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

先父湛训良先生的诗联情结

时间:2015/7/8 9:51:17  作者:湛腾西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548  评论:4
内容摘要: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湛腾西家中有一本“书”,是竖排的,从右向左看,说是书,但却不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而是老爷子自已编辑出版的自选“诗集”,说起这本诗集,就有此故事。大约是1996年下半年,父亲大人跟我提起,想把自已多年来的吟颂之作集集出版,要我“赞助”,当时我想:我...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湛腾西

家中有一本“书”,是竖排的,从右向左看,说是书,但却不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而是老爷子自已编辑出版的自选“诗集”,说起这本诗集,就有此故事。大约是1996年下半年,父亲大人跟我提起,想把自已多年来的吟颂之作集集出版,要我“赞助”,当时我想:我等搞科研之人,评职称,自已想出版本把书都舍不得,还给你出“闲书”?当时就否决了。没想到,过一段时间,他又提出,准备自行打印“出版”印二三十册的样子,要我出“米米”,我看到老爷子这么有雄心,而且费用比正式出版少很多,也就同意了。老爷子还嘱我想一个书名,我说那就叫“闲农诗草”吧,老爷子欣然采用了我的命名,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本“书”,四本岳阳市“楹联天地”,一个笔记本,几封诗友通信,竟成了我留存的老爷子的遗物。

说到老爷子“吟诗作对”,是很有历史的。从记事时起,就知道我们家里也是“往来无白丁”的,晚年交游更广,大多是文友,笔友,吟颂之友,用家里人的话讲就是“谈起诗联,一肚子劲”。常号称自已是汨罗骚坛诗社“唯一”的农民社员,别人对他“刮目相看”,“倍受尊重”,等等,是不是“唯一”,我们也无从考证,也没有人跟他较真,我们倒是知道了,老爷子到了晚年,“虚火”还不小。

他之所以对文字活动如此痴谜,与他童少年时代“发蒙”是有关系的,他在闲农诗草的“后记”中有一段文字,大概是事实吧。

“我是农民出身,五岁发蒙。念完初小后在同姓陪笃老先生门下读一年经书,一九三一年舅父借用我村维新学校,设帐教周新春等二十名学生时,我附读一年得了些进步,尝到了书味。但因为家贫只得辍学从事农业,有一暇时常温习读本后,用晚间请堂祖父克仁公门下讲授孟文一册;每年逢正月初往营田岳老家拜年,内兄田宗祥是个饱读经书的先生,请他选讲古文并教我学吟诗,懂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格律规矩,我的吟诗就此起步。这次搜集可以纳入的诗词对联送呈君玉之先生为掘作审稿,并请撰写序言,多蒙惠赐;还有支持掘作的诗友,在此一并鸣谢。但本内缺点或多或少避免不了,烦希阅者来信指教,不胜感谢之至!”

“书”虽然是自行出版的,但麻雀虽小,肝胆具全,同样有题词,题词是湛中一老人(90多岁,仍键在)写的书法,“朝霞散绮”,也有周玉之老先生做的序文,原文如下:闲农诗草序

秋水轩主人曰:莺花月露雅怀多属雅人酒赋琴歌韵客旨哉斯言也。

先生姓湛,自训良,号闲农老人,以其身世而名也;今年七十有八,祖居楚塘,今之楚南村,东邻屈子墓(即屈原墓)陵,南绕汨水吕览渡口,西依屈原古祠北望母子及烈女两桥,且有京广复线宗穿东侧。先生居处诚可谓地灵人杰也。

先生禀性虚怀若谷,不慕荣利,广交游少年,曾就读于母兄翁正皆公门下,读书过目成诵,聪颖过人。及其长父母年衰,欲先生躬耕畎亩,因辍其学焉。

先生常于农事之暇,博览古今书史,尤为酷爱吟咏,无或稍怠;晚年逸兴更浓,近岁以来日积月累,不辞疲惫,集腋成裘,编撰抒怀之录,浮白载笔竟成得意之书。颜之曰:闲农诗草,观斯书也,抚今、怀古、咏物、抒情、赠和、酬答、感时、即事,无不淋漓毕至,情意蜿延,令人读之不忍释卷——先生之旷达诚罗江一雅人也。

