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浅谈湛若水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

时间:2014/4/29 21:34:08  作者:湛凌松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581  评论:2
内容摘要:浅谈湛若水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 湛汝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习...

浅谈湛若水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

 

湛汝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还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生于增城新塘的湛若水是56位南粤先贤之一。《南粤先贤塑像文字说明》介绍,“湛若水(14651560),明理学家、教育家。世称甘泉先生。广东增城人。官至南京礼、吏、兵部尚书。早年拜陈献章为师,钻研心性之学。先后在西樵山、广州、罗浮山等地讲学。在各省创建书院四十多所,弟子三千多人。”湛若水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研究湛若水思想,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哲学家湛若水,冲破宋代以来儒学僵化的思想牢笼,是解放思想的先驱。

湛若水27岁中举人。当时的中国,科举是官场之门。湛若水本可从此踏入仕途,然而他却前往江门,拜当时全国著名的理学家陈献章为师。为了表示从师学习的决心,若水烧掉自己参加科举殿试的“路引”。从此,他孜孜不倦地在哲学的天地里追求探索。他不但深刻领悟老师陈献章主张“静养端倪”的其谛,而且创立了“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唤醒人的道德自觉;既师承陈献章的心学又修正其心学,因此深得老师赏识。陈献章临终时,竟效法达摩西来传衣为信的做法,把江冂钓台当作衣钵给湛若水,以示其为心学得意传人。尤为令人赞颂的是,湛若水敢于挑战当时“望高位崇”的王阳明理学,与其“致良知”学说分庭抗礼,各立门户。湛甘泉创立“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不但打破自宋代以来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的局面,为古老的儒学带来了一派生气,而且对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也产生积极的影响。湛若水的哲学思想着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唤醒人的道德自觉,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源泉。我们要不断研究学习,去粗存精。湛若水那种解放思想,融汇创新的开拓精神,在开放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发扬。

二、教育家湛若水,其教育思想与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

湛若水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兴学育贤为己任。他捐资办学,所到之处必修书院,广东、江苏、安徽、湖南、福建等地共有他兴办或捐助的书院40多间。他亲临书院,开馆讲学,足迹遍及江南各地,共有学生3000多人。仅在南岳衡山的白沙书院,就先后讲学7次。

湛若水在西樵办“大科书院”,编篡教材,制定教学方针。开宗明义招收四方生员,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变官学为乡学(公办变民办)的第一页。今天,我们的民办大学方兴未艾,“大科书院”正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湛若水在广州办“天关书院”,实行有教无类,广收社会门生,使得不少耄耋老者自动拜其门下。他和五位年过古稀的弟子互相切磋学问的《师弟六皓》故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流传的佳话。湛若水为终生教育开创了先河,给我们今天的成人教育和老人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更为可贵的是湛若水主张并践行扶贫助学。他用自己的积蓄为所办之书院设“赡田”,以学谷周济贫苦学生,瞻养困难学子。増城南樵的莲洞书院,是“赡田”最多的书院。今日,国家以教育兴国,地方以教育强市;湛若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三、尚书湛若水,其“刑德并用”、“ 民庶实为邦本”、“ 勤俭去奢”、“构建太平天下” 等治国方略今天仍值得借鉴。

湛若水从政生涯自39岁始,先后任翰林编修、安南特使,南京礼、吏、兵部尚书。

明代中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湛若水认为,只要百姓“有田则食足,食足则善心生,善心生则伦理明,伦理明则风俗厚,风俗厚则礼乐兴,礼乐兴则和气致,和气致则天地泰,万物若”。这就是他理想中的“太平天下”

(一)湛若水政治上提出“天下民庶实为邦本”的治国安帮思想,主张刑德并用”,用“恤民”政策调和社会矛盾。他反对暴力而主张行王道,施仁政。他劝皇帝亲贤远奸,“豫戒游逸,以谨君德”,“以勤政亲贤为急务”。他认为君主的贤愚,官吏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安定,生产是否发展,人民是否康宁。人君一心,扶正祛邪,才能致治保邦,才能有一个太平天下。

(二)湛若水经济上主张“重农”。他提出“念天下财尽民穷,降宽贷之诏”,认为“农圃事是为太平基”、“农桑乃农食之原”,官员应了解“细民之稼穑艰难”,提出实行“劝农”、“恤农”政策,要求地方官吏要鼓励“农民安于农亩”,提出“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他认为重视农业和农民,是构建太平天下的根本。

