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报

甘泉报200811 (100)期

时间:2017/1/14 22:55:22  作者:湛氏家族古今志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1776  评论:1
内容摘要: 在甘泉报成功举办100期之际,多谢各位宗亲、各界人士在稿件、资金、精神上对族报的支持。甘泉报现在是网络集体办报,所有的甘泉报来往稿件都会发往湛氏公共邮箱(见每期版头),希望有条件的宗亲抽空多去查看,多帮忙打字、改稿,以集体智慧办好甘泉报。办好甘泉报是大家的义务。07年以后的甘泉报图像版都会保存在公共邮箱的甘泉报专用文...
甘泉报200811_(100)期

 在甘泉报成功举办100期之际,多谢各位宗亲、各界人士在稿件、资金、精神上对族报的支持。

甘泉报现在是网络集体办报,所有的甘泉报来往稿件都会发往湛氏公共邮箱(见每期版头),希望有条件的宗亲抽空多去查看,多帮忙打字、改稿,以集体智慧办好甘泉报。办好甘泉报是大家的义务。07年以后的甘泉报图像版都会保存在公共邮箱的甘泉报专用文件夹。

欢迎加入甘泉报编辑部队伍。

发扬甘泉精神,磨砺湛卢宝剑,铸造上善理想,实现和谐愿景。

    

一报风行天下传,九州湛氏笑开颜。枝繁叶茂同根系,万世丁兴族众贤。

 

隆重庆祝甘泉报创刊、出版、发行100期!

 

热烈庆祝陈白沙与宋明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门胜利召开!


第五版右下角

《韶关湛氏要求寻找始祖发源地》

第二段开头的虽然删掉不要:   常务副理事长,虽然您辛苦了 

改为:    常务副理事长,您辛苦了!

  

第八版的 《宾阳父子四人状元才》

第四段前后还要一个大红色的“”字要改

育了三个儿子全部成

    湛永滋:世芳大子,宾阳湛族的第25代孙,博士、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现就职于广西医科大三附院。他刚参加工作就表现了非凡才智,上任不久他就和科主任共同创建医院六内科,由于工作出色,荣获医院十佳医师和南宁市先进卫工作者称号。

 第一版

1.                 .湛氏同宗联…(1)改为湛同宗联……(第四个黑体字处)

 

 

第四版.<<笑对人生>>

..前赤壁武  改为前赤壁此处的向后几个字 桃花园 该为桃花

 

 

<<宾阳父子四人状元才>>

a.       湛永滋 , 号改 : ,

 

   

    第五版    5.

.<<不辱使命……活动>>的最后一行,落款日期放右边.
 

以上为捐款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会务费1000元以上名单

一、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会费捐助及捐物名单 

(一)江西赣州宗亲捐款(捐款在100元以下的名单在本地公布)共计人民币51270

湛先卿15200   湛方荣4500  湛礼诠2200   湛志嵩2200   湛先荣2000

湛方旺 1000   湛志坚1000元  湛本珠1000   湛方维800    湛诗琦500 

湛诗佑500    湛志荣500   湛诗平500    湛方胜500    湛志晶380

湛克万300元 湛承庆300元 湛  300元 湛志金300元 湛  300  湛先杰300

湛诗权300元 湛方鑫300元 湛志龙300元 湛先仁300元 湛志龙300元(工行)

湛志山300元 湛礼训300元 湛桂春100元 湛先信100元 湛  100元 湛礼松100 

湛诗青290元 湛诗恒240元 湛志昆240元 湛先光250元 湛先绥250元 湛志扬260

湛诗焕210元 湛诗钧210元 湛诗柏210元 湛  190元 湛礼荷210元 湛志发240

湛诗玮100元 湛先耀130元 湛先亮110元 湛志慧110元 湛志拥100元 湛先级180

湛诗横120元 湛承林100元 湛承森100元 湛志樟130元 湛先荪120元 湛诗桃100

湛传炳109元 湛礼葵110元 湛志榕130元 湛礼诚150元 湛诗华160元 湛礼汉149

湛志升110元 湛志棋110元 湛承波110元 湛承高150元 湛先仁120元 湛承纹100

湛诗松160元 湛诗贤110元 湛诗苹110元 湛先河130元 湛先海140元 湛先连140

湛志青100元 湛诗文100元 湛  110元 湛礼标110元 湛诗禄140元 湛传华110

湛志冬110元 湛诗福150元 湛志勇120元 湛诗仁170元 湛诗奎150元 湛诗光130

湛诗华150元 湛诗龙110元 湛礼云110元。

(二)外地宗亲捐款共计人民币37600元(省市以第一个开票人的时间为序)

湖北: 汉川72100  孝感61000

湖南: 平江2600   汨罗500

四川: 安岳县湛明述300

贵州: 遵义市湛凌松300元 湛凌杉300  福泉市湛光荣300元 湛小军300 

瓮安县杨光蓉300元 湛明富300  风冈县湛义成300元 廖成贤300

广东: 雷州市分会123600  新塘分会3816800  河源分会72100 

广东: 湛国楠1000  湛剑平1000  湛乙松300  湛勤胜300  湛德林300

湛必文300   湛良柱300

江西: 铜鼓湛承兴500  湛青平500  湛裕先500  湛志鸿500

广西: 玉林41200

广西: 湛永杰400  湛世前300

重庆市分会500   重庆市武隆分会300   

(三)总计捐款人民币88870

(四)捐物情况:重庆湛高约赞助胸章150枚,价值462元。   

二、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会费支出清单

1、扬雅支出合计19318.75;

      2、芫田支出合计2329;

      3、餐费合计23400元;

      4、烟酒及礼品费等合计9480元;

      5、住宿费合计9200元;

      6、交通费合计4500元;

      7、照相摄影费合计4150元;

      8、资料打印费合计4730元;

      9、参观门票费:1420元;

      共计支出78527.75元。

三、收支结余情况

     总收入:88870

     总支出:78527.75

     结余:88870-78527.75=10342.25元。

四、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期间为位思堂及学校捐款名单

    香港湛兆霖:捐助扬雅小学、芫田小学各1000元及书籍;

    广东新塘宗亲:捐助扬雅小学、芫田小学各2000元,位思堂、维新堂各2000元;

    广东新塘湛李培:捐助位思堂1000元;

    广东雷州分会全体宗亲:捐助位思堂1000元;

    广东雷州湛泽:捐助位思堂100元;

    江西铜鼓湛承兴、湛裕先、湛承立、湛志鸿:捐助位思堂600元;

    广东湛江湛德兴、湛德善:捐助位思堂200元;

    广东龙门湛良柱:捐助位思堂150元;

    湛氏宗亲为位思堂神龛、神灯捐款446.70元;

    捐款总计为13496.70元。   

注:如有出入,请与湛族同宗联谊会赣州分会会计湛方旺(13907970234)、出纳湛诗权(13576667969)联系,进行核对更改。

 

这篇诗歌要求排在集体照片的后面

 

心语轻轻对你诉……

——《甘泉》报百期献辞

湛文杰

(一)

会当凌绝顶,共迎八面风;梅绽傲霜雪,色香味正浓。

湛氏创甘泉,帜立万众拥;几度历风雨,花开别样红。

遵义播火种,新塘建奇功;贤达人景仰,斟灌振雄风。

族报通四海,麾下聚群雄;电波连友谊,喜讯接春冬。

诗言君子志,文显豫章风;书画惊四座,华章人尊崇。

承志有来者,继业吾初衷;联谱功成日,举杯敬英雄!

(二)

红日蓝天大地碧野,旌旗彩球金曲飞鸽;群山举臂昂首欢呼,大海扬波齐声作和:《甘泉》创办百期纪念,中华湛氏举杯同贺!

用如椽笔,抒不尽我的真情诉说;铺万卷纸,绘不下我们赤心颗颗;掬三江水,唱不尽我们心中赞歌;邀五岳山,刻不下我们丰碑座座!

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峥嵘往事回溯;撩开神秘的面纱,追忆燃情岁月:曾记否,桃溪路惊人的决策?曾记否,遵义城燎原的星火?怎能忘,众族贤激扬文字?怎能忘理事长运筹帷幄?我古老而瑰丽的斟灌湛氏啊,四千载风雨征程花开花落;我美丽而年轻的豫章后裔哟,十余年艰难跋涉潮涨潮落……

追古贤足迹,我们曾上下求索;寻先祖仙踪,我们亦苦中有乐。子离不开娘啊,历史遗恨终有了结;树恋着根哪,现实证明久分必合。

奔腾吧,滔滔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夏大禹名垂青史,历史自有评说;流淌吧,浩浩长江我们的心脉,少康帝赐姓封侯,后人焉不把握?!

吹响了振兴湛氏的惊天号角;奏起了编纂族谱的动地鼓乐;承前启后我们已整装待发;继往开来我们正雄姿勃勃!

四千载经风雨猛进高歌,十余年举族旗辛勤劳作;四千载争朝夕安邦定国,十余年忙族务奔走相约……

创办了《甘泉》报情有所托,建立了甘泉网纵横交错;QQ里传送着联谊的喜讯,邮箱中谱写出精英的赞歌!

与时俱进方能红红火火,潜心耕耘才有累累硕果;痛定思痛才会克难奋进,众志成城才能兴族强国!

历史的疑问,我们将会仔细斟酌;久悬的难题,我们也要逐步攻克;我们将拭去失落的泪水,我们将享受丰收的喜悦……

情系族务,无论工作在他乡异国;奉献爱心,感人的善举历史定会铭刻。回溯过去,我们思绪万端如经纬交错;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激荡似大江东去千层波……努力吧,编湛氏家乘任重道远;奋斗吧,乘时代巨轮扬帆高歌!

 

20081123日于川城新堰

 

 

新塘宗亲 情系教育

“神七又圆飞天梦,宗亲再叙联谊情”。金秋十月二日,湛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一届湛氏同宗联谊会在江西赣县扬雅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相聚扬雅,亲如一家,共叙亲情。新塘宗亲,情系教育,慷慨解囊,捐助扬雅小学助学金3000元,我校师生感激不尽。学校将宗亲的捐款合理使用,一部分用于扶持贫困生和奖励优秀生,一部分用于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用宗亲的爱心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你们的义举将激励我们,我们决心加倍努力,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宗亲。

                                     (湛志焜)

 

笑对人生(即乐观做人)

笑笑笑,天天欢乐与健康

湛潮泰

一、人体健康必然无忧无虑,天天多快乐;反之,必然多忧虑,笑不起来。要健康必先健脑,古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无数事实证明:大脑死亡,人便死亡,但如果大脑一天不死,人也一天不会死亡。人的衰退首先是人们长期头(阳)在上,脚(阴)在下的生活方式,使脑供血不足,是阴阳不平衡的。人到六十岁后,脑萎缩了,便产生脑系疾病,如高血压性头晕、柏金森病、老痴、中风、昏迷......直至死亡;其次是人们的“七情刺激”致脑细胞受损;有人提出“六淫”致病,我认为人在大脑年青化时身体健康时,“六淫”是不易侵蚀人体的。

故要健脑,必须时时在日常生活中把养神放首位,改变只靠医靠药才健康的观念,必须在青中年时练好“倒立”,老人则练好“平卧竖高脚”以增强脑供血 (另附倒立三式),其次练好“禅坐入静”及“乐观”这两项。还要遵从“养生七项”(后面详述)

二、要创造和谐的家庭,这就要夫妻恩爱,做到互爱、互助、互谅;要避免互相猜疑,互挖缺点,往往从一些小事会恶化;长辈要远离嫖、赌、毒,否则家庭必分裂,长辈要看长远,要有修养,儿孙也必然孝敬。

我认为人体健康与家庭和谐是笑对人生的长远基础,否则其他虽也做好,也只一时不长久。

三、常想一、二最好是专著一、二。人的一生不可避免有不如意事,重大挫折,还有的人家中有不幸丧事等等。俗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则人的心情必然沉重,以至痛苦与悲哀,此时应抛开苦恼,转换心情,常想一、二,常想自己有过的成就与欢乐;但巨大的挫折、悲哀时,最好是专著于一、二。记得1991年我遭到巨大的委曲与挫折,心情十分苦闷,我立即动笔写我过去曾想写而未写的“生命在于大脑年青化”一文,把大脑与健康及疾病联系起来,我潜心思考、收集资料,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二十多天初稿完成,已从苦闷中变得十分喜悦,因为此文是中西医都无人提到过,是发明创造,能不喜悦吗?潜心专著,有成就便战胜一切困苦。

    有的人家中有不幸丧事,先要节哀顺变,然后潜心专著一、二,也许是战胜困苦的好办法,我还认为:一个人能达九十至一百岁后去世,应属“笑丧”是超越自然,战胜了阎罗王,应庆祝才对。不必悲哀。

四、知足常乐、奉献社会,我们今天是幸福的,应知足常乐,但社会上常见一些人不这样看,盲目祟洋,他们眼中“外国的月亮才是圆的”评论今天社会,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辱骂社会,满腹牢骚,奉劝这些人要重温我国历史。1、读读“孔子过泰山侧”2、读读唐朝夏夷中写的“伤田家”及杜荀鹤写的“山中寡妇“此二诗、文,反映了古代普罗大众的悲惨生活。3190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七七芦沟桥事变日军侵华。51938年日军屠杀南京30万人.......想想吧!我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及凌辱,我们能完全忘记吗?还要看今天日本政要年年参拜靖国神社,欧美政要公然出面接见达赖的访问,可见他们仍企图把我国台湾、西藏分裂出去,他们口口声声“中国威协论”实是内心想灭亡中国......从前的苦难,已不再来,这已是幸福,何况今天改革开放后,我们生活已大大好了起来。

    要认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感恩才对,人人都要维护祖国的富强才对,今天社会虽有很多不如意及污秽地方,那是旧社会的遗留,要再经五代至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完全消除,我们既要知足常乐又要存心奉献社会。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贡献亦有大小,但只要对社会有奉献,人的内心便快乐,便是做个有意义的人,不必“老大徒悲伤”。

五、爱好多样,发挥所长,促有成就,人的才华各有不同,有的在农耕上、渔畜上、盆景上、运动上、书法上、画画上、歌剧上、医疗上、技术上、电子上、文学上.......等,发挥各样所长,专著一、二做出成就,自然得到人们认可和称赞,有了成就,便心情无比快乐。

六、读书乐,读书看报可增长很多知识,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古文如:滕王阁序、前赤壁、岳阳楼记、桃花记等,诗词如岳飞的满江红、毛主席的沁园春、陆游的示儿诗......等,使我们心旷神怡;还要读读当今报纸看看世界上最新科技,如国际空间站,人造卫星上天探月,探火星、土星......等。打开眼界消除对宗教什么上帝,什么神仙等的迷信。

七、旅游会认识做人多么美好,会使人忘乎所以,去看一些宏伟建筑,北京的故宫、鸟巢、水立方、万里长城、香港的海洋公园,秀丽地方如:庐山、黄山......等。

八、多看喜悦的京剧粤剧、笑星表演,会使人捧腹大笑,则忘乎所以,把一切忧愁丢到九霄云外。

九、交友与带孙,要广交朋友,尤其忘年交(即与年青人交友)会使自己觉得年青起来,带幼孙逛公园,亦会全神贯注护理幼孙,很有乐趣。

十、助人为乐,老人亦应学雷锋,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则自然内心快乐,但有时应警惕不熟悉人的陷阱和受骗。

.  .  .  .  .  .  .  .  .  .  .  .  .  .  .  .  .  .  .  . 

