于“后羿自鉏迁于穷石”

 

  前面已论及到,后羿部族是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部族,他的活动区域就是黄河、济水、漯水流域以及泰山周围。他沿这三水向上,很容易就到了今山东的荷泽、聊城与河南相连的濮阳这个三角地区。鉏,在今河南滑县与长垣县交界处,《续汉志》:濮阳有鉏城。(《括地志》作锄城,锄、鉏同)。会贞按:故鉏城在卫南县东十五里,即今滑县东南约八十里。

       鉏城,是后羿部族往西游牧活动或者执行射官职务时的一个常住地,或者叫根据地。因后羿是东方夷人,他的祖籍在山东中北部。“鉏”这个地名可能因夷而生,夷和鉏是古代相近的锄类农具,《管子小匡》:“恶金以铸斤釜鉏夷锯”,夷,犁也,锄的变形。夷和鉏都是当地人对来自东方的这一部族的称呼。久而久之,羿的常住地,鉏,成了一地名。

       鉏,也是羿的封地。《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姓何。先帝喾以上,世掌射正。到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于鉏。”因此,鉏是帝喾时羿的封地。《帝王世纪》:“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而崩。葬东郡顿丘广阳里。”《皇览》:“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帝喾晚年政治活动区域在濮阳附近,因此封羿于鉏,因鉏丘与屯丘相距很近。

     “后羿自鉏迁于穷石”,穷石的地望,自古说法不一。一说在甘肃张掖。《淮南子·坠形训》:“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穷石,山名也,在张掖北塞水也”;一说在河南伊洛地区,洛阳地区有穷谷;一说穷石就是穷桑,穷桑在今曲阜。后羿迁于张掖以代伊洛地区的夏政,从空间概念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迁于穷桑,即山东曲阜地,离山东、河南的二斟都比较远,跟后面发生的事件也很难联系起来。

       穷石,穷,有穷部落;石,山地。穷石就是有穷部落的居地,因有穷部落到处迁徙,凡有穷部落居住过的地方,后人称穷石、穷谷、穷门。

  洛阳地区有穷谷,这个穷谷可能离斟寻很近,杨伯峻先生认为穷石,即穷谷。清人沈钦韩在《春秋左传补注》中称穷石即斟寻。因此穷谷、穷石就是斟寻。《汲冢古文》曰:“太康居斟录(寻),羿亦居之。”后羿由鉏迁于伊洛地区的穷谷,即斟寻。斟寻与穷谷(穷石)相伴相随,当后羿与后相东进山东地后,今临朐地的斟寻也就是后羿所居的穷石。所以有了穷石在山东平寿一说。《汉志》:“穷谷即北海平寿县”。联系羿到北海后与寒浞及寒浞死党逢蒙的关系,联系羿与斟寻和斟灌的关系,羿的居地穷石肯定离寒国、逢国不远,应在寒国、逢国、和斟寻、斟灌的附近。《左传》“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这里的穷门,也是羿的住地,也应与寒、逢诸国不远。这样“穷谷即北海平寿县”就顺理成章了。

   穷石是羿部落的居地,由于羿部落的游牧和征战,穷石就有多处。说穷石在洛阳地区,或说穷石在平寿,这都有根据,或者说都是正确的。

  羿因为与逢蒙关系密切,逢蒙与寒浞又狼狈为奸,所以羿迁到穷石不久,就被寒浞、逢蒙杀害。《淮南子》云:“巧者善度,知者善豫(预备),羿死桃部,不给射”因为是师徒朋友,羿没有任何警惕,轻易被寒浞、逢蒙暗害,没有机会反抗。

(二)、关于“戈”的地望

       浇灭斟寻、斟灌后,寒浞处浇于过,处豷于戈。杜预《注》:“过、戈皆国名。东莱掖县北有过乡。戈在宋、郑之间”。过在寒国的东北,即今山东的莱州(原掖县),史家均无疑义;戈在宋、郑之间,宋,今河南商丘地,郑,新郑地,今河南卷县。过与戈,两地过于遥远。寒浞的势力在北海,也就是今山东潍坊地区。把儿子豷封到河南,封到夏的势力范围内,而且孤立无援,看来不太可能。

