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言

从邱丹题湛长史旧居志并诗所受启迪

时间:2012/2/28 20:49:30  作者:湛凌松  来源:中华湛氏联谊交流信息源  查看:574  评论:2
内容摘要:近来细阅《无锡金匮县志》,在第三十二卷所收艺文部份,载有唐人邱丹为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撰写的志并诗,殊为难得,品鉴再三,赏心悦目,快慰之情有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古人有云:奇文共欣赏,歧义相与析。把愚某个人之高兴,传与十百同好共高兴,千万人共分享,岂不快哉!把愚某个人疑惑难解之处,...

近来细阅《无锡金匮县志》,在第三十二卷所收艺文部份,载有唐人邱丹为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撰写的志并诗,殊为难得,品鉴再三,赏心悦目,快慰之情有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古人有云:奇文共欣赏,歧义相与析。把愚某个人之高兴,传与十百同好共高兴,千万人共分享,岂不快哉!把愚某个人疑惑难解之处,请教十数良师益友,让百千万人豁然开朗,岂不更加快哉!于是不揣冒昧,以《邱丹题湛长史旧居志并诗所受启迪》为题,撰成文章,贻我亲朋,以寄情怀云。

邱丹志并诗载于《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二·艺文》第3-4页,全文如下:

题湛长史旧居

无锡县西郊五里,有惠山寺,即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之别墅也,旧名历山。故南平王刘烁有《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湛有酬和。其文野而典,特以松石自怡,逍遥沉寂,终见止足之意,可谓当时高贤矣。至齐,竟陵王友江淹,亦有继作。余登兹山,以观三篇,列于石壁,仰览遗韵,穆若清风。遽访湛氏胄裔,山下犹有一二十族,得十三代孙略,执其谱书,残墨尘蠹,年世虽邈,茔陇尚存。余披《宋史》,略不见其人,心每恻叹。悲夫!斯人也,而史阙书,然有其一篇,则为不朽矣。因复追辑六韵,以次三贤之末。时有释若冰者,踪迹兹山,修炼之余,凿嵌注壑,洒入诸界,无非金碧钵帽之资,悉偿工价,是以道友邑僚,讽玩佳赏。呜呼!得非茂之之缘,果而阴骘与上人,不然何竭虑之至耶?余圣唐山令臣也,屏居临平山墅,亦有年矣,尝讽茂之篇句云:“衰废归邱樊,岁寒见松柏”。不觉禅意超散,若在卢霍之间矣。异时同归,犹茂之之不忘也。嗟乎湛君,用刊岩石,傒侍后之知我者,得不继之乎。贞元六年,岁在庚午,检校尚书员外郎兼侍御史邱丹志并诗。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

不见昔簪裾,犹存旧松竹。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余仰江海人,归辙青山曲。

 

这篇志为古体散文,诗为五言古风,写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庚午岁,即公元790年,距今已有1222年历史,在无锡惠山的峭壁上经风沐雨(邱丹:嗟乎湛君,用刊岩石),堪称国宝级文物。

按邱丹文中“余登兹山,以观三篇,列于石壁,仰览遗韵,穆若清风”的记述,早在唐德宗贞元六年之前,已有南平王刘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湛茂之《历山草堂应教》诗、江淹《无锡县历山集》诗留刻于壁,湛贲诗“遗文焕石壁”也证实了此事。湛贲时以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写了《伏览吕侍郎邱员外旧题十三世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题历山司徒长史祖宅》、《别惠山书堂》这三首诗,不知留刻于壁否?

邱丹赞赏湛茂之的诗文 “野而典”,为人则“特以松石自怡,逍遥沉寂,终见止足之意,可谓当时高贤矣”!评价是很高的。他登山怀古,爱乌及人,于是“遽访湛氏胄裔,山下犹有一二十族,得十三代孙略,执其谱书,残墨尘蠹,年世虽邈,茔陇尚存。”

他急急忙忙下山,访问湛茂之的后人,还有一二十族人,得见其十三代孙湛略拿出的《湛氏族谱》翻阅,已是残破不堪,好的是虽经历了十几代,湛茂之的坟墓还在,聊可安慰。

接下来,叙述他阅览《宋史》,不见对湛茂之这位高贤的记载,咨嗟恻叹,遗憾不已。那怕有一篇这位高贤的诗文,也可让他青史留名,千秋不朽啊。“因复追辑六韵,以次三贤之末”,并与惠山寺的释若冰,及道友邑僚,共倡诗风,讽玩前贤佳赏,以光文脉,于是为纪念湛茂之而志其事迹,撰了这篇文和诗,刻在惠山石壁,留给后来人。

 

在《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二·艺文》第5-6两页,则依次记载了韦夏卿、李益、于頔、吕渭四人以《奉同邱院长题湛长史旧居》为题【湛凌松按:刻本按例刻为“前题”,《全唐诗》、《四库全书》在收录四人作品时,题目各略有所异;这里为研究的方便,均将原“前题”统一标题为奉同邱院长题湛长史旧居》】的唱和之作,紧接着是湛贲的三首诗。

