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

湛凌松《湛氏族谱》研究文集目录

时间:2012/5/2 14:52:25  作者:湛凌松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3383  评论:2
内容摘要:湛凌松《湛氏族谱》研究文集目录关于联合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的意见……………………………………………01关于沙贝太祖考湛四郎与扬雅谱载祖考湛付四郎的辨证思考………………… 03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 …………………………………………………06关于川黔湛氏旧...
湛凌松《湛氏族谱》研究文集目录

关于联合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的意见……………………………………………01
关于沙贝太祖考湛四郎与扬雅谱载祖考湛付四郎的辨证思考………………… 03
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 …………………………………………………06
关于川黔湛氏旧族谱的再研究 ……………………………………………………10
清代民初川黔湛氏修谱概况 ………………………………………………………16
重读道真水石脚《湛氏族谱》残卷…………………………………………………18
贵州湄潭石莲湛氏十八世祖洪慈公考证 …………………………………………20
读国楠秘书长6月30日致伟健常务理事长信……………………………………22
关于瓮安湛氏谱系的考证 …………………………………………………………23
瓮安湛云斗后裔谱系 ………………………………………………………………25
福泉市湛光荣《湛玉亭居家必用经丹簿》解读……………………………………27
湛烺《家谱序》研究…………………………………………………………………32
关于沙贝七世祖湛若水的名讳字号生卒研究 ……………………………………35
黔江湛氏初考 ………………………………………………………………………38
湛丰良藏《经丹簿》研究……………………………………………………………43
中华湛氏族谱•重庆市万盛区朝岗湛公支后裔实录………………………………46
丰都湛氏 ……………………………………………………………………………59
考察湄潭余庆正安湛氏纪实 ………………………………………………………62
考察云南湛氏纪实 …………………………………………………………………65
汨罗行 ………………………………………………………………………………75
湛氏印痕录 …………………………………………………………………………81
湛氏家族在太平盛世创建的组织 …………………………………………………96
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脉动 ………………………………………………………111
《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报告…………………………………………………114
关于编撰《中华湛氏族谱》的工作汇报…………………………………………117
中国湛氏促进会筹备委员会《告湛氏全族书》…………………………………121
《九代家史》序……………………………………………………………………122
湛氏起源三说之我见………………………………………………………………124
綦江湛仕彬藏《湛氏族谱》考证…………………………………………………127
………………………………………………………………………………………133

关于联合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的意见
湛凌松

乱世毁谱失谱亡谱,盛世集谱撰谱合谱。这是普遍规律,我们湛氏也不例外。在我们湛氏四千多年的历史上,历代祖先为子孙计,不无繁简精粗的各式族谱;这些族谱有的传了下来,使我们能够依稀了解旧时久远的家族风貌,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有的则散失毁坏在历史的烟云烽火中,永远无法理清历史这团盘根错节的乱麻,徒留浩叹。
我们湛氏是轩辕黄帝的分支,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后代,系出远古姒姓;自夏代诸侯国复姓斟灌改单姓湛氏以来,虽人少力薄,但代有贤达名宦。如东汉大司农湛重、东晋诗人卫军谘议参军湛方生、唐贞元十二年进士官高安令赣州始祖湛贵(767-829)、五代十国时光州人官御史大夫国子监祭酒湛温、宋景祐时进士官屯田郎中湛俞、元大德时官广东道德庆路总管府治中沙贝始祖湛露(?-1293)、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官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沙贝七世祖湛若水(1466-1560)、明成化湛清官长沙府八台总兵湛礼官内江令、明赠武显将军湛东之(湖南汨罗始祖,原居豫章新淦,元末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铁树观率次子四子六子迁湖南长沙府湘阴县洞庭磊石白塘湖习礼街杏子园落业,明洪武三年庚戌长子自心迎回江右)、清川黔有湛重贡生官教谕湛清贡生官杭州府湛钥嘉庆三年戊午举人官浙江缙方知县湛琚嘉庆癸亥科武生甲子科武举、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举人连捷进士官江西永宁知县嘉庆三年戊午浮梁同考试官暑定南厅同知兼署永丰县事沙贝十八世祖湛祖贵、清道光二十八年督标咸丰初奉调随征转战广西两湖浙江等省擢升广西全州中军守备赏换花翎同治元年授湖南沅州协中军都司补南韶连镇中军游击奉旨以参将尽先补用加总兵衔同治六年七年署三江口黄冈等协副将八年实授黄冈协副将并赏给振勇巴图鲁勇号十二年遇有总兵缺出尽先简放并着署理潮州镇总兵兼办善后事宜卒年五十二督抚奏闻上甚悼惜追赠振威将军照实缺总兵军营立功后病故例赐恤着王大臣撰给祭文赐祭一坛遣官致祭并赏治丧银五百两荫一子以二品荫生俟及岁归部引见铨选赠封三代二品妻封夫人其长子名锡高承荫沙贝十九世祖湛恩荣号渭波、清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立下战功钦赐巴图鲁封提督总兵平叛大将军的平江人湛其英等等。如无谱书典籍,这些祖先也将淹没无闻矣。
在当今太平盛世,我们如何联合修好承先启后的《中国湛氏族谱》?值得大家讨论研究。继《江西豫章湛氏源流考》之后,为激发大家的兴趣,集学习研究各种不同版本的《湛氏族谱》二十余年的经验,不揣冒昧,大胆陈言,袒露心声,就教方家与全体湛氏父老兄弟。
各地认真编修《湛氏族谱》的同仁,大概都会有相同感受:当搞清一点疑问,我们会欣喜如狂;当解决一个难点,我们会欣喜如狂;当认定一个事实,我们会欣喜如狂;当弄清楚一处旧谱有载而几百年互无往来,终于因联络上而把酒言欢、共叙亲情、共商族事、共谋发展时,我们会欣喜如狂!当某一问题揪积于心百无一解时,我们会寝食难安,愁容满面;当某一祖先去向不明忽隐忽现时,我们会梦绕魂牵,苦苦寻觅;当某一宗支因修谱而突然来访,我们会热情相待,据实以告,双方会因共同理清根源而喜悦满怀,双方会因上溯无路而怅然若失,双方会因肝胆相照而奋发图强。凡认真研读《湛氏族谱》的同仁,大概都会有相同认知,旧谱因年代久远而残破不堪,有的地方无法辨认;祖先们修谱时往往只局限一地,对旁祖别支记录不确,或张冠李戴,或名讳颠倒;祖先们修谱时均以天干地支或年号记年,往往有误,我们手头需要一部准确的《中国历史年表》,以备不时对照查阅。
在当今太平盛世,我们要想联合修好承先启后的《中国湛氏族谱》,愚意以为应遵循如下原则,方能做到求同存异,较为顺利地达到目的。
一、 组织到位,通力合作
因为是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牵涉的面广,必然会遇到许多认识不一致或不尽一致的地方,就要要求各地族长求同存异,不要固执己见,以《中国湛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的集体决定为准,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各省各地的湛族同宗联谊会所辖分会或筹备组,要先行组织当地有文化、有见解、有热情的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老,年富力强的族中俊彦,参与到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的工作中来,积极做好本地湛氏始祖与全国湛氏始祖(暂定唐贞元十二年进士官高安令赣州始祖湛贵即江西扬雅谱所载豫章新淦始祖湛贵)的衔接工作。《中国湛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将于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民主协商定出。
二、 资金到位,多捐为荣
编撰《中国湛氏族谱》,是件举族荣耀并光照千秋的大事,卷数多,内容全,肯定要花费巨姿,不是一人一地所能负担,要求各地有经济实力的宗亲,自觉多多认捐,共襄盛举,成就我们湛氏的千秋大业,让您的英名万古流传。各地尊宗敬祖敦亲睦族的殷实宗亲,也应慷慨解囊乐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之举,以上慰祖宗下为子孙树立榜样,成就我们湛氏的千秋大业,您的英名也会万古传扬。各地急公好义勤劳善良的成千上万的湛氏父老兄弟,定会少抽一条烟少喝一瓶酒,拿出自己的血汗钱,高高兴兴地捐到《中国湛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同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显我湛氏万众一心的平生豪壮之事,成就我们湛氏的千秋大业,您的英名同样也会万古传扬。
三、 谋定后动,刻期成功
各地《湛氏族谱》,均载有祖先们修谱时精诚团结全族动员的精彩故事,我们要编撰的《中国湛氏族谱》,事涉全国、台港澳甚至海外散处的湛氏同胞,我们做的是虽前无古人但定有来者的大事,《中国湛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定会精密筹划,恪尽职守,积极工作,不负天下湛氏父老兄弟的殷切期望,顺利成功。
四、实事求是,科学辨证
历代祖先们修谱时,虽说能够做到“辨宗支,定昭穆,搜遗文,谘轶事,正伪舛,考异同,肩户垂帏,殚精竭虑”而成不朽之文献;但也或因世远族疏而疑信难考,或因谱亡失记而名讳相犯,或因居遥难询而姑仍其旧,或因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而瑕瑜互见自相矛盾,留下诸多问题有待我们一一解决。故我们责任沉重,使命艰巨,要做很多调查考辩的费力费时功夫,要认真阅读旧谱熟悉它谱的审读积累,要细心考证大胆求索,更要胸怀全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虚心求教,冷静思考,或能方可做到不辱使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辨证的态度,坚定有偏纠偏有错改错的决心,坚定不达目的决不后退的兵卒精神,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而后已。
二00八年元月十二日于松梅轩












