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以史为师: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与心学要领

时间:2017/8/31 21:24:5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357  评论:0
内容摘要:以史为师: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与心学要领(2017-08-2709:20:28)转载▼标签: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即理、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为善去恶是格物分类:读书札记_生活随笔【前言】心学的道路是坎坷的,王阳明12岁立志做圣贤,然而却深陷在不可自拔的自我怀疑和否定里,长达二十几年。【第一次自我怀疑和...

以史为师: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与心学要领 (2017-08-27 09:20:28)转载▼
标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心即理、良知、致良知 知行合一、心外无物 为善去恶是格物 分类: 读书札记_生活随笔
【前言】
 
心学的道路是坎坷的,王阳明 12 岁立志做圣贤,然而却深陷在不可自拔的自我怀疑和否定里,长达二十几年。
 
【第一次自我怀疑和否定:17 岁阳明格竹,妄想立刻顿悟最高天理】
 
王阳明 17 岁那年,正如饥似渴地阅读朱熹著作,知道朱熹学说的核心是“格物穷理”万物之中皆有天理。然而盯着竹子看了七天后,他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却一无所得,格竹宣告失败。王阳明那时还没有完全明白朱熹的主旨,不知道朱熹主张的是万物各有其理,但合之才是那个最高天理的“一理”。万物之理都体现着天理却不是一理本身,这叫“理一分殊”。真正的格物穷理,是通过博览、广学、深究等,在对分理的不断探究和把握中,最终在精神上贯通到那个最高的一理。王阳明此次想通过格竹立刻顿悟最高天理,就像禅宗的顿悟成佛而不假渐修,而这也正是日后的心学之特质。这就是王阳明的第一次自我怀疑和否定,而且不是感叹一句就过去了,而是成为深深埋在心里的阴影,充满着挫败感和不自信,伴随了他十几年。格竹不久之后,他就放弃了宋儒的格物之学,而转向道家神仙养生之学。龙场悟道前三十多年的时间,是王阳明的五溺时代,他迷失在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的五种沉溺里。现在我们能知道,他这五溺,任侠、骑射、辞章、兵法等可能源于性情和爱好,道教和禅宗则在身体原因和兴趣之外,恐怕更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心灰意冷后的寄托和慰藉。
 
【第二次自我怀疑和否定:27 岁循序渐进地穷理,然物之理与他的心依然判若两物】
 
一晃十年过去了,王阳明 27 岁时,重新燃起修习圣学的志向,不但勤奋读书,还遍寻天下的良师益友,却依旧一无所得,心中充满了惶惑。这次打击他的还是朱熹。王阳明偶然间读到朱熹给宋光宗的奏折,看到那句“居敬持志,是读书之本;循序致精,是读书之法”,他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之前学得虽然广博,却没循序渐进,导致自己的学问不精,甚至可以说一无是处。从此他开始有意识循序渐进地穷理,努力使物之理与自己的身心融为一体。努力了很久,物之理与他的心依然判若两物。这时的王阳明心情非常不好,沉郁之极,心中的挫败感更重了。史书载,他那时深深觉得成为圣贤是需要天分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没这个天分。于是他故伎重演,开始经常在老家浙江余姚游山玩水,偶然中听到老道士讲的养生之道,再次萌发了遁出尘世、隐逸山林的想法。
 
【第三次自我怀疑和否定:34 岁提倡圣学,却被攻击为异端邪说,时局不顺又萌生退意】
 
又一晃七年过去了,34 岁的王阳明开始和湛甘泉一起提倡圣学,欲挽救当时学者沉溺辞章记诵而不知身心修行为何物的时弊,志气高昂。但没过多久,或许因为自己提倡的圣学被人攻击为博取名声的异端邪说,或许因为宦官刘瑾祸乱朝纲,时局黑暗,他又生起了隐遁之心。这期间他一口气写了七首思念故乡的诗,表达的是奔走穿梭在世俗里,愧对故乡的龙泉山、鉴湖和曾经养病的杭州西湖,愧对那份超脱世俗的情怀。
 