邱丹已自书出处为检校尚书员外郎兼侍御史,刘铄、湛挺、江淹、韦夏卿、李益、于頔、吕渭诸人为何许人也?又为何都与惠山有缘且缘份不浅呢?不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人,是不会关注这些前贤的,故简介八人生平,以增见闻。

 

刘铄431―453),南朝宋宗室、诗人。字休玄,小字乌羊,原籍彭城(今徐州)宋文帝第四子,母为吴淑仪。元嘉十六年(439)封南平王,历冠军将军、湘州刺史,累迁南豫州刺史、豫州刺史,领安蛮校尉,改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刘劭弑立,以为中军将军,进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铄少好学,有文才,未弱冠,拟古三十余首。时人以为迹亚陆机,颇以自负,为此与刘骏发生矛盾。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刘劭弑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伐,铄归顺较晚。同年五月,刘骏称帝,铄进司空,赐药死,追赠侍中、司徒,谥穆王。工书,笔力结构老成。刘铄作品中较受人重视的是一些拟古诗,如《拟行行重行行》、《拟明月何皎皎》《代收泪就长路》等。这些诗题材虽类似古诗,但往往能独创意境。如《拟行行重行行》中“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诸句,吸取了辞赋的排比手法;《过历山湛长史草堂》中“溜众夏更寒,林交昼常荫”两句,较注意炼字,开了梁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先河。说明刘宋中期以后一些诗人已开始向齐梁诗风演进。《隋书·经籍志》载刘铄集五卷。今存文一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十首,收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又据《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以《寿阳乐》九曲为刘铄之作,收入《清商曲辞》。

 

湛挺字茂之,六朝人,生卒无考。曾官宋司徒右长史,与南平王刘铄友善。致仕后隐居无锡惠山,筑草堂读书、讲学其中。诗风古朴典雅,以松石自怡;逍遥沉寂,蜚声梁园;洁身自好,忘情山水;仅存《历山草堂应教》一首,被邱丹誉为当时高贤。

 

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 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

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二十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江淹的许多代表作品都写于被贬期间。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萧道成代宋自立,江淹被任为骠骑豫章王记萧嶷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齐武帝永明间,任庐陵内史、尚书左丞、国子博士诸职。少帝萧昭业即位,江淹任御史中丞。明帝萧鸾时,又任宣城太守、秘书监诸职。梁武帝萧衍代齐后,江淹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梁天监四年(505年),江淹去世,时年六十二。葬在故里江集村东北约六公里处(今民权县李堂乡岳庄村西),梁武帝为他素服举哀,谥曰宪伯。《梁书》、《南史》有传。江淹的作品,据《自序传》说有十卷,这是江淹在齐代时的记录。据《梁书·江淹传》的记载,“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可知他后来又有新的作品,自己辑录为前后两集。《隋书·经籍志》记载:“《江淹集》九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记载是“《江淹前集》十卷,《江淹后集》十卷”。唐朝之后,大多记载为十卷。明人胡之骥著有《江文通集汇注》。据《梁书》本传,他还著有《齐史·十志》,今佚。

 

邱丹(750-820),嘉兴人,唐代诗人,曾任诸暨县令,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等职。后弃官学道,隐居临平山(又称邱山)。与韦应物、鲍防、吕渭、刘长卿、顾况等交厚,酬答唱和。清人沈谦称为“仙才”。邱山之麓有曲竹,相传是邱丹的手杖所化。有曲竹坞、黄牯岭、邱真人祠等,祠中有丹炉。

 

韦夏卿(741-805),字云客,杜陵人。父迢,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有女韦丛,许配未曾有官名的元稹。大历中与弟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等。授高陵主簿,累迁刑部员外郎,改奉天县令,转长安令,拜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夏卿深于儒术,所至礼招通经之士。时处士窦群寓于郡界,夏卿以其所著史论,荐之于朝,遂为门人。改苏州刺史。贞元末,初授夏卿徐州行军司马,寻授徐泗濠节度使、吏部侍郎,转京兆尹、太子宾客,检校工部尚书、东都留守,迁太子少保。卒时年六十四,赠左仆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五、《新唐书》卷一六二。《全唐文》存其文二篇,《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别张贾》、《送顾况归茅山》、《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仕途失意,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宪宗时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于頔?-818)字允元,行二十九,后周太师谨七世孙,鲜卑族,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其祖辈自北周时迁入关中,世代为官。初以门荫入仕,补千牛,自华阴尉累迁侍御史。充入吐蕃计会使,时论以有出使之才。擢长安令、驾部郎中。

 

吕渭734--800年)字君载,河中(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唐浙东道节度史吕延之长子。唐肃宗元年间登进士、759年为太子右庶子,后擢升礼部待郎,出任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郡团练观察史,在湖南执政多年。后被赠予尚书右仆射,是代宗李豫年间的高级官员。和夫人柳氏生子温、恭、俭、让四子都成才。据说吕洞宾乃其孙,吕让之子。