前面已提出了倒立、乐观二项,下面再谈禅坐入静气功法和养生七项法。

“禅坐入静法”是养神重大之法。先说姿势,“盘坐式”以青中年较适宜,老年人则可用“平坐式”,入坐后要全身放松,其次是“守一”,即意守内景,俗说“意守丹田”,也可意守外景,即慢慢地反复地默念田园诗或风景诗,这就是以一念代万念达到入静。入静不是睡觉,而是”坐忘”,只暗觉着“一念”慢慢忘记自己的存在,这会使脑细胞回复有序化,进入安祥状态。

“养生七项”是二千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怡愉为务,治未病。”怎理解?是用各种“术数”(锻炼的,养生之道的)方法来调和自己有毛病的身躯,使之阴阳平衡,如动静结合,上下结合(即要倒立)、凉热结合(饮食与服药)、吃七八成,天天生活规律化、作劳或运动量要力所能及,留有余力,还要治未病。

天天以“倒立”、“禅坐”、“乐观”为重点,又要全面贯彻“养生七项”,便会做到大脑年青化,便是最好的治未病之法.                                 

      附供参考:

     《孔子过泰山侧》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之,使子路问之曰 ,“何为其然也?”答曰:“昔者吾夫死于虎,今吾子又死焉。”问“何不去”答曰:“无苛政”,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太纳税,田野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逃征徭。

                                        初稿20086  修改20081126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1赣州湛先卿15200元, 2赣州湛方荣4500元,     3赣州湛礼诠2200元,     4赣州湛志嵩2200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5赣州湛先荣2000,      6新塘湛锡威1200,  7新塘湛国楠1000,  8新塘湛海林1000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9新塘湛沃坚1000,10新塘湛怀光1000元,   11新塘湛李培1000   12湛新塘耀权1000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甘泉报200811_(100)期
13赣州湛志坚1000元   14赣州湛本珠1000元    15赣州湛方旺1000


你是

         ____贺甘泉报创刊100

               湛振康

你是丰碑

镶嵌着先贤的伟绩

铭刻着湛氏的辉煌

 

你是书山

催编辑们读书破万卷

笔蘸银河写锦绣文章

 

你是诗海

百花绽放香盛世

揽月捉鳖显风骚

 

你是纽带

架设虹桥通天下

湛氏联谊是一家

 

你是冬阳

百期照得寒窗暖

一夜笔花九州香

 

你是路引

率众遨游文明殿堂

将甘泉学说大研讨

 

你是灯塔

照亮湛氏寻根溯源漫漫路

指明编纂湛氏族谱新海航

 

你是航船

载我们乘风破浪

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写在甘泉报出版发行一百期

湛凌松

一报风行天下传,九州湛氏笑开颜。

枝繁叶茂同根系,万世丁兴族众贤。

 

 

赠族贤松梅轩主凌松先生

湛佳生

颂时献艺敢明志,纂谱牵头显挚诚。

昼访宗亲皆族事,夜歌盛世效先人。

豫章振起仗君力,姓字芬芳湛氏名。

心系甘泉呐喊声,殷勤汗水乐当今。

 

 

  沁园春.寄全国湛氏聚会的全体族亲

湛三光作于2008 10 2

    盛世升平,岁月如歌,江水悠悠。望花团锦簇,金笼翠嶂,长街繁盛,霞染琼楼。华裔扬眉,全球仰目,岁岁东风劲九洲。逢国庆,湛氏同聚首,万古情留。

    族人斗志同酬。看现在,宗亲相连意情投。忆征程奋搏,几番风雨,立足发展,几度沉浮。社会和谐,互通全国,进取同谋绘彩图。喜今日,共邀族事,业绩千秋。

 

付四郎公您在哪

广州湛国楠-赣州会议前夕有感 

付四郎公您在哪?三代单传只身去,

千万后人心挂牵,未知何处是真传。

付四郎公您在哪?赣县新塘寻金针,

只因年岁未缝上,请示明白血脉情。

付四郎公您在哪?全国族人修通谱,

祈求化身显圣灵,好把宗谱早修成。 

付四郎公您宽心。族系一时难理顺,

扬雅新塘兄弟亲,全国湛氏同根生!

 

郑重征联  (初稿)

广州湛国楠2008.11.5

lO24日下午,本人有幸被邀当嘉宾,参加广州电大我与电大书画摄影颁奖大会。会上,参会人员(包括师生嘉宾等)对我们的先祖湛若水给以极高的评价。特别是该校书画联谊会名誉会长、名书法家古桂高教授说:湛若水是一位大哲学家、大书法家、大教育家,名气很大;而且他在登峰街范围内建了一所学堂,名为上唐精舍,就在电大之侧的麓湖水滨,并写有《上唐精舍二绝》诗篇传世。有此人文元素,对广州电大很有积极的影响。

    会上,在嘉宾现场即席挥毫的时候,著名书法家、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周正山先生,写了一帧《上善若水》书幅送给电大惠存;书法家,广州大学客座教授陈伟棠先生写了一幅《发扬甘泉精神磨砺湛卢宝剑铸造上善理想实现祥和愿景》隶书给我留念。

    从那次会议后,我开始酝酿试试创作一副能概括反映甘泉公积极人生,以“上善若水”为横批的对联,用以自勉及励人。但由于功力不足,久思未得要领和贴切的内容。穷尽“吃奶之力”,只拟了很粗浅的上联初稿。至于成副对联的内容,唯有以“征下联”的方式请教族亲和高手了。

    不惴冒昧,现将拟写的粗绌的上联献丑于下:

    宗天理①,合天人②,任天官③,建天阶④,闯天关⑤,游天池⑥,着天衣⑦,归天蚕⑧,天润后人⑨,天天向上⑩;

    敬请族亲、楹联高手伸出援助之手,帮忙撰写贴切匹配的下联。

拜托拜托了!如一併对上联加以润色,那就更感谢万分。

自注:

  ①表示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

  ②表示坚持“天人合一”之说。

  ③书海出版社《三字经》112页对六官的注释是:吏部天官,户部地官,礼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甘泉公任过礼吏兵三部尚书,现只写了一个吏部天官为代表。

  ④甘泉公曾在西樵山建“天阶精舍”,其《新创天阶精舍作》一诗,写得很清楚而精彩;这里以“天阶”入联,是话中有话。

  ⑤甘泉公在广州建了规模宏大的湛家园,其南边有“天关精舍”,这里以“闯天关”入联,也是话中有话。

   ⑥天阶精舍外边有著名的天池,是西樵山的一个景点;天关精舍之侧也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时人叫它“湛家塘”,甘泉公称之为“天池”,并写有《同道林诸贤天关泛舟》一诗传世。诗写得意趣盎然,富含哲理。

   ⑦“着天衣”,有段故事:天蚕是一个十分珍稀的物种,从天蚕提取的天蚕丝制作的衣服十分名贵和耐用,也彰显穿者的身价。我国古代名儒喜欢穿天蚕农,因之称为“儒农”;我用省字和夸张语音,称之为“天衣”。(参看《广东新语》和唐皇甫曾的《送裴秀才贡举》诗)

   ⑧指归葬宝地“天蚕岭”。

   ⑨表示皇天润泽后人,也指以天润公为代表的湛族后人,语带双关。

   ⑩借用毛泽东的励志句,但有两层意思:一指湛族后人要“天天向上”;二是谨请湛氏后人要有“九天揽月”之志,奋发图强。

湛国楠上联,横批:上善若水。求征下联:

    宗天理,合天人,任天官,建天阶,闯天关,游天池,着天衣,归天蚕,天润后人,天天向上;

湛凌松应对下联:

法圣心,尊圣德,循圣路,传圣学,光圣事,访圣地,体圣字,达圣意,圣昌今古,圣圣无边。

 

湛世勇回文诗二首

扬雅幽静美景靓 静美景靓满年长

长年满靓景美静 靓景美静幽雅扬

甘泉清水流源长 水流源长情意甜

甜意情长源流水 长源流水清泉甘

 

 

湛世勇向天下湛氏宗亲征联

 

1、求上联;   下联:斟灌湛泉白水甜

  2、求下联;   上联:湛氏战士展示崭势

3、求下联;   上联:战神斜手槌轻矢

(提示:1、拆字。2、同音。3、另一层是“湛谌携手垂青史”。)

 

瓮安纪行

湛凌松

电话传情惊喜甚,同宗一脉瓮安繁

旧传和远四川死,新识兴科此地欢

虎将江公称好汉,慈萱王氏算巾贤

相呼叔侄连三世,上溯源流桑海迁

 

碑铭肃立朵丁关,仰望慈怀端泰然

遥想当年开拓苦,凝思目下赖其甜

湛家老屋井台在,山寨新居尧舜娴

欲借彩云书璇锦,蓝天山海写心安

 

绿水青山渐次多,乌江西去喜如何。

前村乐业场兴旺,后寨和谐楹对歌。

江界虹桥通险隘,深溪碧野卧湖河。

丰收在望望神州,奥运扬帆驰誉波。

 

  水西风摆柳枝条,觉醒人民皆舜尧。

民意从来称杆秤,人心向背会淹桥。

瓮安不再天高远,世界公然一树摇。

谁敢欺民谁失败,江山永固野火烧。

自注:

电话句,2008718,瓮安湛光远、湛明富、湛光荣给我来电话,湛明富说他们由正安迁来,祖辈说老家离湛20里,并邀请到瓮安考察。经分析,应与长岭岗湛氏有关。

旧传句,查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记载:“湛光弟万氏生四子:长子湛和远,万氏乏嗣,出川做生意,不知死于何时何地,万氏祖婆后易姓在花池龙塘关杀牛荡刘家,生子刘八爷,孙刘瓜生;二子湛海远田氏;三子湛山远冯氏;四子湛怀远万氏”。湛臣杰《九代家史豫章郡湛氏贵州正安长岭岗支实录》:“道光十七年(1838年)我堂曾祖和远、山远弟兄二人同去四川做生意,遇难身亡”。但与瓮安县湛氏宗亲举行的座谈会上,根据湛明富提供的资料,湛明富应是湛和远之后,其世系为:19世湛和远-20世湛云斗-21世湛井湛清湛怀-22世湛光才-23代湛明富-24代湛国林-25代湛兴科。

虎将句,猎户湛大江湛大富昆仲善猎,打的虎豹豺狼不计其数,其中曾打到一只从虎头至虎尾一丈二尺的猛虎,瓮安人称打虎将。他们打虎别具一格,用特制的虎伞,此伞解放后失落。与猛虎相遇时,毫无惧色,对虎说,虎爷!你不要伤我,我不杀你,你张开大嘴,我喂你肉。等老虎张开大嘴吃虎伞上的肉时,湛大江按动机关,虎伞立刻伸开,挂肉的伞尖有锐利的倒刺,深深刺入虎口,再凶恶的猛虎到了此时也得乖乖跟他们走。祥远公死后,王氏留下长子湛大湖守祖业,带领湛大江湛大富及两个女儿行乞来到瓮安,靠卖糍粑把四个儿女抚养长大,并一一给他们安了家。

相呼句,按湛光远、湛明富在座谈会上介绍的情形推断,清末民初湛大江湛大富两兄弟与湛井湛清湛怀三兄弟初识时,互相应当是对过字辈的,不然不会以叔侄相称。三世,言其多而已,亦因此处要用平声字。

碑铭句,朵丁关,位于瓮安县永和镇,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碑上文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铭肃立、仰望慈怀端泰然,则指湛光远杨广荣夫妇为其曾祖母王氏立碑一事。

遥想句,指王氏母子母女当时单家独户在虎豹豺狼出没的深山老林生活的艰难情景;不仅她的子孙享其荫泽,所有湛氏后裔都应向她表示敬意。

湛家句,湛光远杨光荣夫妇陪同我及胞弟凌杉寻访了王氏母子母女当时生活过的湛家老屋基、湛家龙井等处遗迹;湛家老屋基是一片茂盛的青草,湛家龙井得天地造化,仍然井水盈盈,甘甜爽口,细水长流。举目四望,后山坡高耸云天,前面是无边无际的如海群山,青翠欲滴,郁郁苍苍,山下是杨光荣后家隐隐约约的永和镇村寨,王氏墓旁有田李肖陈四姓组成的村子,有不少新式新房,老人们安闲自得,颇有唐尧虞舜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与我有何哉般的风范。

欲借句,璇锦,前秦时秦州刺史窦滔妻苏若兰用五色丝线织成的《璇玑图诗》。

水西,唐宋元明以乌江划界,乌江以东属播州军民府辖今遵义市各县市归四川管辖,乌江以西属水西军民府辖今黔南、黔东南归贵州管辖。

 

湛石林宗亲,你的多封来信编辑部已经收到。现在已经清楚你的意思,你说平江、汨罗、湘阴都没有东之(芝)公这个祖先,平江、汨罗、湘阴是由扬雅分支出去的。

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常务理事会增加湛荡根为副理事长、《中华湛氏族谱》编撰委员会增加湛共涛为编纂顾问。

◆20081113星期四,新塘一行24人去参加江门市纪念陈白沙诞辰58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的参观活动,参观了陈白沙祠、白沙父母墓、白沙墓、钓鱼台、白沙公园。

◆20081109星期天,新塘的湛伟健、湛伟龙、湛锦城、湛李培去深圳观澜参加在深圳工作的湛姓宗亲聚会,高州湛伟新、湛伟庆、湛伟武、云县湛定成、汨罗湛正波、湛细虎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宾阳湛世得问:明朝内江令韶州知府湛礼为何方人?可有史料可查?我宗三世旁祖讳宗澄就于明洪武年间赴任广东韶州府任同知职…

◆湛凌松答:明朝内江令韶州知府湛礼,多部《湛氏族谱》均有记载;200612月第一版《中华百家姓氏通鉴·第一卷》第870页载:“湛礼:明代钱塘人,字用和,永乐年间进士,任内江令,后官至韶州知府”。

《中华百家姓氏通鉴·第一卷》第870页除载历史名人湛礼、湛若水外,当代人载湛凌松、湛兆霖、湛尧勋、湛国屏、湛潮泰五人,尤以湛潮泰资料最为详细。该书欲出版一百卷,现正在预约第二卷,希望组织资料,让更多的当代湛氏有功之臣入选其中。

 

      

尊敬的江西赣州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主席团:
    “族亲满神州,友谊花盛开。在上一届全体理事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下,迎来了各地宗亲空前的大团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形势一片大好。今天我们满怀激情地又迎来了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的胜利召开,请允许我代表全家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宗亲致以最亲切的慰问;祝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为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湛氏大家庭而共同奋斗!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团结起来,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24代后裔 湛有权 敬贺
                                       
○○八年国庆前夕于重庆涪陵

 

一报联谊五洲四海湛氏

——纪念《甘泉报》创刊一百期

湛凌杉

《甘泉报》,这张以明代大儒湛若水之号命名的报纸,在共和国诞生四十七年之际诞生了。这份报纸的诞生,迈出了中国湛氏可喜的第一步,纸张很小,只有现在一篇报纸版面的二分之一大小。报纸虽然小,她却肩负着联系全国乃至世界湛氏宗亲的神圣使命!

