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氏字辈

关于川黔湛氏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

时间:2008/1/21 0:58:02  作者:湛凌松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504  评论:0
内容摘要: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现在,各地各分会(含筹备组)正在按湛族同宗联谊会的安排,为今年将在江西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积极准备。为实现2004年在遵义隆重召开的第八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暨中国湛氏促进会成立时共同决定的各项目标和第九第十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召开之后呈现的大好局面,经常...
 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

现在,各地各分会(含筹备组)正在按湛族同宗联谊会的安排,为今年将在江西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积极准备。为实现2004年在遵义隆重召开的第八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暨中国湛氏促进会成立时共同决定的各项目标和第九第十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召开之后呈现的大好局面,经常委会研究决定,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最主要的一项议程就是讨论通过编撰《中国湛氏族谱》这件大事。关于编撰《中国湛氏族谱》这件大事的一系列讲话、决议,早已收录在《湛族同宗联谊会文集荟萃》和2004年5月以后的甘泉报上,此文不再赘述。

为在编撰《中国湛氏族谱》时顺利衔接和纳入川黔湛氏的全部内容,川黔湛氏旧谱上一直存在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其它省份、地区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我想通过此文首先提出我的意见与川黔湛氏宗亲商榷。




一、关于应荣公入川的确切时间




关于应荣公入川的时间,川黔湛氏旧谱上一律记载为正德七年,一直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问题,我们在编撰《湛氏史志》时,湛族同宗联谊会名誉理事长湛坤耀给我来信提出质疑,认为应当在隆庆以后。为什么呢?因为按沙堤谱的记载计算,正德七年(1512年)甘泉公46岁,东之公才22岁,如何有应荣公这样大的孙子率子入川呢?如是隆庆元年(1567年)以后入川,则有可能,也较为合情合理,东之公(1490-1533),享年43岁,到隆庆元年时,已去世34年,如还健在,已是77岁高龄,方可有子孙入川。我将此信转寄有权后,丰都涪陵诸长老未能同意,当时虽复信婉言作答,但此事一直放心不下。川黔湛氏旧谱上对祖先生卒有准确记录的人,第一个是湛德星。见湛德深(1868-1925)湛德澄(1871-1925)光绪十八年壬辰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湛德深,文生 ,字深,号造之;晚年又名湛帝德,字尧天,号勋臣、放勋。湛德澄,字炯荧,号逄原;晚年又名湛同德,字乐天,号康臣、鸿勋。之所以要不胜其烦地夹注二人的诸多字号,因为对辨识哪些川黔湛氏旧谱是他们所修,十分重要而且大有帮助)记载:“《新开河大佛顶茶林沟长冲祖宗人丁根源》:湛大宠长子朝武,号凤才,张氏,葬于龙房湾宅后;生子德星,号国斗,生于隆庆元年,亡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岁,葬长冲垭口生基中井。”而此前出生之人的生卒年代,均无记录。因此,我认为川黔湛氏旧谱上对入川始祖应荣公于正德七年率子入川的记录和祖孙三代缺生卒等项记录的原因,是湛之淮于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在武隆长坝首修《湛氏族谱》时,一是自应荣公入川至嘉庆二十年,在时间上相隔303年,二是无族谱相传,靠推断写定,难免有误,而以后湛方相、湛方华、湛方朗、湛德深、湛德澄、湛多文等公修谱时又沿用这一记录,其实都是严肃认真的结果,是知之为知之,是信以传信的正确态度;而对应荣公正德七年率子入川,没有怀疑过,因为没有见过沙堤谱的任何记载,也未象我们现在这样与沙堤湛氏同宗合族定谱,无法了解甘泉公父子生卒的准确信息,是疑以传疑的结果,态度也是严肃认真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现在知道了更多的情况、更多的信息,加以纠正,是应该的,是可行的,祖先也不会怪罪。怎么改呢?我建议运用数学上的模糊理论,定位为:

隆庆年间至万历初,应荣公率子入川,是为入川始祖。




二、关于应荣公率几子入川的正确结论




关于应荣公率几子入川的正确结论,本来早在1995年春节笔者为《湛氏史志》所写的总序中就已作出,但是遭到正安会议上川黔代表几乎一致的反对,害怕引起纠纷,达不到两省联合修谱的目的,故按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同意了大会决议。在正式出版的《湛氏史志》中,这个《湛氏史志总序》被删掉了叙述这一部分内容的3400余字,就是现在第七页总序最后两个自然段中间的内容(而且,现在倒数第二自然段中,也未经我允许加进了五子这一错误内容,当时在白鹤湾发书时看到后,我很生气)。正安会议后,我又分别致函两位副主编湛有权湛文仲、大寿大鹤分会的理事长及其他联谊会主要领导,除两位副主编回函同意我的观点外,其余或回函表示不同意,或未能回函,湛有权在回信中说,光我们同意没用,要群众心服口服才行。再后来,联谊会应邀分别在大寿大鹤分会召开的两届大会上,我也找过两个分会的主要领导细谈过此事,意在征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应荣公率大宠大海大居三子入川才是正确的历史事实,但要说清这一问题,却颇费功夫,因为有的旧谱多有舛讹、改动,不熟悉族谱的人,一时很难理清。兹举未经任何改动的两部族谱为例:

1、湛之淮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于武隆长坝所修《湛氏族谱》记载:“《入川始祖湛应荣世系》:一代湛应荣,正德七年入川,随带三子,湛清号大海、湛本号大宠、湛全号大居。应荣殁后葬于丰都七甲地名白鹤湾宅后生基中井。”

2、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记载:“正德七年壬申,湛应荣随三子湛本号大宠、湛清号大海、湛全号大居入蜀。”

这样虽已说清了问题,但恐怕还有宗亲有疑惑之处,请看《湛氏史志总序》被删掉的3400余字部份的原文字内容,或可尽释心中疑惑。请格外注意,原文字内容中提到的《湛氏史志》是指湛有权总纂的1992年壬申版油印本《湛氏史志》,非后来由我主编的1996年乙亥初版本和1997年丁丑再版本精装印刷的《湛氏史志》。




《湛氏史志总序》被删掉的内容如下(为叙述方便和更有逻辑性,略有改动但基本是原文):

因为川黔湛氏家族经历甲申兵变的动乱,在清朝267年之间,之淮公于1815年首修《湛氏族谱》,方朗公于1851年增修绘图作序,德深公于1892年增修作序时分别录谱存窑溪、珍溪、江口和正安(正安一册经湄潭、遵义府城、遵义茅坡等地保存至今),这三次十分重要的修谱工作,均明确应荣公入川时只有湛本、湛清、湛全三子,而无大寿大鹤二子的记载,显系清末民初或更晚时族人修谱所误,故应纠正,不再误传。所有川黔《湛氏族谱》,都对本宗支详加叙述,也较为准确,而对其他宗支叙述简略且较多错讹;而各宗支在修谱时,未进行广泛地联系,或独立修谱,或请出某支族谱为据增修,并定下各自不同的谱诀,未能执行方华公所定“懋之方作德,礼义传家长,官守清廉吉,名成思保常”二十字谱诀;故时有代序不明,矛盾迭出,张冠李戴,名和字用错等事发生,对不熟悉整个川黔湛氏历史变化的人,实难一览全貌。


《湛氏史志·大寿公支系》:“大寿子万朝万桥。万朝王氏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振。国攀子金选、金通、金达、金甲、金益。” 大寿不存在,这里的大寿实际是大海之误,请看:


    1、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记载:“湛大海生朝岗朝冯、朝清(二公误记为朝湖,从列表和文字叙述其子孙名字看,正是朝清之后,故改回,下同)、朝柏……《綦江清羊市祖宗人丁根源图》:应荣子大海大宠大居;大海子朝冯朝岗朝清朝柏;朝岗子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玺;国庆子金选金道金达;金选子应基应甲应策;应策子湛柏湛宾湛宣湛宋。《云阳县江口祖宗图》:国庆子金选金道金达;金选子应基应甲应策;应甲子承荣承贵。《合州明东里四新七甲鸡母沟小米溪云门镇总图》:国玺子金平金伦;金平子朝福袁氏生启鸿启鹏;启鹏陈氏生国印国明国治。《石滩子岩上蔡家大田黑石祖宗人丁根源》:始祖湛清字大海生四子,湛朝冯字万桥,子国忠国启国法国孝,住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湛朝岗字万朝,子国顺国治国庆,亦住绥阳,国玺迁居合州;国攀生二子金龙金柱,俱乏嗣,招婿作子;湛金柱孙氏,招婿冉文之,受业黑石田地一份,后复冉姓;湛金龙生二女,长招婿蔡文彬,受业蔡家大田,后还宗复姓;次招婿沟池秦永嵩,请凭族中湛汇渝等更名湛永嵩,受业石滩子、岩上,生湛引渭李氏,湛引沂谭氏。

2、湛家堡湛应铭于民国三十五年抄录《湛氏族谱》记载:“朝冯朝岗兄弟二人,系四川省丰都县白鹤湾屋基高阶堰居住,因甲申兵变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旺草五六二甲分住。朝冯公住肖家坪,朝岗公住高家岩青杠坪。朝冯柏氏生四子,长名国启,次名国忠,三名国孝,四名国法;朝冯卒葬于梅子湾人行大路坎下,土坟一所即是;柏氏卒葬于白蜡园挨国启公生基右边,土坟一所即是。朝岗公卒葬于高家岩尖堡下,在陈姓所包之坟上面,土坟一所即是;朝岗生国现,后迁于遵义府城内三关楼。湛万桥张氏陈氏生三子,不识名号。湛万朝王氏生三子,长名国庆,二三不识名号。”

3、道真县忠信镇湛义发藏《湛氏族谱》记载:“湛朝冯号万桥,湛朝岗号万朝,万朝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俊。”

4、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记载:“此谱传世,系万朝(明贵)祖发派,其子孙迁至遵义府绥阳县旺草岭石邱关,后迁綦江县清羊市居住,至今不知其后。湛大海生长子明贵,字朝岗,号万朝;次子朝冯,号万桥;三子明河,字朝清;四子宗河,字朝柏弟兄四人。”

综上所述,应荣公入川时只有湛本号大宠、湛清号大海、湛全号大居三子,现川黔湛氏(除汤家桥国寅公一支外)后裔,均系此三公之后;大寿系大海之误,现三种版本的《湛氏史志》所列大寿人丁,实为湛大海长子湛明贵,字朝岗,号万朝之后。



《湛氏史志·大鹤公支系》:“大鹤子本源。本源秦氏生湛荣湛华,湛华何氏生俸林,俸林况氏生应试,应试余氏生文公文道文甫。” 大鹤不存在,这里的大鹤实际也是大海之误;而“本源秦氏生湛荣湛华,湛华何氏生俸林,俸林况氏生应试,应试余氏生文公文道文甫”这一记录很紊乱,不知源自何谱何处。本源应系朝清之误或号名,笔者所见族谱均未见此名;俸林是湛荣贵的号名,秦氏是其配氏生湛荣,湛荣何氏生应试,应试余氏生文公文道文甫;湛华则是湛有贵所出。请看:

1、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记载:“湛明河字朝清,罗氏,生于丰邑,于万历年间到武隆县,生子四人。长子荣贵字德富号俸林,秦氏;次子有贵字德荣号俸年,冉氏;三子德贵,彭氏;四子子贵字德华,罗氏。四房子贵从贵州回转涪州,只有荣贵有贵德贵三人迁于遵义府正安州思里七甲地名曾家沟、长岭岗、段家屋基、腊湾、大水井居住……湛荣贵及蒲氏,亦葬于段家屋基德贵祖之坟旁;湛有贵及冉氏,葬于大屋基;湛子贵及罗氏,葬于土溪靖……湛应贵曾氏、洪氏,曾氏生长子文湟,次子文滔,三子文渊,四子文源。应贵父子回涪州洪家桥之渡人湾,曾氏死后葬于冯屋基,有白鹤栖庙为证。其后又迁川东永宁、长寿、涪州铜岭,定居于重庆府巴县江北镇书馆,再娶洪氏生洞淇。洞淇字录斋,贡生,余氏生长子光昌,次子光震,三子光章,四子光国,五子光远,六子光表。湛光昌字孚文,廪生,杨氏,出任大宁县训导。后湛洞淇之妻余氏回到祖籍,湛洞淇父子至卜地坝复祖业时,有前母之子二胞兄文滔同往,念在同脉归宗,将一家山地田产并祖坟旁之沙子边付送。湛文滔字永江,隆氏生长子汇中,次子汇东,三子汇海。”

2、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记载:“《贵州绥阳綦江铜锣铺祖宗人丁根源》:湛荣贵号俸林,湛有贵号俸年,现住白屋许家山。《白屋许家山祖宗人丁根源》:湛荣贵号俸林,秦氏子湛金荣(金字系后人红笔所加);金荣何氏子应试;应试余氏生文道文藻文甫文元;文道王氏,文藻陈氏,文甫薛氏,文元刘氏;湛有贵号俸年,冉氏生湛金华(金字系后人红笔所加);金华李氏生应富应弘应贵;应富李氏生文彬,文彬李氏生盈川,盈川张氏生朝宗;应贵曾氏生文滔文郁文淇文碧。”

3、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还精心绘制了《庙边白鹤湾河沟子石滩子岩上合州南川长寿黑石白屋许家山重庆龚家嘴罗家冲岩脚贵州绥阳綦江铜锣铺祖宗总图》,其中大宠一宗朝武朝宗朝华朝龙四支图谱十分完整准确,大海一宗朝岗朝冯两支完整准确而朝清一支有误(将荣贵有贵列出后,又将荣贵有贵子贵三人的字德富德荣德华和德贵另列入朝湖图系,故知朝湖系朝清之误;并可知湛荣贵除金荣一子之外还有启俸启望二子,湛有贵除金华一子之外还有启清启朝二子,湛子贵字德华有子启通等重要信息,可补充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没有记载的内容;德贵子孙记录无误)。这些图谱珍贵无比,可与其它川黔湛氏旧谱进行对比研究,纠正别谱错误,故我曾复印了两大张十小张,大张的一份连同湛习之所修谱复印件赠送给湛兆霖先生,一份自留研究,十小张附在十部《闽粤川黔湛氏族谱》(公元1301-1995年)之中,赠送给湛族同宗联谊会主要领导存阅。

综上所述,大鹤也系大海之误,本源应系朝清之误或号名,现三种版本的《湛氏史志》所列大鹤人丁,实为湛大海三子湛朝清之长子荣贵字德富号俸林秦氏和次子有贵字德荣号俸年冉氏二人的后裔。



关于大寿大鹤均系大海之误,本源应系朝清之误或号名,现三种版本的《湛氏史志》所列大寿后裔实为大海长子朝岗之子孙,大鹤后裔实为大海三子朝清长子荣贵、次子有贵之子孙,经严密考证旧谱,确定无疑。但是,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很多,不必也不应该追究前人的责任,如没有他们留下的这些哪怕有错误的族谱,我们不仅根本无法搞清孰对孰错,可真要成为数典忘祖的不孝子孙了。

这篇文章,是我按照手中掌握的川黔湛氏旧谱和《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对川黔湛氏旧谱上一直存在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其它省份、地区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斗胆阐明的我个人的观点,或许有唐突冒犯之处,敬请族人批评赐教,特别敬请大寿大鹤分会的族人批评赐教。我想将此文作为与川黔湛氏宗亲商榷的公开信,以便做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正确的历史资料,以便给各地各分会为将要编撰的《中国湛氏族谱》提供些微帮助,并请当代族人和后世子孙鉴察。

二00八年元月十九日于松梅轩

标签:联谊会 会议 中国 甘泉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