 

据湛贲《伏览吕侍郎邱员外旧题十三世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诗可知,他贞元中登第,尝以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所以得访惠山,拜读邱丹为祖先留刻在石壁上的《题湛长史旧居》这首诗和志,感慨万端,追思绵绵,诗当作于知无锡县事时期。诗云:“名遂贵知己,道盛方晦迹。高居葺莲宫,遗文焕石壁。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调逸南平兆,风清建安绩。祖德今发扬,还同书史册。”这时,去邱丹贞元六年刻石不远,故有“遗文焕石壁”的惊喜,“调逸南平兆,风清建安绩。祖德今发扬,还同书史册”的快慰,诗句“名遂贵知己”、“ 调逸南平兆”都是涉及先祖湛挺与南平王刘铄的友谊一事。“道盛方晦迹”、“ 高居葺莲宫”两句,则说先祖湛挺功成名就时不为功名所累,辞官隐居,在惠山寺旁建草堂书院之事。莲宫,就是道观。几百年过去,真是沧海桑田,但见先祖草堂旁的池塘尚在,嫩草在春天漫野碧绿,因为有吕侍郎邱员外这些先祖的知音,才能“隳官长史籍,高步历山椒;丽句传黄绢,香名播宋朝”、“ 龙宫欣访旧,莺谷忝迁乔”、“祖德今发扬,还同书史册”,他谦虚地说:“从事叨承乏,铜章愧在腰”。铜章,县令的官印。决心学习祖先和邱丹、吕渭等前贤,报国为民,不然,“更施何术去为邦”?有此用心襟怀,湛挺十三世孙湛贲,做到官拜毗陵太守,也算光前裕后了。

我在思考,六朝时曾官宋司徒右长史的湛挺至唐朝时已历十三代,他的十三代孙湛贲、湛略这一支湛氏,籍贯江苏无锡惠山,现在惠山还有他们的后代吗?史载:“湛贲,宋长史茂之十三世孙。本家毗陵,后为宜春人。贞元中登第,尝以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后为毗陵守”。是说明湛贲任毗陵太守后,曾在毗陵安过家,后来迁徙到江西宜春,是为宜春人,他的后代还在宜春吗?湛略当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曾拿给检校尚书员外郎兼侍御史邱丹那部“残墨尘蠹”的《湛氏族谱》后来续修过没有?还有无后人延续到现在?埋在那里的湛挺墓,唐贞元年间邱丹访问时“年世虽邈,茔陇尚存”,又往事越千年,是否“茔陇尚存”啊?

这支湛氏,因湛挺致仕后隐居无锡惠山,筑草堂读书、讲学其中。又因其“诗风古朴典雅,以松石自怡;逍遥沉寂,蜚声梁园;洁身自好,忘情山水”,虽仅存《历山草堂应教》诗一首,却被邱丹誉为当时高贤。后十三代孙湛贲秉承祖先和邱丹、吕渭等前贤报国为民为民之志,贞元中登第,以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后官拜毗陵太守,说明家族文化源流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新塘湛氏的历史,和这支湛氏近似,自元末广东道德庆路总管府治中湛露致仕后卜居沙贝,诗礼传家,三世时出保境义士湛怀德,至七世而出明代大儒湛若水,也是说明家族文化源流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研究家族历史,一定要做到传承与创新并举,弘扬传统美德,这样才有意义。行笔至此,我想起《晏子春秋》里有“金壶丹书”的故事。读史明智,借古鉴今。南平王刘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湛茂之《历山草堂应教》诗、江淹《无锡县历山集》诗、邱丹《题湛长史旧居》志并诗、湛贲《伏览吕侍郎邱员外旧题十三世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诗和《甘泉湛先生文集》等前人诗文,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丹书”,上刻着安邦治国、保家为民之本,本应传之天下,用之四方,切不可象纪国国君一样,藏于金壶,不知研究发掘而加以利用,使“丹书”不“丹”,空有祖先传下的锦囊妙计,成为毫无意义的摆设。

国史、方志、宗谱是中国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宗族文化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打开“金壶”,取出“丹书”,将优秀的家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常怀水木本源之念,时存敦雍睦族之思,成长为参天大树、国之栋梁。

 

各位宗亲:

大家好!

近来看了湛伟胜站长发在群相册里的文字史料,很有兴趣,今天打了出来,发给大家研读。请大家向湛伟胜、湛仕彬学习!收集古籍上的湛氏祖先史料,提供加快对湛氏历史的研究。

                      湛凌松  2012223日星期四于松梅轩

 

各位宗亲:

大家好!

为了充分利用好湛伟胜站长发在群相册里的文字史料,经过细心研读,写了《邱丹题湛长史旧居志并诗所受启迪》一文,作为拟编发的《湛氏骚风流韵》一书的组成部分,书还在继续撰写、辑录,先发此文在群站里,请大家指正。

 

                      湛凌松  2012228日星期二于松梅轩

 

标签:  南平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