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内经》理论探讨现为对“证”的治疗效应。

时间:2018/10/10 19:18:4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127  评论:0
内容摘要:‘内经》理论探讨现为对“证”的治疗效应。4.恒动化裁恒动化裁,亦即随证施治的灵活性。强调从整体出发,通过具体分析,于动态中审证,处方遣药依法而行,法据证出,而证则随时变化,即方药以恒动化裁的整体功效来适应证。其途径除改变君臣佐使基本结构外,还有药味的加减变化与药量的加减变化。再从桂枝汤之药物加减,剂量加减及其演变。窥其...
‘内经》理论探讨
现为对“证”的治疗效应。
4.恒动化裁
恒动化裁,亦即随证施治的灵活性。强调从整体出发,通过具体分析,于动态中审证,处方遣药
依法而行,法据证出,而证则随时变化,即方药以恒动化裁的整体功效来适应证。其途径除改变君臣
佐使基本结构外,还有药味的加减变化与药量的加减变化。
再从桂枝汤之药物加减,剂量加减及其演变。窥其一斑。李东垣说: “仲景治表虚,制此汤……
故桂枝为君,芍药甘草为佐;如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乃制小建中汤,以芍药为君,桂枝
甘草佐之。一则治其表虚,~则治其里虚,故各有所主也。后学当触类而长之。”又如太I;日病误下。
致胸阳受挫而脉促胸满责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误
下,邪陷太阴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窆。《金匮要略》治“妇人年五时所,病下利数十日不
止”之冲任虚寒,少腹淤血的温经汤——桂枝汤演变方等。这些足以说明在整体的高度上方药随证灵
活化裁的恒动观。
兰、结语
中医学注重人体内外部的相互联系、重功能而轻形质。中医的生理、病理和治疗层面无处不体现
出来。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解读出:方剂与证实质上都是关系学,根据中医药理论配伍精良的方药,
通过整体取效来调动和激发人体的自我调整能力,针对“证"的整体功能关系失调而发挥调理效应。
方药证的这种关系在指导研究及临床运用中应予以重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烟建华、翟双庆、郭霞珍等.<内经》证候命名方法学研究c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1):15—16
[2]刘常林.经络的本质在时间—我看人体虚体调控系统(J].中国青年科技,1999。(66):42—44
[3]蒋明.药物的规律性组合研究及其方剂学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4):243—246
[4]韩新民.四逆汤对麻醉家兔低血压状态升压作用的初步拆方研究CJ].中成药研究,1983(2):26
[5]王均宁.真武汤及其拆方强心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1997。19(3):27-29
[6]张小欢,胡建平,李瑛.乌梅丸治疗糖尿病的拆方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9):41—44
[7]郭振球.微观辨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药学刊,2003,21(5):2
[8]林欧文.中药复方研究思路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8):1358
[9]祝世讷.中药方剂的三个原理问题r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5):5t
再论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徐雅李澎涛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自《黄帝内经》阐述“心主神明”以来。该理论为历代多数医家所遵从,贯彻于整个中医学理论
体系,体现于理、法、方、药诸多方面。“心主神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至明代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辛夷条下有“脑为元神之府”之称.从此也就揭开了“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争论
一7l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的序幕。
笔者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心主神明”观点的产生是在《黄帝内经》成书的时期,
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并为多数医家接受和阐发,并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而“脑主神明”的论述却
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大约是在明清时期,受到西方医学的深刻影响,并随着近代解剖
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而逐渐形成的,虽然对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理论尚不系统。那么。
到底是“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呢?笔者认为: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医学理论
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 “心主神明”论断具有科学性,原因如下:
一、“心主神明”的观点渗透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体现于理、法、方、药的方方面面。
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著作《黄帝内经》当中,就确立“心主神志”的理论。如《素问》日:“心
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并指出“心
主神明”的功能依赖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如:
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阐发了“心”、
系统为中心的包含人体五大功能系统的藏象理论。
则、治法、养生等理论。
《灵枢》说:“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
“血脉”与“神”之间的密切相关,并形成了以心
以及与“心主神明”相关的经络、病因、病机、治
心主神志的理论还被历代医家运用于疾病治疗当中,并有效指导临床。对于神志异常的疾病如癫、
狂、痫、郁证等,治疗上往往采用安神法,如①清心安神:适用于热病过程中,或热病后余热末尽,
热扰心神之证,症见心烦懊催、夜寐不安或谵语者。选用黄连、连翘、板子等清心药物为主,代表方
如栀子豉汤、清宫汤等。若为痰热内扰者,治宜清心祛痰,代表方如黄连温胆汤。②养心安神:适用
于气血两虚,心神失养之证,症见惊悸、不眠、健忘、恍惚及面色不华、饮食减少者o.选用补气血以
养心神的药物,辅以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品组方,代表方如养心汤、归脾场、天王补心丹等。
③重镇安神:适用于晾恐恼怒、起卧不安、癫狂谵语、迷惑健忘、胆陡如人将捕之等神志不宁的病证。
本法取“重可镇怯”之意,以磁石、牡蛎等重镇之品安神定志,运用时常结合病因治疗,如清心火、
温心阳等。代表方如朱砂安神丸、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磁朱丸等。可见上述的治疗方
法、代表方剂和典型药物的运用无不体现出“心主神明”的理论。
祖国医学以“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基本理论,充分论述了心与情志的关系及其在五脏中的中
心地位,认为形体即有形物质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形体活动的外在表现。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于五脏,而且总归于心,为此提出了“心主神明”的论点。可见“心
主神明”的理论已形成完整的体系,贯彻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诸多方面,并有效指导着临床实
践。
二、对心脑关系的现代研究也为“心主神明”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西医学认为心脏在体循环系统当中决定着血液状态的正常与否。心脏泵血功能正常,则体
循环的血压和血流相对稳定,大脑即全身的各个组织的血液供应正常。脑血流量相对稳定,氧和葡萄
糖供给充足,则脑功能正常,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正常;当心泵血功能异常,脑及全身组织血
供减少,会出现脑功能障碍的情况,在临床首先出现的是精神活动异常的症状,如失眠、健忘、烦躁,
甚至神昏、谵语等1。可见心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影响着神志的变化,从西医学生理病理学角度阐释了
“心主神明”的科学性。
一72—《内经》理论探讨
其次,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发现,使得人们认识到心脏不仅是血液循环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心脏可以分泌尿钠肽激素,参与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心房尿钠肽(ANP)
和脑尿钠肽(BNP)。其中BNP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以心脏含量最高,心房和心室均
可分泌BNP,心脏释放的BNP主要来自心室,但心室储存BNP较心房少。在脑部,BNP及其纤维元主
要集中在脑干、嗅脑与下丘脑,猪脑中则以尾状核、延脑、豆状核含量最高。在脑内有特异性的BNP
受体存在,其分布多数密集于脑室周围(无血一脑脊液屏障区)和嗅球部位。可见心脏分泌的激素可
以作用于脑内特异性受体,充分说明心可以影响脑的功能,这就为“心主神明”的论断提供了物质基
础。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I孙JPJJJ起步,对于心脏所分泌的激素至今也只发
现了寥寥几种,而且对这几种激素功能的研究也尚未深入和全面,这就为我们“心主神志”的论断提
供了很大的遐想空间。接下来我,ff-j:钐f究的重点恐怕是关于心功能与脑功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心与神
志的关系。
最后,有关心磁场与脑磁场的研究也为“心主神明”理论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心脏的心房和心室
肌肉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伴随着复杂的交变生物电流,由此而产生了心磁场。在恒定磁场中,由于血
管和血液的运动,对磁力性进行切割,均可产生微电流,在磁场作用下,生物电流(如心电、脑电、
肌电及神经动作电位)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引起有关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相应变化。(美)克罗默(A.