关于沙贝太祖考湛四郎
与扬雅谱载祖考湛付四郎的辨证思考
       湛凌松

近两年,随着赣粤两省湛氏宗亲的密切联谊,关于湛四郎与湛付四郎是否同一人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如何认识、解决好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对沙贝太祖考湛四郎,我在《湘粤湛氏祖先考》中有过论述,曰:“关于太祖考府佥公及德配夫人何氏的生平,或因旧谱失传,或因碑铭损坏,沙堤谱没有详细记载。就是当年治中公立碑时,也只知他们的卒年而不知其生年。”
查民国十年所修《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卷二十六•列传•治中公传》之首段云:“公讳露,其先闽中莆田人也,在元为广东道德庆路总管府治中,宣授奉训大夫。自莆迁南雄,转迁增城,卜居甘泉都之沙堤乡。奉其考府佥公、妣何氏夫人骸骨迁葬于沙堤之社坛冈,大德元年长至日重志其墓,以示子孙勿忘。至元三十年夏四月,葬其配邝氏夫人于甘泉里白冈北山。厥后长子讳世忠次子讳晚丁葬公于北山,与邝氏县君(原注:元制五品妻封县君)合墓。七世孙明资政大夫、南京兵部尚书若水倡族人建祠于独冈,以祀之,遂为沙堤湛氏始祖。”
其中“重志其墓”四字,有无透露更多信息呢?有,但不多。在《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卷十三•山坟图》的第一幅图中,有碑文如下:“考行四郎卒于庚子,妣行五娘卒于癸酉,正月初七日合葬社坛冈之原。显考府佥湛公、显妣夫人何氏墓。大德元年长至日孝子奉训大夫德庆路总管府治中露志。”你看,太祖考府佥公的名讳字号,及他们夫妇的出生年月,连作为孝子的奉训大夫、德庆路总管府治中的新塘始祖露公也不清楚,无法刻之碑铭。而在《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卷一•始祖总图纪》中,关于始祖露公的记载,也缺少出生记录,云:“一世露,四郎子;官广东道德庆路总管府治中,宣授奉训大夫,崇祀本邑旌善祠;配丹扬邝氏;卒至元癸巳,合葬本邑白冈,丁位向;二子,长世忠,次晚丁;有传。”
而“卒至元癸巳”的记录有误,我在《湛氏史志》中叙述露公的文字时,也是用的这个错误记录,认为卒于1293年。为什么呢?这个“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这个“癸巳”,是天干地支的计年方法,代表年岁之意;而“至元癸巳”,即至元三十年癸巳,是公元1293年。上文的大德元年,岁在丁酉,是公元1297年。岂有露公1293年已死,而四年后的1297年却为父母立碑的道理?带着这个疑问,细查《中国历史年表》,在不足百年的元朝历史中,有两位皇帝用过“至元”这一年号。一是元世祖忽必烈,用了31年,其癸巳岁是公元1293年;二是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用了6年,无癸巳岁,他三换年号,有元统、至元、至正,在至正十三年正是癸巳,即公元1353年;虽是一字之差,却是不计较不知道,一计较吓死个人,60年啊,整整一个甲子。因此,可断定新塘始祖露公卒于至正十三年癸巳,即公元1353年。而从他为次子命名晚丁(晚丁公出生时,其兄长世忠公已有原显、禘锡、禘德三子,其中第二子禘锡大晚丁七岁而第四子丙孙小晚丁四岁),和晚丁公生于1292年,卒于1352年(比露公早逝一年)来推断,新塘始祖露公还是位高寿的人,起码享寿九十以上。这样一来,不仅上文所疑冰消雪化,而且得出露公高寿的结论,何其快哉!
我在《湘粤湛氏祖先考》中,已对治中公为父母所立碑文中“考行四郎卒于庚子,妣行五娘卒于癸酉”考证为:太祖考府佥公卒于宋理宗四年庚子,即公元1240年;太祖妣何氏夫人卒于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即公元1273年。在《治中公传》中,对新塘始祖露公的迁徙路线交代得很清楚“自莆迁南雄,转迁增城,卜居甘泉都之沙堤乡”;太祖考府佥公如何到的莆田,没有一字交代,这就为我们研究江西位思堂《赣县杨雅湛氏联修族谱》及其谱载七世祖湛付四郎提供了文字依据。祖先们早自秦汉,中经唐宋,晚至元明的迁徙路线,可否大致推论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祖居豫章新淦,隋唐五代十国宋时有祖先自豫章新淦迁徙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并南往闽粤等地发展,元明清时已有湛氏望族在江西福建湖广川黔台湾等地先后出现。谱说太祖考府佥公的祖先来自开封,而江西湖南谱根在豫章、川黔谱根在增城、台湾苗栗谱根在潮洲,均可据谱寻源,理出大致的线索。