        寒浞当时在北海地区的势力,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威振一方。在协助夏朝征讨东夷各部族时,他已经是胜者。所以他现在能轻易将自已的儿子分封到这些地区。浇的过在寒的东北方,豷的戈应在寒的东南方,似应在今平度、即墨、海阳地域。对此,文献虽然没有直接记载,但从文献中仍能寻到一些踪影。

     《左传》载:“糜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是说糜率夏族灭寒浞于寒,然后与少康联合起来,灭浇于过。这里产生个问题,少康是在“有虞”的全力支持下,在“纶”发展壮大起来的。“有虞”,在今河南商丘东面的虞城县;“纶”在虞城东南三十里。豷的“戈”如果是在宋、郑之间的话,“纶”与“戈”离的很近,豷为什么让少康在自已的眼皮底下发展壮大起来?再说,当少康羽毛丰满,要报仇讨伐寒氏家族时,应首先灭掉眼皮底下的“戈”,然后再远征北海,讨伐寒浞和过父子。为什么放过眼皮底下而孤立无援的豷戈不打,而远征北海?退一步说,如果“戈”就在宋、郑之间的话,少康灭掉寒浞和过以后,回师就把孤立无援的“戈”消灭掉,为什么和豷共处那么多年,等帝杼长大成人后才把豷消灭掉?这些事实说明,宋、郑之间的戈并不是寒浞之子豷的戈。因此豷的戈在河南之说很难成立。

  这里还有个问题,少康和糜消灭了寒浞和浇之后,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一举把豷也消灭于戈?这就是说,戈离寒和过都较远,不在一个战略方向。

  是经过了若干年后,少康之子“后杼灭豷于戈”。后杼灭戈的具体时间,应是《纪年》说的后杼八年,今本《竹书纪年》曰:“八年,(帝杼)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征东海及三寿,得一九尾狐,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九云:“三寿,东海之国名也。郭璞《山海经》注引作王寿,《路史》注云‘即平寿’。”东海,应比平寿还往东。征东海,说明戈国在东海,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在今平度、即墨、海阳一线。《山海经》曰:“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帝杼征三寿,应是征讨漏网的逢蒙部族。这里的青丘,也就是古青州地域,青州紧邻三寿。

   在现在的山东省地图上,在平度周围,带“戈”字的村镇就有十五、六个,这一现象一直向东延伸到海边,看来古代这一地区跟“戈”有一定联系。

  宋、郑之间的“戈”是哪个方国?《左传·哀公十二年》:“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锡”。此“戈”在今河南地,在夏的势力范围内,“戈”如果说是个方国的话,似应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夏后氏“斟戈”国。

(三)、关于后缗逃于有仍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如果这一事件像有些史家说的是发生在东郡的斟观,及伊洛地区的斟寻,那么可以说,整个河南的东南部都在寒浞势力的控制之下,后缗由斟观,(今山东观城),逃到有仍(今山东济宁),这个逃跑方向是安全的。但少康长大成人,初为有仍牧正,为躲浇的追捕,由有仍逃到有虞(今河南虞城),这个逃跑方向就错了,等于自投罗网。这时的河南地都是寒浞的势力范围,而且如前所述,虞城附近是豷的戈国所在。

  如果斟灌、斟寻在北海(既今山东潍坊地区),后缗由潍坊逃到济宁,可以说是长途跋涉。但路途越远相对越安全。浇追捕少康,少康又逃到有虞,这就更远,也相对更安全。

  有的史家认为,有身孕的后缗不可能长途跋涉。不要忘记,这时已“服牛乘马”,后缗不是只身一人,在大量斟灌、斟寻族人的服侍和保驾下,逃到有仍是完全可能的。

(四)、关于斟寻的东迁

  斟寻故地在河南伊洛地区,这是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明了的,绝大多数经史学家对此都比较认同。对河南的斟观是否就是后相居的斟灌,多数经史学家存有疑义。

