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试述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时间:2015/11/24 23:30:45  作者:湛汝松  来源:增城日报  查看:361  评论:1
内容摘要:2015-11-24 第A3版:挂绿副刊 试述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作者:湛汝松 一、办书院,育乡梓贤人 湛若水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重视和热爱教育,是献身教育事业的典范。他虽身居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职位(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
2015-11-24 第A3版:挂绿副刊
试述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作者:湛汝松 
    一、办书院,育乡梓贤人
    湛若水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重视和热爱教育,是献身教育事业的典范。他虽身居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职位(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而能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干实事,毕生热心赞助兴办书院40多间,培养出近4000名学生,且多已成材。”②
    湛若水办书院,还解囊为书院设立“赡田”、“义田”,以“馆谷”资助学生,为扶贫助学作出榜样。在家乡增城,他就创办或重修了明诚、莲洞、甘泉、读岗四间书院。
    明诚书院位于增城县城。明正德年间,湛若水母丧休假,在南海西樵建大科书院时,以白银五百两购得杨千户宅舍,改建纪怀老师陈献章的白沙精舍,当时知县题匾为“明诚书院”。嘉靖三十一年,87岁的若水又扩建书院,并每年从莲洞书院赡田中提取一百二十石“馆谷”安养书院诸生③。
    莲洞书院是湛若水设置赡田规模居于首位的书院。据《甘泉文集卷十四》记载,湛若水为了在南香山(旧称南樵,又名峨眉山)建筑莲洞书院和设立莲洞书院的赡田,几乎花费了他近20年俸禄的积蓄,仅开垦莲洞书院赡田的人工,就用了白银1500两。为了赡田,湛若水曾派儿子柬之与学子代表一齐到县衙向知县申请,承诺以开垦田地中的一定比例纳税为条件,获准把书院四周十多顷无主荒地纳入莲洞书院范畴。经过数年开垦耕耘,“馆谷”收入越来越多,除了用于资助贫困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外,还用于修建院舍,改善排水系统。书院建成后,湛若水也在书院讲学。“九个学子十个中”,民间传说书院九个学生上县城应试,随行杂役进场应考也中了秀才,折射出莲洞书院对家乡教育的深远影响。
    甘泉书院是湛若水接受西洲村陈震川等乡贤建议在外祖乡甘泉洞建的书院。若水出身大户人家,但父亲早逝,童年家事艰辛,若水常随母在西洲村度过。饿食山中果,渴饮甘泉泉。若水进士,取号甘泉,可见其对外祖乡记怀之深。
    读岗书院是湛若水的启蒙学堂,是湛氏族人在“独岗”开设供子弟入读的书院。书院曾名“元明石室”、“独岗书院”。若水成名后,为报答启蒙之恩,对旧书院作了改建重修,并将“独岗”改为“读岗”,“读岗书院”就此延续。
    明代以前,沙贝(新塘)教育十分落后。家乡有了书院,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也越来越多。笔者在清末《增城县志》提供的资料中统计,湛若水之前,增城举进士者25人,属新塘的只有4人,占16%,而且4人都是当时属番禺后归属增城的沙村人;而在湛若水之后,增城举进士者12人,属新塘的就有6人,占50%。中举者,若水之前增城有132人,属新塘的只有17人,占13%;而在若水之后增城有136人,属新塘的就有60人,占45%。据不完全统计,若水的增城学生中,其传略上了县志的就有4人,张潮卸职知县后,被若水荐为明诚书院院长,在家乡传承育贤薪火。刘致道淡泊功名,隐居乡中习甘泉之学,著《小学切要》为教育作出杰出贡献。伍訚殉职于聊城知县,克己奉公,以“清官”盛名,深受百姓爱戴。岳州通判伍克刚解甲回乡,便与若水推行“沙堤乡约”,为以德治村奠下基础。
    湛若水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诗人、书法家。他在家乡东江边修筑的钓鱼台,既是教授门生,传道授业的学堂;又是鸿儒雅集,文化交流的场所。从此,慕名而来新塘的名人雅士越来越多。眀代的陈献章、王阳明、方献夫、霍韬、汤显祖,清代的屈大均、陈恭尹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在新塘留下深深的足迹。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诗歌、书法,他们的文学艺术不仅促进了当时新塘民间文化的发展,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乡风得以薪火相传。时至今日,新塘镇文学、书画、摄影、曲艺等民间社团依然十分活跃,加入省、市乃至全国文艺家协会的人越来越多,各类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外地到新塘作文化交流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新塘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增城、广州乃至全省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兴农商,促经济发展