湛公付四郎,据《赣县扬雅湛氏联修族谱•英三郎公派下世系庆源图•位思堂》第十六页上的文字记载,为:“生于宋宝佑六年戊午十月初十丑时,自壮商于广州增城县,取妻于彼居之,今有子孙殷富繁衍,理学甘泉公即其后也。”这段文字,很值得分析研究。因为按《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卷十三•山坟图》治中公所立碑文 “考行四郎卒于庚子,妣行五娘卒于癸酉,正月初七日合葬社坛冈之原。显考府佥湛公、显妣夫人何氏墓。大德元年长至日孝子奉训大夫德庆路总管府治中露志”的确载,太祖考府佥公卒于宋理宗四年庚子即公元1240年,而宋宝佑六年戊午即公元1258年湛公付四郎出生时,则太祖考府佥公湛四郎其人已死18年,从一般道理上讲,是不通的。揭开迷团,还有待发掘其它有力证据。
如果此说成立,那么是谱有关文字可资研究,据该谱其父祖两代的记录:“小四郞(1213-1256),生于宋嘉定六年癸酉三月十一寅时,卒于宋宝祐四年丙辰七月十五日戌时;配张氏(1216-1267),生于宋嘉定九年丙子正月初三卯时,卒于宋咸淳三年丁卯十一月十四辰时,夫妇同葬本里河坑,生一子,二十郞。二十郞(1234-1258),生于宋端平元年甲午二月十四申时,卒于宋宝佑六年戊午十二月十九酉时;配刘氏,生殁未详,生一子,付四郞。” 可知付四郞的祖父享年56岁,祖母享年51岁,祖父祖母死后葬在杨雅祖宅故地;而他的父母则不那么幸运了,离开了故地,流离他乡,故父亲因奔波劳累,24岁便离开人世,母亲刘氏的情况则更加不详。这一家子,会不会是展转流离,最后迁徙到福建莆田定居的湛四郎一家呢?但从杨雅谱和沙堤谱上看来,都记述简略,不知详情;杨雅谱对这一支记录至此,别无下文,情况有如川黔旧谱多处多次出现的那样;沙堤谱则湛四郎以上没有记录,漠然不知所自,情况亦有如川黔旧谱对甘泉公以上祖先无有记录,或语焉不详,只是以下逐渐清楚明晰,                                             氏子女功德事迹一样;两谱只是在他(付四郞=?行四郎)所属行四这一点上高度肯定,难道是巧合么?各位须知,沙堤谱最早是七世祖甘泉公弘治十二年(1499年)所修,代数近十代,去太祖考府佥公湛四郎卒259年,去新塘始祖露公为父母立碑202年,没有文字记录以资考证,凭着一腔热情和感人的孝悌精神“访诸族人之老”,结果是“杰者仅得其大略,然犹莫知上世之所自,可知者府佥公而下而已,虽府佥公之名,亦已亡焉,而况其他耶?”故这是我们湛氏历史上的一段公案,不才且姑妄言之,请大家批评指正。
据《赣县扬雅湛氏联修族谱》的记载,杨雅谱系为:
1、唐朝一世祖湛贵(767-829)至宋朝十六世祖湛英三郎(1116-1196)
嘉庆八年癸亥谢龙光撰《位思堂记》:“远祖贞元间登第职贵公,贵公以下源流世系,旧谱已遭兵燹,未有副本,赖公心记手录,而湛氏宗祊得以上有所承,下有所接者,系公维持之力。”康熙四十一年湛自彬撰《扬雅湛氏四修族谱序》:“今吾族英三郎公,为杨雅鼻祖也。逆而溯之,自临江新淦湛贵公所出,则贵公固水之源、木之本也。无如英公自临江徙赣,携来家乘遭宋乾道之变,冠燹作难而尽付之;灰烬之余,虽然谱固无存,而孝思仍复不匮;我祖英三郎公心记手录,三复致意,实为元至正间允忠公初修底本,而新淦之世系赖以不坠。”可惜的是这部湛英三郎自临江徙赣携来的家乘,即《新淦湛氏族谱》,遭宋乾道之变而失传,很多唐宋以前的珍贵资料永远无法面世了。关于新淦始祖湛贵的详细档案,杨雅谱记载为:“ 新淦始祖湛贵,字仕显,生于唐大历二年丁未正月二十日子时;于贞元十二年丙子以诗赋登第,除授筠州高安令,甚有政声,得台谏器重,徙县治于元阳观;殁于唐大和三年己酉。配陈氏新淦县(人氏),赠宜人,殁于唐长庆四年甲辰;生三子,湛铁、湛铖、湛镜。”
2、1356年(至正十六年丙申)湛允忠(1320-1358)修成《湛氏初修族谱》,解决了自十六世祖湛英三郎至其时人丁(十六世至二十五世前后)的繁衍承传问题。    
3、1488年(弘治元年戊申)湛彦鼎湛复能湛象贤等人二修《赣县扬雅湛氏族谱》。
以上三次修谱,虽然规模小,但均早于沙堤谱。其中湛允忠所修《湛氏初修族谱》,比甘泉公所修《沙堤湛氏族谱》早143年;湛彦鼎湛复能湛象贤等人二修的《赣县扬雅湛氏族谱》,也比甘泉公所修《沙堤湛氏族谱》早11年,有很多珍贵的史料,其价值还未开发出来。
4、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湛惟辎等人三修《赣县扬雅湛氏联修族谱》。
5、1072年(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湛自渭湛自振湛自默等人四修《赣县扬雅湛氏联修族谱》
6、1803年(嘉庆八年癸亥)湛振衍湛光暄湛大骏湛振茗等人五修《赣县扬雅湛氏联修族谱》。
7、改革开放后,赣州市湛氏宗亲秉承祖先光荣传统,挟当今盛世修谱之春风,精诚团结,万众一心,修成六修《赣县扬雅湛氏联修族谱》六大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还有分歧和疑问,但湛四郎与湛付四郎是否同一人的问题,基本可以认定解决,这对团结全国湛氏,推动《中国湛氏族谱》的工作进程,都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00八年元月十四日于松梅轩



























