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新闻

湛汝松:让古老荔乡带着历史精华走向现代

时间:2015/5/25 22:53:46  作者:未知  来源:增城日报  查看:802  评论:1
内容摘要:增城日报 2015-05-19 第3版:身边湛汝松(右一)在品读会上介绍《荔枝红了》的主要内容。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增城作家湛汝松散文集《荔枝红了》品读会近日在深圳南山书城举行,得到了众多来自江苏、深圳和增城读者的关注和青睐。 会后,湛汝松接受...
增城日报 2015-05-19 第3版:身边
 
湛汝松:让古老荔乡带着历史精华走向现代
湛汝松(右一)在品读会上介绍《荔枝红了》的主要内容。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增城作家湛汝松散文集《荔枝红了》品读会近日在深圳南山书城举行,得到了众多来自江苏、深圳和增城读者的关注和青睐。
    会后,湛汝松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讲述《荔枝红了》背后的创作故事。


浓浓乡情力透纸背引来出版社青睐
    记者:《荔枝红了》里的作品都是什么时候创作的?有何创作背景?
    湛汝松:在《荔枝红了》里的50篇文章中,41篇是我退休后行走乡村后写的。其实我的业余文学创作已有50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中,增城文化界前辈丁枫把我带入门后,我就陆续在各级报刊发表了一些作品。1988年初,我被调到对于我来说全新的经济管理部门,为了适应新工作,我搁笔整整十年。后来,在一次文友聚会中,文友鼓励我续继拿起文学之笔写身边熟悉而又感受最深的事物。于是,我熄灭了的文学之火被他们重新点燃了。作品也出现在《增城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报纸的副刊。
    2003年离岗后,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开始了从新塘镇出发,目标整个增城的“荔乡拾贝”文化之旅。我初时是把行走乡村当作一种等同人们打球、种花般的娱乐,但下到乡村,荔乡深厚的文化沉淀把我深深吸引,尤其是写出来的文章受到群众欢迎时,这便成了我退休后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的兴趣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退休12年,我先后著作了散文集《品味新塘》、《荔乡拾贝》、《寻觅甘泉》,评论随笔集《荔苑博谈》、诗词集《读岗诗草》和今天的散文集《荔枝红了》,6本书都渗透着浓浓的乡情。
    记者:为何把这本散文集命名为《荔枝红了》?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湛汝松:我初时是想将书名定为《印象增城》以突出家乡。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王溪说,在增城是好的,但书要推向全国、世界,要有特色才能吸引读者。增城是荔枝之乡,最有特色是荔枝了。于是我们就商定为《荔枝红了》,并选用湛福明一幅古荔照片作封面,加上这书在荔熟时节发行,更有特殊的韵味。增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钟永泉一看到书的封面就感慨地说:封面很有增城特色,古荔象征1800年历史的增城,绿叶红果寄寓增城生机勃发,硕果累累。
    记者:你觉得你的作品能受到江苏人民出版社“乡愁乡韵”系列丛书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湛汝松:《荔枝红了》都是写增城的,人们可以通过文章了解到荔乡的山水风物、风俗风情、村庄先贤,了解到增城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情深,加上朴实优美的语言和真切深厚的乡情,容易引动读者对乡愁乡韵的共鸣。这与江苏人民出版社“乡愁乡韵”系列关于“我们怀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更怀念曾经的人、曾经的事。中国农村,好似慈母,生养我们,疼爱我们,放飞我们,等候我们。我们可以一时离开她的怀抱,但永远不可能割断和她的血脉相连。”的出版宗旨十分吻合。

希望借这本书感召更多人发掘家乡文化
    记者:你想通过这本散文集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湛汝松:家乡的水土孕育我,故土的风情熏陶我。我爱家乡,我为增城深厚的人文沉淀而自豪。
    记者:你最想让读者从你的这本散文集中看到什么?或者说获益什么?.
    湛汝松:我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发掘家乡文化的行动,为家乡留下更多有益的文化记忆。我更希望我们的后来人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来处,让荔乡优良的民间传统延续,接上血脉留住根,让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记者:你认为这本散文集的出版有着怎样的意义?
    湛汝松:我认为《荔枝红了》的出版对我和增城都是一件好事。我的作品能引起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证明行走乡村,书写家乡是我退休后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我著作过几本书,但读者圈基本都在增城,而这本书能被江苏人民出版社选入覆盖全国的“乡愁乡韵”系列丛书,影响范围就大得多了。通过这本书,增城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能“存”下来,还能广泛地“传”出去,真正地“活”起来。
    记者:这本散文集的成功出版,你最想感谢谁?
    湛汝松:首先,最感谢的是我的家乡——增城,它给了我写作的灵感和素材;第二,要感谢的是支持、鼓励我的领导和朋友,他们把我的作品推荐给杂志、媒体,他们带着我走进一个又一个的村庄里;第三,要感谢的是《增城日报》,它给我提供了发表文章的平台,并一直鼓励着我多创作;第四,要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全国那么多文章中选到我的文章,将增城推介给全国。