    湛若水40岁入仕门,任京官多年。63岁起,历任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参与朝廷决策。经济上他主张“重农”,认为“农圃事是为太平基”④、“农桑乃农食之原”⑤,提出实行“劝农”、“恤农”政策,鼓励“农民安于农亩”,认为重视农业和农民,是构建太平天下的根本。他还主张“恤商”,倡导“平物价以苏铺行”的政策,痛斥“南京大小衙门批牌取货,强抑减价,候领又难”,要求“宜行所在诸司痛加禁革”⑥,革除买办制度中派生的弊病,让商人有一个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
    湛若水福建“怀核以归”,发动乡人在四望岗培育荔枝,就是他“重农”主张的实践。
    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湛若水结束仕途生活,离南京取道于江浙闽返乡,在福建仙游枫亭品尝荔枝,发现了一个优良品种,便怀核而归,发动家乡人在四望岗培育。经过一代又一代乡人的精心栽培,不仅四望岗一带成了一望无际的荔枝林,而且沙贝的山岗土岭,基围田埂,处处都是荔枝,出现了“家种荔枝三百树,年年果熟问收成”,“凤卵龙丸多似谷,村村箫鼓庆丰年”(清/谭莹《岭南荔枝词》)的兴旺景象。四望岗培植出来的荔枝清甜多汁,高产易种,很快被推广至岭南各地。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尚书湛若水,就把这种荔枝称作“尚书怀”。由于引进荔枝的成功,使得“岭南荔枝以增城沙贝(新塘)所产为最”。新塘,走上荔枝王国的顶峰。清初,新塘人又在四望岗的怀枝中,选育出荔枝最珍稀品种——挂绿。清代同治《增城县志》记载,增城“邑南八十里甘泉都沙贝四望岗上植荔枝十数,本名挂绿”。嘉庆年间番禺崔弼更说,“挂绿出增城沙贝,荔中第一品也”。从此,增城挂绿成了“荔中第一品”,闻名于世,享誉不衰,增城也成了闻名中外的荔枝之乡。
    湛若水重视自然生态,注意利用自然环境。他为官期间,曾发动乡人在家乡泥沙贝壳堆积的滩涂上“挖低填高,垒石筑堰”,修筑水塘储水养鱼。后来,乡人在村前的河湾上新修了一个大池塘。接着又在“新塘”周围筑街建铺,“新塘墟”就此形成。据说,退休后的湛若水为了给商人营造公平和谐的营商环境,还主持了新塘的开墟仪式。有了塘,就有了新塘墟、由于新塘墟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加上营商环境和谐,所以附近米场墟、铁江墟等小集市逐渐集中到新塘墟,外地商人也纷纷到新塘寻找发展的机遇。“六月增城百品佳,居人只贩尚书怀,玉栏金井殊无价,换尽蛮娘翡翠钗。”清初,番禺诗人屈大均的诗歌正道出当时新塘刚刚萌芽的商业经济状况。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新塘的商品经济意识越来越浓,新塘逐步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因为湛若水的“怀核”和倡议,更因为一代又一代家乡人的努力,增城成了著名的荔枝之乡,新塘成了全国有名的经济重镇。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物质财富。然而,先贤给我们留下的还有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精神。
    在封建社会农耕年代里,湛若水为家乡引进一颗荔枝的种子,不仅使增城成就为中外著名的荔枝之乡,更使“吸他之优补己之劣”在家乡逐渐形成一种的风气并不断薪火相传。直至社会主义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今天,更加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初期,新塘人从香港引进牛仔服装产业,在家乡办起千家牛仔服装生产企业。当年培育尚书怀枝的四望岗下,建起了中国牛仔服装第一城。新塘成了“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牛仔服装产业成了新塘经济的支柱产业。
    “开放包容”的传统精神,不仅是新塘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吸引外地商人到新塘投资的魅力所在。新塘城区中,众多祖籍为东莞、番禺、佛山、新会、台山、博罗等地的户口,其实就是昔日珠三角一带来新塘投资做生意的移民。今日,新塘更成了海内外商人投资青睐之地。我曾问过不少来新塘投资的商人为什么来新塘?其中一个基本相同的答案是:新塘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新塘大部分人都具有包容的精神。
    三、倡乡约,建和谐社会
