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增城市永宁街天蚕岭湛若水墓的考究

时间:2013/12/30 16:10:52  作者:陈裕荣  来源:增城视窗  查看:1152  评论:10
内容摘要:2013-12-29 22:00| 发布者: lujunfei| 原作者: 陈裕荣1989年6月12日至13日,座落在增城县永和镇天蚕岭的,曾历任明朝南京礼、兵、吏部尚书的理学名臣、学者湛若水(号甘泉)的坟墓被人炸破盗挖。此事轰动全县,因这墓是增城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3-12-29 22:00| 发布者: lujunfei| 原作者: 陈裕荣


1989年6月12日至13日,座落在增城县永和镇天蚕岭的,曾历任明朝南京礼、兵、吏部尚书的理学名臣、学者湛若水(号甘泉)的坟墓被人炸破盗挖。此事轰动全县,因这墓是增城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公安部门及时破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调查鉴定。


鉴定书称“该墓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余年,保存墓本完好。全墓用灰沙捣筑,分为五级,长近30米,墓包比较奇特,是仿古建构造,分两层,庑殿项,”“湛若水墓碑高148厘米,宽84厘米,原竖在墓冢前,为明碑,属三级文物,对研究湛若水的生平有重要价值,6月12日被犯罪分子难烂成碎片,造成无法挽教的损失。”


事件发生后,有些人联想到过去有关湛若水的民问传说,遂产生了被盗挖之墓,是否真墓的疑问。传说湛若水出殡时,因怕被人盗墓,分七路出丧,墓葬有七处之多。那么,哪些是真墓,哪些是假墓呢?湛若水身为朝廷二品大员,三部尚书,何以只有一点点殉葬物?陈裕荣根据多年来对一些地方史料的涉猎,写出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以求教于专家、前辈.


天蚕岭之墓是否湛若水真墓


据《增城县志》,湛若水的神道碑,墓志铭记述“湛若水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二十二日死于广州禺山精舍,享年95岁。停棺白云山三年之后,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二十五日才归葬家乡天蚕岭。《增城县志》(民国十年版)卷五记述:“赠尚书湛江墓,在赤坭山.赠尚书湛瑛墓,在荷塘村.赐葬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文简、湛若水墓,在清湖都天蚕岭。”


《广东通志》第226卷记载:“南京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文简、湛若水豆,踢葬于天蚕岭”。其祖父、父亲尚书衔是“赠”封,湛若水本人墓是“赐葬”,丰点含糊沸没有.明正德状元,南京礼部侍郎吕楠为湛若水祖父湛江(号樵林)撰写的《樵林先生神道碑》称,“先生(指湛江)生己丑八月十三日,卒甲午九月十六日,寿六十有六岁,梁夫人生丁亥四月十八日,卒癸卯四月初一日,寿七十有七岁,合葬于赤坭山之原,至是甘泉子竖墓上石。”


湛若水的父亲湛瑛早逝,祖父祖母死后,故由孙立树墓碑。又湛若水的亲家、明礼部尚书霍韬为湛若水的父亲湛瑛亦撰有笼碑。正德十年(1515)湛若水母亲陈氏(西洲村人)在北京去世,若水从京师奉柩南归,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于荷塘山.


洪垣的《甘泉先生墓志铭》称“先生存日,预卜地于乡之天蚕岭,以癸亥年(1563)冬十月二十五日襄葬事,因借为铭,致诸弼厐子嵩纳之于墓”。洪垣是湛若水的得意门生,湛若水去世前两个月还去信新安,约洪垣游武夷,及洪垣赶至江西,而若水已去世,以天蚕岭作墓葬地是湛若水生前亲自选择的,洪垣的墓志铭应是真实可据。上述资料已把湛若水祖孙三代墓葬地点讲得很清楚了。


清初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0载:“而厐弼唐者,于甘泉没,场居天蚕者三年。守天关讲席廿余年,朝夕瞻拜不倦”。厐弼唐名嵩,字振卿,南海人,居弼唐乡,故学者称他为弼唐先生,未投甘泉门下时,已是广东名学者,讲学罗浮,官南京刑部员外郎。


53岁便致仕南回广州,拜甘泉门下,得湛甘泉学术宗旨,甘泉命他主特天关讲坛。昔日陈白沙以江门钓台授甘泉,而甘泉以蒲葵笠与弼唐,以为传道之契。故甘泉丧事及归葬天蚕都是由他筹办的,葬后他执弟子礼在天蚕守墓三年,并继续主持天关讲席20多年,屈大均距甘泉去世时只有70多年,又是甘泉裔孙婿陈恭尹好友,所记资料是可信的。


日本国士馆大学士文部教授志贺一郎,花半生精力研究甘泉学说,80年代曾亲至新塘探索甘泉遗迹,他的著作所载与甘泉同时讲学于南京的名臣学者罗洪先撰写的湛若水墓表称:“兹以癸亥冬十月二十五日,藏先生于天蚕巽,已向三原”.连墓葬方向也讲得清楚,与上述资料记述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确认,这次天蚕岭被盗之墓,是湛若水真墓.

