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报

甘泉报200809 (98)期

时间:2017/1/14 22:22:25  作者:湛氏家族古今志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1232  评论:4
内容摘要:湛若水治国方略之十三  署长才以备器使(一)臣窃谓孔门之教,同志于仁,四科之贤,因性成就。故宋儒瑗胡教授,亦分经义治事,斋随其材而造之也。其教之必以德行道艺为本,不必悖时反古,举业德业合为一事;凡其读书作文,就上收敛,随处体认,不至丧志;以此立心,涵养德性,蕴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出之于言词,皆是一贯,此所谓二业合一之...
甘泉报200809_(98)期

湛若水治国方略之十三  署长才以备器使(一)

臣窃谓孔门之教,同志于仁,四科之贤,因性成就。故宋儒瑗教授,亦分经义治事,斋随其材而造之也。

其教之必以德行道艺为本,不必悖时反古,举业德业合为一事;凡其读书作文,就上收敛,随处体认,不至丧志;以此立心,涵养德性,蕴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出之于言词,皆是一贯,此所谓二业合一之说也。及其成也,人各有长,如四科之品;其法每三岁各学之长,副会府州县之正官,即其所长而考核之为二等之法曰:德行才能,某长某事如德,行则指为孝弟忠信之实才,能则别其水利兵农之长,署于各名之不。

 

祝贺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胜利召开!

 

祝贺中华湛氏族谱编大会圆满成功!

 

 

天下湛氏一家亲 族谱统编架桥梁

 

 

向赣州分会全体宗亲致崇高的敬意!

第十届湛族同宗联谊会以来新塘分会工作汇报

——新塘分会20072008年大事记

湛族同宗联谊会新塘分会自06年涪凌会议以来,开展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

A.文物保护

每年的九月重阳新塘分会都会组织宗亲到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墓葬扫墓,如20061022日星期日丙戌九月初一的华南湛姓公祭祖墓;华南湛氏祭祖中午开餐39席,晚餐33席,车辆66部,参加人数近400人,其中麻榨西河92人,福和西河24人,东莞麻涌镇华阳村19人,广西宾阳7人,广西玉林33人,新塘宗亲200多人。2007丁亥两广祭祖,灵山、河源等也参加了,早、晚餐在笃菴湛公祠开餐各30席。还有其它各房宗亲的扫墓,都出车10台以上。

20070126日,得悉铁路边的湛横云墓获完整保护,即整个灰沙墓获完整保留下来,且铁路水沟距灰沙还有五米。原方案是灰沙墓可能被削去部分的。

20070208日,锦城、伟龙、伟健去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递交《保护带华表湛母莫氏太淑人墓的报告》、《保护明朝沙堤湛氏十世悦南墓的报告》,后已确认均入选增城市文物汇编。

20070730日,新塘湛氏后人赠送文物拓片19张给增城博物馆。

2007920日,新塘分会向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呈递《关于请求政府保护湛敬所骠骑将军墓完整性的报告》。

2007122日,沙隄湛氏庭贵公墓在新塘镇雅瑶龙井山桐油园被东原祖裔孙湛招源发现。七世湛廷贵是晚丁房汶派南庄第三仔。名宗玉号廷贵,生14731514,享年42,配陈氏,继配吴氏。

20080104日,湛兆霖写给广州市侨办反映湛氏始祖墓状况的信件通过新塘镇文政办转到了新塘甘涌村委。

20080128日,将水闸边一对石羊归回若水母亲墓墓园。24.5亩土地、价值两千万的若水母亲墓山头已经得到完好绿化。

20080703日,湛伟健、湛锦城、湛伟龙代表湛氏宗亲赠送了五张怡庵墓、莲憔墓文物拓片给萝岗区文化局,经确认,两文物均入编萝岗区文物汇编。

B.媒体报导

20071214日,中国民政部、中央电视台、增城民政、增城政协等人来增城拍《千年古县》,其中有湛若水的内容,拍了湛子洞魔岩石刻、甘泉墓、怀德祠。千年古县全国共选出100个县,广东只有四会、增城入选。

200854日,《广州日报》B1B2两大版整版刊登了《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寻找湛若水》等有关湛若水的报导,内容大多数从湛汝松的博客中摘录。

20070516日,增城电视台《细说增城》介绍了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湛怀德祠,湛镇波在此节目中作了讲解。

2007921日,增城市政协、增城电视台“细说增城”剧组到新塘拍摄《历史人物湛若水》。

C.祠堂建设

2007531日即农历丁亥四月十五,是竹轩湛公祠重光誌庆,竹轩祠占地近四百平方米,原来只保留前座,各宗亲捐款近30万重建。

2007922日,笃菴湛公祠重光大典安灵点睛仪式隆重举行,湛族同宗联谊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湛氏促进会会长湛兆霖率孙和工作人员出席并宴请宗亲。

2007105日即丁亥八月二十五日,湛氏二世笃菴湛公祠重光典礼,原来只保留破烂的中座,众宗亲捐款近80万重建。

D.宗亲集体外出活动

2007315-17新塘宗亲52人出访广西玉林兴业县蒲塘镇石奇流垌村、广西宾阳市东门街、广西钦州灵山大马村委会湛屋村。

20071214日,沙贝村笃菴湛公祠、怀德湛公祠、竹轩湛公祠、沙贝东华坊井甲约湛氏宗祠共四间祠堂派出九席宗亲,去宁西百湖庄参加世叔的奇锦罗公祠重美轮奂仪式典礼。早在1211日,新塘部分宗亲已代表四间湛氏祠堂,送了四副红木对联给奇锦罗公祠悬挂。

200814日湛伟健、湛锦城、湛耀权、湛伟龙、湛李培湛浩培等一行10人出访雷州东岸村、仙来村、厚博村、徐闻县后坡村、海南岛琼海加积镇南汉村。并到遂溪县拜访县委书记湛岳登。

    200831日正月廿四广东增城新塘宗亲68人集体访问湖南平江汨罗湛氏宗亲。

    200889(星期六)新塘宗亲37人去广州市海珠区新窖镇沥窖参观卫氏祠堂群、下午去广州市法政路参观湛家园(湛若水当时在广州的住所)、萝岗萝峰寺参观若水题字“山高水长”。卫氏大祠堂1993年被评为广州市文保单位,报纸电视台多次报导过。湛若水曾为卫氏的族谱写序。

E.接待集体来访

20070721日接待“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寻亲团一行30多人, 其中一位叫林正华的寻他的外婆,他的外婆名叫cham woon湛媛(音译)1911年时湛媛19岁,湛媛的亲叔(他爸的弟弟)叫湛嵩年,原住甘冲。2007722日找到湛嵩年的后人, 住甘冲二巷。

20080828日接待湛江雷州市南兴镇厚博村湛氏代表10多人。

F.其它

2006123日 ,湛汝松、湛宝源、湛伟健、湛刘顺连、陈裕荣成为增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届98名会员之一。湛汝松当选副会长。

公元2007524日凌晨一点,在新塘发起大范围宗亲活动的创始人湛建平先生因病逝世。

2007年重阳扫墓。2008年春节活动期间,新塘宗亲在集体活动时多次为全国性的湛氏爱心基金会组织捐款,共筹得31360.5元。

2008524日新塘宗亲代表湛族同宗联谊会把汶川地震赈灾款66521.66元交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并拿回财政部监制、广东省财政厅印制的广东省接收社会捐赠专用收据。

                                             2008103日于赣州
 


各分会关于编撰《中华湛氏族谱》的积极建议述评

湛凌松

自以湛族同宗联谊会、中国湛氏促进会、湛甘泉研究会名义于二零零八年春节发出斟灌(2008)湛字第1号、斟灌(2008)湛字第2号两份文件以来,湛族同宗联谊会总部、甘泉报编辑部、各地分会都在积极准备,信息陆续发表在湛甘泉研究网和甘泉报上,现述评如下。

今年31日第2期甘泉报发表斟灌(2008)湛字第1号、斟灌(2008)湛字第2号两份文件、湛文仲初稿湛凌松修改补充《江西豫章湛氏源流考》、湛振康《搞湛姓全国统一族谱之我见》。4254期甘泉报发表新塘分会组织68人的大型春节访亲团访问湖南平江、汨罗湛氏宗亲的长篇报道,平江分会向访亲团详细汇报了平江湛氏历史、世系、祖先事迹、宗亲现状等情况;陕西湛钧诚、武汉湛国民、南京湛承江等人或访问新塘、或表示欲出席江西会议、或反映当地湛氏情况;因来稿积压太多,经研究从本期起发8个版面。5255期甘泉报发表湛族同宗联谊会号召全族为汶川地震灾区积极捐款的通知,全族共筹集捐款66521.66元;湛凌松《关于联合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的意见》、《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6256期甘泉报发表湛凌松《关于沙贝太祖考湛四郎与扬雅谱载祖考湛付四郎的辨证思考》、湛国楠《读谱笔记并谈心得 付四郎公=府佥公吗?》等两篇驳斥文章、

平江分会理事长湛雅平《天下湛氏一家亲》。这些文章和访问,对响应和推动编撰《中华湛氏族谱》,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中,尤以平江分会湛福欧、湛佳生、湛华章、湛俏春316致函湛族同宗联谊会、各分会领导信中的观点为正确而积极。他们说:“为了不久的将来最终实现全国湛氏统谱梦想和理想,我们建议:

一、理事会设全国统一族谱常设机构,派老中青三结合的精干人员专门负责全国统一族谱工作。

二、今年赣州之行,只能尽最大限度地联络各地分居湛氏群落,参与者可带已修谱(复印件)、祠堂照片,以可澄清历史的古代遗物(照片)。莫作游山玩水之旅。

三、增城新塘族亲人才济济,资金雄厚,可加大《甘泉报》的力度与宣传范畴,以利全国统一族谱作先期准备工作。”