【第一次自我顿悟与升华:36 岁龙场悟道,彻底坚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研究道路】
 
直到公元1508年,中国哲学史乃至世界哲学史上发生了一起划时代的大事件,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被发配到穷乡僻壤的贵州修文县龙场,虽身份卑微、与世隔绝,却有了石破天惊的龙场悟道“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直到龙场悟道,王阳明才算彻底坚定了自己的儒家圣学志向和道路,终于没有辜负从少年时代即萌生的理想,完成了自己最好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我们都有过年少时的理想,都曾想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我们也都曾经历漫长岁月里的自我怀疑与否定,不止一次有过深深的挫败感。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王阳明在无意中就坚持了下来,终成成果,而我们却没有,甚至迷失终生呢?因为人心最深处的两个心理真相。第一句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王阳明的圣贤之路,在不由自主中屡败屡战,皆因心底里有个念念不忘的理想在。念念不忘是来自心底最深处的召唤,发自最真实的自我。因为念念不忘,他跑偏了总能拐回来,偏多远都能回过头。第二句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阳明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初心。这初心有沉睡的时候,却从未被真正忘记和丢弃,于是才能从最真切的开始,抵达最热切的归宿。
 
【王阳明经历启示我们人生归宿的心理真相: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同一个圆,首与尾连接在一起,终于圆满。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都是从佛家最高经典《华严经》演变而来,宣说的主旨正是“圆融无碍”的大圆满。西方也有个“吸引力定律”,说的是你的心念与你现实的遭遇及处境,存在着一种吸引关系,你有着什么样的心念,往往就会把相应的遭遇和处境吸引过来,诠释的其实就是这两句话。心与境存在着感应关系,存念念不忘的初心,你所处的外境就会趋向于这个方向演化。它不能保证什么,却在酝酿着最大的可能性,呈现着最好的结果。两句话背后,就是那两个决定人生归宿的心理真相,是实实在在的心理现象,真真切切的心理法则。需要记住的是,能够使人一生念念不忘的,只有初心,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只有不遮蔽最真实的自己,也才能必有回响,方得始终。其他一切,或长或短,或深或浅,聚散阴晴,终是流烟。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努力活了一生,活得却不是自己,白活了。所谓浪迹天涯、何处是家,皆因走错了路。路错了,纵使走得再远、爬得再高,也终是曹公笔下的“反认他乡是故乡”,终究红楼一场大梦。人生或许艰难,总有身不由己与不得已,但至少给自己留一个角落,一条小路。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与核心思想:心即理、良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
 
人类不断用智慧推动科学的进步,但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在不同的维度印证哲学的至理。单从王阳明心学这门意识哲学来说,其价值就在于: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一切的烦恼始于无知与无明,王阳明心学恰似一把万能的钥匙,可以解开我们红尘生活所有的困惑(锁)。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良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这些哲学思想,帮助我们解释了:“我”与自己的关系  “我”与世界(宇宙)的关系。对于多数人来说,活在世上,终其一生如果不奢望成圣成贤的话,无非追求时间的自由、财务的自由、心灵的自由,而往往心灵的自由是最难获得的,因为多数人很难摆脱私欲对灵魂的桎梏。“心即理”的第一层含义是:本心(性)即天理(道)。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会去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去追求得到别人肯定与认可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肯定与否定中迷失了自己,从而渐渐失去幸福的能力,变得患得患失、欲求不满,而幸福与外在往往无关,只与内心相连,而这个“内心”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今天要说的“心即理”的心不是被私欲与偏见桎梏的“心”,而是去除了私欲的“良知之心”。良知之心称为良心,即为天理。我们经常会听人说:“扪心自问、天地良心”。能够经得起天地质问的心,自然是天理。从这一点来说,只要我们时时去观心念,向内心向本心去求证,那么处理与外界(人、事)的关系就非常简单,我起念动意是否去除私欲,是否是良知所为,其他的则不足顾虑,因为“我”是世界的一切根源,只要是“我”对了,我想投影到世界的也是对的,也就是事事只求对自己良知负责,这个世界就变得非常简单易行。看看王阳明在人生三次(1、忠言上书,被打入死牢却不灭希望信心 2、宦官迫害、流放龙场却开悟成道。3、剿灭朱宸濠,功劳被夺淡然处之)巨大的历史挫折面前,王阳明都体现了对自己内心负责的“心即理”。外界的负面影响并没有让他迷失于困惑,临终留下八字“我心光明,夫复何求”!一个生命达到了“心外无物”的巅峰状态,灵魂的光辉放出耀眼光芒。回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处理所有(人、事)的是是非非,都同此心此理,自然简单。领会“心即理”后,我们开始了解自我,建立新的自我,标准不再是别人的看法与喜乐,我们自然就学会了凡事对错只向内求,听从良知的要求,处理事情更简单更有力,因为建立了强大的自我,恰恰可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
 