一九九六年国庆过后不久,我从乡下回来,在家休息片刻,去正安县交通局看望父亲,父亲对我说:不要只顾忙于工作,工作之余要挤点时间看书看报,从中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变局,同时也要关心家族的兴旺发达。于是,父亲拿出湛有权先生从涪陵寄过来的一份《甘泉报》让我阅读。这是一期创刊号,是湛氏族人的一大喜事,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湛氏家族的第一份报纸,心情无比激动。

由于当时联谊会资金少,报纸印数有限,只有川黔及新塘各分会领导才有,我们只好争相传阅,了解湛氏家族的信息。

虽然是传阅,我不放过每一次机会,只要从乡下工作回来,都要首先到父亲那里看《甘泉报》。在报纸里我知道了先祖甘泉公和王阳明的故事,在报纸里我知道了日本友人志贺一郎研究湛甘泉的故事,在报纸里我还知道了香港太平绅士湛兆霖先生的故事……

想当初,胞兄凌松在家父及文举幺公的倡导下,决定从入黔始祖明河公起,修一部全新的正安《湛氏族谱》,来理清湛氏家族的根源。

其实,胞兄早在贵大读书时,因老师授课时讲湛凌松的祖先东晋湛方生的诗,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那堂课,讲得生动精彩,仿佛把湛凌松带进了遥远的古代,带到了祖先方生公的面前,聆听着方生公那动人的诗句:“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白沙净川路,青松慰岩首。此水何时流?此山何时有?人运互推迁,兹器独长久!悠悠宇宙中,古今迭先后。”从那时起,胞兄特别注意和“湛”字有关的信息。在花溪新华书店里,他偶然发现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谈到甘泉公,想起了老家那本爷爷亲手书写的《湛氏宗谱·源远流长》〉里对祖先湛甘泉的简略记载,便点燃了研究家族历史的热情。贵大毕业后,他白天在办公室工作,下班后在家里研究贵州黔北境内的各支湛氏族谱。等到家父及文举幺公下令时,他的初稿已基本完成,只需实地考察了。

历时十年的辛勤劳作,黔北的湛氏历史已基本清楚。于是,胞兄在正安组团到四川南川、武隆、涪陵、丰都等市县进行考察访问。此时,丰都已经出版了由湛有权主编的第一版《湛氏史志》,并得到了新塘湛氏宗亲赠送的《湛甘泉研究文集》几十本。湛有权先生组织涪陵、丰都的众宗亲热情地接待了这支失去四百多年从未联系的贵州宗亲。这是第一次川黔两省湛氏宗亲的大联谊,第一次握手,第一次互诉衷肠,第一次讨论湛氏家族的大事,第一次决定川黔联合修撰湛氏族谱。这次联谊,增进了两省湛氏宗亲的友谊,增进了两省湛氏宗亲的团结。为了扩大影响,增进对广东增城新塘湛氏家族的了解,他们二人决定首先出访新塘,并成立湛族同宗联谊会新塘分会。

湛族同宗联谊会新塘分会的成立,迅速促进了川黔两省与广东湛氏宗亲相互往来,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湛族同宗联谊会成立后,在短短的几年里,接连开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联谊会,这三次会议除了商讨族中大事外,还组织各种形式的祭拜入川始祖应荣公以及其他祖先的活动,还组织两省宗亲进行体育、摄影、书法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两省的大团结。第四届联谊会前夕,湛族同宗联谊会第一期《甘泉报》在四川涪陵中山西路十八号诞生,紧接着甘泉诗社也相继诞生了。《甘泉报》和甘泉诗社的诞生,标志着湛氏家族迈上了历史性的一个新台阶,标志着她向四面八方湛氏宗亲传递信息,团结在甘泉精神的伟大旗帜下,使各地分散的湛氏融入到湛族同宗联谊会的大家庭里。

第八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在历史名城遵义召开,增城宗亲首次派代表十三人参加,他们的到来,给大会增添了光彩。大会宣读刚刚成立的中国湛氏促进会《告湛氏全族书》,明确指出:“中国湛氏促进会的成立,旨在促进海内外湛氏的统一,以利加强联谊,谋求发展,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为散居海内外的湛氏游子寻根问祖做出积极贡献”。这次大会还纠正了应爵、应斗、应朝三公后裔的錯代问题,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这次大会盛世空前,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会后,甘泉报连续报道这次大会的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贯彻到每一个湛氏宗亲的心里,同时还和遵义诗词届的朋友们联谊,扩大了湛氏这个姓氏的影响,也扩大了全国湛氏宗亲的影响。

2005年金秋十月,是个难忘的日子,全国湛氏首次祭祖暨第九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在广州新塘隆重举行,这次盛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全国湛氏敦亲睦族、崇宗敬祖、联谊和谐精神的大检阅。这次大会号召:“发扬甘泉精神,磨砺湛卢宝剑,铸造上善理想,团结奋进共创新文明”。

在甘泉报的大力宣传和湛甘泉研究会网站配合下,2006年,又是一个难忘的金秋十月,全国湛氏宗亲聚齐在重庆涪陵九州大酒店,为促进全国湛氏宗亲的进一步团结,这次大会出版发行了《湛族同宗联谊会文集荟萃》,文集的出版,对推进湛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金秋十月,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在赣县隆重召开,一百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代表着全国湛氏宗亲的心声,到扬雅祭拜湛氏祖先,这正是我们从赣县出发,举起甘泉的旗帜,向“发扬甘泉精神,磨砺湛卢宝剑,铸造上善理想,实现和谐愿景”社会文明的大进军!

00八年十一月六日与柳杉书斋

 

 

祝贺甘泉报出版一百期   

甘泉报是湛氏家族的报刊。她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四版到八版,由不定期到月月定期出版,张张沉甸甸,版版扣亲情,句句奋人心。报纸中的每一篇诗文,每一篇出访记叙文,每一篇祭祖文,每一条湛氏村落的报道,每一条短小的体会文章,每一句子,每一个字,不管是作者,还是出版者,还是发行者,还是邮寄者,还是广大的湛氏读者,都有一份湛氏的心情,都凝聚着每个湛氏的心灵。湛氏家族的人之所以团结,是湛族同宗联谊会的力量,更是甘泉报激励着每个湛氏人的良性思想。

甘泉报是湛氏家族的骄傲,是每个湛氏人的心灵窗口,是照亮湛氏内心世界的一盏明灯,是激励湛氏奋进的航标,是子孙后代弘扬和传承湛氏先辈们高尚情操的喉舌,用这些词来镶嵌不过分。正是这张报纸联结了天下的族人;正是这张报纸使湛氏族人知道自己的光辉家史;正是这张报纸弘扬了湛氏祖先的辉煌历史;正是这张报纸震撼了湛氏的心灵;正是这张报纸鼓舞了湛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正是这张报纸磨砺了湛氏的意志;正是这张报纸引导湛氏做人的道理;正是这张报纸激励湛氏多行了善举……

每个湛氏初飨湛家人这一张报纸的时候,心中是如何的激荡,心情是如何的舒畅,顿时无法用言语来赞美,自家人为自家人感叹,外族人为我族赞叹。想想湛氏由斟灌的演变,上下几千年,谁又想到湛氏有今天的和谐,谁又想到有这张报纸来灿放湛氏的光辉,谁又想到有这张报纸来陈述湛氏家族的琐事。宇宙转,天地旋,人间年复一年,终于轮上新时代,社会昌盛轮到今天 ,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发展经济为根本,倡导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宣扬文化繁荣,提倡人善和谐,社会和谐,是史无前例的中华国家史。只有在这国家的大好环境下,才会有人民幸福的今天,湛氏族人也就有凝聚、交流畅谈的机会,甘泉报纸才会撒下人间湛氏都是爱的时代。

我们每个中华湛氏子孙,要珍惜这美好的时代,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报纸。不管你是高官,或者是总裁;不管你是厂长,或者是生意人;不管你是单位职工,或者是企业工人;不管你是富人,或者是穷人;不管你是城市人,或者是农村人,都应该珍惜这份报纸,更重视报纸的点点滴滴,字字句句。

为了甘泉报纸的创办、编辑、出版和顺利发行,我们有多少湛氏兄弟姊妹费尽心血,心甘情愿抒发感情;我们有多少湛氏为了作者文章的精益求精而伏案精雕细刻;我们又有多少湛氏自觉自愿捐款助报,还有湛氏理直气壮自愿出版发行甘泉报,甚至还有各个湛族部落的湛氏自愿为宗亲送报纸,这是湛氏人的美德,这是湛氏人的脊梁。还要特别提到的是,为了湛氏家族的团结,为了甘泉报纸的顺利发行,我们不会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做出过贡献而逝世的先贤者。

过去的100期甘泉报,牵动了天下湛氏的心,凝聚了湛氏,团结了宗亲。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强盛,祖国正在融入世界。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湛氏族人更需要精神食粮,更需要支持,更需要引导,更需要正确的世界观理念。我们要用甘泉报小小的天地,为广大的湛氏人服务,要为我们的湛氏后代人服务,使我们的族报更加一目了然,尽在眼底,学而得用,学而提神,学而有想像,让我们湛氏甘泉报越走越实在,越走越兴旺。

重庆湛高约

 

 

陈白沙与宋明理学学术研讨会预邀函

________先生、女士:

今年10月(农历)是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陈白沙先生诞辰580年。陈白沙先生创立江门学派,他上承程朱理学,下启王阳明心学,实现了明代理学向心学的文化转向。陈白沙所开创的江门心学与王阳明心学成为明代哲学史上重要的学术派别,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为了纪念陈白沙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推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由江门市人民政府举行的“陈白沙与宋明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081111——1113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大会衷心邀请中外学者拨冗与会,共襄盛举。

素仰先生、女士对江门心学、宋明理学深有研究,特邀亲莅大会。与会代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由大会承担,往返交通费自理。会后出版论文集。

为了保证会议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请阁下于2008731日前将《回执》寄回广东省江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或发至该会的电子邮箱。200810月中旬发出正式邀请函。

通讯地址:广东江门市白沙大道西1号 江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529031                 电子邮箱:jmskl@21cn.com

联系电话:(07503272571 3272570    传 真:3355443

联系人及手机:张惠(13686909913)刘德良(13750376284)郭文虎(13902882609          

会议主办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江门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江门市委宣传部  江门市社科联

协办单位: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  五邑大学  江门市文广新局

附件:研讨会主题与研讨会论文参考范围(见背面)

 江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8520

 

研讨会回执

姓名

 

 

性别

 

职务

职称

 

 

出生

年月

 

单位地址

 

   

 

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

 

论文题目

 

是否与会

 

备注

 

                 

                                       签字:

                    2008     

附件:

研讨会主题与研讨会论文参考范围

一、研讨会主题:陈白沙与宋明理学

二、研讨会论文参考范围:

   1、陈白沙心学研究

   2、陈白沙心学与程朱理学研究

   3、陈白沙心学与王阳明心学研究

   4、陈白沙弟子心学思想研究

   5、湛若水心学研究

   6、陈白沙心学与湛若水心学研究

   7、湛若水心学与朱熹理学研究

   8、湛若水心学与王阳明心学研究

   9、江门心学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研究

 

 

                                穗府侨复[2008]46  

湛兆霖先生:

    您好!您向我办反映位于增城市沙贝村的湛氏祖园被人破坏的信访材料收悉。对你来信反映的问题,我办江二芳主任很重视,批示专人办理。经我办派员到现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向主管部门积极反映情况,得到了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现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湛氏祖园制定了保护措施,将墓群划入市公园化建设项目范围。若日后祖园有什么问题,可直接向该局或我办反映,我办将继续给予协助。

    此复。

                          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信访室(印章)

 

江门市纪念陈白沙诞辰580周年大会暨陈白沙与宋明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

陈白沙与新塘礼义乡

湛汝松 

     在广东,知道增城新塘自古就有礼义乡之称的人很多;但知道礼义乡来由的人,可能就很少了。

      “礼义乡的来由与陈献章有关;因此,要了解礼义乡的来由就须由陈献章说起。

      陈献章(1428-1500),明代哲学家,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人称“白沙先生”。年青时,陈献章考举不中,便绝意科举,后随吴与弼讲学,名震京城,被荐翰林院检讨而乞归,此后屡荐不起,专心讲学。新塘人湛若水,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湛若水随师期间,陈献章经常到新塘,对新塘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一次,湛氏家庙落成,若水便邀请其师到家乡。乡人闻白沙先生到访,扶老携幼守在村口迎接,见到白沙先生都拱手致礼。陈献章感动不已.。当晚,乡人以隆重的礼节设宴欢迎陈献章,席间宾主互相礼让,谈笑风生,吟诗作对,切文磋赋,呈现出一派知礼识义的和谐气氛。陈献章顿时诗兴大发,欣然命笔,赋诗一首:

      忽然突兀见新堂,远抱飞云万丈光。

      主翁合是比闾长,此地还成礼义乡。

后来,新塘人为记怀白沙先生,便在村口立一门楼,门楼上的石匾,用篆书刻上禮義鄉三个字,两边镶着一对行书对联:禮鬥共入,由” 。从此,礼义乡的美誉便广泛流传。

      要了解陈献章为什么对新塘情有独钟?我们得先了解湛若水与他的关系。

湛若水出生于新塘,孩童时家庭屡遭不幸,14岁才入读小学。他资质并不聪颖,但刻苦勤奋,读书两年便进广州府学之门,27岁中举,29岁闻白沙先生讲心性之学,便斋戒三日,洁身澄性向陈献章拜师;而且焚烧上京会试的路引,决心放弃功名,潜心学习理学。若水尊师重道,勤思善学,践履笃实,对白沙先生的理学领悟甚深。因此,陈献章不但对若水格外器重,师生情谊与日俱增;而且还对若水的家乡、家庭也关心备至。学生宗庙落成,先生赋诗誉新塘为礼义乡;学生祖父樵林有一间祠堂建于上游庄,先生赠诗云“入云堂构昔日开,兰桂香风次第来;黄云山高几千丈,后山前日寄声回” ,一语双关寄托深远情谊。

      陈献章在新塘,写了很多送给湛若水的诗。

      六经尽在虚无里,万里都归感应中;

      若问此边参得破,始知吾学是中庸。《与民泽》

      四野云飞昼,园冈一室清。

      至虚元爱道,真隐或逃名。

      有疏微言室,无为大业成。

      一声闻绝唱,五岳看全经。《寄题小园冈书屋和民泽韵》

      陈献章以新塘为题材的诗,处处传播其哲学思想;连很多描绘新塘风光的诗作,都贯穿其“以自然为宗” 的宗旨。

      上游何处是?试唱上游歌。

      入涧花迷路,出门云满衰。

      景胜开图画,春番醉绮罗。

      静对南冈顶,月明秋更多。《卧游上游庄》

      系艇黄云下,黄云几度歌。

      登高云压顶,度密雨沾蓑。

      瀑涧宵呜瑟,山花昼挣罗。

      野人携茗磕,路打铁桥过。《次韵游上游庄黄云山》

      十亩林中半是塘,一蒲团卧花中央;

      百年真乐超人世,万壑清风在此堂。《自怡堂为增城湛演题》

      ……你听,新塘的人,新塘的物,新塘的事,新塘的山水风光,都尽在陈献章的诗中。白沙先生不但为新塘留下大量自然流畅的诗作,还留不少刚健豪纵的茅龙墨迹。

      若水不但是陈献章的得意门生,还是白沙理学的继承人。若水拜师时,陈献章巳67岁,从师讲学也30余年,从学弟子无数;但先生临终时却效法达摩西来传衣为信的做法,把江门钓台当作衣钵传给若水,以示将来有无穷之托

      皇王帝伯都归尽,雪月风花未了吟。

      莫道金针不传与,江门风月钓台深。《江门钓濑与湛民泽收管》

      可见,陈献章对若水的特别厚爱与深切期望。作为学生的若水更事师如事亲,先生逝世后,为其守墓三年;后来,还在新塘筑了钓台,并亦冠名为江门钓鱼台,以记怀白沙先生。

      众所周知,湛若水能成为著名哲学家,全靠陈献章的培养。新塘所以成为文化发达的礼义乡,与陈献章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曾载广州《老人报》,入选广州《文史纵横》

 

纪念陈白沙诞辰580周年的宋明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白沙学说与广东“二献”关系的初探

陈裕荣

在中国的哲学史与教育史的发展中,到了明代中叶,冉冉升起了一颗熣灿的巨星,世人皆知江门出现了位大学者白沙先生。白沙姓陈,名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晚年号石翁,出生于广东新会县(今江门市)白沙村,人尊称为白沙先生。

陈献章自小入塾学读书,也与常人一样,希望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19岁考中秀才,20岁中举人,之后两次进京赴考不成,却动摇不了他对学识深造之志。27岁那年,往江西临川拜吴与弼为师,苦学经年。感到无多大收获。即毅然回家自学,闭门苦读,博学群书,融会贯通历代前贤的经典著作,细心观察社会和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人情世态。由于清心静虑地深研学问,终于感悟到“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学贵乎自得也,自得之,然后博以经典,则经典之言。我之言也。否则,典籍与我能相涉乎”?白沙先生掌握到这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识取得飞跃的发展。于是便筑“春阳台”村旁,读书、讲学其中,摆脱儒家那些僵化的清规戒律,以其独特的诗歌、书信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研学问。使静寂的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活泼的场面。至令不少学者心向江门,纷纷投入白沙先生的门下。

“江门学派”的形成,虽说是上承宋儒理学,下开明儒的先河。黄宗羲称:“白沙先生学宗自然,而要归于自得。自得故资深逢源,与鸢鱼同一活泼,而还以握造化之枢机,可谓独开门户,超然不凡”。正是这独具岭南特色,超然不凡学派的出现,给当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学术界刮起了阵阵清风,吹醒了不少学者的头脑。向慕者纷纷投入白沙门下;排斥者视作异端;考究者又把它往宋儒濓溪、程朱学派中挂靠,极力探索白沙之学源于那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白沙先生的衣钵弟子湛甘泉称:“(先生)其自然之文言,生于自然之心胸;自然之心胸,生于自然之学术;自然之学术,在于勿忘勿助之间,如日月之照,如云之生,如水之流,如天葩之发,红者自红,白者自白,形者自形。色者自色。孰安排是,孰作为是,是谓自然”

白沙之学终于把理学的研究,从死胡同引上康庄大道。白沙先生的粤籍弟子如东莞林光、番禺翊、顺德梁储、增城湛若水等一大批人,出仕为官或讲学名山,大力弘扬白沙之学,荒蛮的岭南成了学术之区。

白沙学术思想的形成,在独专儒学的社会里,自然会继承不少儒家的学识精髓,这是无可否定的。但从白沙先生的诗文记述中,他自认是以广东“二献”张九龄、崔与之为师的。其诗的风格更别开生面的岭南诗风,自然清新可爱。白沙先生早在56岁时,声誉日隆,友人何宗濓来书大加推戴。白沙即作《何宗濓书来,推许太过,复以是诗》云:

后来乡里不如前,五百乾坤浪数年。

何地可扳文献驾?平生愿执菊坡鞭。

泰山北斗诸公地,明月清风病叟天。

窃比圣门吾岂敢,汗颜窗下读来笺。

    此诗明确表示要尊张九龄、崔与之为师了。

    次年竞梦见去世二百多年的崔与之与李昂英师徒两人,醒来即作《梦崔清献坐床上,李忠简坐床下,野服搭飒,而予参与其间》二诗,并序云:“公在蜀中,尝赋《水调歌头》一篇。其词曰:‘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西北是长安。人苦百年塗炭,’鬼泣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梦中对菊坡论举之词,故中联及之”。

清献堂堂四百春,梦中眉宇识天人。

报君西蜀青油幕,老我东篱白葛巾。

万里归心长短赋,九天辞表十三陈。

南风欲理增江棹,也借青山卜墓邻。

    十年后,白沙先生又为崔与之的《剑阁词》题跋云:“吾乡先辈菊坡先生宋丞相清献镇蜀时,题《剑阁》即此词也。襄梦拜公,坐我于床,与语平生,仕止久速偶及之,仰视公颜色可亲……因请公手书,公欣然具纸笔。呜呼!古今幽明一理,感而通之,其梦也耶?其非梦也耶?今书遗其后七世孙同寿云”。十年间,白沙先生两次为此词题诗题跋,实因《剑阁词》是与之报国志坚,乡恩情重的高昂绝唱。昔李昂英曾把此词比拟诸葛亮的《出师表》,后人把此词称为“粤词之祖”。故令白沙念念不忘。

    弘治十年冬,白沙先生作《韶州风采楼记》,又把张九龄、崔与之喻作“泰山北斗”,可见对“二献”的景仰。张九龄年代较为久远,崔与之与先生仅隔两百多年,江门与增城一水相通,白沙门下又有湛若水,刘宗信等多位学生是增城人,故十分熟悉崔与之的功业史迹,并和与之的后人亲切来往,有日崔潜把与之的遗稿集送来,白沙先生即喜作《崔清献公裔孙潜示遗芳卷,复许示遗像,予既书纪梦之作,于其还也赠之诗》云:“积雨階苔上,经旬断履痕。谁为门下客,公是菊坡孙。泽与流风远,名因避相尊。丹青遗像在,何日照江门”。

    白沙先生绝意仕途,专心教学育才,深研学问,对崔与之晚年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相”的高风亮节是万分崇拜的。故欲早日得瞻与之遗像。不久,崔潜果把先人遗像送来。白沙即喜作《祭菊坡像文》云:“先生宋代之名臣,吾乡之前哲。卷舒太空之云,表裹秋潭之月。淮蜀委之而有余,凝丞尊之而不屑。故能效力于当年,而全身于晚节……藐予区区,心驰梦谒。稽首丹青,謦郂若接……秋菊之芳,寒泉之冽,奠而荐之,用表贞洁”。

    祭奠与之遗像后,巧有乡人送来株紫菊,白沙先生即把紫菊并一诗回赠崔潜。诗云:

高风千古镇浮华,拟酌寒泉荐菊花。

江上一株红带雨,丹青同日到山家。

    后来张翊为白沙先生作行状有称:“迎先哲宋丞相菊坡像,为文祭于家,隅坐瞻仰,若弟子之于师者久之”。先生在日常吟咏间,也常在诗中流露对与之之情,如《对菊》诗有:“春事归桃李,西风响未休。长官三径晚,丞相一坡秋”。自注“菊波先生崔与之也”。又有云:

菊坡持酒越江滨,御笔亲题与醉巾。

丞相九回征不起,碧虚长揖梦中人。

    综上所述,可见白沙先生对崔与之尊崇之意。白沙先生虽不出仕,实际是个忠君爱国,心系百姓安危的人。对崔与之帅淮蜀的丰功伟业,特别是与之晚年隐居羊城,在叛兵围困羊城时,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安居平叛的气魄,更令白沙万分佩服。

    与之虽大半生为国事操劳,晚年在南粤大地也培育出温若春、李昂英文溪、杨汪中等多名杰出的弟子。文溪晚年又培育了陈大震、李肖龙、何文季、李春叟等多名弟子,这些人在宋亡后能保持民族气节,拒绝仕元,潜心学问,在学术上对促进岭南文化的发展贡献很大,这对白沙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有很大影响的。

    崔与之终生奉刘皋的“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财货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为座右铭。以他当日身居高位,誉满朝野,有丰富的学识和治国经验,著书立说应是顺理成章的,但他始终不著述,以免抑制社会舆论。白沙先生门生弟子满东南,讲学数十年,也仅以诗、书信施教。两人一脉相承,皆无书存世,又都留下发人深省的警世诗句,也留下些悬念。如阳明之学是得湛甘泉启发的,但阳明终生未提及白沙,有人谓他目空千古,又有不少学者深究此事,皆不了了之。其实阳明龙场悟道回京时,白沙先生已去世十年,王湛相与论学不足两年,因白沙无书传世,阳明又何从论及白沙呢?

    又崔与之临终前写给宋理宗的《遗表》云:“母不敬则内敬常存,思无邪则外邪难入。大书特书。用以自警,安行勉行,久而有功”等语,整篇都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可说是篇治国大纲,这对白沙先生能无影响吗?故白沙先生在送友人诗提到:“曲江,清献乡先达,敢道后来无此风”。

    南粤自赵佗归汉以来,受中原文化熏陶日深,人文日盛,至唐代中叶,孕育出名扬全国,垂名千古的开元盛世名相,开创唐诗清澹派先河的大诗人张九龄。他晚年犹发起开凿梅岭驿道,促进南北交通的发展,去世后溢“文献”。

    两百多年后,南宋在强邻压境,风雨飘飘的年代,又涌现出一位治世能臣崔与之,与之出身增城庶民之家,是岭南由大学考进士的第一人,检法广西,深入琼州反腐倡廉除暴政。后人把他的言行编成《海外澄请录》、《便民榜》。临危受命,帅淮帅蜀,力挽狂澜,固边富民,誉为治世能臣。晚年挺身而出,平定摧锋军判乱,保得广东安稳,又十三辞右丞相兼枢密使之职,被誉为“千载一人”。其诗词笔力老健,清新流畅,人誉“高华壮亮,犹有唐人遗音”,《剑阁词》世称“南粤词祖”。死后溢“清献”。

    直至明代,又涌现出个大儒陈白沙,以其独特的儒家理学,震撼中国以至世界哲学界。向被岐视为蛮烟嶂雨的岭南,成了人文倡盛之区。

    今举世注重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一支重要的派系岭南文化,更生光耀彩了。白沙之学犹引人注目,故我认为,研究白沙之学,若忽视白沙与“二献”的承传关系,有若舍本求末,是难以完善的。
 

关于维修洁菴湛公祠内斗拱牌坊的报告

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位于新塘镇群星村内湛氏九世洁菴湛公祠(天下士祠)内的斗拱牌坊已经严重倾斜,需要扶正、维修。

    我们准备自筹资金,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已严重倾斜的石柱牌坊进行矫正,把深受污染而剥落毁容的红粉石狮更换。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做到修旧如旧。希望有关领导尽快研究、批复。

    此致

敬礼!

                                      洁菴湛公祠众裔孙

20081123 

 

联系人:湛松柏13509287018、湛锐添13609093310

通讯地址:广东增城市新塘镇群星村笃菴湛公祠(群星体育中心球场南门                               

传真:82602297  电子邮件:xtzwj@163.com
 

(99期第七版)

裨湛的故事,发生在《左传·襄二十九年》〈{C}{C}经{C}{C}〉中最后七字“冬,仲孙羯如晋”。〈{C}{C}传{C}{C}〉的原文如下:

冬,孟孝伯如晋,报范叔也。为高氏之难故,高竖以卢叛。十月庚寅,闾丘婴帅师围卢。高竖曰:“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齐人立敬仲之曾孙燕,良敬仲也。十一月乙卯,高竖致卢而出奔晋,晋人城绵而置旃。

郑伯有使公孙黑如楚,辞曰:“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 伯有曰:“世行也。”子皙曰:“可则往,难则已,何世之有?” 伯有将强使之。子皙怒,将伐伯有氏,大夫和之。十二月己巳,郑大夫盟于伯有氏。裨谌曰:“是盟也,其与几何?《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今是长乱之道也,祸未歇也,必三年而后能纾。”然明曰:“政将焉往?” 裨谌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子产?举不逾等,则位班也。择善而举,则世隆也。天又除之,夺伯有魂,子西即世,将焉辟之?天祸郑久矣,其必使子产息之,乃犹可以戾。不然,将亡矣”。

读其文,春秋战国时代郑大夫裨湛这位博学之士善言而有远虑的形象,跃然纸上。中国古代文献丰富如海,诚如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现在,不论是我们湛氏,还是荣安先生所宗的谌氏,都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挖掘祖国灿烂多姿的姓氏文化,把湛谌两姓的家族文化在新的伟大时代推向新的阶段!