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
湛凌松

现在,各地各分会(含筹备组)正在按湛族同宗联谊会的安排,为今年将在江西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积极准备。为实现2004年在遵义隆重召开的第八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暨中国湛氏促进会成立时共同决定的各项目标和第九第十届湛族同宗联谊会召开之后呈现的大好局面,经常委会研究决定,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最主要的一项议程就是讨论通过编撰《中国湛氏族谱》这件大事。关于编撰《中国湛氏族谱》这件大事的一系列讲话、决议,早已收录在《 湛族同宗联谊会文集荟萃》和2004年5月以后的甘泉报上,此文不再赘述。
为在编撰《中国湛氏族谱》时顺利衔接和纳入川黔湛氏的全部内容,川黔湛氏旧谱上一直存在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其它省份、地区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我想通过此文首先提出我的意见与川黔湛氏宗亲商榷。
一、关于应荣公入川的确切时间
关于应荣公入川的时间,川黔湛氏旧谱上一律记载为正德七年,一直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问题,我们在编撰《湛氏史志》时,湛族同宗联谊会名誉理事长湛坤耀给我来信提出质疑,认为应当在隆庆以后。为什么呢?因为按沙堤谱的记载计算,正德七年(1512年)甘泉公46岁,东之公才22岁,如何有应荣公这样大的孙子率子入川呢?如是隆庆元年(1567年)以后入川,则有可能,也较为合情合理,东之公(1490-1533),享年43岁,到隆庆元年时,已去世34年,如还健在,已是77岁高龄,方可有子孙入川。我将此信转寄有权后,丰都涪陵诸长老未能同意,当时虽复信婉言作答,但此事一直放心不下。 川黔湛氏旧谱上对祖先生卒有准确记录的人,第一个是湛德星。见湛德深(1868-?)湛德澄(1871-?)光绪十八年壬辰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湛德深,文生 ,字深,号造之;晚年又名湛帝德,字尧天,号勋臣、放勋。湛德澄,字炯荧,号逄原;晚年又名湛同德,字乐天,号康臣、鸿勋。之所以要不胜其烦地夹注二人的诸多字号,因为对辨识哪些川黔湛氏旧谱是他们所修,十分重要而且大有帮助)记载:“《新开河大佛顶茶林沟长冲祖宗人丁根源》:湛大宠长子朝武,号凤才,张氏,葬于龙房湾宅后;生子德星,号国斗,生于隆庆元年,亡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岁,葬长冲垭口生基中井。”而此前出生之人的生卒年代,均无记录。因此,我认为川黔湛氏旧谱上对入川始祖应荣公于正德七年率子入川的记录和祖孙三代缺生卒等项记录的原因,是湛之淮于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于武隆长坝首修《湛氏族谱》时,一是自应荣公入川至嘉庆二十年,在时间上相隔303年,二是无族谱相传,靠推断写定,难免有误,而以后湛方相、湛方华、湛方朗、湛德深、湛德澄、湛多文等公修谱时又沿用这一记录,其实都是严肃认真的结果,是知之为知之,是信以传信的正确态度;而对应荣公正德七年率子入川,没有怀疑过,因为没有见过沙堤谱的任何记载,也未象我们现在这样与沙堤湛氏同宗合族定谱,无法了解甘泉公父子生卒的准确信息,是疑以传疑的结果,态度也是严肃认真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现在知道了更多的情况、更多的信息,加以纠正,是应该的,是可行的,祖先也不会怪罪。怎么改呢?我建议运用数学上的模糊理论,定位为:
隆庆年间至万历初,应荣公率子入川,是为入川始祖。
二、关于应荣公率几子入川的正确结论
关于应荣公率几子入川的正确结论,本来早在1995年春节笔者为《湛氏史志》所写的总序中就已作出,但是遭到正安会议上川黔代表几乎一致的反对,害怕引起纠纷,达不到两省联合修谱的目的,故按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同意了大会决议。在正式出版的《湛氏史志》中,这个《湛氏史志总序》被删掉了叙述这一部分内容的3400余字,就是现在第七页总序最后两个自然段中间的内容(而且,现在倒数第二自然段中,也未经我允许加进了五子这一错误内容,当时在白鹤湾发书时看到后,我很生气)。正安会议后,我又分别致函两位副主编湛有权湛文仲、大寿大鹤分会的理事长及其他联谊会主要领导,除两位副主编回函同意我的观点外,其余或回函表示不同意,或未能回函,湛有权在回信中说,光我们同意没用,要群众心服口服才行。再后来,联谊会应邀分别在大寿大鹤分会召开的两届大会上,我也找过两个分会的主要领导细谈过此事,意在征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应荣公率大宠大海大居三子入川才是正确的历史事实,但要说清这一问题,却颇费功夫,因为有的旧谱多有舛讹、改动,不熟悉族谱的人,一时很难理清。兹举未经任何改动的两部族谱为例:
1、湛之淮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于武隆长坝所修《湛氏族谱》记载:“《入川始祖湛应荣世系》:一代湛应荣,正德七年入川,随带三子,湛清号大海、湛本号大宠、湛全号大居。应荣殁后葬于丰都七甲地名白鹤湾宅后生基中井。”
2、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记载:“正德七年壬申,湛应荣随三子湛本号大宠、湛清号大海、湛全号大居入蜀。”
这样虽已说清了问题,但恐怕还有宗亲有疑惑之处,请看《湛氏史志总序》被删掉的3400余字部份的原文字内容,或可尽释心中疑惑。请格外注意,原文字内容中提到的《湛氏史志》是指湛有权总纂的1992年壬申版油印本《湛氏史志》,非后来由我主编的1996年乙亥初版本和1997年丁丑再版本精装印刷的《湛氏史志》。