湛族同宗联谊会常务理事长湛伟健、湛族同宗联谊会秘书长湛国楠、平江分会理事长湛雅平、汨罗宗亲湛石林、雷州分会副秘书长湛泽等,都在积极出谋划策,笔者认为凡事谋定而后动、做到未雨绸缪,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故建议组建中华湛氏族谱》编撰委员会领导机构,起码应设立总纂、办公室主任、联络部主任、宣传部主任、财务部主任等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全体人员组成中华湛氏族谱》编撰委员会工作组成员。请总部及所辖各分会从现在开始,物色、挑选、推荐有关合适人选,提交赣州会议讨论通过。

200894于松梅轩

 

 

湛烺《家谱序》

粤籍,我前代先祖源流。湛若水,字甘泉,祖籍起自广东,系弘治进士,钦点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历升礼、兵、刑部尚书,官至宰相。著《古易训则》、《春秋正传》、《三礼订疑》、《格物通文简》、《南岳诗集》。于广东省广州府增城县育生二子,长湛永洋,字东海,任江西省临江府知府;次湛永浩,字东汉,官莅员外郎。又陈景魁习举业,授《易》于陆秋崖,拜甘泉为讲学。甘泉寿享九十五岁,崇祀乡贤祠,谥文简。

迨后东海育生湛应荣,庠生,自江西省迁居湖广麻城县。因正德七年访贤,随带三子湛清字大海、次湛本字大宠贡生、湛全字大居,父子四人俱因官累,由湖广入四川,居垫江陆鸭池三载。因垫江人情奸险,应荣父子出诃,见丰都山清水秀,又迁而居焉。在西大山下广置田产,地名有三边十八垭。滥泥古井出乌沙。长房住十八垭;二房住湛家坝、白鹤湾、滥泥沟、高山、丁家坝、中坝、河沟子、楼凤湾、湛家坪、火烧岩;三房住湛家长冲、湛家园、十八垭口、金井庙。至大明,人丁繁盛,传有千余户,田连阡陌。因甲申兵变逃于四方,死于兵荒者难以枚数。惟就归宗复祖者三房论,约计万户余丁,支派纷繁,实难详录。

察其族中,湛重贡生,出身教谕。湛清贡生,出仕浙江杭州府。湛玥字崑圃,戊午科举人,出仕浙江处州府缙云县知县,廉洁不贪,上宪增区勒碑,住湛家坝、石龙场、黑石、大水荡。玥父汇荣,字润若,庠生;子懋修,庠生,长子懋德。文通长子汇潮,字洪若;生子湛琚,癸亥科武生,甲子科武举;生子懋学、诚、文、仁,住堡上。

幺房湛本源,生子洞淇,字录斋,贡生,任巫山县训导;生光昌,贡生,出仕教谕;次光宸,庠生,住湛家坪;三光章,庠生;四光明,庠生;五光表,候选主簿;住湛家长冲、后垭口、龚家嘴、后湾、卜池,此大全、大成、大宾之祖业也。9世应荣-10世大宠-11世朝龙-12世文武-13世宗河-14世本源-15世洞淇-16世光昌-17世大全;16世光表-17世大成、大宾)

其有未复祖者,湛德贵生君选、次恩选,生应蛟、应魁、应凤、应明、应武五人,迁居遵义府正安州王家园,今时异名太平铺石香炉。湛国玺生二子,迁居合川。湛应贵、应爵、应选、应斗、应荣,迁居下川东云阳县、永宁、长寿、涪州、铜梁、南川、江津,夫固大有人在,边远难稽,未知科甲联登与否。(有误,11世祖朝清第三子湛德贵生长子君选、次子思选、三子恩选、四子朝选、五子应选、六子文选。思选赵氏生应魁,应魁号文毕,又号玉先,后代迁长寿;恩选戴氏生长子应蛟、次子应露、三子应凤、四子应明、五子应武、六子应朝;应明叶氏之后迁南川;文选王氏生应斗、应爵、应朝三子,应斗应爵应朝返回丰都龙凤台;德贵公其余后裔全在正安。)

二世中房湛心横生应华、应卿字君聘,生永海、永兹、永光,住新屋嘴。玉卿字朝聘,生永长、永康、永宁、永孚,长海晏,住瓦屋边、天池。应泰住野鸡冲。应福、应臣、应高住蒋家垭口。(手头现有资料上查不出)

三世幺房湛志凤生观明,志诚生观澜,住长冲。(手头现有资料上查不出)。若湛应龄字怀所,生文淇字东洋,生汇江、汇泽、汇沂、汇泗、汇滨字庆瑞庠生。汇江生安澜、安源、安湄、安浒,住桙子荡。汇泽生深沉、在宽、潮清,住岩上湾、柏树湾。汇沂生瑜号伏波、琮号中流、璜号在天、珍号如天、琰号昆奇武生,住汤家湾、鬼打湾、曾家湾。汇滨生玉林庠生、玉金、玉天,住赵家嘴、石龙场。9世应荣-10世大宠-11世朝宗-12世国才-13世金尚-14世湛应龄字怀所)

四世长房湛文榜生长子汇渊、次子兴樊、三子兴鳌、四子兴文、五子兴业、六子兴霖,住黑石、新屋垭口、龙泥沟、王家冲、棬洞桥、岩上、月亮山。四世二房湛文先生兴泽,住回龙湾。9世应荣-10世大宠-11世朝华-12世明富-13世洪胜-14世仁蛟-15世文榜)

六世祖长房湛启富,接抱湛应龄之义侄文成承祧,生兴淳、兴哲、兴崇,住道灶、琵琶湾、龙口坝、大垭口、小垭口、余家岩。9世应荣-10世大宠-11世朝宗-12世国文-13世金相-14世湛启富、启贵、启荣、启华)

七世祖长房湛文通生汇潮、汇荣、汇瀛、汇濂、汇洛、汇溥,住石龙场、堡上、三白岩、红椿屋基、九龙庙、碓窝冲。14世湛启华-15世文通-16世汇潮-17世湛琚-18世懋学、懋诚、懋文、懋仁)

七世祖长房湛文长生永浚、永灏、永涛、永瀚、永瀛、永润、永荣。9世应荣-10世大宠-11世朝武-12世国斗-13世金带(次子金选)-14世春魁-15世湛文长)

七世祖二房湛文斗生永清、永宁,住长冲、白屋、许家山、下屋沟。13世金选-14世应荣-15世湛文斗)

吾族中二龙生九蛟,济济若人,姑不俱论。(二龙:大宠公第三子11世祖湛朝龙,大居公玄孙14世祖湛应龙。九蛟:洪胜公子14世祖湛仁蛟、湛升蛟、湛泰蛟;金发公子14世祖湛凤蛟、湛荣蛟;德贵公孙恩选公子14世祖湛应蛟;汇溥公玄孙20世祖湛方蛟;汇泽公玄孙20世祖湛文蛟;汇沂公后裔23世湛腾蛟。)

今据我中房湛大居生朝钦,朝钦生高阳、孔阳。三世长房高阳生清明,清明生应龙字耀还、应高、应臣。应龙生湛洄,字于斯,康熙举人;湛霦,字于桐德阳教谕;湛滋,字于藩;湛溢,字于宣;湛淇,字于昆;湛冰,字于亮。洄公生在丰、在畿庠生、在京、在明、在书、在臣,住丰邑本城后街龙园树、湛家坪、麻地坝。在丰生湛乐,廪生。湛乐生露清拔贡、露浓、露瀼、露深。露清生湛鑑廪生、湛铭拔贡。霦公生恩洽庠生、恩渥庠生、恩濬庠生、恩泌庠生、恩沃、恩溥庠生,住湛家坪、杜家坝、滩子口、窝饵凼。滋公生在枢,在枢生湛杓、湛松、湛楫,住杨家庄、古井山、楼脚。溢公生武周,住湛家坪。湛淇、湛冰均流落在外,以待查知。

三世二房孔阳生清乐、清寅、清元、清德、清荣、清伦。清乐生应相、应舟、应现。应舟生湛楷。应现生湛沛、湛泽、湛汲、湛浴,住白鹤湾。湛楷生曰淳、曰涛。曰淳生湛煜、湛炫、湛炤、湛炜。曰涛生湛炯,大冲失遗。其曰淳之后住白鹤湾、滥泥沟。湛泽生曰洪、曰明、曰增。湛浴生曰灏、曰澄、曰坤。湛汲生曰清、曰治、曰溢。曰治生湛辉、湛炳、湛燿、湛煊、湛烛、湛爔。曰溢生湛烺、湛灼。湛成章、湛成明乃传八世,迄今八世可考,由此而宗支分派不紊,百世又何虑焉。光绪壬辰正安《湛氏族谱》在此处为:“湛成章乃传八世,迄今八世可考”、光绪甲午洋心《湛氏族谱》在此处则为:“湛成明乃传八世,迄今八世可考”,今将二人同时保留,分别叙述。光绪壬辰正安《湛氏族谱·祖宗总图》:‘曰溢号沛然,三子,长子湛烺号昌明、次子湛炯号成明、三子湛灼号文明’;但查自湛成明以下,只有湛炯-秀和-湛杨-成树-启钿五代;而湛灼-秀章-湛柱-成蛟-启贵-宗海-为泽却有七代光绪甲午洋心《湛氏族谱》图:大居-朝钦-(高阳)孔阳-清乐-(应相应舟)应现-缺失:(湛沛、湛泽、湛汲、湛浴湛汲-(曰清曰治)曰溢-湛烺(湛炯湛灼)-秀宇;文字叙述在《白鹤湾祖宗人丁根源》、《丰都县对河湛家坪杨家庄祖宗人丁根源》,内容不多,且无大居次子朝实的记录。)

如湛家坝白鹤湾处,就其来历,鹤有亿万,在古井山下有一吉泉焉;冬则气起,温暖可浴身心,夏则清凉泛涨,其流不涸,此先人下马落业之地,卜宅于兹,历有年所。

我高祖清乐,字怀吉,弟兄七人,同遭甲申兵变。当时是,干戈四起,天各一方,居东而迁南者不一人,处西而移北者又非一家。高祖与应龙叔侄,年富力强,同心共德,各执长矛,捍卫边境。际此世乱纷扰,束手待毙者,岂止一人。我高祖叔侄,辞宗族之远乡,携家室避兵于南岸。始而罗应坝居焉,继而石跓司、飞岩、华陀山居焉。夫人孰无情,岂不谓故土可怀,安忍离乎?维时父弃其子,兄抛其弟,夫别其妻,不可聚首者所在多有。我清乐高祖叔侄,患难相顾焉,突闻李兵招安,有归州复县之旨,然犹不敢遽归。不得已而岳山镇居焉,又转而迁鹿鸣岩居焉。嗟乎!行色苍黄,郁郁适此,士几何而不流涕也。吾高祖叔侄,尝私窃幸曰:‘庶井里得复乎?生归有日乎?’何而包陈扰乱中原,虽身外地,神游故乡,进则御敌,退则全身,运筹决策,应不在强将之下矣!

