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散文】寻觅甘泉

时间:2007/8/27 21:00:27  作者:湛汝松  来源:湛汝松博客  查看:322  评论:0
内容摘要:寻觅甘泉文/湛汝松      仲夏,应几个文化界朋友之约,我们在明代大儒湛若水的家乡——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及其附近,寻觅湛甘泉的遗迹。   ...
寻觅甘泉

文/湛汝松

 

     仲夏,应几个文化界朋友之约,我们在明代大儒湛若水的家乡——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及其附近,寻觅湛甘泉的遗迹。
    湛若水,号甘泉,人称甘泉先生。若水取号甘泉,在家乡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新塘镇明清时代称甘泉都;甘泉都西洲村松径之北有个甘泉洞。若水生母陈氏是西洲村人,因到甘泉洞祈祷而诞下若水。幼年的若水,经常以洞之甘泉解渴,自幼聪颖过人。后来,若水便以甘泉为号,以作纪念。若水成名后,在甘泉洞附近修了书院,取名“甘泉书院”。“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连同代名儒王阳明到新塘拜访湛若水,也留下这样的诗句。可见,若水对甘泉洞纪怀甚深。后来,书院湮弃。人们就在甘泉洞附近建了一个精巧别致的小亭,名曰“鹤泉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曾在西洲村当教师。当时的鹤泉亭已残旧不堪,但亭边甘泉洞依旧,淙淙泉水清冽而且甘甜。
    第一天上午,我们在蒙蒙烟雨中来到当日甘泉洞的遗址。虽然,甘泉洞早已因采石而被毁;我们已看不到甘泉洞和甘泉书院的一点遗迹。但我们却看到附近的“新塘第三中学”,一千七百多名花蕾般的初中学生在绿树红花掩映的教室中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听刘校长介绍,该校是广州市教育先进单位。去年广州市初中升高中的汇考中,新塘三中竟出了七个单科状元。我想,除了师生们的努力以外,这大概也沾上了甘泉洞的一点灵气了。
    离开新塘三中,我们冒雨来到镇内东江岸边,寻觅甘泉重要遗迹钓鱼台的踪影。面对烟波浩渺的东江,我耳边仿佛听到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悲壮的吟咏:“昨夜骑羊驿,今朝鹿步来。百年无湛子,闲杀钓鱼台。”当年,汤显祖从广州经黄埔鹿步到新塘东江岸边,登临钓台凭吊时,虽距甘泉辞世三十余年,便发出人去台空江自流的感叹。今天,汤显祖的《钓台诗》又唤起我们对钓台历史的追忆。
    甘泉十六岁成秀才到广州府城读书,二十七岁中举,二十九岁到江门拜陈白沙(献章)为师。他不但学习和继承了陈白沙的哲学思想,而且发展创立了自成一统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学说,深得陈白沙器重。陈白沙临终时,便将其传经讲学的江门钓台作为衣钵传与甘泉。江门钓台从此成了甘泉继承白沙思想的象征。甘泉没有辜负老师的重托,出仕后与王阳明日夕相争论学,名动京师,形成了明代王、湛两大“心学”学派,打破儒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的局面。后来,他回乡在新塘东江岸边建了个钓鱼台,并冠名“江门钓台”,作为传播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场所,以纪怀白沙先生。
    花开花谢,物换星移。近五个世纪前的东江岸边,早已成为陆地的一部分了。我们伫立在今天的东江岸边,不但看不见钓台的一点痕迹,甚至连钓台的具体位置也弄不清。钓台已成为历史。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看到流经钓台前的东江水,拌和着甘泉先生的哲学甘泉,依旧由东往西,长流不息地奔向远方。
    甘泉四十岁出仕,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今日以纪念崔菊坡和湛甘泉而命名的菊泉中学,就是“尚书府”的遗址。我们走进校园,寻觅不到一丝昔日尚书府的风采,只见一排供人憩坐的红沙石柱顶和一些饱受风雨侵蚀的台阶石级,默默地记录着尚书府的历史,忠实地见证着社会变迁的沧桑。

.【散文】寻觅甘泉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尚书府读初中的。那时的尚书府,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宏伟依然。尚书府规模不大,却极具明代建筑风格。府前有个约五十厘米的高台基,台基上有个由十二根柱支撑起来的牌坊。牌坊工艺精致。府内有两进,阴阳合掌的湛尚书塑像置在后进的神龛中。文化大革命初期,尚书府遭到严重的破坏,牌坊被推倒,甘泉塑像被焚烧;后来,连建筑物也被拆除掉。堂堂一代大儒三部尚书的府第,就只剩下残台废基了。
    尚书府可以拆除,甘泉像可以焚烧,但湛甘泉以兴学育贤为已任,所到之处必修书院的历史却不能抹掉。据大量史书记载,甘泉弟子三千九百余人。他先后在南京、杭州、杨州、贵池、衡山、罗浮、西樵、广州等地捐资修书院四十多家,矢志不移地兴办教育事业。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很多在民间流传成为佳话,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师弟六皓》中记述了甘泉在广州天关书院与五个年逾古稀的学生切磋学问的动人情景,更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罕见的趣闻。
    甘泉在家乡附近资助的书院,除了前边提过的甘泉书院以外,还有读岗书院和莲洞书院。
    读岗书院又叫“元明石室”,遗址在读岗公园内。历史发展到今天,书院早已毁弃了;代替它的是增城第一个镇级公共图书馆——新塘图书馆和新塘摄影、曲艺、书画、文学等协会的会址。新塘图书馆曾获广东省文化先进单位殊荣;摄影、曲艺、书画、文学等活动都非常活跃;新塘摄影协会,更是闻名全国。健康高尚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礼义之乡”增添了现代文明的色彩。