关于湛若水有七葬墓的疑析


增城南部农村,向来有湛尚书有七座坟墓的传说,讲湛若水会看风水,附近有好的风水地都被他占作坟场,又怕死后被人挖棺,所以出葬时分七路出葬,真尸体葬在何方,无人知道。这些传说有人是深信的,但据史抖分析,可断这些传说是乡民杜撰的。但也是事出有因的,首先湛若水生前酷爱名山胜水,单以广东来说,罗浮山、西樵山、南香山都有他讲学的书院,在新塘的石岭,也建有他的读岗书院,


东江河边有钓鱼台,在南京辞官南回时,沿浙江、福建、江西游山讲学,足足流连了四年才回到广州天关故居。其次他虽长期在外,但家乡人多族大,难免有些族人借他官势,欺压平民,霸占人家的坟场墓地,而犯众怒,结果把账都算到他的头上,就编出他一些坏的传说来贬低他的声誉了,从下述一些史料便可析疑。


第一、湛若水75岁致仕,95岁去世,不当官20年才死,而且死时他三个儿子早已死去多年。长子东之在湛若水廿八岁时已死去,次子柬之、三子涞之也在湛若水去世前八九年间相继去世。东之无子,柬之一子名光先,涞之死时,甘泉亲自主特“择长应继人天继为涞之后”,后来涞之的遗腹子恭先出生,到湛若水死时也只有七岁,所以湛若水去世办丧事,是在子死孙幼的情况下,才由他的学生厐弼唐、洪垣、罗洪光等人办理的。有什么理由要办七路出丧呢?


第二、湛若水辞官前是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即有权参与朝廷用兵决策,因反对嘉靖帝出兵安南,与朝廷意见不合,才要求致仕南归,嘉靖帝对此一直怀恨在心,但当时湛若水学术名震天下,门生故吏甚多,嘉靖帝怕犯害贤之名,只好让他辞官了事。所以湛若水死后,嘉靖帝一直不给谥号、诰命。这对曾身为二品大员,门生满天下的人,身后事是很琅狈的。


可说是追悼会也开不成。因此才会停棺白云山三年多,才归葬天蚕岭。至嘉靖帝去世,隆庆即位,才颁《赠湛若水诰命》,赠予太子少保衔,谥号文简,并给以正确评价,这已是七年后(1567)的事了。《增城县志》载:“按弇州史料,先生在嘉靖时颇以龃龉终。故至隆庆初,始赠卿其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怎能七路出丧,墓葬七处呢?


第三、增城南部地区有几座尚书墓是事实,但并不是湛若水墓,他祖父湛江、父湛瑛两座墓都是写“赠封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的。且湛若水任礼部尚书是1533年,只有任职后才可获得祖、父两人的封号,就是说到湛若水安葬时的短短30年中,他家就建三座尚书墓。


其次湛若水的亲家,涞之岳丈霍韬,死于湛若水致仕之年(1540),安葬于南香山,封号亦是“礼部尚书,谥文敏”,而且霍韬的蓝表是湛若水撰写的,这样一个小小地区,在30年中先后立起四座尚书墓,又同是“礼部尚书”衔,这就难怪村民误解误传了。再者湛若水在明、清两代名气都很大,门生故吏多,他死后,其学生在他曾经讲学的西樵山建立起湛甘泉的衣冠冢,在他曾停棺的白云山也建有衣冠冢。因而出现有七座坟墓之说。


在封建社会,有这样传说也是事出有因的,虽然湛若水39岁上京以后,一直在外为官、讲学,辞官后亦基本定居广州。但他的家人、族人中有些不肖者,凭借他的威望,横行乡梓、欺压平民,因而结怨于民亦难免的。如清乾隆重进士植萃,在《楚庭稗珠录,白云寺》中讲得很透切,“文简既陨,其家人夷书院为墓,庵于九龙泉下,供大士像,各水月庵……此见于陈文忠所记,以为文简不料至是也。仆窃谓文简一生讲学,弟子著录至四千人,而身边悍仆日左右之,曾不能随处休认天理,尽反其所为,虽文简所不料,而实有以启之”。


陈文忠是明末“三忠”之一,对湛若水很钦佩、了解,才能断定在白云山毁书院,建墓,建庵是湛若水死后其家中仆人所为。是违反湛若水的思想的,但这样做也招致广州读书人对湛若水的怨愤了。据明、清两代史料研究,湛若水从官迹、学术、人品上看亦是一个正面人物,特别是从其学术成就看,影响是较大的。所以现在日本人还研究他的学说,广州的有关部门亦提出要对湛甘泉学说进行研究.


朝廷二品大员墓中殉葬物何以如此菲薄


湛若水墓被盗案件破获后,判定书称:“据犯罪分子初步交代,公安部门收缴墓中盗出文物一批,其中有九件彩绘沟俑:一件陶茶几,一件殉床,一件陶太师椅,四个陶俑座,五个黑釉陶罐.”。并称“这批陶俑制作较精,表面施彩绘,人物造型生动传神,是我省明墓中首次出土的彩绘陶俑,对研究广东明代的服饰、陶瓷工艺是极难得的资料,定为二级文扮”。


有些人知道湛若水墓挖出只有这一点点东西,好象感到失望,以为一位三部尚书的大官,肯定会有不少金银珠宝殉葬。陈裕荣认为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见解,因为中国古代诸侯、帝皇将军相都是厚葬的。其实历史上一些有清醒头脑的封建统治者都早已看到,江山绝对不会万年不变的,改朝换代,兵荒马乱,墓葬被盗之事常有出现,厚葬只会招来翻尸盗骨的后果。所以残唐五代的后周太祖郭威临终就要求将他薄葬,宋代以后薄葬已较通行。


《广东新语》称:“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约素,推所有余以给家人弟子”。他为官前后有35年,中间有七年守母孝及讲学西樵山,转历三部尚书只有七年,且多任清望之职,中间到处建书院,传学术,又是辞官20年才去世。而且主持安葬他的都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是绝不屑于为他厚葬的,从出土的文物联系当时的状况,是基本符合的。

本文摘自: 增城视窗(http://www.520zc.com)
标签:公安部门 增城市 广州市 委员会 发布者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