斟灌正子戊子荷月十六(2008.7.18)于松梅轩

 

湛谌的不解之缘(二)

湛凌松

在我们湛氏四千多年的历史上,历代祖先为子孙计,不无繁简精粗的各式族谱;这些族谱有的传了下来,使我们能够依稀了解旧时久远的家族风貌,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有的则散失毁坏在历史的烟云烽火中,永远无法理清历史这团盘根错节的乱麻,徒留浩叹!

我们湛氏是轩辕黄帝的分支,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后代,系出远古姒姓;自夏代诸侯国复姓斟灌改单姓湛氏以来,虽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显得势单力薄,但代有贤达名宦。按照中国人重血缘、重亲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君则忠心不二、对父母则孝敬有加,视兄弟朋友如手足、视名节操收守如生命,讲究礼仪风范、讲究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我们的历代祖先不仅以勤勉忠厚为后世楷模,还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我们引以为荣的宗之楷模族之典范和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就定格在历代所修族谱上的字里行间。不论皇族贵胄、达官显宦,不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千姓百家莫不如此,形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独特的人文景观,故中国的《二十五史》、各省市县乡镇方志、各姓族谱家乘所涵盖的丰富史料,是世界各国无法比肩的。

诚如东夷散人湛嗣春先生在《湛族赋并序》中所云:“夫湛姓者,汉族之古姓,历经四千余年,乃一优秀民系。溯吾族古代祖先乃夏之同姓诸侯。轩辕之苗裔,大禹之子孙。太康失国,族人被难;惧亡国灭种,乃智去旁斗雚,合甚水而为湛,湛姓始诞焉。源出齐鲁寿光之福地,望重会稽豫章之新淦。此吾族之衍脉,湛姓之由昉。”然而“湛氏一族,虽人少姓罕。然追古论今,人才辈出。惜春秋战国之时,因天下纷争,兵连祸结,且世远年淹,未见湛族贤能载于典籍,鲜闻祖考英烈蜚声朝端。遥想祖先处于群雄振起之乱世,必也云龙风虎,有伟男报效斯世,有慈母教子庭前,才有瓜瓞绵绵载之谱系,得见子茂孙繁传于当今。方能我湛氏望出豫章新淦,乃有我祖先崛起闽粤湘赣。商周秦汉兮,亦泥雪难辩!至若魏晋六朝之际,隋唐元明之时,则英才每每见诸典册,豪杰屡屡留誉民间。或为朝廷重臣,辅弼于庙堂;或为封疆大吏,建勋于国家;或为辞坛骚客,名显于万邦;或为隐士名流,啸傲在山水。汉大司农湛重,青史留名烁古今;晋卫军咨议参军湛方生,《风赋》堪称千古之绝唱;汉荆州刺史湛仲,梁长史湛茂之,谯州刺史湛僧智,唐夫妻进士湛贲,唐贞元高州令湛贵,宋景佑进士湛俞,元大德奉训大夫湛露,明成化进士内江令知韶州府湛礼,明长沙府八台总兵湛清,清康熙将军湛英其,或载之典册,或选入方志,或铭刻家乘,轰轰焉,烈烈焉,皆卓有政声,启迪后世!若翻阅南粤《沙堤湛氏族谱》,载入《列传》中之伟大祖先,自治中公至选卿公,凡八十四人,皆元明清时之豪杰,将万古兮流芳。更载《列女传》、《贞女传》、《节女传》、《孝女传》,自三世妣敬庵公妻何氏至凌湘公女,计三十有五,懿德嘉范,孝悌淑贤,均有确指,令人感动!皇明弘治、正德、嘉靖三朝,理学名臣湛若水,历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望重两京,政声闻于朝野,才名响越海外;随处体认天理,堪称六字真言。儒学之大家,心学之泰斗。早则拜师向学于江门,晚则致仕著书于粤南。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王湛之学领一时之风骚,江门学派称百代之儒宗。若夫满清之时,进士举人,贡生秀才,黄甲绵绵。精忠报国之士,不绝史册;饱学儒雅骚客,名震文坛。湛族贤母列女,史册载焉。晋大司马陶侃之母,中国四大贤母之先。截发留宾,封鮓还书,人之称贤,堪为坤範。呜呼!湛姓一族,人仅数十万,人数虽少,出类拔萃之士,超凡出众之材,以比例论之,比之拥有数千万众者之大姓岂又少乎?”

这或可以做为吾湛氏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及影响的基本证明。我们来看看谌博士荣安先生对谌氏历史的叙述:

“我常想,我们的大节公在周平王在位的五十年间(公元前770——720),由周平王赐姓‘谌’(假设是在周平王鼎盛期的公元前748年受赐,那时大节公正值风华正茂三十岁左右,这样,大节公就应当出生在公元前778年),谌氏现在已经传至81代孙(鄂陕族谱已传至87世孙!);孔夫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比我们大节公晚了二百多年;孔氏第80代孙200611在台湾诞生,孔氏当今健在人口逾300万,远比我谌氏为多!按照国家自然基金会项目《中国姓氏人口调查》的成果,我谌氏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中仅为288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谌氏先祖中有的改了姓!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改姓呢?如果能在编撰《中华谌氏通谱》之前,把我们的祖先在什么朝代、什么原因改姓搞清楚,把已经改姓的、实际上是我们的同宗同祖兄弟们联络起来,那么,‘我们的队伍’就可以与孔氏家族相媲美了,那样的话《中华谌氏通谱》就更加完善了。为此,我整天浸泡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地志办或方志馆的浩瀚古籍书海里”。

谌博士荣安先生怀此赤子之心,抱编撰《中华谌氏通谱》之浩然壮志,几乎走遍全国,认真研究各地《谌氏族谱》,遍访谌氏长老,取得了非常令人羡慕的成就。期间,他还走访了我们湛氏的有关村落,阅读了我们湛氏的有关族谱,与我们湛氏的有关宗亲建立了密切联系,获得了部分研究成果。

如他撰写的《探寻谌氏先祖改姓之谜》,认为我们湛氏由谌氏改姓而来,虽是一家之言,不足定论,但先生求索精神之坚韧不拔,令人感动。正是通过他的大作,我们得以知道,仅高安五里一地就有五十四卷五十二册之巨的《谌氏族谱》,对湛谌两姓共尊为祖先的汉大司农湛重(重)的生卒等项,得以了然。对广东河源、阳春、连平湛氏的研究,得出“迄今可以肯定的是:世居福建漳州南靖下岭的寿贵公后裔,与广东河源湛氏及阳春湛氏【还有连平县湛氏】,尽管他们现在分别姓“谌”和“湛”,却是同宗同祖的兄弟(福建永定始祖谌荣富的后裔)”这一结论。中国姓氏的产生、演变、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非本文能够说清楚;而湛谌两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历史,特别是对四大贤母之一的陶侃母、汉大司农湛重、唐进士宜春人湛贲这三位历史典籍和湛谌两姓族谱都有记载的有争议历史人物,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只能暂且存疑。

谌博士荣安先生意欲统一“谌湛盛沉沈”五姓的美好愿望,进而实现编撰《中华谌氏通谱》的宏大气魄,无论实现与否,都值得我们湛氏全族敬仰、学习!借此,我代表湛族同宗联谊会向谌博士荣安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斟灌正子戊子荷月二十一(2008.7.23)于松梅轩

 

湛甘泉与“江南四才子”的关系初探

陈裕荣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港电影电视不断上演唐伯虎与“江南四才子”的戏剧,唐寅、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四人皆居江苏吴县、本称吴中四才子、后人夸大为江南才子)因书诗画艺出众,性格风流豪侈,行为放诞,受平民喜爱,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长诵不衰。

 拙作《湛甘泉传》前年面世后,有些读者提问说:“四才子与湛甘泉同是明代弘治、正德、嘉靖时人,甘泉又长在南京为官,何以无一笔涉及四才子事?是甘泉官居高位,不屑与他们往来?还是这四人生性傲慢,不屑交结甘泉呢?”我初听愕然,细想这确是值得考研的一宗文坛公案。即多方搜集有关文史资料钩沉,才知湛甘泉与四才子虽大体同时代,但因寿命,际遇不同,有几人失去交往的机会。如: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又号桃花庵主。画艺扬名全国,29岁中解元,不幸在会试时,因涉嫌科场舞弊案,被革去一切科名,断绝了走仕途之路。由此只好浏览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刻一“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闲章,以显其放逸不羁的个性。后居苏州桃花坞,沉迷酒画,53岁时病死桃花庵内。唐寅一生为中国画坛留下不少珍品,因持才傲世,结局是悲惨的。他小湛甘泉四岁,又短寿,死时甘泉才在翰林院任侍读,自然无缘相识了。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是四大才子中年龄最大的,比唐伯虎大十岁,比甘泉长6岁。书法极佳,可惜只考得个举人,曾任兴中县知县,应天府通判。在湛甘泉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的第二年,祝枝山便去世了,享年66岁,自然没有机会与湛甘泉交往。据传说,增城县卢纶,弘治15年考中进士,娶祝枝山的女儿为妻。卢纶官至四川按察使,也只是个七品官。致仕后居家30多年,这说明祝枝山与增城是有点关系的。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毅,弘治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徐为诗风格清朗。论诗主情致。是四才子中最年轻,又是寿命最短的,只活了33岁。这时湛甘泉才入翰林院任编修,即使有一面之缘、也不会有深交的了。

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以字行。因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寄籍吴中。54岁始从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仅做了三年便宜辞官不干了。文征明书法工行草,尤精小楷,大字仿黄庭坚,亦能隶书;更擅长山水画,笔墨苍润雅秀,亦喜花卉兰竹、人物。其作品深受世人喜爱。但他不走正途科举之路,仅以贡生参加吏部选拔,选中了也只能当小官。所以被派翰林院当待诏。是属从九品的微未小官,负责校对文书资料的办事人员,自然难展其才,只好回到民间卖字画谋生了。

文征明有幸活到89岁,从艺时间长,所教的学生多,诗书画艺名震江南,影响比其它三子都大,他与甘泉是同时代的寿星,又长在江南生活。甘泉是爱才的人,并没有以官位高低来岐视文征明,交情是深厚的。所以书信往来,仍以翰林同事称之为“内翰”。

年深日久,史迹难考,幸得湛国楠先生(新塘人,广州退休干部,学识渊博),他去年上衡山,从《南岳志》查到湛甘泉与文征明,鲜为人知的酬唱诗文,并复印惠寄给我,终于得到了湛甘泉与四才子的有关资料。

原来湛甘泉致仕回粤讲学后,76岁时曾首次登南岳,遇暴雨险阻,无法攀登而返。80岁时,又应湘西门生蒋信邀请游南岳。蒋信初拜王阳明为师,嘉靖又拜甘泉门下,随甘泉往南京国子监边学习,边协助甘泉讲学。嘉靖11年,蒋信考中进士,出任贵州提学副使。甘泉致仕时,蒋信也辞官回湘西讲学了。甘泉应蒋信之邀,即携学生周荣朱、骆尧知等人上南岳讲学,并在紫云峰麓建甘泉书院。启程时,甘泉忆起老友文征明老家在衡山,即发《与文衡山内翰书》往吴中,邀文征明上南岳同居。信中附有《寄文衡山内翰约同居南岳》一诗文:

谁人不说文衡山,闻说衡山我开颜。

我有衡山旧精舍,相期月亮共追攀。

文征明收到甘泉的邀请信时,也已是75岁的老人了,这位长期寄家吴中,以卖字画为生的老艺术家,在气魄,经济基础都难以与甘泉相比,自难应邀回乡。但却为甘泉这么大年纪,还能上山讲学感到高兴,因此即喜作《酬湛甘泉招游南岳》一诗辞谢,诗云:

家世衡阳有钓台,江湖流浪未能回。

正怀桑梓千年计,忽枉封题万里来。

月满罗浮劳我梦,云埋岳麓待公开。

追攀见说襟怀壮,倘许春风杖覆陪。

甘泉接到文征明书信和诗后,知他年老,路遥,难以上山相聚了,即欣步文的诗韵,作《和答文衡山内翰韵》云:

紫云洞口紫云台,居士前身亦姓回。

半夜长庚骑鹤过,五峰明月待公来。

三月二月春之半,千山万山花正开。

独立乾坤谁伴侣,及时相赏共追陪。

两位老人的诗,写得清新自然,明白如话,诗意极浓,却无半点客套虚词,可证两人交情日久,又都是胸怀开朗的人。这就是湛甘泉与文征明相交的一丝遗迹。

 

湛若水名号起源初探

陈裕荣

明代理学名臣湛若水,官历南京国子监祭酒,礼、吏、兵三部尚书,是个知名的教育家、大学者。对他的学术思想、生命史迹,历代研究不衰。但他的名号繁多,除官衔职称外,光是名、字、号、堂号、谥号就有八个,给研究的人带来不少麻烦。有人问:“湛尚书名‘若水’,为什么他的老师陈白沙先生只称他为湛雨,民泽呢?”又有人问:“若水是增城县甘泉都人,他又号甘泉,怎么解释呢?”这些看似简单的提问,三言两语是解释不清的。从他初开名湛露,至被谥文简,时间跨越102年,这在中国人物史上是少有的,现经笔者一番探索,理出点头绪,提出与热心研究者共同探讨。

明成化二年(1466),甘泉都的农樵隐者湛江,一生只有个性格刚强的儿子湛瑛,今喜添个男孙,后继有人,万分高兴。忙要为孙子开名,祭祖,即把孩子的生辰八字请人核算,说这孩子生辰好,五行金、木、火、土皆旺,就是缺水,需取个含水的字开名,以保五行兴旺。湛江是有点文化的耕者,一想“露”能滋化万物,又不会遗害庄稼,好啊!就给孙儿定官名为“露”了。

湛露长到16岁,得西洲村外祖家陈尧典(官泉州府通判)帮助,到广州入学读书,需要出社会交往了,古代只有长辈才可直呼大名的,同学,朋友之间只能称其字或号的。这时湛露的祖父、父亲已去世,只好自取“元明”为字,得到母亲和舅父的同意,便以字“元明”行世了。后来修《明史》,为他立传,也只写“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余号皆不载了。现新塘镇读冈公园仍有“元明遗址”。是纪念他少年读书的地方。