盖目击世道,安可久居。爰是整行李,迁武隆,居落洞。是居也,入则有大箐,出则即大山,饮食颇充,唯命可保无虞,虽未得升平之世,又何足为虑焉。曾岁月几何,悠悠忽忽,转瞬而居十余年矣。吾高祖叔侄,屈指年华,心惊其辍耕而叹息,无日不以桑梓为念,每饭而未忘矣。

迨后大清定鼎,逃窜者十有八九,归宗者十之二三。遥瞻故土,恍隔云山;第见刀兵混乱,禽兽杂处;井里如故,田园荒芜,邈矣同游之伴侣;山川寥寂,人烟零落,孑焉孤客之凄凉。呜呼!烟光望断千里外,鸡犬不闻四境中;红色霭霭,睹夕阳其欲下;云树茫茫,听禽鸟之喧杂;四无人声,谁为保障?言念及此,我高祖叔侄真有旅况多艰,伤心惨目不遑宁处者也,后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感矣!我高祖叔侄,胸抱无穷之愿,有怀未吐,因而发奋为雄,壮志不恢;其创业垂统,不欲甘居人下,居几何年而田园开阡陌,居几何年而栋宗修崇,苦教子侄孙等辈。蒙我国家棫朴,雅化拔魁,洄公莅任安县教谕,霖公莅任德阳训导,荷两朝之爵赏,为士庶之倡率,广行教泽,俾一方一邑相归于浑噩之风,诚大有功于后者矣。故高祖叔侄寿逾古稀,老而不倦,尝谓人曰:“人生斯世,势位富贵,岂可忽乎哉?我后人安居乐业,不可不以勤耕苦读为念也”。讵得以世远年淹而顿改先人之初心?迄今遥忆先人之遗泽,尚有一线之可延;虽未能亲聆其教诲,几隔世无传闻。幸吾父诞生其时,苦志寒窗,屡试未就,乡党排难解纷,不过聊效苏秀之学。

予生也晚,诵读未叨寸进,致慨宗支脉派遗编犹存,前不见古人,后竟无作者,童年犹记祖父之薪传,铭刻在心,怎赖庸碌无才,未陪龙见之期,徒叹山榛隰芩之感耳。予也寻坠绪,述诔言,搦管探溯,仅什一於千百,以表先人之盛德,世世相传,永垂千古不替,则百世常新焉,以是为序。

 

湛凌松后跋弁言

湛烺这篇《家谱序》洋洋洒洒,论述全面,充满感情;特别是描写13世祖湛清乐、清明、清寅、清元、清德、清荣、清伦弟兄七人与14世祖湛应龙、应相、应舟、应现这叔侄两代同遭甲申兵变一节,真是笔落惊风雨,读之泣鬼神。将湛氏家族面对甲申兵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患难相顾,写出感人篇章。正当人们纷纷在“父弃其子,兄抛其弟,夫别其妻”的混乱中各自逃生,一时间“干戈四起,天各一方,居东而迁南者不一人,处西而移北者又非一家”的天下大乱局面,“我高祖叔侄”没有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坚持敦亲睦族,血肉相联,同心同德,共度时艰,谱写了一曲湛氏家族团结奋斗的壮歌。把湛氏家族的精神风貌刻画得淋漓尽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统观全篇,文字细腻,为我们留下十分丰富的历史遗产,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湛烺这篇《家谱序》,见载光绪壬辰正安《湛氏族谱》光绪甲午洋心《湛氏族谱》、湛习之民国三十八年所修《湛氏族谱》。现以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所载为底本,与别谱互为校对,整理出来,供大家阅读研究。

湛烺这篇《家谱序》,对祖先的迁徙路线,云由广东增城先到江西,“自江西省迁居湖广麻城县”,与别谱云由广东增城菊坡停迁湖广麻城县所记不同,可能考虑“湛永洋,字东海,任江西省临江府知府”这个因素有关。其余诸如云甘泉公“官至宰相”之类的明显错误,仍如其旧,以保持其原貌。

对不熟悉明清川黔湛氏历史的一般宗亲,有的段落可能一时难以读懂,为方便大家阅读,故在相关之处把传承代序写出置于红五星后的括号内。

对作者湛烺的传承代序,则特别交待如下:

9世应荣-10世大居-11世朝钦(朝实)-12世孔阳(高阳)-13世清乐-14世应现-15世湛汲-16世曰溢-17世湛烺号昌明严蔡氏-18世秀宇-19世湛桧(湛桢湛枋)-20世成权(成义成礼,成权又写作成全)-21世启玉-22世宗柄-23代为跃、为华

斟灌正子湛凌松戊子兰月二十(2008.08.20)于松梅轩

 

 

福泉市湛光荣《湛玉亭居家必用经丹簿》解读

湛凌松

戊子孟秋初九,斟灌开来同源湛氏、豫章郡治同根宗亲,湛族同宗联谊会瓮安分会理事湛光荣湛开富来访,除汇报分会捐款、派代表参加江西会议、境内湛氏散居宗亲等情况之外,湛光荣还带来祖上传下来的《经丹簿》残卷一本,请求查清本支承传历史,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所请。

其《经丹簿》残卷,封面封底及第一至第三页已残,封面正中为中楷湛玉亭三字,靠左上顶边为中楷居家必用四字(这以下应无字,但纸已残),故定名为《湛玉亭居家必用经丹簿》,原为竖写共十页,现以空行隔开,内容如下:

 

1

子孙保之

洪武三年,湛游、湛余老祖凡六人,湖广麻城县勾敢香干晏人氏。

 

2

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兵打上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地名落ⅩⅩⅩ亚,洪武三年察占为营,ⅩⅩ湾十八

 

3

游余块洪钱文: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

丰都生长后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上贵州,落于偏刀水。

故曾祖考湛公讳钱妣陈氏母  老大孺人  孝曾孙克旭

 

4

故祖考湛公讳希古妣陈汪李氏母  老大孺人  孝孙克旭

故二祖考湛公讳思余妣陈蔡氏母  老大孺人  孝孙克旭

故大伯考湛公讳贡田妣向氏母  老大孺人  孝侄克旭

 

5

故三叔考湛公讳贡砚妣秦氏母  老大孺人  孝侄克旭

故幺叔考湛公讳贡全妣陈氏母  老大孺人  孝侄克旭

故显考湛公讳海昌妣周氏母  老大孺人  孝男克旭

 

6

故外祖考周公讳长林妣张氏母  老大孺人  孝孙湛克旭

故大舅考周公讳盛福妣湛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故二舅考周公讳盛海妣杆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故三舅考周公讳盛祥妣王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故幺舅考周公讳盛元妣吴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7

故岳考谭公讳上禄妣杨氏母  老大孺人  孝婿湛克旭

故岳考曹公讳守臣妣胡氏母  老大孺人  孝婿湛克旭

故恩师姻叔考张公讳大顺妣胡氏母  老大孺人  孝徒湛克旭

故二姑考张公讳成槐妣湛氏母  老大孺人  孝内侄湛德疏湛德竦

故三姑考简公讳应祥妣湛氏母  老大孺人  孝内侄湛德疏湛德竦

 

8

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生于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

谭氏生于壬申年正月初六亥时,四川东道五龙云里八甲地名奚坝。

曹氏生甲戌年八月十五午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生长人氏。

湛德竦戊申年九

 

9

月初九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湛德疏。(有涂改)

(后人用很纤细的笔画写有两行文字如下)

叔祖考湛玉成妣李氏     孝孙田林   (用放大镜辨出)

叔曾祖考湛作余妣向氏     孝曾孙田林 (用放大镜辨出,此处作余应是前面作于)

 

10

故岳考王公讳朝邦妣唐氏母  老大孺人  孝婿(后残破严重)

故岳考王朝邦    故岳妣王唐氏(后残破严重)

 

解读破译如下:

这份《经丹簿》残卷,是湛克旭为其父母湛海昌周氏做道场(或谓出灵)时的文字记录。从现存实录看,这位做道场的掌坛先生文化不高,从用红色标出的错字可以证明;且业务能力很差,应是初出道者,从每项列出的祭祀主灵牌位只写女位即“老大孺人”而忘记书写男位即没有“老大人”这样明显的失误。尽管如此,这份《经丹簿》残卷提供的可资信息,还是十分宝贵的,完全可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传承代序(以祭主湛克旭即湛光荣祖父为核心排出最早一代至最末一代):

第一世:故曾祖考湛公讳钱妣陈氏母-第二世:故祖考湛公讳希古妣陈汪李氏母(故二祖考湛公讳思余妣陈蔡氏母)-第三世:故显考湛公讳海昌妣周氏母(故大伯考湛公讳贡田妣向氏母、故三叔考湛公讳贡砚妣秦氏母、故幺叔考湛公讳贡全妣陈氏母)-第四世:湛克旭何氏-第五世:湛银高王小妹-生子湛光华、湛光荣,生女湛光英-第六代:湛光荣黄治莲生子湛青国,生女湛青秀、湛青珍、湛青碧、湛青菊(湛光华秦顺兰生三男三女:长子湛青福、次子湛青友、三子湛青洪,女:湛珠妹、湛青先、湛幺妹)-第七代:湛青国李忠菊生子湛龙祥、湛龙鹏,生女湛龙飞(湛青福李国英生子湛龙友、生女湛龙琴。湛青友鄢国洪生子湛江。湛青洪未婚)-第八代:湛龙祥、湛龙鹏、湛龙友,女湛龙飞、湛龙琴。