【修炼王阳明心学的一个总则与十个要领】
 
一个总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要领 1、修炼务实之心: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译文: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好名的功夫?现实意义:“谦谦如玉”与“铮铮若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君子人格的两种特质。当今之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运用不同的品质。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讲究方圆之道,既养铮铮铁骨的一身正气,处世有底线,为人讲原则;又取谦谦如玉的圆融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游刃有余。
 
要领 2、修炼浩然正气: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译文: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容易取胜,就是大贤人。现实意义: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来,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
 
要领 3、尽孝要趁早: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译文: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募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要领 4、修炼孝顺人格:善人也,而甚孝。译文:真正善的人,必是极为孝顺的。人生启迪:在现代,家庭观念正在日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其实只是自己的眼睛为花花世界所迷。亲情就是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也是只有放在心里才能越捂越热的东西,一切使之淡漠的理由,都注定会得不偿失。
 
要领 5、尽孝要实干: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译文:不慈不孝,这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人生启迪: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真诚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要领 6、尽孝要心诚: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译文: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而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人生启迪: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孝敬父母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
 
要领 7、身外物不奢恋: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译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人生启迪: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要领 8、克己才是真功夫: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译文: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人生启迪: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
 
要领 9、荣辱毁誉皆泰然: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译文: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从形体上着眼看善恶是错误的。人生启迪:是非善恶,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动。一切功名利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状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能看到这一层,就能把那些缭乱自心的东西,看淡些。
 
要领 10、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译文: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人生启迪:一切困苦,皆是磨砺。唯有靠世间种种难处的磨,乱心才能得以调伏。磨到最后,就是境界现前。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强不息,全心入世。只要能够做到厚德载物,便不会入歧途,而成利益自己与世间的事业。
 
【王阳明的十个经典语录心学故事 】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回答:“还有老母。”“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5、“光不仅在烛上”
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故事背景: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周积无声的下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7、“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故事背景:关于“盗贼也有良知”这个论点,王阳明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据说他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故事背景: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我们应该注意,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9、“他一疑,事就成了”
故事背景:王阳明的这个计谋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造假。他伪造了各种迎接正规军南昌的公文,在这些公文中最耀眼的就是正规军的人数,粗算一下,大概有十万人。公文中还声称,约定在本年六月二十日合围南昌城,二十一日发动拂晓总攻。在另外的公文中,王阳明“回复”说,不要太急躁,为了避免重大伤亡,攻城是下策,应该等朱宸濠出城后打歼灭战。他还伪造了答复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在信中,他对两人弃暗投明的态度表示深深的欣赏,并且答应两人,在平定朱宸濠后会给两人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这些造假计谋不以为然,他们问王阳明:“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的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10、“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故事背景: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王阳明举个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END】

标签:为师 明的 的心 心路 历程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