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时间:2005/11/30 23:12:23  作者:未知  来源:南方都市报  查看:1090  评论:0
内容摘要:《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时间:2005-11-30 23:54:05 [广州史记篇]湛若水 以体认天理为大任 视名利富贵如浮云昔日名盛一时的湛家大宅已烟消云散,如今只余地名引人遐思。  一家之言  若水墓前的思索  广...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时间:2005-11-30 23:54:05    
[广州史记篇]湛若水 以体认天理为大任 视名利富贵如浮云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昔日名盛一时的湛家大宅已烟消云散,如今只余地名引人遐思。

  一家之言
  若水墓前的思索

  广州东部的新塘镇陂头村,有座美丽的天蚕山。天蚕山南麓,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墓。古墓下,长眠着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千载真儒湛若水。
  若水是著名的哲学家。他一生在哲学的天地里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他创立“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既师承陈白沙心学又修正其心学,并敢于挑战当时“望高位崇”的王阳明理学,与其“致良知”学说分庭抗礼,各立门户;从而冲破了宋代以来理学僵化禁锢的思想牢笼。
  若水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以兴学育贤为己任。他不但亲自编篡教材,开馆讲学,所到之处必修书院;而且用自己的积蓄为所到之书院设“赡田”,以学谷周济贫苦学生。
  若水官至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他为官廉洁奉公,不弄权术。他主张“民庶实为邦本”,天子要得“民心”和“天心”;追求“衣食足,善心生,伦理明,风俗厚,礼乐兴,和气致,天地泰,万物若”的太平天下。
  “其洒落似濂溪,其温雅似明道,其气魄似阳明,其自得似白沙。”这是王阳明学生罗洪先对若水思想和人格的评价。若水学说师承白沙,脉接程朱,根连孔孟;若水弟子四千,遍及“五湖四海”,不分“陈李张王”。若水为人稳健而坦荡,虽与王阳明观点分庭抗礼,但两人却交情甚笃。在烟霞里沉醉于自豪的人们面前,若水是一面光彩照人的历史明镜。 
  □湛汝松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画像
 人物辞典
  湛若水(1465~1560),字元明,号甘泉。明代著名理学家。增城新塘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弘治七年师事陈献章(白沙),成为陈白沙晚年得意弟子和学术继承人。后与王守仁(阳明)同时讲学,二人交谊甚好,各立门户。一时学者称“王湛之学”。著有《湛甘泉集》。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手迹
人物年表
  1466年(成化二年) 生于增城县甘泉都沙贝村;
  1492年(弘治五年) 27岁,中举人;
  1494年(弘治七年) 往江门就学于陈献章(号白沙);
  1505年(弘治十八年) 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后授翰林院编修,与王阳明(守仁)、吕柟、王崇等人相与论道,声誉日隆,时称“王湛之学”;
  1512年(正德七年) 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归后作《南交赋》;
  1515年(正德十年) 母亲病逝,从京奉柩归葬,满服后到西樵山建书院,聚徒讲学达4年;
  1522年(嘉靖元年) 回京复职,补翰林院编修;次年转翰林院侍读;又次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历四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转礼部左侍郎,预南北郊分祭议;
  1533年(嘉靖十二年) 由礼部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
  1536年(嘉靖十五年) 转南京吏部尚书;
  1539年(嘉靖十八年) 转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
  1540年(嘉靖十九年) 结束宦途生活、沿东南山水,游览讲学而归。回广州后,在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故人称天关为“天官里”(即今广州东风中路一带);
  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 病逝于广州禺山精舍,享年95岁;
  1567年(隆庆元年) 追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新塘的湛氏宗祠,门额为湛若水亲笔所题。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湛若水的墓在新塘北部的天蚕山上,保持得尚算完好
《南方都市报》:人物辞典,明代大儒湛若水
当年湛尚书派人挖填的新塘,如今仍在造福当地人。 本报记者 张丹萍 摄

人物列传

  事君奉母忠孝两全 承前启后自成一宗
湛若水波澜不惊的一生,似乎实践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所有理想,事母至孝,事君至忠,在思想上远离时流,保持着自己的立场,但却同样能够官历两京,位至上卿,在学术传承中,更是严守师道尊严,著书、讲学不息,所建书院遍布南中国,弟子四千。热爱山林,游历中国,最后叶落归根,高寿无疾而终。
  在今天看来,他的生活一切都合情合理,是那种可以预料的平淡的成功。而对于他来说,人生却是一个充满意趣的过程,湛若水讲究“自得”,他的一生也似乎实现了摆脱生死、贫富、功利得失束缚的那种自得自足的精神境界,成功都是相似的,而追求自得的人生才是他与别人的不同。