《湛氏史志总序》被删掉的内容如下(为叙述方便和更有逻辑性,略有改动但基本是原文):
因为川黔湛氏家族经历甲申兵变的动乱,在清朝267年之间,之淮公于1815年首修《湛氏族谱》,方朗公于1851年增修绘图作序,德深公于1892年增修作序时分别录谱存窑溪、珍溪、江口和正安(正安一册经湄潭、遵义府城、遵义茅坡等地保存至今),这三次十分重要的修谱工作,均明确应荣公入川时只有湛本、湛清、湛全三子,而无大寿大鹤二子的记载,显系清末民初或更晚时族人修谱所误,故应纠正,不再误传。所有川黔《湛氏族谱》,都对本宗支详加叙述,也较为准确,而对其他宗支叙述简略且较多错讹;而各宗支在修谱时,未进行广泛地联系,或独立修谱,或请出某支族谱为据增修,并定下各自不同的谱诀,未能执行方华公所定“懋之方作德,礼义传家长,官守清廉吉,名成思保常”二十字谱诀;故时有代序不明,矛盾迭出,张冠李戴,名和字用错等事发生,对不熟悉整个川黔湛氏历史变化的人,实难一览全貌。
《湛氏史志•大寿公支系》:“大寿子万朝万桥。万朝王氏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振。国攀子金选、金通、金达、金甲、金益。” 大寿不存在,这里的大寿实际是大海之误,请看:
1、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记载:“湛大海生朝岗朝冯、朝清(二公误记为朝湖,从列表和文字叙述其子孙名字看,正是朝清之后,故改回,下同)、朝柏……《綦江清羊市祖宗人丁根源图》:应荣子大海大宠大居;大海子朝冯朝岗朝清朝柏;朝岗子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玺;国庆子金选金道金达;金选子应基应甲应策;应策子湛柏湛宾湛宣湛宋。《云阳县江口祖宗图》:国庆子金选金道金达;金选子应基应甲应策;应甲子承荣承贵。《合州明东里四新七甲鸡母沟小米溪云门镇总图》:国玺子金平金伦;金平子朝福袁氏生启鸿启鹏;启鹏陈氏生国印国明国治。《石滩子岩上蔡家大田黑石祖宗人丁根源》:始祖湛清字大海生四子,湛朝冯字万桥,子国忠国启国法国孝,住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湛朝岗字万朝,子国顺国治国庆,亦住绥阳,国玺迁居合州;国攀生二子金龙金柱,俱乏嗣,招婿作子;湛金柱孙氏,招婿冉文之,受业黑石田地一份,后复冉姓;湛金龙生二女,长招婿蔡文彬,受业蔡家大田,后还宗复姓;次招婿沟池秦永嵩,请凭族中湛汇渝等更名湛永嵩,受业石滩子、岩上,生湛引渭李氏,湛引沂谭氏。
2、湛家堡湛应铭于民国三十五年抄录《湛氏族谱》记载:“朝冯朝岗兄弟二人,系四川省丰都县白鹤湾屋基高阶堰居住,因甲申兵变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旺草五六二甲分住。朝冯公住肖家坪,朝岗公住高家岩青杠坪。朝冯柏氏生四子,长名国启,次名国忠,三名国孝,四名国法;朝冯卒葬于梅子湾人行大路坎下,土坟一所即是;柏氏卒葬于白蜡园挨国启公生基右边,土坟一所即是。朝岗公卒葬于高家岩尖堡下,在陈姓所包之坟上面,土坟一所即是;朝岗生国现,后迁于遵义府城内三关楼。湛万桥张氏陈氏生三子,不识名号。湛万朝王氏生三子,长名国庆,二三不识名号。”
3、道真县忠信镇湛义发藏《湛氏族谱》记载:“湛朝冯号万桥,湛朝岗号万朝,万朝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俊。”
4、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记载:“此谱传世,系万朝(明贵)祖发派,其子孙迁至遵义府绥阳县旺草岭石邱关,后迁綦江县清羊市居住,至今不知其后。湛大海生长子明贵,字朝岗,号万朝;次子朝冯,号万桥;三子明河,字朝清;四子宗河,字朝柏弟兄四人。”
综上所述,应荣公入川时只有湛本号大宠、湛清号大海、湛全号大居三子,现川黔湛氏(除汤家桥国寅公一支外)后裔,均系此三公之后;大寿系大海之误,现三种版本的《湛氏史志》所列大寿人丁,实为湛大海长子湛明贵,字朝岗,号万朝之后。

《湛氏史志•大鹤公支系》:“大鹤子本源。本源秦氏生湛荣湛华,湛华何氏生俸林,俸林况氏生应试,应试余氏生文公文道文甫。” 大鹤不存在,这里的大鹤实际也是大海之误;而“本源秦氏生湛荣湛华,湛华何氏生俸林,俸林况氏生应试,应试余氏生文公文道文甫”这一记录很紊乱,不知源自何谱何处。本源应系朝清之误或号名,笔者所见族谱均未见此名;俸林是湛荣贵的号名,秦氏是其配氏生湛荣,湛荣何氏生应试,应试余氏生文公文道文甫;湛华则是湛有贵所出。请看:
1、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记载:“湛明河字朝清,罗氏,生于丰邑,于万历年间到武隆县,生子四人。长子荣贵字德富号俸林,秦氏;次子有贵字德荣号俸年,冉氏;三子德贵,彭氏;四子子贵字德华,罗氏。四房子贵从贵州回转涪州,只有荣贵有贵德贵三人迁于遵义府正安州思里七甲地名曾家沟、长岭岗、段家屋基、腊湾、大水井居住……湛荣贵及蒲氏,亦葬于段家屋基德贵祖之坟旁;湛有贵及冉氏,葬于大屋基;湛子贵及罗氏,葬于土溪靖……湛应贵曾氏、洪氏,曾氏生长子文湟,次子文滔,三子文渊,四子文源。应贵父子回涪州洪家桥之渡人湾,曾氏死后葬于冯屋基,有白鹤栖庙为证。其后又迁川东永宁、长寿、涪州铜岭,定居于重庆府巴县江北镇书馆,再娶洪氏生洞淇。洞淇字录斋,贡生,余氏生长子光昌,次子光震,三子光章,四子光国,五子光远,六子光表。湛光昌字孚文,廪生,杨氏,出任大宁县训导。后湛洞淇之妻余氏回到祖籍,湛洞淇父子至卜地坝复祖业时,有前母之子二胞兄文滔同往,念在同脉归宗,将一家山地田产并祖坟旁之沙子边付送。湛文滔字永江,隆氏生长子汇中,次子汇东,三子汇海。”
2、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记载:“《贵州绥阳綦江铜锣铺祖宗人丁根源》:湛荣贵号俸林,湛有贵号俸年,现住白屋许家山。《白屋许家山祖宗人丁根源》:湛荣贵号俸林,秦氏子湛金荣(金字系后人红笔所加);金荣何氏子应试;应试余氏生文道文藻文甫文元;文道王氏,文藻陈氏,文甫薛氏,文元刘氏;湛有贵号俸年,冉氏生湛金华(金字系后人红笔所加);金华李氏生应富应弘应贵;应富李氏生文彬,文彬李氏生盈川,盈川张氏生朝宗;应贵曾氏生文滔文郁文淇文碧。”
3、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还精心绘制了《庙边白鹤湾河沟子石滩子岩上合州南川长寿黑石白屋许家山重庆龚家嘴罗家冲岩脚贵州绥阳綦江铜锣铺祖宗总图》,其中大宠一宗朝武朝宗朝华朝龙四支图谱十分完整准确,大海一宗朝岗朝冯两支完整准确而朝清一支有误(将荣贵有贵列出后,又将荣贵有贵子贵三人的字德富德荣德华和德贵另列入朝湖图系,故知朝湖系朝清之误;并可知湛荣贵除金荣一子之外还有启俸启望二子,湛有贵除金华一子之外还有启清启朝二子,湛子贵字德华有子启通等重要信息,可补充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没有记载的内容;德贵子孙记录无误)。这些图谱珍贵无比,可与其它川黔湛氏旧谱进行对比研究,纠正别谱错误,故我曾复印了两大张十小张,大张的一份连同湛习之所修谱复印件赠送给湛兆霖先生,一份自留研究,十小张附在十部《闽粤川黔湛氏族谱》(公元1301-1995年)之中,赠送给湛族同宗联谊会主要领导存阅。
综上所述,大鹤也系大海之误,本源应系朝清之误或号名,现三种版本的《湛氏史志》所列大鹤人丁,实为湛大海三子湛朝清之长子荣贵字德富号俸林秦氏和次子有贵字德荣号俸年冉氏二人的后裔。