二、字辈考证

在第3页上,有这样一行文字:“游余块洪钱文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读完这份《经丹簿》残卷,根据祭主湛克旭与列出的祭祀主灵牌位各世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游余块洪钱文”六字代表的含义是第1页“湛游、湛余老祖凡六人和第2页“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之意。后面的16字是字辈,读成:“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如按此字辈取名,湛克旭何氏之子湛银高属心字辈,湛克旭何氏之孙湛光华、湛光荣属其字辈,但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没有人读懂这些文字,所以没能按字辈命名。

三、湛游湛余六人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的可信度及地名考证

按《经丹簿》上的明确记录。湛钱是湛克旭的曾祖父,则湛游、湛余、湛块、湛洪、湛钱、湛文弟兄六人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的准确时间,绝对不会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何以见得?在《经丹簿》第8、第9页上,记录了四个人的出生年代及地点,经分析,应该分别是:1、湛克旭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生于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2、湛克旭岳父谭上禄生于壬申年正月初六亥时,四川东道武隆云里八甲地名奚坝。3、湛克旭另一岳父曹守臣生甲戌年八月十五午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生长人氏。4、湛德竦戊申年九月初九巳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

根据湛光荣讲其父湛银高生日是九月初九,卒于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岁三月初七子时龙泉县道坪区坪果村墨条冲,葬于铁路山狮子脑。那么,湛克旭传给后代的《经丹簿》上而记载的“湛德竦戊申年九月初九巳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正是湛光荣之父湛银高的准确出生年代及地点,而戊申年是哪一年呢?应是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即1908年。湛德竦(1908-1949),又名银高。

湛克旭岳父谭上禄生于壬申年正月初六亥时,四川东道武隆云里八甲地名奚坝。这个壬申年,应是嘉庆十七年壬申即1812年。

湛克旭另一岳父曹守臣生甲戌年八月十五午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生长人氏。这个甲戌年,应是嘉庆十九年甲戌即1814年。

湛光荣的祖父湛克旭,同治元年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先迁贵州省凤冈县偏刀水,再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娶曹守臣之女生湛德疏、46岁时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即1908年生次子湛德竦。如以湛克旭出生于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年上溯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有492年,而从湛克旭上溯到父湛海昌、祖湛希古、曾祖湛钱,不过四代人而已,怎么需要492年之久呢?有违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故《经丹簿》上记录的湛游、湛余、湛块、湛洪、湛钱、湛文弟兄六人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的准确时间绝对不会是洪武三年,也不是他们这一代的人直接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而应是入川始祖湛应荣的后代。

在《经丹簿》第3页上有一个明确记载:“丰都生长后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上贵州,落于偏刀水”。除“嗣”字误写为“”字外,湛克旭为其父母湛海昌周氏做道场(或谓出灵)时由道士写下的这个《经丹簿》上的文字记录,是准确而可靠的,而时间大约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湛海昌、湛作于(作余)弟兄这一代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迁到贵州省凤冈县偏刀水,再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最后湛克旭时定居在福泉县牛场区马龙井。

地名等项考证

在《经丹簿》第1页上,有“湛游、湛余老祖凡六人,湖广麻城县勾敢香干晏人氏”这样的文字,因语音有问题,“勾敢香干晏”属误记,按川黔旧谱一致的记载,应是: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堰(或高阶沿)。在《经丹簿》第23页上,有“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兵打上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地名落ⅩⅩⅩ亚,洪武三年察占为营,ⅩⅩ湾十八亚” 这样的文字,湛游、湛余弟兄六人不会从湖广麻城县带兵打仗打到四川丰都县,洪武三年察占为营?典籍族谱从无这样不符合实际的记载,按川黔旧谱一致的记载,应是入川始祖湛应荣最早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堰(或高阶沿)迁徙来到四川东道丰都县白鹤湾。“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地名落ⅩⅩⅩ亚,ⅩⅩ湾十八”,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落业十八垭,称九湾十八垭。

四、湛克旭字号考证

9页上田林本人或他人用很纤细的笔画写的两行文字:“叔祖考湛玉成妣李氏 孝孙田林 叔曾祖考湛作余妣向氏 孝曾孙田林”,虽因笔画纤细,墨迹很淡,特别是田林二字已很难辨认,我用放大镜反复观察,终于辨认出来。这位湛田林称湛玉成叔祖考,称湛作余(即前面第3页上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之作于)叔曾祖考,则自应是湛克旭的直系后裔。这一信息透露出,湛海昌、湛作于弟兄二人来贵州并落业于偏刀水后,后裔各在一地,湛作于(作余)有一子名湛玉成,湛玉成有无后代、后代现住何方,待考。

湛海昌、湛作于属贡字辈;湛海昌行二与大哥湛贡田、三弟湛贡砚、幺弟湛贡全同是父亲湛希古的儿子;因为湛希古有陈氏、汪氏、李氏三位妻子,故四兄弟各自的生母是谁现已无法考证,但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湛作于(作余)应是湛贡砚、湛贡全中的一人。因四兄弟属贡字辈,故海昌、作于(作余)皆是号名。湛克旭、湛玉成同属克字辈,故玉成是个号名,毫无疑问:湛克旭(1862-?),号玉亭。

五、湛克旭与丰都县祖籍湛氏宗支世系之考证

湛克旭承传世系简表:

曾祖湛钱妣陈氏-祖考湛希古妣陈汪李氏-显考湛海昌妣周氏(大伯湛贡田妣向氏、三叔湛贡砚妣秦氏、幺叔湛贡全妣陈氏)-湛克旭何氏-子湛银高王小妹-孙湛光华、湛光荣-曾孙湛青国、湛青福、湛青友、湛青洪,曾孙女湛青秀、湛青珍、湛青碧、湛青菊、湛珠妹、湛青先、湛幺妹,可谓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由于湛海昌以上无生卒记录,先设计出湛克旭父祖曾祖生活的大致年代,再去查找老谱,可能比较容易理出头绪。

湛克旭,号玉亭,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经丹簿》上记有“丰都生长后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上贵州,落于偏刀水”云云:如湛海昌20岁时周氏生湛克旭,那湛海昌则生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也就是说,道光二十二年至同治年间,湛海昌周氏、湛贡田向氏、湛贡砚秦氏、湛贡全陈氏、湛克旭谭氏、湛玉成李氏这些人还在丰都老家生活。如湛希古20岁时陈氏生长子湛贡田,那湛希古则生于1822年道光二年壬午;又如湛钱20岁时陈氏生湛希古,那湛钱则生于1802年嘉庆七年壬戌或嘉庆之初,亦反证出“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绝非洪武时人并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带兵在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九湾十八垭察占为营的事实。

查《湛氏史志》第532页:“一、杨家庄、园龙场为长房高阳公支系,从十四代起立字派20字:应于上炳露,金思贡克全,春合南雨茂,夏发可朝廷”。此《经丹簿》残卷上16字字辈“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中“思贡克”三字,正是“金思贡克全”里的字辈用字,而考证分析此《经丹簿》上的明确记录,已得出湛光荣的祖父湛克旭号玉亭,同治元年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经丹簿》明确记录“丰都生长后嗣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上贵州,落于偏刀水”,则出处有自,迁徙明确;曾祖父湛海昌行二与大哥湛贡田、三弟湛贡砚、幺弟湛贡全同是父亲湛希古的儿子;则高祖湛希古应属思字辈,是川黔与广东合谱后的第20世祖先。这样,此《经丹簿》残卷上记载的几代人的辈分基本清楚,为:

19世湛游、湛余、湛块、湛洪、湛钱、湛文,湛钱陈氏子希古-20世湛希古陈汪李氏,子贡田、海昌、贡砚、贡全 -21世湛海昌周氏子克旭-22世湛克旭(1862-?),号玉亭,谭氏曹氏何氏,子德竦-23世湛德竦(1908-1949),又名银高,德配王小妹生子湛光华、湛光荣-24代湛光华秦顺兰生三男三女:长子湛青福、次子湛青友、三子湛青洪,女:湛珠妹、湛青先、湛幺妹;25代湛青福李国英生子湛龙友、生女湛龙琴;湛青友鄢国洪生子湛江。24代湛光荣黄治莲生子湛青国,生女湛青秀、湛青珍、湛青碧、湛青菊;25代湛青国李忠菊生子湛龙祥、湛龙鹏,生女湛龙飞。

六、湛克旭曾祖湛游、湛余、湛块、湛洪、湛钱、湛文六子就系何人之后

查《湛氏史志》第573页:“17世五房湛羲号清明,黄氏子秀龙秀宇(现在贵州省居住);秀宇秦氏子湛彬”。 

查湛德深、湛德澄昆仲于光绪十八年壬辰在正安所修《湛氏族谱》第126-131页《祖宗总图》,在130页上记载如下:“应荣-大居-朝钦-孔阳-清乐-应现-湛汲号永升,周何罗况氏;子曰清、曰治、曰溢;曰治号时雍,徐覃秦谭氏,生六子:湛辉号光明舒氏、湛炳号高明周氏、湛燿号合明张余氏、湛煊号大明余氏、湛烛号显明文氏、湛爔号清明黄氏;湛爔子秀浓秀宇,搬移贵州。”这里所记与《湛氏史志》第573页所载“湛羲号清明,黄氏子秀龙秀宇(现在贵州省居住);秀宇秦氏子湛彬”相同,个别字因读音关系而略有区别,是可以理解的。应该与湛克旭这一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至少可以肯定他们应是湛大居的后裔。何以这样判断?请看:

在此《经丹簿》第23页上,有“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兵打上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地名落ⅩⅩⅩ亚,洪武三年察占为营,ⅩⅩ湾十八亚” 这样的文字,与同出湛汲号永升公的第三子曰溢之子湛烺号昌明所写《家谱序》中语,有惊人的相似!