H.Cromer)对人体生物磁场的测量结果证明,心脑磁场受地球和太阳磁场影响并与知觉、精神活动有
关。且心磁比脑磁大近百倍,心脏磁场可以干扰、调控脑磁场而达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的目的2。
三、临床上心脏病(心肌梗死或者心脏移植)后神志的异常改变(抑郁或性格改变)也为“心主
神明”的论断提供了佐证
近年来,在f』伍床上人们认识到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的
关系,二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刘淑芳等3将心脏病与焦虑抑郁性症状之间的关系归纳为:①因
果关系。各种心脏病引起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常常表现为脑衰弱症状群:②反应关系。因患心
脏疾病而引发的抑郁性反应(如对病情恐惧和担忧,经济窘迫,害怕拖累家人影响工作等):③诱发关
系。心脏疾病诱发抑郁症发作:④伴发关系。抑郁症与心脏疾病并存,但彼此独立。Musselman4指出
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从18%一60%不等;国外文献报道平均有40%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症5。国内蒋
永红6报道71例老年冠心病病人有抑郁症状占52.1%.63.4%。可见。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或者焦虑
等精神障碍的几率很高,说明当心脏发生病变的情况下,会引起人精神意识等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心
与神志具有一定的联系。
另外,澳大利亚的学者B.Bunzel对47例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发现,其中
79%的患者自述自己的性格在术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他们对提出的问题却通过转换话题或者使问
题变得荒唐可笑等方式表现出广泛的反抗和否定等反应;还有15%的患者承认他们的性格确实发生了
变化,但是他们把性格的变化归因于生死的考验而不是移植器官本身;另有6%患者承认他们的性格
由于植入新的心脏而发生了彻底改变。研究者认为心脏移植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与心脏
是人类情感的居所和性格形成的中心这一传统的观念有关7。
上述研究都表明中医“心主神志”理论的科学性。
一73—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四、笔者主张“,b主神明”,但是并不否定脑与神明的关系
笔者认为“心主神志”与“脑为元神之府”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说“心主神志”是站在机体功
能的角度上,而“脑为元神之府”是立足于现代解剖学的认识。心的生理功能有“心主神志”和“心
主血脉”,中医理论认为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
志的功能。如《灵枢》说:“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可
见心、血脉与神密切相关,因此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必然引起神志改变。人的心血充足,则精神焕发,
心情愉快,思维聪敏,记忆力强;心血不足,则精神萎靡,失眠健忘,思维迟钝,心情抑郁或焦虑不
安。因此失眠、焦虑、抑郁等与心血管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心的精气上人于脑,出神明而使脑主
宰人体生命活动,并产生思维意识及其支配的相应行为,因此心所藏之神可以支配脑之元神,因此上
说“心主神志“与“脑为元神之府”二者并不矛盾。脑神受到心的支配,一方面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为脑神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脑神在心神的支配下产生和完成感觉、意识、思维等神明活动,
如“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本神》“所以任
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
物谓之智”。而脑神反过来又可对心神产生影响,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认识到脑与感觉、知觉乃
至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如《灵枢·海论》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
而呜,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现代临床研究显示,一些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发
生心脏病的几率大大升高,赵春华8对768例体检人员进行抑郁状态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子比
较,结果显示非抑郁症组与抑郁状态组其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抑郁
症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同时两组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表明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可以对心的功能产生影响。
总之, “心主神明”的论断是具有科学依据的,那些主张以“脑主神明”替代“心主神明”的观
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能因为要创新、要发展中医的基础理论就否定“心主神明”的科学性,甚至
有人提出心主神明的观点是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形成的,缺乏科学性,而主张“脑主神明”。但是
毕竟我们的传统的中医理论是在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统特色的理论体
系,在没有揭示其科学内涵的情况下,就加以否定是不可取的,我们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或许就是对“心
主神明”的科学内涵加以阐释。
参考文献:
1.强世平.心主神志与西医学心脑特性之问的联系[J].中医药学刊,2005。6(23):1075—1076
2.A.H.克罗默著.王鸿儒译.生命科学用物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3.刘淑芳,贾树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5):32-34
4.Musselman D L,Evans D L,Nemeroff C B.The relationship of depression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y,biology,and treatment[J].Arch Gen Psychiatry。1998,55(7):580—592
5.Glassman A H,Shapiro P A.Depression and the cours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Psychiatry。
1998,155:4—11
6.蒋永红.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调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4):645—646
7.Bunzel 1,B.Schmidl—Mohl2,A.6rundbSckl。et a1.Does changing the heart mean changing personality?
A retrospective inquiry on 47 heart transplant patients.Ouality of Life Research.1992。1(4):251-256
8.赵春华.老年抑郁状态和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6):646-647
·_——74--——
’再论“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作者: 徐雅, 李澎涛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侯公林.沈浪泳 从《黄帝内经》看早期中医理论的学术争鸣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2)
《黄帝内经》一书,为我国目前所保存的最早系统论述祖国医学理论的专著。该书汇集了唐以前我国医学发展的精粹,对后世祖国医学的发展起着
极大的指导作用。该书的编写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隋、唐等朝代,直到唐朝王冰整理并补入七篇大论后方才真正定型。在这几百年
中,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学家托名“岐黄”对该书不断地进行编写和删补,由于他们不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每个人对医学的认识及从事医学实践
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当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家理论的争鸣。因此,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吴士元先生在谈到《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时曾指出:“《
黄帝内经》本身就是一部中医各家学说的书”。
2.会议论文 黎敬波 从《黄帝内经》成书看中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008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古代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本文介绍了《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书名
,讨论了《内经》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3.期刊论文 邢玉瑞.乔文彪.XING Yu-rui.QIAO Wen-biao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的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
学学报2006,29(8)
<黄帝内经>将阴阳三分,形成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一组名词,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等即以这组名词来命名;<素问*热论>在论述外感
热病时,也将热病的进程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此三阴三阳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创立了六经辨证论
治体系;运气学说也借用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说明六气的变化.据王氏考察,在中医古籍里有29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抵可以归纳为
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日周期类、旬周期类、年周期类、六年至十二年周期类和其他类9个
大类[1].可见三阴三阳不仅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而且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模式之一.