  求学江门钓台,承继白沙衣钵
  弘治五年举于乡,从陈献章游,不乐仕进。——《明史•湛若水传》

  湛若水自幼聪敏,14岁上学,16岁到广州府庠就读,27岁(弘治五年)中举人,湛若水本来应该从此踏入仕途,但他却刻意远离时流,一心向学。
  他的“不乐仕进”显然是受了老师陈献章(号白沙)的影响。陈白沙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湛若水29岁前往江门,拜陈献章为师。这时的陈白沙已经是“我始惭名羁,长揖归故里”的心态,曾经为科举所苦的他,早就厌倦功名,他56岁时,推拒不过,曾经被荐于朝,“仰思君命,俯念亲情,展转郁结,终夜不寐”,上《乞终养疏》,返回广东任教。
  而一心跟着老师读书的湛若水,也颇得老师所提倡的“自得”的神韵,厌恶科第之学,他烧掉自己的“路引”,所谓路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证件,他以此表示从师学习的决心。数年间学业精进,颇有所成。
  1499年,陈白沙在《赠江门钓台诗》跋中写道“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也!今与民泽收管,将有无穷之祝。”古人师生之间,有传衣钵之说,而陈白沙将自己在江门河边钓鱼的石台作为衣钵传给湛若水,不拘一格,也相当风雅。
  第二年,陈白沙去世,湛若水执师礼甚恭,为老师服丧3年,湛若水的一生中,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对老师从不敢忘,曾经在自己的老家新塘江畔建钩台,纪念陈白沙,并作讲学、憩息之所。晚间开办书院,每座书院中都供奉老师的画像,据说当年湛若水在白云山上,也有一所书院,书院内还有陈白沙的塑像,可惜今已不存。

  仕途平步青云,学术声誉日盛
  时王守仁在吏部讲学,若水与相应和。——《明史•湛若水传》

  湛若水自幼丧父,由母亲陈氏抚养成人,他本来无心仕途,但母亲认为“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他终于奉母命北上考试,受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留读于南京国子监。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会考,主考张元桢、杨廷和看到他的文章说,“非白沙之徒不能为此”。这次考试,湛若水被封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离开广东,来到都城北京。
  湛若水为官生涯无惊无险,官至三部尚书,虽然是虚职,但他也有很高声望。明史记载,1512年,他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次年正月十七日到达安南国,归国时婉谢安南王厚馈,深得远人之心,可见湛若水也是内政与外交的全才。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与王阳明的交往。当时已经声誉日隆的理学家王阳明在吏部讲学,两个人在京城一见如故,王阳明对别人说,我到北京二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而湛若水也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两人惺惺相惜。
  无论是王阳明还是湛若水的大事年表,都把这次相遇作为一件影响他们各自学术发展的大事,从此两个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友谊。
  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时称“王湛之学”,两个人经常在书信中辩论,又同时开办书院讲学,传授各自的哲学思想,双方切磋学术,互有攻守,但感情却日益浓厚。
  中国人说“道不同不相与谋”,王阳明与陈献章就并无交情,但却与湛若水彼此欣赏,这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并不多见。

  晚年醉心教育,弟子学徒四千
  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约素,推所有余以给家人弟子,相从士三千九百有余。——《广东新语》

  湛若水官至南京兵、吏、礼三部尚书,75岁结束宦途生活、沿东南山水,游览讲学回到广州。回广州后,在他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天关原名铜关,因若水曾任吏部尚书,俗称“大官”,故人称天关为“天官里”。
  从此,湛若水专心于教育,到90岁的时候,他每次讲学之前,都让人抬着自己的棺材。
  在广州天关书院讲学时已经70岁,而他的学生中还有不少比他年老得多的人,有一个叫吴藤川的老人,以77岁高龄好学不倦,因敬仰湛若水的道德文章而拜湛若水为师,湛若水深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尊称他为藤川丈人,并赠送一根用南岳四方竹制作的拐杖给他。
  三年后,湛若水的弟子中又多了两个八旬老翁,一个是82岁的黎养真,一个是81岁的黄慎斋,他们俩和吴黎川都是年逾古稀的学生,一时被称为“天关三皓”。(师弟六皓•广东新语)
  湛若水一生,创办书院40多所,有学生近4000人,俸余之资,皆以置馆田瞻养四方学子。南京、江苏、安徽、湖南、福建等地多所书院受其捐助。讲学之迹,亦遍于江南各地,曾7次登南岳衡山设白沙书院会讲。在广州的白云、天关、小禺、上塘等,增城的甘泉、独岗、莲洞、明诚等,龙门的龙潭,西樵的大科、云谷、天阶,罗浮的朱明、青霞、天华,曲江的帽峰,英德的清溪、灵泉都有书院。