弘治五年,27岁的湛露在广州一试成名,考中举人。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即回乡祭祖。那时湛氏定居沙贝,至湛露才七代,人丁不多,在阖族陪同下,来到始祖治中公的坟前,在挖土添坟时,挖出山泥淹没的墓碑细看,才知道治中亦官名“露”。新科举人大吃一惊,自己与始祖同名,是犯讳的,对祖先不恭是为不孝,灵感一来,即把“露”字去足,改名湛雨。族人同意,又希望他将来做官要“荫泽黎民”。建议取“民泽”为表字,湛雨同意。故后来在江门求学多年,陈白沙先生皆称他为湛雨,或民泽的,同学也只称他为民泽了。这在《陈献章集》是可考证的。

湛雨39岁时,奉母命北上求学应试,在南京国子监学习不到一年,祭酒章懋认为他学业有成,应上北京应试了。这时他想到当日祭祖时,为避始祖讳,改名“雨”,有些通俗不雅。祖父遗言自己的名字应带“水”意的。又想“若”字有“及”、“乃”、“像”之义,何不定名“若水”,今后与人交往也文雅多了。取得国子监同意,改写路引名字。即匆匆上京了。

年已40的湛若水仲春赶到北京,参与会试和殿试,一举成名,被授翰林院庶吉士,由此步入仕途。这时有人知他是白沙门徒,即说现有个兵部主事王守仁(阳明),常在京与人论述儒家理学,无人辩得过他,你有这样好的学问,应去与他论学才是,若水欣然同意,但想到在京师论学,应取个名号才好出名,取什么号好呢?思考中想起母亲常说的:我外家西洲村北,大王冈麓有个甘泉洞,洞口有个清泉,水清甜美,冬夏不枯,我当年就是到洞口祈神后,才生下你来的。若水儿时也曾到此浏览,想到“甘泉”二字甚好,即取“甘泉”为号,由此甘泉之号便成了他一生最喜爱,使用频率最多的名号。后来他官至尚书,回乡时就在甘泉洞建了座甘泉书院。洞口那个泉水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在此建石场时才遭破坏的。

正德二年正月,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驿当驿丞,若水伤感的送他上路,作《九章赠别》阳明,阳明即作《别湛甘泉》两诗回赠。是第一次用“甘泉”两字酬唱的记载。正德12年,若水在家乡写《乌石马驿记》有“甘泉子曰”。是第一次行文以甘泉子自称的。其后他只在写给皇帝的奏章称“臣湛若水”外,其他文章多自称甘泉子的。昔日新塘镇有“甘泉小学”也是为纪念他而办的。菊泉中学则是纪念宋丞相崔菊坡与湛甘泉的了。

湛若水还有一堂号曰“资政堂”,是新塘尚书府的堂号。是他自己或其家属定名的,就难以考察了。此起因嘉靖127月,明世宗任若水为南京礼部尚书,11月初一又封若水“资政大夫”的官阶而定具堂号的。后来若水及其后人整理出版若水的文集,有称“资政堂”版,这些格木刻字的书版,笔者在1946-1950年读书于尚书府时,曾在其后楼见过,可惜后来楼、板俱毁了。据说现在有些图书馆还有珍藏的资政堂版甘泉文集,这是真正原版。

嘉靖39年(1560421日,若水在广州禺山精舍去世了,享年95岁。其表葬事由门生庞嵩(原曲靖知府)主持。因要候朝廷赐葬的旨意,又要在其家乡天蚕岭造墓(规模很大),所以一直在广州白云山停棺三年六个月。即嘉靖4210月庚午日,朝廷才遣广东左布政使杜拯来祭奠。世宗的《赐葬敕谕》称:“谕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卿明时耆德,岭海鸿儒,抗志典坟,恪司职守,回翔近列,克效勤劳,望重两京(北京、南京),位跻八座(二品官坐八人大轿的)慎以终始,完节全名……”。圣旨给若水一生很高的评价,可算盖棺定论了。御祭后于1025日归葬天蚕岭。此墓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又七年后穆宗朱载垕即位,改号隆庆元年,为表尊敬老臣,即下《赠湛若水诰命》旨云:“故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用追往劳,爰申卹典,兹特赠为太子少保,谥文简,赐之诰命”等语。皇帝赐的谥号,谁敢不执行?由此若水又被称为湛文简了。这是好的谥号,“文”有经天纬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意思;“简”含一德不懈,平易不訾之意。由此,官方文书,族中修谱,整理出版若水的遗集,就统称之为“湛文简”。但民间却仍称“甘泉”之名号。

婺源洪垣是追随若水时间较长的忠实门生之一,若水去世前还去信邀洪垣同游南岳。洪垣来到南安已闻先生讣讯,即赶到广州守丧并写好《甘泉先生墓志铭》。洪垣离去知府职后,曾随若水讲学罗浮山,若水特建二妙楼让洪垣居住,今又在守丧期间撰写此文。得到众学友认可,真实可信的。故在归葬天蚕时,庞蒿特把此文原稿纳入墓中。

吉水罗洪先,比若水年少38年,嘉靖8年中状元,授翰林修撰时,若水已64岁,官至礼部侍郎。正是这年阳明也去世了。洪先心慕阳明之学,却终身未及王门。洪先授官后便回乡两年,回京复职不久,又连遭父、母丧守孝近6年。嘉靖18年拜春坊左赞善,次年冬因太子事,被世宗除名,回乡致死,实际为官仅45年左右。洪先遭除名时,若水已致仕了,他与若水即使有数面之缘,相交也不深的。洪先写的《太子太保湛文简墓表》,这标题显然是后人修改的。因洪先不可以预知三年后若水被谥“文简”之号。而且将“太子少保”误笔为“太子太保”。这笔墨官司引起后人之争,却与洪先本人无涉的。

湛若水长寿,为官讲学时间长,很多史迹,诗文,日记现还未公之于世,须待后来者挖掘。特书此文,以公同好。

(2008-11-5 湛海耀打字)

 

不辱使命的一次探望伤童活动

-老湛到儿童医院探汶川地震伤员“小湛”

    5月23上午10时左右收到伟健常务副理事长发来的手机短讯息,称广州《信息时报》当天在A06版头条登了《儿童医院熊娃娃迎重症儿》,报道四名汶川地震伤员重症儿童中,有一名为“湛叶超”,男,12岁,都江堰人,被重物砸伤9小时,左上臂离断,已做了截肢手术;另外身上还有包括“左腓骨上段骨折”等5处伤口。湛国楠心中忐忑,赶忙去买了张时报(我家只订广州日报没订信息时报),一看,据介绍湛叶超是伤势最重的-位。心急如焚,马上给伟健打电话,表示需去医院一探究竟。伟健当时也有这个想法,但信息时报写得很清楚,“多名热心的市民均探望被拒;就连时报记者再次到医院时也被婉拒采访”。因此,我们现在去探望“湛叶超”,院方会同意吗?湛国楠在讲电话时沉默了一瞬间,但立即向伟健表示,让我先试试看吧?反正我家住在广州,多跑几次也方便,或许“山人自有妙计”。得到伟健默许后,事不宜迟,我们就立马行动了。

    为了促成探望的成功,先多找一位湛姓且是家在外地的老人作伴,然后备齐《甘泉报》、《信息时报》、本人的退休证、印有“中国湛氏促进会副会长”头衔的名片、老人证等资料,并事前征得江西扬雅湛诗琦(暂住广州儿子家)的同意,商定当天下午二时半一齐到人民中路儿童医院探望“湛叶超”。

    下午,准时到达儿童医院后,我们直奔七楼住院部,通过住院部综合外的护士站,查得“湛叶超”就住在最近腾出的784—786号病房。我们心情稍缓,原以为可以立即见到叶超了,径直向病房走去。殊不知两病房通道的入口,站着值班保安,当我们说明来意,掏出所有证件,该保安员硬是不让我们进去,说上级有硬性通知,四位震伤的四川儿童现不接受探望和采访。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和情理,就是“不准进去!”十分无奈,我们只好回头去找护士站,看看能否寻求得通融的办法。

    护士站的当班护长(医生),态度倒十分好,看着我们两位老人的诚意、热心、执着如焚的表情,已有些好感和同情心,特别听了年过八十的湛国楠说了一句叫我这个老人如何向宗亲交差?”之话后,她有点心软了。但也很为难地说:这是上级的规定,不能不执行啊!”湛国楠立刻回了一句,那么,让我找你的上级,可以吗?”该当班护长虽表为难,除有意想帮助我们之外,也有点把责任向上推的做法。她打电话给医院办公室负责管住院部的某同志,并暗示我们这种探病人员有点特殊。对方回话:“就让他们来办公室吧!”

    医院办公室距住院部有一段较长的距离,要坐电梯落楼下,走过大院场地再上北边楼房的三楼。我们一路行一路在思考,下一着应当如何应对,才易于把事办成。虽然我们已预感事成有望,但心仍忐忑不安。当进入办公室,见那一人独坐的某同志,和蔼地望着我们,湛国楠秘书长赶忙说明情况并出示有关证件资料,郑重表示是受族亲委托来探望湛叶超小朋友的,同来的这位诗琦是江西的湛族宗亲,如确实不让打扰有伤的小湛,见见他的亲属,了解一下伤情,说几句慰问的话也好,不然,我们难以“交差”,恳请院领导体恤实情,能否特事特办等一番话。那同志办事干脆,很快就回话:好吧,你们就回住院部找陈主任吧!”并即时打通陈主任的电话,简略说了几句。

此刻,我们怀着说不出的高兴,急忙去找陈主任。回到住院部护士站,恳请当班护士长给陈主任打电话。瞬间,陈主任就来了。她是个很爽快的女同志,不用我们多说就带我们通过岗哨,边行边高声叫道:湛叶超,你姓湛的宗亲来探望你。我们满以为立刻就见到小湛了,万万没想到,病房里一女声回话道:“我们不是姓‘湛’,是姓‘谌’的。”这一回话像晴天霹雳,湛国楠  与湛诗琦都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才好。湛国楠瞬间回过神来,不待湛诗琦想法如何,即刻说了一句:湛谌原是一家亲嘛,我们是来看小超的。说完,待陈主任点头示意就同诗琦迈步入病房去了。通情达理的陈主任也与我们一起去到小超床边。向原先回话的女声”(大概是小超的妈妈),询问了小超的伤病情况后,本来想亲眼看他一面,但她们不愿将小超的盖被揭开,怕打扰了小超,我们只好叹息“缘悭一面”了。既然本着“湛谌一家亲”的心境,我们就循着原计划行事。两位老湛都掏出准备好的红包交由叶超亲属转给小谌,以表慰问之心。起初小谌亲属不肯接受,可能虑于我们找错了人的尴尬。后经我们解释以及陈主任对“首善”和大爱之讲说,小谌亲属们就只好收受了。为了不太多地打扰小谌及其亲属,我们诚意地说了几句祝福谌叶超早日医好身体、回到学校好好学习的话,就走出病房。最后与陈主任握手、道谢、话别而离开医院了。

现在回忆往事,那次探望谌小超是《信息时报》把“谌”误写成“湛”而成行的,却给了我们经受考验的一个机会。也许是姓湛与姓谌的缘份所安排?是不是凌松先生所写的《湛谌的不解之缘》在起作用呢?让宗亲们去思考好了。

不管怎么样,那次老湛去儿童医院探地震伤员小谌是不辱使命之行!但有多少遗憾的是,两人完成使命之后,湛国楠当天晚上电告湛伟健,用了“报平安”一词,则不妥当。“报平安”的潜台词是说该伤员不是姓湛而是姓谌,“湛人平安”也。这反映出湛国楠学习甘泉精神未到深度,仍须继续努力,向大爱靠拢,才无愧于做一个“上善传人”。

值得称道的是,在老湛到医院探望‘小湛’后的第二天,即524日傍晚,湛族同宗联谊会决策人,在得知汶川地震无一湛姓人伤亡的情况下,代表湛氏宗亲将把在全国湛氏宗亲中募捐得来的地震赈灾款6652166元,全额捐广州市红十字会,显现出湛族人大爱无私”的高尚精神。湛国楠当晚参加了去红十字会的捐款活动,表现出的大爱精神,无比的欣慰,又体现出一种自豪感,此时国楠心理的遗憾,也得到安抚。

湛诗琦参与湛国楠执笔为纪念族报出版发行100期而作 20081020

 

沥滘卫氏大宗祠参观访问纪实

    200889日早上,湛族同宗联谊会新塘分会一行40多人载着北京奥运开幕的余兴,兵分两路满怀喜悦乘车慕名、按约直奔广州市海珠区沥滘村,朝着心仪已久的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卫氏大宗祠而去。

    沥滘卫氏族群有着显赫而不寻常的历史;同时,他的祠堂文化也相当可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之日渐淡忘。如果卫氏族人不在最近通过传媒反映现实的情况,就不会引起社会的重视。新塘湛氏族众乃是看了《广州日报》连续几篇报道后而决意“到此一行”的。

    因为事前约好,以湛伟恩、湛国楠等家住广州的五位先头部队到达卫氏大宗祠时,祠内早己聚集了卫浩然先生等二三十位卫氏后人在等候。见到我们特别是曾经去过祠堂两次的湛国楠,彼此亲切寒喧起来的同时,马上打开祠堂的大门,迎接随后大队伍的到来。

    片刻,湛伟健、柱辉、松柏、镇波、伟龙等湛氏族亲,以及顾问陈裕荣先生等三十多人热闹而高兴步入祠堂了。大队伍最先被五开间宽,古朴而轩昂的祠堂立面所吸引;从大门进入,立即被豁然开朗、布局得体的过道天阶所怡然。抬头一望,惊见轩昂尊贵、优美的燕子斗拱三开间大牌坊,令人视觉陶醉;与我们“天下士”牌坊相比,简直是“大小立现”。通过牌坊往内一瞥,偌大的中堂壮观溢彩之极了!大伙不禁惊呼:真帅”!