退休12载走访68个村庄收获淳朴乡情
    记者:你的散文充满了乡土味,读起来倍感真实、亲切。为什么会想到将笔触指向乡村?
    湛汝松:开始时,小说、散文、诗歌,我都写,后来写乡土散文不但受家乡人喜爱,而且经常被当时的《广州日报珠江副刊》、《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和《粤海散文》选用,于是我就逐步多写乡土文学,尤其是经历了下面几件事后,我便将散文创作的重点移到乡村了。
    一是2004年我刚离岗,省作协副主席杨羽仪为我编辑了我的第一本书《品味新塘》,他在该书首发式上说我的散文有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洋溢在书中的新塘味就是增城味、岭南味,也就是中国一种独特的乡土味。杨老还说,这本书一定会受家乡人喜爱。果然,书在家乡上架后,很快售罄。在援川赈灾义卖活动中,我把仅藏的《品味新塘》拿到现场,认购特别踊跃,48本书筹到赈灾款14450元。
    二是为纪念广州建城2200年,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出版散文集《广州记忆》,全书59篇文章,开头3篇是我的乡情文章。
    三是2009年,新塘镇政府支持我出版了散文集《荔乡拾贝》,并获得广东省第四届民间文艺著作奖三等奖。
    记者:你走过了增城的多少个乡村?
    湛汝松:有记载的是68个村庄。
    记者:你走过的每个乡村都会为它写些东西吗?
    湛汝松:除了个别实在让我找不到感觉的外,大部分都有。据不完全统计,散文有60多篇,诗歌有50多首,还有的以图片形式发布的。本书收入的文章涉及增城所有镇和一个街。
    记者:是什么信念和力量支持你走下去?
    湛汝松:我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信念。有群众支持,社会认可,这就是力量。
    记者:在退休12年的走村访户的经历中,你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湛汝松:到派潭、中新、正果、小楼等地的古村“拾贝”后,我与当地向导成为了朋友;一篇抒写陂头村的文章,如纽带般串起我与80多岁老支书和村民的友情;一篇《田心的记忆》,使我成了田心村每年龙舟节的座上宾;一篇写陈家林与陈大震的博文,引来近万点击,南安小学还把文章编入校本教材……记忆文化之根,书写乡村之韵,寄托乡亲之情,就会受群众欢迎。

有乡愁才能让我们的子孙血脉得到延续
    记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过,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对于你来说,乡愁是什么?
    湛汝松:增城的祠堂、村落、荔枝、乌榄、民谣、乡贤,水乡的河涌、鱼塘、蕉基,山区的果园、围屋、山歌……都寄托着乡愁。乡愁就是乡情、乡韵、乡恋,就是民风、民俗、民情,就是乡村农耕文化。
    记者:你觉得我们为什么需要乡愁?
    湛汝松:有乡愁才能让我们的子孙血脉得到延续,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记者:在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实现城镇化与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双赢?
    湛汝松:城镇化的号角已吹响,城区要扩大,旧村要改造,这是历史的必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认为对那些有历史价值的遗迹应该保留、修缮,有的还应恢复原貌。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时代进步的崭新元素铸造城镇的灵魂,让每个城镇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记者:具体增城来说,你觉得增城在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留住我们的乡韵,记住我们的乡愁?
    湛汝松:随着城镇化的步伐,一些城区附近的农村将要通过旧村改造而逐步融入城镇。我认为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乡村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的关系。比如新塘镇城区及附近的甘涌、新何、群星、东华四村,历史上就是一个乡村。第一沙(贝)、第二雅(瑶)、第三麻车与石下。新塘镇城区的前身就是增城历史上最大的村庄——沙贝村。这个村庄,有坐落在今群星村的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古海遗址——石巷和建筑风格特别的明代义士祠。这个村庄,是明代大儒湛若水的故里。湛若水故居、极具明代建筑风格的尚书府、湛若水兴办的读岗书院分别在今天的新何村和甘涌村。今天的四望岗,是“尚书怀”和“挂绿”荔枝的发源地;今天的东华村和甘涌村,还是明代东华古渡和清代游击营、主簿署所在地。这些新塘历史上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痕迹,都应在新城镇中留下适当的符号或印记。
    一句话,用荔乡青山秀水的自然生态、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时代进步的崭新元素铸造增城的灵魂,让古老荔乡带着历史精华走向现代,在广州东部绽放出南方城市独特的异彩。





标签:古老 带着 历史 精华 走向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