关于大寿大鹤均系大海之误,本源应系朝清之误或号名,现三种版本的《湛氏史志》所列大寿后裔实为大海长子朝岗之子孙,大鹤后裔实为大海三子朝清长子荣贵、次子有贵之子孙,经严密考证旧谱,确定无疑。但是,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很多,不必也不应该追究前人的责任,如没有他们留下的这些哪怕有错误的族谱,我们不仅根本无法搞清孰对孰错,可真要成为数典忘祖的不孝子孙了。
这篇文章,是我按照手中掌握的川黔湛氏旧谱和《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对川黔湛氏旧谱上一直存在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其它省份、地区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斗胆阐明的我个人的观点,或许有唐突冒犯之处,敬请族人批评赐教,特别敬请大寿大鹤分会的族人批评赐教。我想将此文作为与川黔湛氏宗亲商榷的公开信,以便做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正确的历史资料,以便给各地各分会为将要编撰的《中国湛氏族谱》提供些微帮助,并请当代族人和后世子孙鉴察。
二00八年元月十九日于松梅轩

















关于川黔湛氏旧族谱的再研究
湛凌松

一、旧谱摘录
1、湛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版(在正安修)《湛氏族谱》

湛德深《序言》及《湛甘泉故事》(略)

《序言》后载有两首诗,诗曰:

湛氏原来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
西山坝处分携手,古井山头插柳桠。
若要父子重相会,待至桃李并发芽。
贫富不等西乡见,五百年前是一家。
倘有一人不认祖,烂泥古井出乌沙。

始祖甘泉肇先基,永洋太祖步其西。
应荣大宠朝宗祖,国文金相显名时。
相元文通传汇潮,湛琚懋仁瀛洲题。

这两首叙述湛氏历史的诗,应为湛德深所作。

《湛氏族规》(略)
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之淮号瀛洲纂修”一行款识,可知这个《湛氏族规》是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湛之淮(1770-1847)在武隆修《湛氏族谱》时所订。

《世系录》(原文字较长,《世系录》为我新加,以便研究)
世系从一代录至十七代,但一代二代显然不正确,三代至六代文字叙述为:“三代祖湛甘泉,字若水。弘治赐进士,钦点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历升礼兵刑吏三部尚书,官至宰相,生湛永洋湛永浩。四代祖湛永洋湛永浩:永洋字东海,钦命江西省临江府知府,生湛应荣;永浩字东汉,钦赐官莅员外郎,生湛应华,武生。五代祖湛应荣,庠生,生湛本湛清湛全。六代祖湛本湛清湛全:湛本字大宠,贡生,生湛朝武、湛朝华、湛朝龙、湛朝宗,湛朝武字凤才,庠生;湛清字大海;湛全字大居。” 十七代文字叙述为:“十七代显考湛作锦,号焕堂,监生,生湛帝德、湛同德;湛帝德字尧天,号勋臣;湛同德字乐天,号康臣。”

湛方朗咸丰元年《湛氏根源序》(略)

《豫章郡菊坡亭宗族历代簪缨名派总录》(略,共62人,其中有广东增城新塘湛祖贵、贵州正安湛海澄,其余均是四川人)

《湛氏字派》(选录)
……爰稽明朝弘治年间,有始祖湛甘泉,字若水,进士,官居礼兵刑吏三部尚书,八十六岁游南岳,讲议诗篇,汇为集,谥文简……九十五岁殁……因严嵩为害,子孙湛应荣遂迁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堰住居,及正德七年壬申,湛应荣随三子湛本号大宠、湛清号大海、湛全号大居入蜀,居垫江陆鸭池,因人情奸险,遂出河,见丰都山水秀雅,乃居丰乐下里西大山黑石白鹤湾,故为蜀东丰都人……
……方朗五子湛作锦,字焕堂,系道光十九年己亥六月初六午时生于四川省东道重庆府涪州武隆司西里三甲长坝新场,地名大垣子;原配蔡氏,系癸卯年腊月廿日申时生于西里三甲地名蔡家湾岩脚老房子,正守公高氏之女也。于同治三年甲子九月初八辰时生长女菊英,系生于新场大垣子,至光绪十一年乙酉于归正安州小里五甲金龟沟周裕章为室。同治七年戊辰六月廿九日巳时生长子湛德深,字深,号造之,仍生于新场大垣子;至光绪己丑年完配杨氏,系同治八年己巳五月廿一日未时生于贵州省遵义府正安州小里五甲回龙湾新房子,岁进士杨昌学之孙,杨廷梁之四女,石氏所生也。同治十年辛未冬月廿七子时,生次子湛德澄,号逄原,亦生于新场大垣子。自光绪元年乙亥岁,因长坝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遂迁入贵州省遵义府正安州小里五甲土荍子场住居。光绪四年戊寅二月十五辰时生次女桃英,光绪六年十月廿日戌时生三女翠英,光绪十年甲申十月初一日卯时生四女兰英,均在正安州土荍子下街店内出生。光绪十三年丁亥前四月十五日午时,焕堂公因病身故。