    族亲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几乎忘记与祠堂后人卫氏族众打招呼,就各自拍照,聚神仔细观看……当看到湛若水为卫氏作的《卫氏族谱旧序》,亲切感就涌上心头。当看到“镇祠之宝”用紫檀木造的屏风,精美浮雕图案和镏金贺文,价值和美态确信世上无双。最为可贵的是,这块祝寿大屏风,乃乾隆钦命,由三朝重臣、一代名相张廷玉撰文,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大书法家汪由敦书写,内容为祝贺沥滘村l03名老翁寿辰的。我们称之为“价值与美态无双”一点也不过份。最令湛氏族人惊喜的是,该屏风末尾竟然刻有“湛文沾(州左堂)”的名字,令我惘然。后经一问,才知道湛文沾当时是新塘湛氏族人参加贺寿的代表,名字能写入屏风中去的,要有一定官职或著名之人。经湛镇波先生查明文沾公在沙堤湛氏族谱卷2382页有记录,晚丁五房雪梅派,十四世,名文沾,字濬波,号春江,生康熙辛卯十一月十七(1711),卒乾隆某年,乾隆辛酉拔贡,候选直州同。可以肯定的是,凭着若水公当时与卫氏的关系,新塘湛氏与沥滘卫氏后人是有来往的,这段历史应当怀念,以启后人。

    这里,要倒叙几句话的是,在我们观赏木屏风镏金贺文书法的时候,曾经议论过卫氏先祖卫夫人,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大家,她名铄,字茂猗,东晋人,家学渊深。书圣王羲之少时也曾跟卫夫人学书法。可见来自中原的卫氏,其古老显赫的历史多么深厚!叫人羡慕不已。

    大伙浏览和观赏了一段时间后,卫浩然先生请大家稍聚一下。先由卫氏大宗祠负责人卫本立先生致词:他亲切地表示热烈欢迎湛氏族人的到来,并概略介绍了沥滘卫族及大宗祠的简况。由于事前广州日报已有《未有河南先有沥滘》的长篇报道,所以卫本立先生就没有太多的细述,而讲话却很精练。接着新塘湛镇波先生代表新塘湛氏参观访问卫氏大宗祠的人众作扼要的发言,简要说明此次通过广州日报报道的介绍,慕名而来,主要是感受和学习沥滘村卫氏族群的百世周宗诗礼传家,宗祠流芳和族众奋斗,以及显赫辉煌的历史。除对卫氏兄弟如此热情的接待表示感谢外,并简明介绍了新塘湛氏的状况。同时表示:如果卫氏兄弟方便的话,希望光临新塘作指导。

    接着,湛氏参观访问的人众,在卫氏兄弟的引领下,继续观看了沥滘革命烈士抗日英雄卫国尧家祠、明代古建筑玉溪卫公祠。讲起卫玉溪,不能不谈谈他与甘泉的友情与乡情。

    卫玉溪讳纲,字宗正,明正德初上粟赈荒授将仕佐郎,善作诗,有玉溪诗集。他与湛若水是诗友又是广州府乡亲。彼此很友好。湛若水在十二代玉溪、十五代卫崧之要求下,前后四年内为卫氏族谱写了二篇序,这是很少有的。可见若水公对友情乡情之深看和重视!

    然而令人感叹是,卫国尧家祠和玉溪公祠现今已破破烂烂,还未有进行修缮,十分可惜。

    由于时问关系,虽然沥滘卫族还有很多很好的参观点,我们只好放后,待将来有机会续看了!

    午饭,宾主交谈甚欢,频频举杯祝酒。湛氏族人一再表示,以后有暇会再来沥滘造访。同时希望和欢迎卫氏族人光临新塘指导,交流族事活动的经验。

    饭后,时近二点,宾主之间的人众互相握手,依依话别,气氛感人。

              广州市湛国楠执笔 08930

 

立 足 未 来

雷州分会 湛 泽

尊敬的湛族同宗联谊会的各位领导、各地宗亲代表:

您们好!

我是雷州分会的宗亲,雷州分会在上级正确的指导下于2007915日正式成立。今天,我很荣幸,能被邀请参加这次盛会。

这次,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的举办,对促进我族宗亲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助,对我族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的太平盛世,我们如何联合修好承前启后的《中国湛氏族谱》是一件不容易的大事,但是,有我们族贤湛凌松先生大胆陈言,袒露心声,且有二十多年的编谱经验,在这几十年间,他就像一头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孺子牛,只要我们积极支持他们的编谱工作,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应该以新的思维,大的智慧,真的诚意,搁置争议,顾全大局,通力合作,就一定成功的。编制《中国湛氏族谱》,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族谱的编制,利国、利民、利族。让我们携手编谱,造福后代,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光荣历史使命。

平江哲寮湛雅平宗亲在甘泉报2008年第6期发表《天下湛氏一家亲》文中,特别强调湛氏要立足未来。我和雅平宗亲看法是一致的。根据新华社北京2007424日电,湛氏已排出《百家姓》之外,同时,大家都清楚看到,湛氏在中央、省、地领导中,没有一个湛氏,要湛族的兴旺,必须要立足未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借此机会,我建议各地湛氏宗亲要学习正安分会、垫江分会、平江分会对鼓励学子入学深造的经验做法。

雷州分会地处较为贫困,如何自强,必须立足于艰苦创业,同时还要与湛氏发达地区沟通信息,抓住契机,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再创辉煌。

在这里,我再次对举办这次盛会的东道主——江西赣县分会所做的不懈的努力,为我族各地宗亲提供了生活、学习的方便,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湛族同宗联谊会理事长湛凌松和常务理事长湛伟健在族事务中做出很大贡献以及新塘宗亲为寻亲和文物保护起了积极的作用,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祝愿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浅谈“健脑”

湛潮泰

我在《笑对人生》中提出了健脑,很多人不明白,其实是人们常见到脑系统疾病,必须健脑。很可惜,医生却非这样说。

首先,何为健脑?即通过养神锻炼,使脑细胞无损(即年青化)。

   如何分辨大脑是否健康?那些脑供血足些的人(能天天倒立,或老人天天练习平卧竖高脚)及乐观(摆脱七情刺激)的人,即为大脑康健者。

大脑是人体生命的主宰。因为人的五脏病可医治,五脏器官可切可换,人仍能生存下去,而脑细胞却不能损伤,也无法切换,无法医治。脑细胞严重损伤人便死亡,可见,维护大脑健康,人便健康(即使有五脏病也容易医治,恢复健康),大脑一天不死亡,人也不会死亡。

由此可见健脑的重要性。得神者昌,损神者病,失神者亡,故通过养神锻炼,使脑细胞无损(即年青化)的人便健康,而不认识养神放首位,糊糊涂涂,不知不觉地做人几十年而致损神的人(常常高血压引致头晕头痛、帕金森、癫痫、老年痴呆症、中风、昏迷等),便难以医治,渐渐至脑死亡,人也随即死亡。

提倡两点:一,时时要在得神者昌上下功夫,避免损神者病,便会推迟失神者亡的到来,人便会有一百岁以上,而且四肢还刚健。二,在医治疾病上,时时要在养神放首位之下,把健身的,康复的医学(养神养生之道的倒立的,如老人则平卧竖高脚的、气功的、运动的、按摩拍打的、饮食疗法的),与治疗医学(开放服药的、针灸的、外科手术的)结合起来。人便会却病强身,向百岁进军。                                                                       

2008.09.12

 

甘泉其人除了他一生的大量

著述之外,到底留给了我们什么?

陕西师范大学李鹏的毕业论文摘要(湛凌松)

甘泉之学,应朱子学之问题而来,又以“非徒逐外而忘内,谓之支离,是内而非外,亦谓之支离”与阳明分庭抗礼。因力避佛老,而重“宇宙间惟一气而已”以明万物一体之实;因学者有寻行数墨之病,而倡天理俱在本心之妙;因学者有枯槁静寂之失,而明“随处体认天理”之旨;恐读书人不能修德济世两全而讲二业合一之训;……总之,甘泉一直以主流士大夫的身份,时时提掇自己的“合一”与“中正”,以期实现其自身的内圣外王,德业双修。这既有甘泉自身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不得已处,也有种种顾忌之下而造成的不简捷与不洒落。……我将试图从甘泉思想的本体论、工夫论两个面向入手,以境界论为归结。集中分析几个主要问题,以明甘泉“合一”与“中正”的学问性格。

甘泉“随处体认天理”宗旨的确切内涵与哲学性格表现

甘泉在《大科规训》中要求门生:“诸生用功,须随处体认天理,即《大学》所谓格物,程子所谓至其理。将意心身通作一段工夫,无有彼此远近,终日终身只是体认天理一事。”

据其弟子洪觉山记载:“初为体认天理,后觉有未尽,复加‘随处’二字,动静物我,内外始终,无起处,亦无止时。与阳明先生‘致良知’之说,交证于天下。”

从以上两则资料可以看到两点。一者,甘泉教学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程朱理学”的路子的,毕竟,这些学生大多还是要参加科举考试,走上“读书做官”的“众人之路”的;甘泉的工夫论中在采取“格物”、“至理”的基本框架的同时,特别强调“体认”这一心学的主要方法。而将两者“合一”,可以说“随处体认天理”是对“格物穷理”的一种“心学化”处理。二者,仅提“体认”天理,容易令人有“虚静”、“冥想”之难,甘泉特加“随处”特别要救其师白沙偏“静”之失,而主“动静合一”,这是一个学者思考严谨的表现。

“随处体认天理”,“随处”指范围,“天理”指对象,而其要当归于“体认”,甘泉特提“体认”之功,乃兼具向外求物理之“察识”与向内证本心之“体贴”,正是内外、动静“合一”性格的表现。这正是甘泉对“心性”合一的总结。在他看来,这一宗旨即可以解决程朱理学“格物穷理”的理论困境而以“随处体认”之心将天理、本心、万事万物内在化,生命化;同时又可以防止阳明心学的“以意念所指为物”随之取消现实的“读书”、“笃行”之工夫的理论危险,而将“内在体认”与“外在察识”双向整合,打并归一,实现工夫上内外合一和本体上的心理合一。

 

韶关湛氏要求考证传承代序

-致常务副理事长湛伟健的公开信

    我从甘泉报上得知,十月一日至四日在江西省赣县召开“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非常高兴。邀请函说:“尊敬的湛氏宗亲,天下的湛氏是一家,无论您身在何处,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的骨内深情将我们紧连在一起,为加强各地湛氏宗亲交流,增进各地湛氏宗亲的友谊,架起联络各地宗亲的桥梁,经湛族同宗联谊会决定:在江西省赣县召开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我参加了这次盛大的会议,心情万分的高兴,精神奋发,喜出望外。湛氏因为人少,被别族别姓的人议论,实在难听,无法可言,今日才知你们同为湛氏同宗的人,同族的人精诚团结,有雄伟的发展规划,让同宗同源的家族兄弟姐妹开了心,壮了志,为湛氏族人争了光,今日才能觉醒,“树发千枝不忘根,水流万派不忘源”,您们有家族的宗旨,有家族的规章,有家族的原则,团结中华湛氏同宗的兄弟。你们为湛氏的兴旺发达,为国家,为湛氏宗族“人才辈出”而努力,为湛氏宗族的“全国统一族谱”早日实现而奋斗,我们非常感谢你们,将全力支持你们!

    常务副理事长,您辛苦了!我接到您的《文集荟萃》及相片,正如相片的诗“同根同源”,我特请您为我们“追祖溯源”。为使我韶关之族脉连接有始有终,简述我始祖起源於广州府增城县祠堂,广州府小马礤,立居在猪屎街,湛露公始祖遗传至今一十九世祖。现为了光宗耀祖,记载前人之功绩伟业,湛氏家族来源之悠久。告知你露公后裔湛体益公,到韶关仁化县黄岭山塘村居住,其后裔有传远公、法远公、龙远公,后迁往乐昌东山杉木洞棹树下,即现名广东韶关乐昌五山青岭。因源流未记,至今不觉数世纪,对上世历代祖考妣尊亲一慨不知,请帮助论证考察,韶关乐昌五山青岭湛氏全体将无限感激。

执笔人:湛德林  电话:l3435075397 

 

贵州湄潭石莲湛姓后起之秀 《湛氏精英》系列9

贵州湄潭石莲湛姓二十四代孙湛杰,参加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国家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共同主办的“2008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竞赛,以第八的名次荣获三等奖,并将于200810月底赴北京领奖,同时还将参加全国建筑学界高规格的论坛会。

湛杰,现年二十八岁,大学本科学历,曾就读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在读大学三年级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荣获优秀奖;2003年毕业后在深圳汤桦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参加“2004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获“佳作奖”。

湛杰这次是代表中建(深圳)设计有限公司参赛并获奖,这也是他第三次参加国际、全国大赛获奖。这次大赛规格极高,评委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及著名的住宅设计专家组成,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评选原则,采取多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43名。全国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8个设计单位和院校的394个参赛方案参加了竞赛。

湛制宪供稿

20081022

 

中华豫章湛氏广东增城宗支广西宾州分支世系家谱

湛氏村落简介之十四

湛世得 用手机短信息来稿

续一《中华豫章湛氏广东增城宗支广西宾州分支世系家谱》:太始祖讳(仲宝)公,原籍广东增城白马坡,登元末顺帝(元惠宗妥懽帖睦尔,非顺帝)至正十一年即公元1351年辛卯岁科举,致仕御授从四品文官,诰命同知广西南宁府,配蒙氏生一子景山。(二世讳景山),记增城邑庠生,配黄氏生三子;长(三世1宗祖)讳宗渊公,记宾州邑庠生,经商病故,天葬武陵滕村,配雷氏生一子单传(四世祖)讳以贤公;{三世2旁祖}讳宗澄公,登明洪武十七年即公元1384年甲子岁科举,出仕御授从四品文官,诰命同知广东韶州府,《宾阳县志》记此公为宾州邑第一位举人,配张氏,余待考;{三世3旁祖}讳宗海公,系晚丁(似缺文字)仅记庠生,余皆不详…

续二:四世祖讳以贤公,系三世祖讳宗渊公之单传独子,始祖讳仲宝之曾孙,宾州第一举人,三世旁祖讳宗澄之侄,他在其叔中举后三年即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丁卯岁科也中举,出仕御授从四品文官,诰命同知广东廉州府,配周氏生一子瑛。单传(五世祖)讳瑛公,其他待考 。(五世祖)讳瑛公,记庠生,配施氏生一子单传,余不详。(六世祖)讳原深公,庠生,配廖氏生一子球。(七世祖)讳球公,布(应为补字)增生,配吴氏生一子璋。(八世祖)讳璋公,榜篆云岁贡生,配陈氏生一子鲸。(九世祖)讳鲸公,配韦氏生二子,澈与潭。讳[长]澈、[晚]潭,(十世长房祖)讳澈公无后;(十世晚丁房宗祖)讳潭公,配雷氏生四子,长1讳用仁、次2讳用义、三3讳用礼、晚4讳用智。

续三:(十一世1长房祖)讳用仁,配磨氏生二子,长中鲲、次中鲤。(十一世2房旁祖)讳用义,号若泉,配周氏生一子中泉。(十一世3房宗祖)讳用礼公,配何氏婆生一子讳中鳞。(十一时世4晚丁房旁祖)讳用智,配谢氏生一子中鳌 。(十二世1旁祖)讳中鲲,配谭氏生二子,长光决、晚光洛。(十二世2旁祖)讳中鲤公,原配覃氏生二子,长光辰、晚光天;侧室蒙氏无生养。(十二世3旁祖)讳中泉,配廖氏生一子光宇公。(十二世宗祖)讳中鳞公,配殷氏生二子,长弘泽、晚世泽。(十二世旁祖)讳中鳌公,明万历岁贡,云南鹤庆府教授,配廖氏生二子,长光泗、晚自新。