我摘录一段湛烺《家谱序》中的内容给大家欣赏:“……吾高祖叔侄,尝私窃幸曰:‘庶井里得复乎?生归有日乎?’何而包陈扰乱中原,虽身外地,神游故乡,进则御敌,退则全身,运筹决策,应不在强将之下矣”!

因口头流传祖先有身处乱世而不惊,患难相顾,壮志不恢,发奋为雄的胸襟,且有“进则御敌,退则全身,运筹决策,应不在强将之下”的高度自信,故湛克旭留下的《经丹簿》才有赞美祖先“兵打上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洪武三年察占为营”的梦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自注:本文红字是《经丹簿》原有的错字,文中叙述时仍保留红色则是改正的字。凡括号内的字,系笔者所加。

斟灌正子湛凌松戊子兰月十八(2008.08.18)于松梅轩

 

 

 

探寻谌氏先祖改姓之谜(一)

- -“湛”姓初探记

谌荣安

我常想,我们的大节公在周平王在位的五十年间(公元前770——720),由周平王赐姓(假设是在周平王鼎盛期的公元前748年受赐,那时大节公正值风华正茂三十岁左右,这样,大节公就应当出生在公元前778年),谌氏现在已经传至81代孙(鄂陕族谱已传至87世孙!);孔夫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比我们大节公晚了二百多年;孔氏第80代孙200611日在台湾诞生,孔氏当今健在人口逾300万,远比我谌氏为多!按照国家自然基金会项目《中国姓氏人口调查》的成果,我谌氏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中仅为288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谌氏先祖中有的改了姓!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改姓呢?如果能在编撰《中华谌氏通谱》之前,把我们的祖先在什么朝代、什么原因改姓搞清楚,把已经改姓的、实际上是我们的同宗同祖兄弟们联络起来,那么,我们的队伍就可以与孔氏家族相媲美了,那样的《中华谌氏通谱》就更加完善了。为此,我整天浸泡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地志办或方志馆的浩瀚古籍书海里。

但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答案。

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尽管对外声称收藏了多少多少族谱,其实可资稽考的族谱极其有限。我深信,民间一定珍藏着许多有研究价值的家谱、族谱。我决定到各地谌氏聚居地去拜访,参观和拜祭当地的谌氏宗祠,拜读散落在民间的老族谱(二十世纪后叶重修、新修族谱像盗版书那样错讹太多,且多为转抄,没有研究价值)。在怀集、在全南、在阳春、在灰埠、在通城、在湮洲、在黄沙坪,无不受到族人的热情接待,我兴奋地连夜拜读他们珍藏的、积满灰尘的古老族谱,小心翼翼地拍摄,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原始文献——这是在各省市图书馆、包括上海图书馆甚至国家图书馆,都绝对无法向学者提供的!

湖北通城八十高龄的谌应林长老告诉我,在离崇阳县城一百多公里的山区,有姓人士曾邀请他去那里作客,并告诉他,崇阳的氏原姓,有族谱。遗憾的是,他们推说族谱保管人不在,无法看到族谱。

令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各地的谌氏本家的真诚相见,还有姓兄弟的友好相待。姓兄弟拥有众多的文人、学者,又不乏充满爱心的富豪、绅士,他们敬宗爱祖,团结和睦。姓兄弟对我们谌氏有自然流露的亲善、友好情谊,君不见,他们把《谌族网》放在他们的《湛甘泉研究会网》友情链接的最醒目位置;他们得知我想购买《湛甘泉研究会文集》时,立即满足了我的要求;出乎我预料的是,他们竟然把我的闲聊当作学术交流粘贴到他们的网页上供大家浏览讨论

《康熙字典》上说谌本亦作湛。我说,确有不解之缘。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今人如此,古人亦然,就连《四库全书》、《二十四史》也难免遗漏和出错。南宋右迪功郎郑櫵在《通志·氏族略第一·氏族序》中硬是讥笑别人姓氏之学,最盛于唐,而国姓无定论!林宝作《元和姓纂》,而自姓不知所由来!,却在其同一著作的氏族五·志四七七/四七八中,对于姓和姓,作出了自相矛盾的解说!

我在五里《谌氏族谱》的十五篇《序》中发现,赐进士出生诰授通议大夫钦加二品衔赏戴花翎京察一等翰林院侍讲衔编修国史馆纂修撰文处行走蓝钰拜撰的那篇《序》中说,谌氏祖汉(朝)汉昌候(谌)重。而(唐朝太常博士林宝于公元812年奉诏组织编撰的)《元和姓纂》有,以(谌)重为姓。……谌重南昌人,汉末大司农,知《元和姓纂》为误。谌所祖与(张澍所著)《姓氏寻源》合矣,其曰谌氏宜出(郑国时期的复姓)裨谌……五里族盛,析居本邑凡十余处外,徙近而邻邑,远而湘黔,皆根本五里。这说明,古人已经把误为了!而望出豫章的谌氏,早在唐宋明清就源源不断地迁徙各地了。

我仔细拜读了江西赣县元田《湛氏五修族谱》和广东阳江湛达允先生珍藏的手抄本《湛氏族谱》,发现其中有解开广东增城甘泉公官至尚书,著《格物通要》诸书行世,然则湛氏本出上谌叠仙公之后,不知何代改为湛矣之谜的线索。为此我专程到湛氏鼻祖湛贵祖居地新淦考察了三天,得到当地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地志办、人大、政协的鼎力帮助,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文史资料,公安局户政科为我网上检索,我欣喜地发现,樟树市(古新淦所在地)有一个湛溪镇,可惜整个樟树市目前只有四人姓湛。由于要赶赴在五里举行的赣湘黔大型联合祭祖活动,不得不放弃独自一人即时赴湛溪镇实地调研的念头。

高安五里五十四卷五十二册之巨的《谌氏族谱》,其中的三个字,为我提供了开启不知何代改为湛矣的钥匙。经排比,世代刚好吻合。不过,我必须再次前往江西,寻找民间珍藏的明清版本的上谌、长湖、板胡、浃溪《谌氏族谱》研读,以便使秦岭和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湛氏均系大节公子孙的推论得到确证。

至于秦岭和长江中下游以北的湛氏,可能是斟灌氏之后——【宋】郑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中有,斟寻姓、灌,斟灌姓,并指出系出夏诸侯,以国为氏。两姓后来消失了。故《湛氏起源》有一说,斟灌氏之后矣。

经五里谌爱平联系,我想拜读的、民间珍藏的南昌高兴谌村、长湖、板胡、浃溪明清版老族谱,必须由五里谌贻科书记亲自带我前往才行。考虑到谌贻科书记工作繁忙,现又值农忙季节,故推迟造访。

在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今农村的年青人已经一个也不留地进城打工去了,乡下只剩下辛苦劳作的老人和无知的幼儿,我无法联系上可以提供族谱给我拜读的负责人。

                                                               2008/5/3  22:50 

【后记】:春夏之交,气候多变,阴霾潮湿,水土不服,不幸染恙,半夜干咳,深度失眠,体力不支,我的2008第三次出访被迫中途折返。经精心调理,现正康复中,近日我将第四次出行,到豫东北角的濮阳市去拜访收藏了大量族谱的谌鸿轩老先生,我正焦急地企盼着他的回信。

到湛氏鼻祖发源地探寻湛氏先祖

姓和姓人士有不解之缘。我已经发现了多方证据,为破解关系之谜,初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迄今为止,湛姓把鼻祖定位在江西新淦湛贵。但湛贵的父辈是谁呢?

为了找到湛贵的先祖,我首先在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查阅了一切可以追溯的历史文献;再到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浏览了大量文史资料。

为了获得确证,我下决心到湛氏鼻祖湛贵迁徙前的居住地——古新淦——今樟树市考察。在樟树(清江县),我拜访了人大、政协、地志办、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和公安局户政科,结果是:在樟树市,现在一共只有4姓居民!但有一个湛溪镇!另外有两个姓聚居村落。

……请耐心等待我的消息吧,因为深入的考证仍然在继续中……

 

陈湛心学的本体论

湛柏欣

   陈湛心学的本体论是“心一元论”还是“气一元论”一直以来都有争论。从陈白沙的“道不离气”和湛若水的“一气”说看来,陈湛心学的本体论是“气一元论”。没错,陈湛心学承认物质在世界中的第一性,不过陈白沙又说“道超形于气”,湛若水更把这加以发展为“心性图说”。在湛若水看来,“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心”要通过“气”才能得以表达,并要通过“气”的发展变化来实现自己。“道”或“心”是“气”的形而上的逻辑规定性。“气”的能动性是内在的“心”赋予的。“心”在整个物质世界所表达出来的智慧就是“理”,因此也说“心则理”。所以,陈湛心学的本体论其实有两个,一是关于世界本原的“气一元论”,一是关于“气”的逻辑规定的“心一元论”。但是陈湛心学和割裂精神和物质的二元论有根本区别,因为在陈湛心学那里,“心”和“气”是不可分割的。在认识和实践论上,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以唯物主义解释世界,以唯心主义解释唯物主义”是陈湛心学乃至不少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正如恩格斯所说“是矛盾,然而世界正是这样”。

  对于“人的意义”这个问题,陈湛心学亦作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方面解释。一方面,陈湛心学强调人在社会应有所作为,使自己和别人以“仁”为目标。另一方面,在陈湛心学特别是湛若水的思想中,人无论是向外追求的“理”还是向内追求的“心”都体现着“人”应该超越物质的局限、和世界建立一种精神关系的思想。在湛若水的“真心图说”里,“心”在“气”中,“心”和“气”之间是“人”,“人”是“心”实现自己的必要条件。湛若水的心学其实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很相似(详见我的湛若水的心性图说与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比较 )。所以,湛若水从本体论上论证了“人的意义”。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湛族将更加繁荣昌盛