今日,先生一起诗草见示,并嘱予为序。予蒙其不弃不辞剪陋乐而从其命焉。岁次公元一九九六年丙子冬十月上浣之谷旦教弟周玉之顿首拜撰

 

诚如序文所言,《闲农诗草》内容从面上来看还是比较广的,通读此序文,序文作者应该还是对老爷子多有“溢美之词”的。我虽然是搞理工科的人,但受其熏陶,也是粗通文墨的。至于老爷子的吟颂好到什么程度,我还是心中有数,不过其中有几首诗联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一九八五年,当时我大学毕业后从军在军校进修后,在北京总参通信部供职,回家休探亲假,期间听村上一位老人说到进京看了金銮殿,龙门阵一摆,说得就有点“神了。我心想,金銮殿不就是故宫吗?我也带你到北京去看一看,就这样有了北京之行,我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好玩一样,没想到他回家后竟成诗四首:

一九八五年乙丑十月初四日旅游北京过武汉大桥

匠心别具计鸿筹  砥柱根深应急流

虹锁龟蛇车畅运  长江天堑化通途


   一九八五年乙乙丑农历十月北京车站口占一绝

古稀年近远途游   一路平安到首都

可是晚年天赐福  满怀荣幸在心头

 

登毛主席纪念堂赋七绝两首

其一

天安门外灿金光  耸萃庄严纪念堂

主席精神长不朽  名扬天下永流芳

其二

久思开国老元勋  今得凭棺谒至尊

静默致哀瞻仰后  怆然涕下感怀深

现在觉得有点后悔,早知老人家还有这么多诗情,我要是还多带他看几个地方,说不定《闲农诗草》还能多收集几首诗呢。

有几首诗是歌颂任弼时的,其中我特别喜欢《读任弼时同志简史有感》这首五言。

 

一九八九年四月纪念任弼时同志逝世三十九周年

其一

先忧时乱忆当年  万重梯山似病猿

戎马长征谋远略  欲凭真理挽元元

其二(刊入《骆驼颂》)

从头创造新中国  更胜商鞅辟陌阡

四海推恩施善政  人民长此乐尧天

读任弼时同志简史有感五言一首

 

任公医国手,济世以良方。 

留苏得真理,红旗树井冈。 

参赞长征策,延安起发祥。

约法信天下,雄师克列强。 

拯民于水火,抗日挽危亡。

身经历数险,无欲自为刚。

神州方统一,华夏失栋梁。

读史思遗爱,衷心感国殇。

悼公思屈子,与争日月光。

 

老先生以骚坛诗社社员自居、自豪。有一次我带他到人民医院瞧病,晚上住在汨罗招待所,他老人家第二天早上七点不到居然要到一位骚坛诗社负责人家里去送一个表格与照片之类的东西。我说我不去,要去你自已去,这么早别人可能还没起床,不好意思去敲别人家的门。我说你又没电话,有电话的话,也可以先电话联系一下,看别人方便不。后来还是我站在外面,他自已去敲的门,由此事可见,骚坛诗社在他心中地位非常神圣,是他晚年的精神家园,在此我感谢汩罗骚坛诗社。

由于老爷子是骚坛诗社的铁杆社员,同时他也是爱国诗人屈原的铁杆粉丝,写了一些他的“职位”应该写的诗,也在所当然,摘录如下:

 

汨江呤五言古风(刊入骚坛诗选)

 

行吟汨江边,遥望汨罗岭。

岭上十二冢,累累疑相似;

战国古时坟,诗人楚屈子;