《白屋许家山祖宗人丁根源》
始祖湛清号大海,生湛朝楚,朝楚(误,应为朝清)生二子(误,应为四子):长子荣贵号俸林,秦氏子湛金荣;湛金荣何氏子应试;应试余氏生文道、文藻、文甫、文元。次子有贵号俸年,冉氏生湛金华;湛金华李氏子应富、应弘、应贵;应富李氏生文彬;湛应贵曾氏生文滔、文郁、文淇;文淇赵氏生湛碧;湛碧王氏生湛育齐。

《贵州绥阳、綦江、铜锣铺祖宗人丁根源》
湛清号大海生四子:长朝贵(误,应为朝冯),号万桥;次朝岗,号万顺(别谱号万朝);朝楚(误,应为朝清),朝湖(误,应为朝柏)。朝贵(误,应为朝冯)生国启、国忠、国法、国孝;国启迁居铜锣铺湛家沟,国忠、国法、国孝仍住遵义府绥阳县旺草五甲肖家坪。朝岗生国顺、国治、国庆,祖田在丰邑清水溪,先迁绥阳旺草石丘关,后迁綦江清洋市。朝楚(误,应为朝清)生荣贵号俸林、有贵号俸年,现住白屋许家山。朝湖(误,应为朝柏)住罗家冲湛家河溪。德贵生二子,长子君选,次子恩选。恩选生应蛟、应魁、应凤、应明、应武,居正安州地名王家园。其有幺房国玺生二子迁合州,湛应甲迁下川东云阳县,外迁永宁、长寿各处,忘其名字,万难以录此。

《世系图表》(略)
这部宝贵的族谱,制作有很多张世系图表,大宠、大居两大支系的十分完整而准确,大海一支的却多有错误。现根据世系图表,将大海一支的转录如下:
应荣-大宠、大海余氏(所有川黔旧谱唯一出现的记录)、大居
大海-朝冯、朝岗、朝清况氏(所有川黔旧谱唯一出现的记录)、朝湖(误,按表上列的人名,系朝清之后),缺朝柏。
朝冯-国忠、国启、国法、国孝;国启-萧承业萧承宗湛金魁湛金甲,录至萧承业以下七代;录至湛金魁至湛正寅八代,录至湛金甲至湛礼明十代。
朝岗-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玺;其中湛国庆-金选金道金达、(金选)-应基应贵应策,湛国攀-金龙金柱等记录,请特别注意,正是现《湛氏史志》上大寿子孙的记录。
朝清-荣贵有贵。荣贵-金荣-应试、应严;应试-文藻、文甫、文元;应严-文才。有贵-金华-应富、应弘、应贵;应富-文彬-盈川-朝宗-源明-绍兴-启儒、启林、启奎、启成、启模;启成-作文;启模-作顺。请特别注意,正是现《湛氏史志》上大鹤子孙的记录
朝湖(误,按表上列的人名,系朝清之后)-德富、德荣、德贵、德华。德富-启俸、启望;启望-登明-志蛟志申。德荣-启清、启朝;启清-应高。德贵-君选、思选、恩选;思选-应魁;恩选-应蛟、应露、应凤、应明、应武。

一张珍贵的单页
    在这部谱书中,保留着一张单页,既是关于入黔始祖明河公至应字辈部份先人生卒的记录,也是过去正安洋心族人继请湛德澄于光绪二十年参与修谱之后,仍然与遵义茅坡湛德深湛德澄二公及其子孙还有密切交流联谊的明证,很是珍贵。初读到时,我做了这样的记录:“此单页记录,考多文公谱,除湛朝清误写为湛朝湖外,其余人生卒年代基本正确。惜不知为何人手笔。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日凌松记于遵义。”请看原文:

湛朝湖,字明河,罗氏,生于丰都万历年间,生子四人。
湛德贵,彭氏,生于万历癸丑年六月二十六日,系武隆县方家湾人氏,卒于康熙乙丑年十月十七日戌时,葬于正安州思里十甲段家屋基。
湛恩选,戴氏,系顺治七年庚寅十月二十五生,殁于正安州思里七甲,葬大坪;戴氏系顺治辛卯年十月十四日生,死葬于马鬃箭,生子六人。
湛应蛟,系康熙壬子年九月十九日卯时生于正安州七甲,亡于乾隆十一年丙寅,葬于思里七甲火石坡大水井蜡弯,山向查考;应蛟,万氏系康熙十一年四月初五(生于)正安州思里七甲万家园子,亡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七,葬思里七甲地名大坳大坪。
湛应露,宋氏,系生于康熙乙卯年六月二十七,葬于彭家岩;宋氏殁后葬于大坪。
湛应凤系(生于)康熙戊午年十月初三子时。
湛应明系康熙辛酉年四月初一生于正安州思里七甲大水井人氏,迁南川。
湛应武系康熙甲子年四月十三生,亡于雍正癸丑年,葬三尖角。