.【散文】寻觅甘泉

    莲洞书院遗址在增城南部最高的南香山上。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南香山东麓的宁西,在镇政府罗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穿山径,爬斜坡,钻从林,并借助绳索攀登峭壁,历尽艰辛终于在海拨近400米的密林深处莲花石洞旁边找到了莲花书院的遗址。莲花书院不见了,但莲花石座还在。它在两道山梁的中间,两条长流不息的泉水,绕石而来,汇成一脉甘泉,往山下飞流而去。莲花石座有个莲花洞。莲花洞东壁,有一面十米高六米宽的石崖,当年湛甘泉手书“湛子洞”三个大字依旧十分清晰。这是多么珍贵的文化遗产啊!我站在摩崖上朝东而望,只见左右山峰宛如一对绿色的巨臂,配上前边的田畴绿野,村径池塘,使人立即联想到眼前的景象就是一个巨大的“金”字。书院石壁,正在“金”字的顶端,纳尽东来之紫气。难怪人们都说,甘泉“湛子洞”几个字,已在莲花石上点石成金了。如果时光倒流四百六十七年,就在这个时辰这个地点,甘泉与增城知县文章、县博伍訚诸友,正诗兴大作:“凌晨巾我车,天宇极清廓。闲从同心人,莲洞视兴作。兴作夫所为?讲堂开正学。正学谁同心?令尹与县博。共结逍遥游,散此无怀乐。天路入虚无,地势干碧落。三心浣飞泉,千仞书石壁。遥望飞云峰,忆我朱明宅。浩气穷八弦,聊兹寄鸿迹。”此刻,我也完全进入了甘泉先生诗作《游峨眉山莲花洞》的意境之中。

.【散文】寻觅甘泉

    离开南香山,我们来到永和陂头村天蚕山麓瞻仰甘泉墓。带路的是位姓钟的教师,他虽然只有三十岁左右,但对甘泉颇有研究,曾当过十多批参观甘泉墓者的响导,其精神确实令我们佩服。
    依山而立的甘泉墓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显得荒凉破落,但规模宏大的墓场仍使人有一种博大肃穆的感觉。灰沙夯筑成的墓堂形如交椅,墓壁“山斗八座千载真儒”等篆刻墓铭仍依稀可辨。墓堂前的庑殿早已毁弃,满地残柱碎砖和瓦砾默默无言。墓前还有长长的墓道。墓道两侧依次排列着石人、石马、石羊,墓道口还有石牌坊。那天中午,我们在变成荔枝林的墓道里虽然找不到石羊的踪迹,石牌坊也早已坍塌,但是一对石马犹存,文武石像还在。墓葬1989年被盗;1991年重修。“明赠太子少保缢文简南京礼吏兵部尚书湛公讳若水之墓”的墓碑经过重修显得分外夺目。
    甘泉人生豁达,私人生活俭朴,九十五岁才离开人间。站在甘泉墓前,我为家乡有这样一个大儒而自豪。然而,名高毁至,德修谤兴。由于门派宗族之争,加上戚族结怨乡人,甘泉身后却遭到不少诽谤,甚至家乡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毁誉传说。这不能不教人感到可悲。有幸的是对甘泉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都对他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日本汉学家志贺一朗博士,花了大半生精力研究甘泉的生平与学说,先后出版了五部专著。1988年,时年七十三的志贺一朗还专程来新塘考察有关甘泉的遗迹。更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对甘泉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1992年,“纪念湛甘泉先生诞生52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新塘镇召开。我有幸被特邀参加了会议,亲耳听到与会学者用大量史实澄清那些对甘泉诽谤的不实之词;甘泉一生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已形成了共识。抚今追昔,我在甘泉墓前深深地三鞠躬。一为思想家甘泉鞠躬,他创立“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不仅打破了自宋代以来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的局面,也对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积极的影响;二为教育家甘泉鞠躬,他一生殚精竭虑地兴学育贤,资助与创立书院四十多家,培育弟子三千九百余人;三为三部尚书甘泉鞠躬,他为官清廉,胸怀坦荡,不弄权术,主张“天下民庶为邦本”,认为治国先要使百姓“衣食足”。

.【散文】寻觅甘泉

    两天时间,新塘镇及其附近所有甘泉的遗迹我们几乎都寻遍了。但寻觅甘泉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寻觅甘泉,不仅仅是寻觅与甘泉有关的遗迹,还要寻觅甘泉“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真谛,寻觅甘泉兴学育人的教育精神所在;更要寻觅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
    我们继续寻觅,愿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寻觅出更多能滋润人类文明,助长社会进步的甘泉。

                                                                                                                                   载《增城日报》
 

标签:朋友 取名 广东省 新塘镇 增城市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