  地理记忆

  增城新塘:挖塘筑圩泽后世
  湛若水是今天的增城市新塘人。新塘古称沙贝,据说是因湛若水发动乡人修新水塘并建圩而得名。我们采访了增城市作协的副主席湛汝松,他带我们寻访了在新塘和湛若水有关的古迹。
  湛若水之前只有沙贝,没有新塘。新塘旧镇区古代是东江入海的一个内海湾。年深岁久,东江水带下来的沙泥与海潮卷进来的贝壳沉积成陆地,故称沙贝。湛若水在南京任尚书期间,曾派船调夫,在沙贝东江边的滩涂低洼处挖低填高,垒石筑堰,修成一口新的大水塘;百姓围着水塘聚居,慢慢有了规模。湛若水致仕后,又发动乡人在新水塘周围建铺开圩,人称新塘圩。围在铺店内的大水塘,名曰圩大塘。新塘从此而得名,并逐渐成为繁华之地。现在圩大塘依然还在,不过面积就比以前小了许多。
  新塘有一个读岗公园,依山而建,这里是当年湛若水创建的独岗书院的旧址,也历来是新塘的文化中心,现在这里仍旧是当地摄影、书画、文学、曲艺等爱好者活动的一个基地。读岗公园正对的是沙园街,现在仍见到一些古老的祠堂和书房,据说都与湛若水有关。
  读岗公园后边的甘涌小学是湛氏宗祠,宗祠门额还是湛若水所题。此外,现菊泉中学是当年的尚书府。不过现在已没有痕迹了。
  湛若水的墓在新塘北部的陂头村天蚕山上,坐北向南,沿坡而上,灰沙筑成的墓堂保存还算完好,墓壁上有“山斗八座真儒千载”等篆书墓铬。本来墓前还有长长的墓道,墓道前有石牌坊,后有庑殿堂;墓道两侧立有石人、石马、石羊;但现在墓道已经被破坏,只有几尊石像还隐在墓地前的荔枝林中。
  
  广州:此地空留湛氏名
  湛若水退休后回到广州,他在天关(今法政路湛家巷一带)购地数十亩,建园宅湛家园,并且于园南建天关精舍书院,并亲自执教。尔后,湛家园亦成为湛氏族人聚居地。清朝中期城市拆建时将现在法政路北侧的一条大街命名为湛家大街,不过今天这条街已经成为一条小巷。
  湛若水的老师陈献章曾经在广州的丰宁路讲学,这里有名为“白沙巷”的道路。圣贤里,在北京路东侧,东接府学西街和学源里。也可能因为明代著名学者黄瑜、黄佐故居在此而得名。

  专家访谈

  兼容与自得
  受访专家:范立舟(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
  记者:如何理解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 
  范立舟:湛若水是十分重视“体认天理”方法的,他称自己平生著述“不过止在‘体认天理’四字”,并称这一方法为儒家修养方法的精要。事实上,他所要求体认的“天理”,就是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而“随处体认”也就是指一个人应该经过自己的生活实践而达到对道德礼仪规范的体验与认同。
  记者:湛若水在心学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范立舟:湛若水是明代思想史从前期株守朱熹学说到后期崇尚阳明学说的一位重要的过渡人物。心学,作为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学派,就在明代的发展而言,倡于陈献章,中经湛若水,最后完成于王阳明。湛若水是一位寿星(活了95岁),在阳明生前,他通过与王氏的争论交流而影响着王氏的思想,也从许多方面补充着王氏的不足。在阳明卒后,湛氏又与王氏的学生相互论辩,可见他对阳明后学还有不小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湛若水,很可能就没有阳明心学,也就不会出现由阳明心学掀起的晚明独特的以批判专制政治和倡导个性解放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
  记者:陈、湛之学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对现代岭南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范立舟:李锦全先生曾指出:“岭南文化从比中原地区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到近代转而走入开放的先河。这其中虽然会有各种原因,但陈、湛主张从责疑到寻求自得,即提倡学术自由探讨的学风,对打破传统文化中儒家经书的僵化教条,使其向近代方面转型,是起到一定启迪作用的。”
  可以这么说,兼容各家学说和学贵自得是陈湛之学的两个重要特征。陈湛之学所谓“自得”是提倡精神本体处于一种淡然、平和的状态之中,这对整个社会注重个人品德,追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不是没有作用的。
  
  开拓但不叛离
  受访专家:刘兴邦(五邑大学政法系教授)
  记者:时人对湛若水的研究似乎并不多,尤其和王阳明相比,湛若水的名气要稍小,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兴邦:湛若水是一个有趣的人物,他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但在学术史上,有陈白沙在前,在政治上,又不如屡有战功又身世波折的王阳明显赫,他做官做得平稳,没有几上几下,做学问也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
  记者:湛若水的著作似乎出版得并不多。
  刘兴邦:湛若水的著作在数量上要超过陈白沙,解放前有文集32卷出版,但解放以后湛若水的文集没有被整理出版,所以,这也可能影响了后世学者对他的研究。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是心学思想体系,是对陈献章心学思想的发展,与程朱理学有异,也与王阳明形成了不同的心学发展方向,他和陈献章一起,确立了岭南心学的地位。
  记者:作为一个岭南心学的代表人物,他有哪些岭南知识分子的特色?
  刘兴邦:我认为湛若水是一个开拓但不叛离的人物,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风格稳健,对老师,他在思想上有创新,但却不背离老师的学术宗旨,和王阳明思想上分歧很大,两个人可以分庭抗礼,但关系却从未决裂,反而保持着友谊。这些都体现了湛若水的稳健作风,是有岭南的人文特色的。

  广州史记专题由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联合编写
标签:南方都市报 新塘镇 王阳明 陈白沙 思想家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