4.期刊论文 钱会南.QIAN Hui-nan 从《黄帝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26(3)
从内外调和,对生命常态之描述,得天地之和、自然生态与人体关联之印照;不和,对疾病状态的理性判读;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调治与摄生之法度,透
视<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5.学位论文 张超中 《黄帝内经》的道与神 2002
中医学是应用之学,《黄帝内经》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作为医学经验的集大成者,《黄帝内经》的成书明显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揭示这种影
响的内在原因是本文所力求达到的目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道”与“神”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道”与“神”的会通是医道关系的逻辑
起点。这一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对《黄帝内经》理论特征的新的把握。本文认为,“神”是《黄帝内经》的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人的自身之神既是天人
相应、顺天承化的天然担当者,也是使神、养神、补神、全神等“中医”技术的机枢。从“神”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不仅继承了巫医合理性的一
面,而且是在“道”的指导之下对当时医学经验的重组与提升。它源于巫医而成于道家,以“道”为体,以“神”为用,故而可以通过《黄帝内经》以
明《老子》之旨,通过《老子》亦能见其精神。《黄帝内经》的“道”与“神”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它在道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道教医药学的
成立以及内丹学(仙学)的学理皆可通过《黄帝内经》给予解释,而内丹学的研究成果对阐发中医学的哲学、宗教与科学底蕴,把握中医学“道术合一
”的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6.期刊论文 付亚丽.周俊花 《黄帝内经》对肝脏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吉林中医药2006,26(11)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我国就产生了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该书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的医学成就和
治疗经验,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
论体系的特点是它的整体观、对立统一观和天人相应观,它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而是在广泛的联系和运动中进行研究.由于历史
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偏重于综合,详于机能,仅限于宏观、直观观察,对微观现象则仅限于推测,以弥补观测手段的不足.<黄帝内经>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其"藏(脏)象学说"对肝的论述予以详解.
7.期刊论文 容景瑜.黄光辉.张慧.吴弥漫.RONG Jing-yu.HUANG Guang-hui.ZHANG Hui.WU Mi-man 《黄帝内经》
"和谐"思想探析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成书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哲学内容,试从哲学渊源、天人、人本身和阴阳平衡几方面初
步探讨书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以期用于指导中医临床.
8.会议论文 陈萌.张冬梅.李丽娜.王庆国 仲景医学与《黄帝内经》的相关性分析 2008
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集汉以前医经家和经方家大成之作。《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经家著作,也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内容博大精
深,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广泛吸收先秦两汉时期的天文、气象、生物、历算、地理、逻辑、人类以及哲学等
多种学科成就而成。虽然仲景自称将《内经》作为撰写《伤寒杂病论》的首要参考文献,但关于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却并不多。本文就对此进行了研究。
9.会议论文 李映明 《黄帝内经》与心理学 2006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专著,其内容涵盖中医经典理论,养生学,社会学,哲学,还包括心理学,本文试从内经所涉及的心理学理论阐述
其学术思想. <内经>包括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对神的概念的诠释及对意识现象的认识将以医学为主题的<内经>理论提升到相当的认识高度,身心统
一,形神统一体现出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运用<内经>心理学理论为进一部分理解并发掘<内经>精髓使之服务于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0.会议论文 翟双庆.陈子杰 有关《黄帝内经》梦学理论的总结 2008
《黄帝内经》梦学理论的内容包括了梦的成因、形成机理,梦证治疗等多方面,正是因为《内经》的相关内容,才使中医梦学成为传统中医学中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黄帝内经》关于梦产生原因的认识,对《黄帝内经》中有关梦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帝内经》有关梦证
的辨证治疗。
本文链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0682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7日
标签:理论 探讨 治疗 疗效 效应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