- -涪陵会议以来的工作总结 湛伟健

自湛族同宗联谊会涪陵会议以来,我们做了些实际的工作:

    一、甘泉报由纸质投稿,改为80%以电子投稿。编辑由二位变为10多位。

    20071月起,每期的刊都登有投稿的电子邮箱,并且登报在全国招聘义务编辑,大大地提高了文章的时效性。06年以前是由印刷厂打字,报纸排版后再勘误,07年改为编辑人员打字,马上通过电子邮件群发给各编勘误。各编辑各挥所长,湛凌松在文学、诗歌等方面造诣很深,就侧重于文章的书写、诗歌改错。湛伟健电脑知识较熟,就专门负责资料存档,与印刷厂沟通,文章编辑。湛振康是在职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就专注于每一篇文章的用词准确否。

    二、湛族同宗联谊会的理事会改为网络办公。

    湛族同宗联谊会的理事会改为网络办公,充分利用电话、群发手机短信息,电子邮件、QQ群等现代化手段。如汶川地震募捐时,在短短的12天内, 就在湛姓宗亲内募捐到汶川地震赈灾款66521.66元。

    三、各分会相继成立分会,加强了与宗亲的联系。

    0708年成立或改选的分会有河源分会、重庆分会、雷州分会 、遵义分会、垫江分会、湄潭、凤冈两分会、瓮安分会。

四、通过出访联谊,加强宗亲联系。

2007315-17新塘宗亲52人出访广西玉林兴业县蒲塘镇石奇流垌村、广西宾阳市东门街、广西钦州灵山大马村委会湛屋村。2007324赣州分会访问铜鼓分会宗亲。200712武隆分会与周边分会联谊活动。2008年重庆分会举办首次湛氏宗亲春节团拜活动。200831正月廿四广东增城新塘宗亲68人集体访问湖南平江汨罗湛氏宗亲。

五、各分会在宗亲集体活动时,积极为甘泉报或湛氏爱心基金会筹款。

铜鼓分会在07年清明扫墓时为甘泉报筹款460元。高州市石鼓黑坭山光坡08年清明祭祖时为甘泉报筹款1000元。新塘分会2007年重阳扫墓、2008年春节活动期间,新塘宗亲在集体活动时多次为全国性的湛氏爱心基金会组织捐款,共筹得31360.5元。

今后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全国统一编纂族谱的工作。

二、各分会选出通讯员。选出的通讯员要求诚实,能积极、真实地传达联谊会的文件、建议,能真实、认真反映各分会情况,各分会领导意见,会收、发手机短信;会收、发电子邮件,以便快速地和各分会保持联系。

成立手机短信息群发组和电子邮件群发组,分别为各分会通讯员和理事会成员群发信息。

三、加强经济合作,成立湛氏商会,利用各地优势,达到最大的互补互惠,努力把湛氏经济搞上去。

四、更多地为湛氏爱心基金会筹款,将来达到一定的款项后,定期由湛氏爱心基金会对贫困子弟和优秀子弟实行经济上的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以实现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多出人才,为祖国和家族争光。

 不足之处:

理事会成员之间缺少沟通,第十届理事会成员有94人,经常联系的只有20位左右。本次会议之后,要求常务理事成员要加强联系,积极学会看手机短信息,加强与会员沟通,或者利用电话、邮件、信件或走访的形式就有关家族事业进行沟通,共谋发展。

家族网站zhanganquan.vip.cn处于没人管理的状态,建议成立管理小组,专人管理。

    各期的甘泉报主编要负起主要编辑责任,认真履行主编的职责。

    甘泉报新开的两个栏目,《湛氏精英》和《湛氏村落简介》,要求各村落都写文章过来,但还有许多村落未有写文章过来。

                                                        2008.10.3  

 

宽阔的胸襟  伟大的友谊

——读湛甘泉《九章赠别并序》有感

湛凌杉

为行文方便,先录甘泉公原文:

九章赠别并序

九章,赠阳明山人王伯安也。山人为天德王道之学。不偶于时,以言见谴,故首之以窈窕。窈窕,比也。然而谴矣,终不忘乎爱君,故次之以迟迟。谴而去也,其友惜之,故次之以黄鸟。惜之非但巳也,爰有心期,故次之以北风,道路所经,不无吊古之怀,故次之以行行。行必有赠与处,故次之以我有。赠非空言也,必本乎道义,故次之以皇天。皇天明无为也,无为则虚明自生。无朋从之,思而道义出矣,故次之以穷索。穷索非穷索也,无思而无不思也。无为力矣,虚明生矣,道义出矣,然后能与天地唯一体,宇宙为一家,感而通之,将无间乎!离合虽哀而不伤也,故次之以天地终焉,于呼!山人将索我于形骸之外者,言语焉乎哉!丁卯闰正月朔日。

窈窕者谁子?绝代亮无双。 不谙小姑性,以直终见伤。

虽则终见伤,中情容何妨? 谁为别鹄吟,此曲多慨慷。

 

迟迟别帝都,迟迟胡乃尔。 臣躯易弃捐,臣心讵能死?

天王会圣明,帝阍亦孔迩。 援琴不成声,掩抑泪横泗。

 

黄鸟亦有友,空谷遗之音。 相呼上乔木,意气感人深。

君今脱网罟,遗我在远林。 自我初识君,道义日与寻。

一身当三益,誓死以同襟。 生别各万里,言之伤我心。

 

北风吹湖船,帆挂南岳树。 祝融下玉坛,却立问来去。

知君有仙骨,相期事轻举。 胡为凌风波?恐为蛟龙取。

君若访五峰,原留共君住。

 

行行过湘浦,举首望九疑。 若见重华墓,为我三拜之。

三拜之不足,稽首重致辞。 都俞事久阔,嗟予将安归?

 

我有三尺木,囊括久不弹。 一朝遇知音,为君初上弦。

上弦含清响,未弹意先传。 赠君别鹤操,报我以孤鸾。

 

皇天常无私,日月常盈亏。 圣人常无为,万物常往来。

何名为无为,自然无安排。 勿忘与勿助,此中有天机。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 若惟不穷索,是物为我隔。

大明无遗照,虚室亦生白。 至哉虚明体,君子成诸默。

 

天地我一体,宇宙本同家。 与君心以通,离别何怨嗟。

浮云去不停,游子路传赊。 愿言崇明德,浩浩同无涯。

这九首诗写于明正德二年丁卯岁(1507)闰正月朔日。

湛甘泉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后授翰林院编修,与王阳明、吕柟、王崇等人相与论道,声誉日隆,时称“王湛之学”。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七岁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正德元年(1506)三十四岁,受宦官刘瑾排挤,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正德十一年(1516)四十四岁,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前往镇压江西、福建等地的农民起义,参与过平定江西宁王宸濠的叛乱,深得朝廷的重用,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当时颇有影响的思想家。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皇帝死,十五岁的太子继位,是为武宗皇帝,年号正德,以明年为元年。刘瑾认为武宗皇帝对自己宠信有加,虽然是低级的钟鼓司官,但也不甘寂寞,于是暗中勾结马永成、谷大用、魏彬、丘聚、张永、高凤、罗祥结为死党,世称“八虎”,刘瑾为虎头。他们极力引诱武宗皇帝声色犬马,花天酒地,无所不为,皇帝因玩得开心,对八虎信任有加,升刘瑾为内官监,总督“团营”,后又升任司礼监总管。刘瑾纵容武宗皇帝肆意强夺京畿民田,广建皇庄,一月即增至300多处,民不胜其扰。在刘瑾等奸臣的诱惑下,武宗皇帝懒于梳理朝政,一切事务交与刘瑾处理。刘瑾重权在握,残害忠良,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群臣深恶痛绝,上奏弹劾刘瑾。

正德元年(1506)冬,权宦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当时的刘瑾把持朝政,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得罪于他?但是,刚正不阿的王阳明不怕,直言上疏力救,激怒刘瑾。于是对王阳明廷杖四十,锒铛入狱。

王阳明入狱不久,他的父亲王华被借故调往南京任吏部尚书,貌似平调,实则贬官,后又因事罢免。京城中的精英,反刘瑾的风流人物已是寥寥无几。能与王阳明称为志同道合的人也不过三两人,他们是宁静的学者或疏远政治的道德家、思想家。

湛甘泉与王阳明便是志同道合的一对好朋友,他没有因刘瑾的白色恐怖而疏远朋友,照样为他置酒赋诗,搽洗伤口。正德二年丁卯岁(1507)闰正月朔日,王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今贵州省修文县)驿丞。看到朋友伤痕累累,就要远别他乡,无以相赠,于是写下这九首慷慨激昂的诗篇赠送给王阳明,这九首诗深情地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一首诗云;

窈窕者谁子?绝代亮无双。 不谙小姑性,以直终见伤。

虽则终见伤,中情容何妨? 谁为别鹄吟,此曲多慨慷。

作者一开始就引经用典,引用《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典故,用“窈窕”来形容王阳明是一个贤达有为的能人。又用杜甫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典故来赞美王阳明这个贤人冠出当代,举世无双。作者话锋一转,又引用唐代王建诗句“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的典故来评价王阳明不了解武宗皇帝的幼稚无能,不熟悉权宦刘当权的脾性,抒发王阳明“不谙小姑性,以直终见伤”的概叹。虽然你是一位绝代无双的“窈窕”者,但是,你的敢言“不偶于时,以言见谴”。你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君,所以,你的言语冲撞了当权者而伤害了你自己。作者再把话锋一转,“虽则终见伤,中情容何妨?”虽然你伤痕累累,内心容忍一下,又有何妨呢?但是,你没有容忍,为了二十多人的命运,置自己的命运于不顾,自己受到伤害又有何妨呢!“谁为别鹄吟,此曲多慨慷?”朋友,有谁为你弹奏一曲《别鹄》曲呢?这支曲子是弹奏分别时的痛苦的,我们分别的情景也像商代的牧子唱悲伤离别时的歌曲:“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一样慷慨激昂,实在是难舍难分啊!