    湛若水政治上提出“天下民庶实为邦本”的治国安帮思想⑦,强调“刑与礼一,出礼则入刑”,主张“刑德并用”⑧,用“恤民”政策调和社会矛盾。他反对暴力而主张行王道,施仁政。他劝皇帝亲贤远奸,“豫戒游逸,以谨君德”,“以勤政亲贤为急务”⑨。他认为君主的贤愚,官吏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安定,生产是否发展,人民是否康宁。人君一心,扶正祛邪,才能致治保邦,才能有一个太平天下。他与伍克刚共同制定的《沙堤乡约》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⑩。
    明代嘉靖中期,有13000多户、42000多人的增城社会矛盾逐步加剧,赌博、偷窃等歪风盛行。处于增城西南部的沙贝村当时大约只有250户,1000多人,虽然人口比较少,但村内却有湛、伍、温、黄、何、区、姚、熊等10多个姓氏,仅靠传统的宗族制度难于管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净化乡风民德,从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回乡的湛若水和岳州通判致仕回乡的伍克刚便发起制定《沙堤乡约》,经村中各宗族代表反复商议成文,于嘉靖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在本村独岗书院礼堂举行有宾客参加的创行仪式。据记载,乡约主持人、乡约宾和乡约执事共65人,这些决策和管理人员中,除主约湛若水和副主约伍克刚是退休官员外,全是村中14个不同姓氏中的“布衣”。可见,《沙堤乡约》完全是民间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制定的乡规民约。《沙堤乡约》在独岗书院公开宣布诞生,开创了宗族团结和谐,共同管理乡村的先河。
    《沙堤乡约》由“尚礼义、恤患难、立臧否、行保甲、躬巡省”五个部分组成。前两部分是村民的行为规范,后三部分是施行乡约的做法。整个乡约是湛若水和伍克刚等人对传统和谐理想与当时矛盾现实结合的探索;更是湛若水“刑德并用,以德为主”政治主张的集中体现。
    “尚礼义”首先倡导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礼节,主张“父子相亲,兄弟相友,长幼相爱,夫妻相敬,朋友相信,有恩相亲,有礼相接”,“凡坐,不可分上户下户,率以齿为序(不可论财富官职,而以年龄为序)”。
    “恤患难”要求邻里患难相恤,“凡同甲者,如一家之人,又如一人之身。”“凡有疾病,必相问疗;有水火盗贼之灾,必相救援;有死丧,必相吊慰”;规定“同甲有人被诬害,则二十四家率一乡之人共保白之。横加诬人,总甲罗织之类,不许入本里为害。”团结互助维护乡村社会治安。
    “立臧否”强调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集体行为。“一人为非,则共往戒之,务使不为恶而后巳。一人为善,则共赞之,务使成其善而后巳。久久行之,则为善者日长,为恶者日消,不仁者远矣,是为善俗”。
    “行保甲”推行保甲制的设想,通过强化保甲集体责任制促进村风淳厚。“甲内互相保察,互相亲睦,相勉为善,不许为非。甲内一人为非,二十四家举呈乡正,闻官究治,否则罪必连坐。”“著小有言语,则同甲之人,互相和解,不复斗讼,则风俗亦由之而淳厚。”
    “躬巡省”规定乡约领导成员要下乡巡查督促。“主约、副主约、约正、副同乡正,巡行各甲而警察。”对为善、为孝、为悌和不善、不孝、不悌之人以警之。强调巡查督促,这是《沙堤乡约》当时与众不同的特色。
     《沙堤乡约》是明代新塘乡村文化意识的体现。由于历史的原因,沙堤乡约推行的时间不长,但湛若水倡导“衣食足,善心生,伦理明,风俗厚,礼乐兴,和气致,天地泰,万物若”的传统文化一直在民间传承。沙贝,明代中叶只是一个多姓氏的千人乡村,可到了明末清初,却发展成有13个坊,有主簿署(副县级衙门)设置的新塘。今天,新塘更成了珠三角居住着50万人的商贸重镇。201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600亿元,两税入库高达35亿元。新塘经济发展,与新塘崇尚礼义,互助包容的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沙堤乡约》正可以给我们一个非常有益的启示。
    注:
    ①本文史料除注名外,参考《甘泉文集》、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及《沙堤湛氏族谱》。
    ②何国华:《湛若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花城出版社《湛甘泉研究文集》。
    ③朱鸿林:北京大学出版社《嘉靖明清实学思潮史》270页。
    ④湛若水:《治官舍后小圃种蔬大吟》,《甘泉文集》卷二十六。
    ⑤湛若水:《讲章》,《甘泉文集》卷二十。
    ⑥《兵部尚书湛若水条陈留守南京十事》,《世宗实录》(参考李龙潜《试评湛若水的社会经济思想》)。
    ⑦湛若水:《乞上下一心同济圣治疏》,《甘泉文集》卷十九。
    ⑧湛若水:《春秋正传序》,《甘泉文集》卷十七。
    ⑨湛若水:《初入朝豫戒游逸疏春秋正传序》,《甘泉文集》卷十九。
    ⑩《沙堤乡约》史料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朱鸿林著的《嘉靖明清实学思潮史》。



标签:及其 思想 文化 对家 家乡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