 河南伊洛有斟寻,山东北海也有斟寻,两者是个什么关系?《史记·正义》臣瓒云:“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清朝经史学家雷学淇在《纪年义证》中说:“自太康居寻,而寻迁平寿。今后相居灌,故灌也迁寿光也。应氏劭、杜氏预、京相璠谓二斟在平寿、寿光,盖非其初国矣。”

  这时的夏朝,属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有很多氏族传统有残留。氏族或部族的迁徒是经常发生的。王玉哲先生说:“我们从历史的惯例看,迁徙的民族,往往以其旧居的地名,名新迁至的新土。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179页)居于河南的斟寻,为什么要迁于山东?是什么时间迁移过去的?按照雷学淇的看法,是后羿、后相东征时一块迁移过去的, 是后羿、后相迁到新地方后,用原来的名字命名新土的。后羿、后相东征时,北海已经有夏后国斟灌了,正因为这里有夏后国,有夏的势力可以依靠,这里又是后羿的祖地,后相才将斟寻一起东迁到这里。

  (五)、关于后相对东夷的征讨

  古本《竹书纪年》曰:“后相继位,居商邱”,“元年,征淮夷、畎夷”,“二年,征风夷及黄夷”。今本《竹书纪年》曰:“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这些话说明,相继位后还有一定的权力;相本身的军事力量非常有限,因此要依邳侯;后羿对相的征讨是支持并参预的,否则相的征讨是不能实现的。

  前面我们谈到,后相所居的商丘可能是宋地的商丘,也即现在的商丘地。因为商丘离邳侯所在薛地近。商丘、薛、淮夷在一个方向上。后相征淮夷,很可能是受邳侯的影响。参加征讨征淮夷的军事力量,除去后相从斟寻带过来的夏师外,还有邳侯和后羿的部族力量。邳侯由薛迁移到邳,跟这次征讨胜利有关,这个邳地,恐怕就是原来淮夷的地盘。

  征讨淮夷胜利后,又继续挥师前进,征讨畎夷。畎夷的地望,史家都说是在西方。传统的解释是:畎夷,就是畎戎,也称犬戎,西方部族,在今陕西的彬县、岐山一带。对畎戎的西方说,傅斯年先生有过深刻论述,他说:“《国语》《左传》所谓犬戎,即《诗》所谓混夷。且姜戎犬戎小戎等,皆类后起之号。”“以戎为西方之族,盖甚后之事。冠以西字,而曰西戎,明其有别于不在西方,原负戎称者也。”(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第18218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再说,后相的军事力量本来就很微弱,征讨淮夷以后,再挥师西去,长途跋涉数千里,攻打陕西西北部的犬戎,从当时的交通状况和后相的军事力量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夷是东方部族,戎是西方部族,把东方的畎夷等同于西方的犬戎主要是根据《后汉书·西羌传》:“后桀之乱,畎夷入居邠居岐之间”范晔把,《东夷传》中的畎夷,又放在了《西羌传》中,这就把畎夷与犬戎混淆了。

 中原人为把东夷各部族区分开,就在夷的前面冠以地域名或该族的图腾标志,如淮夷,是说这个夷族在淮水下游;莱夷,即山东莱地的夷,在今莱阳、莱州地域;嵎夷,东海边山区的夷,“昔尧命仲宅嵎夷”。