第二首诗云;

迟迟别帝都,迟迟胡乃尔。 臣躯易弃捐,臣心讵能死?

天王会圣明,帝阍亦孔迩。 援琴不成声,掩抑泪横泗。

此时此刻在离别的路上,你迟迟不肯离开帝都,我怎能不理解你依依惜别的心情呢?我们都是朝廷的臣子,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为朝廷捐躯。可是,奸臣当道,迫害忠良,我们要和权宦斗争的这颗心怎能死呢?现在的皇帝年幼无知,但很快就会长大成熟,会圣明起来的,虽然你暂时远离京城,但朝廷的宫门仍然离你很近,你必然会很快回来为朝廷效力。弹奏《别鹄》的曲调已泣不成声,止不住的双泪横流,实在是难舍难分啊!

第三首云:

黄鸟亦有友,空谷遗之音。 相呼上乔木,意气感人深。

君今脱网罟,遗我在远林。 自我初识君,道义日与寻。

一身当三益,誓死以同襟。 生别各万里,言之伤我心。

作者用“黄鸟”来暗指王阳明。朋友们都同情你的遭遇,广造舆论,互相呼唤着聚集在朝廷里,为你鸣冤不平,这种意气真的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朋友。你现在离开朝廷,就像脱离了关在笼子里的黄鸟,离开刘瑾编织的网罟。我们就此分别,遗我而去,去到遥远的荒林。自从我认识你后,我们每天都在探讨学术上的道义,你可以抵得上三位有益的朋友,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誓死作为我的同襟。就要分别了,彼此相隔万里之遥,“言之伤我心”,实在是难舍难分啊!

第四首云:

北风吹湖船,帆挂南岳树。 祝融下玉坛,却立问来去。

知君有仙骨,相期事轻举。 胡为凌风波?恐为蛟龙取。

君若访五峰,原留共君住。

北风呼呼地吹着,可能你会乘坐湖船,经由南运河溯长江而下,再经洞庭湖转入湘江前往贵州。你还要经过五岳衡山,祝融(峰)会从玉坛上下来,站立在洞庭湖边迎接你,问你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你会在祝融(峰)前倾诉你被权宦刘瑾的冤枉,贬谪贵州的经过。祝融山峰也知道你有道家“升仙”的资质,相信你会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轻身“登仙”,达到你成功的目的。在这里湛甘泉寄予王阳明无限的希望,为了远大的抱负,何必要去冒风险,要当心恶势力对你的陷害啊!你如果回访五峰(祝融、紫盖、云密、石廪、天柱)青山(作者)愿和你同住。

第五首云:

行行过湘浦,举首望九疑。 若见重华墓,为我三拜之。

三拜之不足,稽首重致辞。 都俞事久阔,嗟予将安归?

当你来到湘江之滨,抬头可以看到九疑山,如果见到重华墓,请你为我拜上三拜。重华墓:即虞舜墓。虞舜名重华。《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疏》:“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史记·五帝纪·舜》:“(舜)葬于江南九疑”。三拜还不够,稽首完毕后,要好好地作一篇祭文来悼念重华,因历史久远,像尧舜那样的君臣和谐,许久都没有听闻了,我们将归往何处呢?

第六首云:

我有三尺木,囊括久不弹。 一朝遇知音,为君初上弦。

上弦含清响,未弹意先传。 赠君别鹤操,报我以孤鸾。

我有三尺木琴,没有遇上知音,封闭在囊中好久没有弹了。现在好了,我遇见了你王阳明这个人,就像伯牙遇见了钟子期,遇到了知音,我才为你第一次上了琴弦。初上的琴弦音调清亮,还没有弹奏,意思已领会,我赠送一曲别鹤操,你赠送给我的是一曲孤鸾操。别鹤操:乐府琴曲名。相传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命其休妻改娶。牧子悲伤作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为之谱曲,名《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这里借以吟咏挚友分离。孤鸾:琴曲名,即孤鸾操。陶潜《拟古》诗:“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你王阳明走了之后,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和谁去争论学术上的问题呢?实在是难以分舍啊!

第七首云:

皇天常无私,日月常盈亏。 圣人常无为,万物常往来。

何名为无为,自然无安排。 勿忘与勿助,此中有天机。

上天是无私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王阳明是道义至交,是生死与共的朋友。他劝告朋友要顺应自然的无为,在勿忘勿助中体认天理。我们在此一别,不能只停留在惋惜和伤心上,劝你放下包袱,减轻思想上的负担,增强信心,这其中的奥秘,你一定会想明白的。王阳明在答诗中云:“至哉玄机化,非子孰与穷”!“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这是对湛甘泉学术思想作出的回应。“勿忘”:心里不要忘记,不能揠苗助长,这其中有自然界的奥秘。《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必有事焉,而勿忘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湛甘泉文集》卷十七《重刻陈白沙先生诗集序》:“夫自然者,天之理也。理出于天然,故曰自然也。在勿忘勿助之间,胸中流出而沛乎,丝毫人力不存。”

第八首云: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 若惟不穷索,是物为我隔。

大明无遗照,虚室亦生白。 至哉虚明体,君子成诸默。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要办成一件事,就要苦苦地追索,就必须作出艰辛的劳作,作出不懈的努力,如果不去追索,不去努力,事物就不会与我为一体,自己也不能做万物的同类。太阳的光辉是不会遗漏的,心里虚空,自然就会明亮。空虚坦白的心才是最高尚的,保持沉默,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九首云:

天地我一体,宇宙本同家。 与君心以通,离别何怨嗟。

浮云去不停,游子路传赊。 愿言崇明德,浩浩同无涯。

以“天地我一体,宇宙本同家”的哲理来表示作者的心与王阳明的心是相通的,离别又有什么嗟怨呢?浮云在空中不停地飘忽,带着满腹的疑虑跟着美丽的云彩走向遥远的蛮荒之地,去履行你的职责。最后祝愿我们都崇尚美好的自然,崇尚完美的德行,共同在浩淼无边的天地间去实现我们的理想!作者在序言中最后指出:“能与天地唯一体,宇宙为一家,感而通之,将无间乎!离合虽哀而不伤也”。故以“天地我一体”作结。

湛甘泉、王阳明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对明清的学术界影响颇深。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卷三十七中写到:“王、湛两家,各立宗旨。湛氏门人,虽不及王氏之盛,然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其后源远流长,王氏之外,名湛氏学者,至今不绝,即未必仍其宗旨,而渊源不可没也”。文中指出了王(阳明)学与湛(甘泉)学虽“各立宗旨”,而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两派源远流长,自明代中叶到清朝初期,虽有发展变化,却盛行不衰。

湛甘泉长王阳明七岁。两人在京师相见后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但在学术观点方面,双方可以说是同中有异,遇到分歧问题则各不相让,甚至成为论敌,互相驳难,可是并不损于与双方的友谊。我们现在学术界的有些同仁,由于观点不同而导致反目,对此,湛甘泉和王阳明的友谊应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

湛甘泉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编修。于正德元年在京师初识王阳明。此时,王阳明的学术思想还未成熟,而湛甘泉在师从陈白沙时就已提出有名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学术观点。陈白沙在给湛甘泉的一封信中称赞道:“来书甚好,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由于湛甘泉的学术观点较早形成,所以王阳明与他交往时极为敬佩。他说:“予求友于天下,三十年来未见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王阳明谈到他当时在京师的情况时说:“至是专志授徒讲学,然师友之道久废,咸目以为好异立名。惟甘泉湛先生若水,时为翰林院庶吉士,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他们之所以一见如故,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倡明圣学,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见定交后不久,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为驿丞。湛甘泉赠送这九首诗作为告别朋友王阳明的礼物。情深深,意切切,表达了湛甘泉对王阳明既是朋友,又是兄长的宽阔胸襟,真正的伟大友谊!

王阳明于嘉靖八年(1529)己丑三月去世,当年七月湛甘泉作《奠王阳明先生文》,文章详细记述了他二人二十三年的交往、辩论,概括地诉说了出来,是一篇湛、王友谊难得的史料,特录出作为本文结尾,与君子共赏:    

维嘉靖八年,岁在己丑,三月某日朔,越某日甲子,友人南京吏部右侍郎湛若水,谨以牲醴束帛之奠,寓告于故新建伯兵部尚书、左都御使阳明王先生之灵曰:

於乎!哀乎!戚乎!而遽至于是乎!而止于是乎!前有南来,报兄病痿,及传二诗,题敞止予,曰“小恙未足为异”。开岁以来,凶问叠至。予心警怛,疑信未已。黄中绍兴,讣来的矣。於乎!戚乎!哀乎!而止于是乎!而遽至于是乎!

嗟惟往昔,岁在丙寅。与兄邂逅,会意交神,同驱大道,期以终身。浑然一体,程称“识仁”。我则是崇,兄亦谓然。既以言去,龙场之滨;我赠《九章》,致我殷勤。聚首长安,辛壬之春。兄复吏曹,于我卜邻。自公退食,坐膳相以;存养心神,剖析疑义。我云圣学,“体认天理”;“天理”问何?曰廓然尔。兄时心领,不曰非是;言圣枝叶,老聃释氏。予曰同枝,心一根柢。同根得枝,伊尹夷惠;佛于我孔,根株咸二。

奉使安南,我行兄止;兄迁太仆,我南予北。一吾滁阳,斯理究极。兄言迦聃,道德高博,焉与圣异,子言莫错。我谓高广,在圣范围。佛无我有,《中庸》精微。同体异根,大小公私。斁叙彝伦,一夏一夷。夜分就寝,晨兴兄嘻。夜谈子是,吾亦一疑。分呼南北,我还京圻。遭母大故,扶柩南归。迓吊金陵,我戚兄悲。及逾岭南,兄抚赣师,我病墓庐。方子来同,谓兄有言:学竟是空,求空讲异,责在今公。予曰:“岂敢不尽愚衷”?莫空匪实,天理流行。兄不谓然,校勘仙佛。“天理”二字,岂由此出?予谓学者,莫先择术,孰生孰杀,须辩食物。我居西樵,格致辨析。兄不我答,遂尔成默。

壬午暮春,予吊兄戚。云致良知,奚必故籍。如我之言,可行厮役。乙丙南雍,遗我书尺。谓我训规,实为圣则。兄抚两广,我书三役。兄则杳然,不还一墨。及得病状,我疑乃释。遥闻风旨,开讲穗石;但致良知,可造圣域;体认天理,乃谓义袭;勿忘勿助,言非学的。离合异同,抚怀今昔。切嗟长巳,幽明永隔。

於乎!凌高厉空之勇,强立力胜之雄,武定文戢之才,与大化者同寂矣!使吾怅怅而无侣,欲语而默默,俯仰大道,畴与共适,安得不动?予数千里嗟恻而望,方恸哭以哀以戚哉!既返其真,万有皆息,死而不忘,岂谢人力?兄其有知,可以默识。尚飨。

(原文载《甘泉文集·卷三十》、《王阳明全集·卷四十》)

00八年谷雨于遵义柳杉书

伟健常务理事长:

     你好!谢谢!