续四:(十三世1祖)讳光决殇;(十三2旁祖)讳光洛,配周氏生二子,长培真、晚社庆;(十三世3旁祖)讳光辰,贡生,余不详;(十三世4旁祖)讳光x,无记录;(十三世5旁祖)讳光宇,明崇祯岁贡,广西思恩府教授,配谭氏生二子,长映奎、晚映璧;(十三世6旁祖)讳光泗,配谢氏生二子,长良心、晚其心;(十三世7旁祖)讳自新,配王氏生二子;(十三世8旁祖)讳世泽,庠生殇;(十三世9传世宗祖)讳弘泽公,配陈氏生一子,讳一心。 十四世祖九支公,记有培真、社庆、映奎、映璧、良心、其心六支公失踪,两支无记录;仅记(十四世传世宗祖)讳一心公,配黄氏生二子,长溉沾、晚溉渥。(十五世旁祖)讳溉沾殇,葬武陵山鸡村。

续五:(十五世宗祖)讳溉渥公,配周氏生二子,长绍承、晚绍裔。(十六世1旁祖)讳绍承公,配卢氏生三子,长至德、次裕德、晚恒德;(十六世2宗祖)讳绍裔公,增生,学名烛里,外立,葬渌里学塘岭,丙龙入道,配韦氏生一子作德。(十七世1旁祖)讳至德,庠生,学名运隆,配韦氏生二子,长毓琦、晚毓麟;(十七世2旁祖)讳xx,配周氏生三子,长毓瑛、次毓光、晚毓番;(十七世3旁祖)讳恒德,原配覃氏生三子,长毓秀、次毓琏、晚毓鹏,侧室潘氏无记载;(十七世4宗祖)讳作德公,原配廖氏生二子,长毓旬、晚毓玢,侧室黄氏无记录。十八世毓瑛殇,毓秀、毓鹏两支无后;(十八世1旁祖)讳毓琦,配黄氏生一子,文滚;(十八世2旁祖)讳毓麟公,庠生,学名定元,配韦氏生二子。

续六:(十七世2旁祖)讳xx,配周氏生次子毓光(长七寿、晚七一);(十八世3祖)讳毓光,配张氏生一子文源;(十八世4祖)讳毓番,乡宾,配黄氏生二子,长文澄、晚文洁;(十八世5祖)讳毓琏,配吴氏生一子明新;(十八世6祖)讳毓旬,配谭氏生一子文潮;(十八7祖)讳毓玢公,马氏生四子,长文洁、次文沛、三文洙、晚文彪;毓秀配黄氏无后,毓鹏配覃氏无后。十九世祖原12支公,七寿、七一、明新3支公无记载;(十九世1祖)讳文滚,配何氏生二子,长祖佑、晚祖申;(十九世2祖)讳文源,配苏氏生一子祖赐;(十九3祖)文澄,配封氏生二子,长祖康、晚祖安;(十九世4祖)讳文洁公,原配阮氏生三子,长祖宁、次祖护、晚祖昌,侧室李氏无生养;(十九世5祖)讳文潮公,配白氏生二子,长攀云、晚碧云。

续七:(十九世6祖)讳文洁公,号福泉,清宾州府议叙,登仕郎正九品文官,刺命葬宾州地久村之阳;原配陈氏生五子,长登云、次展云、三起云夭、四庆云、晚凌云;侧莫氏无生养。(十九世7宗祖)讳文沛公,配郭氏生三子,长瑞云、次升云、晚十四。(十九世8祖)讳文洙,配张氏生三子,长锦云、次扶八、晚十六,次晚两子殇。(十九世9祖)讳文彪,原配吴氏生二子,长济云、晚观云;侧黎氏无生养。廿世讳济云,少故,配吴氏;讳祖佑、祖申两公,鳏居无后;讳祖康,配韦氏;祖昌,配磨氏;攀云,观云配韦氏,四公皆无生养。传后12支(廿世1祖)讳祖赐公,配张氏生四子,长长孙、次社二、三扶四、晚扶五。(廿世2祖)祖安公,字昭祖,号子诚;配郑氏生一子,扶六。

续八:(廿世3祖)讳祖宁,配廖氏生三子,长任养、次扶养、晚扶四。(廿世4祖)讳祖护,原配甘氏生三子,长扶七、次扶八、晚社木,侧卢氏。(廿世5祖)讳碧云,清道光元年五月十六日生,咸丰年间徙广西天保县都安圩,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三午时卒,葬马海岭之阳;原配邓氏清道光十年五月廿一卯时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廿一日葬圩头红山脚,现迁葬西花金龙坡之阳,生一子讳榴孙;侧韦氏。(廿世6祖)讳登云,字从龙,号禹业,从九品御,配黄氏生四子,长至孙、次通孙、三仁孙、晚天孙。(廿世7祖)讳展云,配冯氏生二子,长诚孙、晚能孙。(廿世8祖)讳庆云,字遇龙,号春潭,武生,原配宋氏生二子,长道孙夭、晚尧孙;侧朱氏。(廿世9祖)讳凌云公,原配廖氏生四子,孟兰孙、仲桂孙、叔芬孙、季芳孙。

 续九:(廿世9祖)讳凌云公,原配廖氏生四子,孟兰孙、仲桂孙、叔芬孙、季芳孙。(廿世10祖)讳瑞云公,配吴氏生三子,长德孙、次润孙、晚露湘。(廿世11祖)讳升云,配张氏生一子,炳孙。(廿世12祖)讳锦云公,配黄氏生一子,愚孙。(廿一世祖)讳长孙、扶七、扶八三支公,鳏居无后。(廿一世1祖)讳至孙,字乃湘,配张氏;(廿一世2祖)讳天孙,配梁氏;(廿一世3祖)讳润孙,配陆氏;(廿一世4祖),讳社木,配黄氏;(廿一世5祖),讳任养,配梁氏;以上五支公,皆无生养。(廿一世1祖)榴孙公,字柳湘,生年不详,清宣统三年五月十一未时卒,葬归顺州大龙潭叶场坡之阳;原配梁氏生三子,长日升、次日嵩、三日高;侧梁氏生四子,四日宣、五日新、扶六、扶七。(廿一世2祖)讳诚孙,扶二字其湘,号秋舫,清光绪元年丙子岁恩科贡生,《明经第》娶三妻,育七子,原配周氏生一子,怀琛;侧二吴氏生三子,次汝霖、三怀珠、六怀玑;偏三覃氏,四镇国村女,生三子,四怀瑾、五怀瑜、晚怀琚。

续十:侧二吴氏生三子,次汝霖、三怀珠、六怀玑;偏三覃氏,四镇国村女,生三子,四怀瑾、五怀瑜、晚怀琚。(廿一世3祖)讳能孙,配韦氏生一子,社秋。(廿一世4祖)讳尧孙,扶十一,配刘氏生三子,长怀先、次怀廷、晚怀瑛。(廿一世5祖)讳兰孙公,扶十四,字露清,号华堂,配邹氏生三子,长怀珍、次怀呈、晚怀玲。(廿一世6祖)讳桂孙,扶十七公,字露滋,号闰堂,武生,配张氏生六子,长怀雕、次怀参、三怀台、四怀秦、五怀聪、晚怀瑞。(廿一世7祖)讳芬孙,十九公,配关氏,南街女,生三子,长扶四、次怀晋、晚扶十。(廿一世9祖)讳芳孙,廿公,配黄氏生一子,扶九。(廿一世10祖)讳德孙,大公,配邹氏生二子,长怀春、晚怀元。(廿一世11祖)(缺文字,如有请补上)。以上公名字都有“王”字傍,没有请自行加上

 

烦请帮查《增城邑志》是否记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岁即公元1351年正科有:讳(仲宝)公中举出仕授广西南宁同知!

烦请帮查!我方现已查证过当地《县志》从三世至廿二科举记载与我宗家谱记载完全吻合,证明我宗家谱真实可靠,现只余寻根即始祖及广东韶关分支有待考证。希你方鼎力协助为盼!

请发表请刊登请转发《中华豫章湛氏广东增城宗支广西宾州分支世系家谱》原序:“祖之原籍,系广东增城白马坡,由始祖讳仲宝公移在广西宾阳古宾州东门街住落业。清道光廿世祖讳璧云公分迁至广西归顺州,今靖西县;至乱时又改迁天保西区都安圩居住落业。祖源当录,至今尚知其根本,盖为人于世万代流芳,不录存庚谱,何知其远近宗支分派乎?今者则由怀寿字志传于后世,派芳得成,一脉根源易知分等,录存照此,不可另派,后人安字,当从字派,方为纯其祖武,万世不忘耳荷!志此八字为派,自太始祖派录存叁拾贰世祖孔曰:仲景宗贤瑛原球璋鲸澈用中光培溉绍德敏文云孙怀寿世永积祥嘉修善乃维 ”。 

请发表请刊登请转发,我将续发原谱,每条约250字左右,如发现失漏,敬请及时提醒,修正补发!目前正在考证重修旧谱,敬请指教协助为盼!希及早提供我宗根本祖籍,现址和现状及始祖《史.志.谱》佐证资料为盼!!再次拜谢!!!

烦查:位于讳若水显妣墓右侧之湛讳(仲仁)公资料      

廿四世 湛世得手机短信息发来13878737219 20080430

世得宗亲:

你好!      

看来,你是十分重视族谱,十分重视家族历史的人,我很敬佩!看了伟健常务理事长发来的邮件,发现你从旧谱所录资料,有的地方不准确,反映在现名《中华豫章湛氏广东增城宗支广西宾州分支世系家谱》上的内容,就显得紊乱。整理旧谱,不能着急,要有耐心,要细加研究,要认真分析,一些明显的笔误错漏,还要纠正补正,不然会越做越乱。

恭祝

健康!成功!

                                              湛凌松2008.5.6

20080514湛伟健在陈裕荣处查了民国10年版的《增城县志》,在至正年间,只查到一个姓湛的:湛德皋,至正间举茂才,官德庆路同知。(至正1341-1368

《德庆州志》:湛德皋,增城人,茂才,治中。

 

安徽省六安市湛氏- -湛氏村落简介之十五

我们村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先生店乡四十铺村胡庄组有两百多姓湛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民,条件一般,都在外面打工,只剩老人和小孩在家。打工的只是过年回来一次,只过上十来天,有的夫妻孩子一年只能见一次面,那种滋味一般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村至今没有一个大学生,大多数人也没什么文化。听我妈说文革时,我有个爷爷跑到台湾去了,还在那里安了家,有了两个儿子,叫湛金国、湛银国,他俩从未回过,我那个爷爷回了几次,那时我还在读初中,现在他年纪大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人世。反正在我们村,爷爷辈的人都死了,奶奶辈的只剩我奶奶一个,今年79岁了。据我所知,我们村没有出过什么名人,辈分有 大 宏 之 国 永 显 传 家, 我是永字辈,我们的族谱也在文革时被烧了,前年宗亲们凑钱又修了一部。我们这里,姓湛的性格都很直率, 男女都爱喝酒. 爱吃,但经济条件都很差,经济落后,我们都还很穷。 

联系人:湛苗苗13584193856 QQ512950532

 

宾阳父子四人状元才

《湛氏精英》系列10

宾阳湛氏,居广西宾阳老县城东门街,紫气东来,地杰人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宾阳湛氏始祖仲宝公原籍广东增城白马坡,至正十一年即公元1351年中举,官授南宁府同知,后在宾阳繁衍发展,至今300余人。值得告慰的是,我们宾阳湛氏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现在又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书香之家,文坛之秀。

该家户主湛世芳是宾阳24代子孙,一家七口人出了四个研究生(其中博士、教授2人)中级技术职称3人。现仅将父子四人主要辉煌业绩分别介绍如下。

父亲湛世芳,宾阳湛氏第24代子孙,世芳聪明好学,中学就读于广西重点中学——宾阳中学。高中时成绩排名全班第一;1960年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大学五年学习成绩居班级第一;1965年又以优异成绩考上该校研究生,是宾阳湛族第一位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历任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并兼任全国专业学会理事和省级专业学会秘书长,曾连续两届当选南宁市城区(县级)人大代表。他掌握俄、英、日三门外语,主持省级科技项目近十项,发表科技论文七篇,译文十一万字。荣获地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多次被广西科协会和国家专业学会授予优秀学会工作者奖励,是一位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世芳先生最为显著的贡献是:他夫人廖菊英教子有方、制度严格、育才独出,是湛族同宗学习的典范(可另作介绍)。夫妇培育了三个儿子全部成

湛永滋世芳大子,宾阳湛族的第25代孙,博士、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现就职于广西医科大三附院。他刚参加工作就表现了非凡才智,上任不久他就和科主任共同创建医院六内科,由于工作出色,荣获医院十佳医师和南宁市先进卫工作者称号。200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是该医院最年轻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他事业有成,在全国著名医学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二十多篇,获省级科技成果奖一项。2008年,获中央组织批准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现已在北京深造、钻研,攻克科技项目重点工程。

湛永钟:世芳二子,1997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同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再攻读博士,2003毕业获博士学位,为支援西部开发来广西大学工作,并成为学校骨干教师。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广西大学某研究院新党组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被授予广西高等学校中青年科学带头人,同年广西人民政府授予他广西新世纪百名层次精英人才。2007年获广西区党委、组织部,区人事厅、区科技厅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至今他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厅级项目3项。在国外用英文发表科技论文34篇,在国外出书一部(英文合著)荣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被国外两家科技杂志社聘为评委、评稿人。近三年来连续获广西大学优秀主讲师称号。2008年初获国家教育部第11届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优秀教师奖(全国40人广西仅他一人获此殊荣)。

湛永松:世芳之三子,19967月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当年17岁),2000年又考上研究生,20076月在中国传媒大学获计算机传媒技术博士学位。2004年就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便翻译了国外英文版科技书一部(合著)。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有关计算机广播电视传媒技术论文近20篇。因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2007年七月中央电视台三台授予星光奖。同年六月博士毕业后应香港某大学聘请为高级研究员,进行博士后研究。

世芳先生三子“初出茅庐”志不穷,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就获得了辉煌的业绩,但这只是他们腾飞起步的开始,他们都是刚走出校门最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正是奋发学习,勇创高峰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突现人生最高价值,现三子都担负着一些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们还期待不久之将来,他们有望成为湛族同宗杰出的科学家、专家。这更是湛族同宗的荣耀和骄傲。

                        宾阳湛世良收集 (麻榨湛伟华打字)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