 畎夷和嵎夷一样,也是以所在地的地理特征做为族名的。畎,山谷也。《尚书·禹贡》:“岱畎丝、枲、铅、松、怪石”。《孔传》:“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贡之”。《尚书·禹贡》还说:“淮、沂其ㄨ,蒙、羽其艺”,“羽畎夏翟”,是说淮河、沂水已得到治理,蒙山(在今山东蒙阴西南)、羽山(在今江苏赣榆)也开始种植庄稼,羽山山谷产的五色山鸡羽毛都是贡品。“岱畎”、“羽畎”,这些文字说明,泰山、蒙山、沂水的西南,淮水、羽山的东北,是一块大的谷地,这块谷地的北头称岱畎,南头称羽畎。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认为,今山东半岛在远古时期曾分隔为鲁中南山地和胶东丘陵两大“古岛”,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和河流的冲积,将两者连在了一起,泰山东南是一大的谷地,这里的夷叫畎夷。后相征讨淮夷后再乘胜追击,又讨伐了畎夷。淮夷和畎夷在一个进攻方向上,但畎夷比淮夷更往东。

 畎夷只不过是东方“九夷”之一,《后汉书·东夷列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因此后相所征的“畎夷”是东夷之“夷”,与西方的“畎戎”无涉。

 征讨完畎夷后,他们的军事力量已经到了今山东的东南部。顺着谷地再向北,就到了北海平寿、寿光东的胶莱平原,也就是风夷、黄夷的地域。  后相二年,征伐风夷、黄夷。元年征淮夷、畎夷,二年征风夷、黄夷,说明这四夷距离都不远,因为由元年到二年,征讨这四夷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进攻黄夷、风夷前,按照作战惯例,需要进行休整和扩充力量。北海平寿、寿光附近,有后羿的友邻和同盟部族逢蒙,还有夏后部族斟灌,鉴于有寒与逢蒙的特殊关系,后来的事实证明,有寒也是他要依靠的力量。在这里进行休整和重新集结后,于二年征风夷、黄夷。

 (六)、关于后羿代夏与夷夏之争

 后羿代夏不是个人的反常行为,而是具有客观的必然性。传统观念虽然承认东夷文化对夏文化的影响,夷夏关系十分密切。但仍然把夷夏分割开来,视夷为华夏的异族。但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夷夏应该是一个整体。

 尧时,命羲和观察日月,敬授人时,羲和之子,出于汤谷。羲和者,伏羲之后,东夷人也。尧命羿射天射地为民除害,羿,东夷人也。尧的主要助手和继承人,虞朝的帝王舜,东夷人也。尧、舜、禹的大功臣,皋陶父子,皋陶和伯益,东夷人也。禹夏王朝的形成与秦汉不同,秦汉都是经过长期、残酷的军事斗争,依靠军事实力取得了政权,是枪杆子时里面出政权。而禹夏政权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因大禹治水有功,众诸侯拥戴大禹为王,这个王权的实质是信仰,不是武力。而这个信仰的形成是治水,而在治水的过程中,东夷人皋陶、伯益是最大的功臣,是大禹的股肱。在治水过程中,夷夏是一家,是密友,夷夏的族氏鸿沟已经泯灭。大禹的德政和功勋,是夏人和夷人共同缔造的。也正因为如此,《孟子·万章》和《史记·夏本纪》均有“禹荐益于天”、“(禹)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以天下授益”。最近发表的上博楚竹书《容成氏》也有:“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皋陶之贤也,而欲以为后。皋陶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在“禹荐益”、“禹授益”、“禹传之于益”的政治前提下,是“启于是乎攻益自取”,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一》),是“启代益作后”(《楚辞·天问》),是“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史记·燕召公世家》)把这场争斗归结为“益干启政”,进而得出“夏朝的前期历史主要面临着来自东方的夷人的威胁”(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第106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得出“夷夏之争”的结论,似有主观偏见之嫌,起码是种逻辑混乱。

 这一切说明,在后来的华集团或者说夏王朝中,东夷人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夷文化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夏王朝几乎由东夷人主政。益启之争,虽然夏政权仍操在夏人手中,但东夷人在夏王朝中的力量,东夷人对夏王朝的影响是不会轻易消失的。东夷人的政治惯性力量,导致了后羿代夏和寒浞篡位。

标签: 山东 发生地 河南 战争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上一篇:斟灌古城
下一篇:斟灌,我的故乡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