     我做回举贤不避亲。凌杉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对甘泉公的诗理解得比较准确,对二公的友谊评价得当,为使文章在表述上更好一些,我略做了修改。建议先发网站,让有条件的宗亲先睹为快,再发甘泉报综合版,让全族读读这篇难得的好文章。柏欣和凌在编辑部都已经做过很多工作了,勤奋努力、刻苦好学、有奉献精神、有工作能力,建议负责主编工作,以资鼓励。

     顺祝

晚安!

                                                           湛凌松

                                                      2008.4.26日子夜

 

 

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21.75pt'>因口头流传祖先有身处乱世而不惊,患难相顾,壮志不恢,发奋为雄的胸襟,且有“进则御敌,退则全身,运筹决策,应不在强将之下”的高度自信,故湛克旭留下的《经丹簿》才有赞美祖先“兵打上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安仁里七甲,洪武三年察占为营”的梦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自注:本文红字是《经丹簿》原有的错字,文中叙述时仍保留红色则是改正的字。凡括号内的字,系笔者所加。

斟灌正子湛凌松戊子兰月十八(2008.08.18)于松梅轩

 

      --宋•朱淑真

    朱淑真(1170年左右在世),宋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她的诗,绮丽委婉,风格细腻自然。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晾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湛伟恩选释:

    这首诗写的是—对情侣在元宵节相会的情景。元夜,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头二句“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说元宵佳节的花灯焰火灿烂辉煌,赏心悦目;吹打的音乐声韵,高遏行云。上句写色,下句写声,形象鲜明,写山了元宵盛会的极致,也活画出了这双情侣 相会的独特环境。三、四句写情侣的相会:“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说在愁从忙薮中两人好容易见面了,这相晤的欢乐真是不容易得到。要知道,不管是在记忆的深处,还是午夜中梦回,一想到那些扰人的旧事,真是叫人发怵,肉跳心惊!这两句,一新一旧,一喜一愁,以乐寓哀,传神地写出了情侣之间的复杂心境。意犹未尽,是为了下二句作铺垫。五、六句“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写他们的心愿,说但愿两个人能够暂时亲密地待在一处,让身心溶进这腾胧的月色里,并希望那月亮常常是这样朦朦胧胧,意即可以互相呆久—些。“月朦胧”,足眼前实景,但景中寓情,意境深远。最后两句“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写他们“以理遣情”,从现实情况山发,十分珍重这次叙会,没有心思观灯赏月、浅酌低斟了,暗寓明年元夜未必再能象今天那样相会,喁喁而语了。

    这首诗写人述景都注重在悲喜交织中进行落墨,回环反复,从而写出了—双情侣在节日之夜既高兴又忧愁的复杂感情,给读者留下了联想的天地,足见诗人的艺术造诣。

                                     注:原载湛伟恩《夜生活诗选》)  (湛凌杉打字)

湛国楠 20080327

 

《凭吊湛露、湛果成墓》读后

·湛国楠·

巍巍神道碑  寂然对日曛

机推墓葬毁  独留此二坟

化碧血映炬  成尘珠吐芬

长空啼丁令  深塜留余温

    这是湛伟恩先生最近写的一首诗,是十分令人品味、神往的好诗篇!诗人以其赤子丹心的情感,吐出闪耀的诗句,催人遐想、奋进。本人有缘陪同诗人凭吊两先祖之墓,虽然其时彼此讲话不多,但举手投足之间都心心相印,一起感受先祖的余馨余温。为了让族亲分

享我们当时幸福而带点唏嘘的感受,不惴,试对该诗进行粗浅的解读与赏析;并就教于伟恩先生。

    现在就来解读、赏析那首诗。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头两句;巍巍神道碑,寂然对日曛”。“巍巍”者,形容其高大也。两先祖的墓碑高不高,看人们的感受,而范围确颇大;从西边的石牌坊进入到墓地的“后土”,其神道至少有一二百米之长;南北方向的山脉延延绵绵,基本是新塘下村湛笃庵祖的山地,难以说出有多长。所以“称大”是完全可以的。不过,这是以往之事了。现在墓葬的北端前不久开了条公路,把山脉切开两半;神道又被最近新开小路所截断,致坟墓与石牌坊隔开为两处,使墓碑孤独而立,“寂然对日曛”了。造成此景象,

是推土机毁坏的结果,所以就有诗的第三、四句:“机推墓葬毁,独留此二坟”之嘆。

    诗的第五、六句:化碧血映炬,成尘珠吐芬,是该诗最耐人寻味,十分精彩的两句。它由“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念演译开来的。《庄子‘外物》有这样一句话;“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用“碧血”指为正义死难而流的血,如有人用“碧血丹心/

将碧血写忠烈”等造句。“化碧血映炬”的意思是:化了碧的先祖光辉,映照着子孙的祭烛。“成尘珠吐芬”,其意为:燃烧成灰的蜡烛,结尘成珠,散发出缕缕芬芳。把该两句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有“先祖的光辉荫照着丹心的赤子”的寓意。

    后尾的两句:长空啼丁令,深塜留余温。”是诗人亲历感受的奋叫。“令”古通“鸰”,也称“鶺令”,是一种体形较小的鸟,另可比喻为“兄弟”之解:“丁”者壮也,“丁令”者,壮健的小鸟之谓,也可隐寓为“赤子”。“长空啼丁令”可译为“壮健的小乌在长空奋叫。”其奋叫既愤慨墓葬之被毁坏,也庆幸祖坟终于被广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诗句“深塜留余温”,句义很清楚,就不赘了。试将此结尾两句的意思串起来加以引申译为口语化于下,作为本文的结尾语:“壮健的小鸟(赤子)在长空雀跃奋叫:兄弟们!咱们的祖坟终于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了,而先祖留下的光辉精神,还深远地温暖着子孙后代的心田啊!去感受吧,感恩吧!”

                                                                     20080315

 

七律二首

OO八年七月廿一日,淇族同宗联谊会湄潭新一届分会成立,湛族同宗联谊会会长湛凌松一行三人亲临指导,余感念其对湄潭宗亲的关爱和支持,遂得诗二首,以记之。

其 一

月凉时节晤吾兄,

初识尊容自不同。

举止谦恭文士度,

言谈博雅宿儒风。

才华横溢荣斟灌,

德品清馨不老松。

访族寻亲何畏苦,

真情尽蕴此行中。

其 二

神思早已仰仁兄,

有幸今朝把面蒙。

湄水叙情茶味淡,

泉城聚会血缘浓。

寻根问祖殚全力,

修志编书立大功。

甘洒余晖终不悔,

凌寒傲雪一青松。

湛制宪作于戊子岁孟秋中元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号2-18

湛世全 :男 1945年生,广西宾州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桂林正林汽车工业公司宣传干事,系桂林书法协会会员、桂林云雅轩艺社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家。自幼酷爱书画,历经研习,遂获真谛。主要业绩1988年首届广西交通厅、广西海员总工会书画展两幅作品获三等奖1991年桂林交通局书法美术作品展作品获二等奖1991年桂林漓苑书画展作品获一等奖1993年书法作品人选中日《破体书法国际联展》1994年书法作品入选云南国际燕子洞碑林书画展1996年书法作品参加河南省书法展获奖后被河南省博物馆珍藏1997在郑州举办迎香港回归书法预展作品展后入编《田野情书画集》一书出版;同年在北京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喜迎香港归祖国画展,作品参展获奖,入编《中国艺术人才库书法绘画精品集》。有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润格集》一书。

华夏文华促进会(公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公章)

北京中研星光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公章)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甘泉报200809_(98)期     

  湛世全书法

  

 

◆涪陵湛维新13594547244说想对修谱谈点看法:1.尊重历史;2.已经形成事实不太细(姓而如何改姓湛不必写太详细)。

◆信阳湛义宽说:烦请会议期间寻查敏德功(湖北孝感湛氏始祖,传祖居江西省龙虎山筷子街)

20080910收到重庆湛长森捐甘泉报款200元。

20080612收到江西铜鼓分会捐来甘泉报款260元。
 

伟健:

你好!上周我在香港讲学时,通过与你手机短信联系,获得了湛兆霖老先生的联系方式后,经征得老人家的同意,前去拜望了这位年岁已高的湛族老人。我曾经通过有关媒体获得过老人回报乡里和为社会慈善所作的贡献等事迹,十分感动。在蔡小姐的安排下我在老人办公室座谈了大约半小时,老人身体非常健康,也谈及了有关湛族的一些事情。总之非常愉快,可惜我听广东话有点费劲,或者说遗憾的是我不会讲广东话。老先生说希望我以后有机会去新塘那边看看,我也是这么想的,包括去看湛甘泉公的故居等,拜谒先人。这次我收到了你们组织去赣县的活动,我认为也非常有意义。可惜我有公务在身,但我想以后一定找机会过去看看那边的族人。望保持联系,祝国庆快乐!
                                         湛中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13501287937 86-10-62756542(Fax)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