他还倡导“平物价以苏铺行”的恤商政策,主张革除买办制度中派生的弊病,他痛斥“南京大小衙门批牌取货,强抑减价,候领又难,宜行所在诸司痛加禁革”, 提出让商人有一个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

在财政方面,他主张勤俭去奢,整顿财政制度,节省国家开支,提倡国家仓库收支设立统一的标准度量,避免贪污作弊。他痛斥官僚“京城之中,衣轻乘肥,非贵戚之臧获,即貂璫之仆,……远近效尤”,宴饮“水陆奇珍百余品”,“动费百金”造成国家财政年年亏空,影响社会安定。他揭露“内官监供用库监收白银,私造大斗,需索百端,率一石倍输二三石,解户苦之”。 他积极参予查处品宫坟茔,奢丽逾制的腐败事件,他用自已积下来的俸薪修建学校,建置学田,筑陂建闸,为治国安邦而身体力行。

(三)在社会生活方面,湛若水主张通过“尚礼义、恤患难、立臧否、行保甲、躬巡省”,达到社会和谐。他与本乡退休官员伍克刚主持制定的《沙堤(新塘)乡约》,对我们今天提倡村民自治,构建和谐社会值得借鉴。

四、增城人湛若水,为家乡作出杰出贡献。

(一)湛若水在家乡兴建的书院有新塘的甘泉书院、读岗书院、莲洞书院和县城明诚书院。关于书院,前部分已讲过,这里不再重述。这里要补充讲的是,宋代至湛若水之前,增城举进士者25人中,属新塘的只有4人,占16%而且都是当时属番禺的沙村人;而在湛若水之后,增城举进士者12人中,属新塘的就有6人,占50%。至于中举者,自宋代至若水之前,增城有132人,属新塘的只有17人,占13%;而在若水之后,增城有136人,属新塘的就有60人,占45%。这一组数字表明,新塘从一个文化落后的地区跃为全县文化之冠,与湛若水在家乡办学育贤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湛若水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诗人、书法家。他在东江边修的钓台,是鸿儒人雅集,交流文化的场所。因此,慕名而来新塘的名人雅士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一种风气。眀代的陈献章、王阳明、霍韬、汤显祖,清代的屈大均、陈恭尹等一批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都在新塘留下深深的足迹。新塘逐浙成了文人骚峉向往的“礼义乡”。 时至今日,新塘文学、书画、摄影、曲艺等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各地到新塘的文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年年相约荔枝红”的“荔林磋艺”更成了岭南摄影的品牌。这与湛若水思想文化可谓一脉相承。

(三)湛若水福建品荔,“怀核以归”,育出“尚书怀”荔枝,使增城成为著名的荔乡。

明代嘉靖年间,湛若水结束仕途生活,离南京取道于江浙闽返乡,在福建仙游枫亭品尝荔枝,发现了佳品,便怀核而归,让家乡人在四望岗培育。经过家乡人一代代的精心培育,四望岗荔枝得以广泛推广。人们铭记湛若水的功劳,称此种荔枝为“尚书怀”。

由于引进荔枝的成功,使得“岭南荔枝以增城沙贝(新塘)所产为最”。新塘,走上荔枝王国的顶峰。清初,新塘人又在四望岗的怀枝中,选育出荔枝最珍稀品种——挂绿。从此,增城挂绿成了“荔中第一品”,闻名于世,享誉不衰。增城从此成为著名的荔乡。

在封建社会农耕年代里,湛若水引进一颗荔枝的种子,不仅使增城至今仍是中外著名的荔乡。而且这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引进精神,在社会主义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今天更加发扬光大。改革开放初期,新塘人又从香港引进一颗牛仔服装的金蛋,在四望岗下孵化繁衍,使新塘成了“中国牛仔服装名镇”。

(四)湛若水既重视自然生态,又注意利用自然环境。昔日,家乡人受湛若水的启发,在堆积着河沙贝壳的滩涂上挖塘筑堰,修了一个新的大池塘,并在“新塘”周围筑街建铺。“新塘墟”就此形成。有了塘,就有了新塘墟;有了新塘墟,新塘人的商品经济意识逐步形成,新塘也逐步成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广东省的经济重镇。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湛若水虽然是统治集团中的开明派,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的沒落时代,思想仍有一定的局艰。因此,在研究他的思想时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宗旨,使其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增诚日报·副刊》2014.4.21.

标签:增城新塘 中华民族 社会主义 广东增城 罗浮山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