忧愤著离骚,文能绝世纪。

一朝被谗言,爱国怀沙死。

世世吊忠魂,竞渡龙舟舞。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读《屈原颂》感赋七绝三首:

离骚巨笔写兴衰,

楚使文光灿国徽。

今古名贤增注释,

异同有感共敲推。

其二

二千一百七零年,

代有诗人颂屈原。

盛世欣逢成选集,

华章丽句广流传。

 

其三

 

不是吟风咏月篇,

更无衰柳晚风烟。

皇皇一部忠魂史,

一读诗文一肃然。

 

尤其这“一读诗文一肃然”,这句我特别喜欢,我想这也是国学现在提倡诵读的原因吧,因为只有一读才能一肃然,才能得到更饱满的精神洗礼;宗教也要经常念经,为什么老要念啊,因为“一诵经文一肃然”啦,顿觉开悟。

 

老人家是不是很会填词,无从考证了,《闲农诗草》里只收了一首为少时同窗返乡台胞湛国屏老先生写的一首和词:

浪淘沙·步原韵

 

一日似三秋,想望悠悠,手书颁下已亲收,棒读华章推步韵,启智逍遥。万里隔赢洲,馈赠蒙酬,秒分时刻问东流,物质精神成敬意,厚谊长留。

(原词为:故里又中秋,雁阵悠悠,桂花香里道丰收,远祝亲朋和老友,幸福逍遥。皤发忆沧洲,腕表为酬,共徵时日快如流,千里鹅毛输敬意,乞笑相留。)

人家送他一个手表,表示是想“共徵时日快如流”,他老人家拿着手表“秒分时刻问东流”,所以这一句还是比较传神的。

老人家说的文字渊源,当然还离不开对联的,讲起做“对子”,老爷子也是有很多掌故了。主要是什么时候做“灯台”对子露脸了,什么时候又盖了帽了,等等。现只摘录几首如下。一九八三年,我表妹结婚戏台联,这个是不是原创可能还需要考证一下。

看梨园子第演文官拜相表武将封候俨然古貌古装衣冠使我怀前哲

听台上欢呼致新亲献花同旧戚添锦真个绘声绘色歌舞留人到夕阳

 

我父亲共有四兄弟,他在大,但其它三兄弟都先他而逝,八五年的时候,我在京工作,三叔过世,我未能参加葬礼,但通过这首挽联,我能知道他的心情。

一九八五年乙丑岁哭三弟国山去世挽联

带疾勤劳宁刻苦将兴庐舍未开基两百日病榻呻吟返魂无术悲何及

养志事亲同竭力支撑门户共绸缪六十年手足情深荆树凋零痛陡然

 

一九八八年自挽联充满了老爷子对人世的留恋,更没有忘记骚坛诗友进行深情的告别。

窘哉五岁发蒙九龄废学家无恒产业有恒心事亲奉老菽水承欢犹复启后恢先安贫处世几十年历尽艰辛返璞归真终正寝

已矣骨肉深情幽明永隔骚坛诗友桑梓交游义路辞行礼门告别唯剩生前德簿长在人间自古来权衡荣辱盖棺论定待公评

老爷子在2000年年底过世,享年82岁。2005年母亲也过世了,一起做墓碑时有个这个念想想把他的自挽联刻上去,不知当时为什么没有坚持,现在我想,其实刻上去,也挺好。

 

父亲过世也快十五年了,时时念想。这些年自已工作稳定,收入也增加了,但总是一个忙字,而老人家作为一个农民,晚年有这么优美的诗联心境,使我辈不得不挂目相看,我常在想,我也能加入骚坛诗社吗?加入骚坛诗社需要什么条件呢?其实自已也不明白自已为什么突然有这些想法,也许我心中已经有了一颗诗联情结的种子了吧。

——谨以此文,表达对老爷子的怀念之情。

  

                201543日于理工学院东院

标签:先父 先生 生的 情结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