这些内容,在湛多文1959年修的《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谱和湛多文于民国十三年甲子岁正月间曾在湛滘抄录过现在还保留着的那部《湛氏族谱》中都有记载,但在文字上略有差异。现在重新来读这部族谱和这篇散页,从中透出的信息,我们至少可以搞清楚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关于入黔始祖明河公的名号
因为他的一生处于时局动乱之际,为生计和妻儿着想,先是从丰都迁武隆,再从武隆迁正安。仅在正安境内,就先后在长岭岗、曾家沟、段家屋基、万家园子、石香炉、湛滘、蜡弯、大水井等地辗转迁徙,生活是十分不安定的。所以他的名号,除正安、南川湛氏族人清楚外,别处湛氏并不清楚,故多谱记载并不一致。“湛朝湖,字明河,罗氏,生于丰都万历年间,生子四人”这一记录,现在看来,就是解开川黔多部《湛氏族谱》迷团的钥匙。是否可以这样确定:入黔始祖湛明河,字朝清,又字朝湖、朝楚;德配况氏、罗氏。这与他大哥朝冯、二哥朝岗的情形多少有些相似。如:湛朝冯,又字朝贵,号万桥;湛明贵,又名名贵,字朝岗,号万朝,又号万顺;湛宗河,字朝柏。我觉得,作出这样的确定(虽然是个假定),却可以一方面给大家提供研究的方便,一方面又给大家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作用如何?是否科学?是否合理?还有待大家研究结果的实践检验,我热切期待着!
第二、关于始祖明河公入黔的准确年代
按多文公所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的记载:“万历年间,始祖大海公之子湛朝清,逃至涪州武隆县,生子四人,长子荣贵、次子有贵、三子德贵、四子子贵。后至万历甲申岁,迁至贵州省遵义府正安州思里七甲王家营单小地名长岭岗住居。天启五年,明河公买下虎跳岩脚曾家沟”。万历甲申,就是万历十二年,即公元1584年,那么这一年就是明河公入黔的准确年代。天启五年是公元1625年,明河公在正安定居41年后,买下位于虎跳岩脚的曾家沟,他死后就安葬在此。
第三、明河公子孙曾在长岭岗、曾家沟、段家屋基、石香炉等处生活过的年代考证
按多文公所修《湛氏宗谱录》的记载:“六代祖湛清号大海生四子,明贵字朝岗号万朝、朝冯、朝清、朝柏。七代祖三房湛明河,字朝清,罗氏;生于丰邑,于万历年间到涪州武隆县,生子四人,长子荣贵、次子有贵、三子德贵、四子子贵。荣贵字德富号俸林,秦氏;有贵字德荣号俸年,冉氏;德贵,彭氏;子贵字德华,罗氏。四房湛子贵罗氏生金达,金达子应基、应弟、应贵,此房迁回涪州。”
按湛滘民国抄录本《湛氏族谱》记载:“湛朝柏,名宗河,周氏生启通。湛启通,杨氏生四子,长志蛟、次志凤、三志澄、四志升,住湛家场罗家冲”。
按多文公所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的记载:“明末年间,兵荒马乱;崇祯帝时,连年天旱,禾苗枯槁,饿殍遍野,烽烟四起。崇祯十七年甲申,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入川,吾湛氏一族丰都老籍祖等避乱出外,方余贵州遵义府四方井暂居,死于慌乱者极多……自大清顺治定鼎以来,归还祖籍者,系是大宠、大居之后……德贵祖复回遵义府正安州思里七甲,于长岭岗、曾家沟立屋居住,又先后搬至段家屋基、蜡弯、大水井居住……子贵祖在涪州鹤游坪、马颈子、上嘴塘、瞿山园先后住过,今已不知其后裔矣……德贵祖殁于石香炉蜡弯,葬于段家屋基;安人彭氏祖婆……与德贵祖同坟,有生基一穴三棺,有一棺乃是彭氏祖婆之弟同葬也。湛荣贵及卜氏,亦葬于段家屋基德贵祖之坟旁;湛有贵(德荣)及冉氏,葬于大屋基;湛子贵(德华)及罗氏,葬于土溪靖。”
湛德贵(1613-1685),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六月二十六子时生于武隆县思阳里方家湾简宅,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月十七日戌时,殁于石香炉蜡弯,葬于正安州思里十甲段家屋基。德配彭氏(1612-1684),万历四十年壬子六月二十六子时生于正安州思里五甲石灰溪单樊村李家湾,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正月十一日亥时,与德贵祖同坟。彭氏生子六人,君选、思选、恩选、朝选、应选、文选。
君选,胡氏,乏嗣。朝选,宋氏,乏嗣。应选,陈氏,乏嗣。
湛思选,德配赵氏,生子四人,应魁、文龙、文浩、文义。原住正安州思里七甲长岭岗,思选赵氏殁后葬于长岭岗。湛应魁,号文毕,又号玉先,迁长寿县葛南场湛家沟,其子孙的繁衍实录载《湛氏史志》再版本第604-610页。
湛恩选(1650-约1691),生于顺治七年庚寅十月二十五亥时,殁于正安州思里七甲蜡弯大水井,葬于大坪,筑土为坟;德配戴氏生于顺治辛卯年十月十四日子时,葬于马鬃箭大河坎上,筑土为坟,生子六人;应蛟、应露、应凤、应明、应武、应朝(未娶,葬于蜡弯)。
湛文选,德配王氏,生子三人,应斗、应爵、应朝。按湛滘民国抄录本《湛氏族谱》记载:“文选王氏葬蜡弯土堡。应斗字北极,熊氏生德盛。德盛字议然,侯氏生兴道。兴道字玉奎,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廿三日申时生于正安州思里七甲王家营单小地名蜡弯大水井,死于乾隆元年丙辰十二月十七日戌时,葬于龙凤台宅左边塘湾,筑土为坟;彭氏生琼瑛。琼瑛字洪玉,古氏。”多文公所修《源远流长》谱记载,文选祖之后迁回丰都龙凤台,并依丰邑各房重订字派。其子孙的繁衍实录载《湛氏史志》再版本第642-655页。
湛应蛟(1672-1746),康熙十一年壬子九月十九日卯时生于蜡弯,卒于乾隆十一年丙寅十二月十四日巳时,享年74岁,葬于火石坡。德配万氏(1673-1754),康熙十二年癸丑四月初五丑时生于万家园子,卒于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廿七日,享年81岁,葬于大坪,筑土为坟;生子四人,湛翔、湛珣、湛礼、湛智。其后裔在湛滘、长岭岗、正安、遵义、贵阳等地。
湛应露(1675-?),康熙十四年乙卯六月廿七日卯时生于蜡弯,卒年不详,葬于彭家岩脚之下中岭,筑土为坟;德配宋氏,生子四人,湛龄、湛恒、湛藻、湛银。湛龄,万氏,乏嗣;湛藻,宋氏,乏嗣;湛银未娶,葬于大坪。湛恒(1712-1769),号纯一,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十一日酉时生于土溪,卒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十月十二日亥时,享年58岁,葬于彭家岩生基湾小岭岗,立石为坟。其后裔在湛滘、正安、遵义、贵阳等地。
湛应凤(1678-?),康熙十七年戊午十月初三子时生于湛滘,卒年葬地无考,德配卜氏生子五人;据湛滘民国抄录本《湛氏族谱》和多文公所修《湛氏宗谱录》的相同记载,这五人为:湛宗、湛周、湛历、湛华、湛秘。湛宗,徐氏;湛周,李氏;湛历,任氏;湛华,郑氏;湛秘,杨氏。应凤子孙先迁金竹坪,再迁洋心滩。
湛应明(1681-?),据多文公所修《湛氏宗谱录》记载:“生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四月初一寅时,生于正安州思里七甲王家营单小地名蜡弯之大水井,叶氏;子孙迁南川罗洞坪。” 其子孙的繁衍实录载《湛氏史志》再版本第633-637页。
湛应武(1684-1733),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四月十三日子时生于纸槽沟,卒于雍正十一年癸丑四月十二日巳时,享年49岁,葬于三尖角,筑土为坟;德配汪氏(1686-1759),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二月廿四日戌时生于德里三甲乱石坎之天池,卒于乾隆二十四年己卯正月初十,葬于大坪,筑土为坟。其后裔在湛滘、正安。

2、湛德澄光绪二十年甲午版(在正安洋兴修)《湛氏族谱》

湛德深光绪十八年壬辰《序言》及《湛甘泉故事》(略)

湛方朗咸丰元年《湛氏根源序》(略)

《湛氏字派历代远近昭穆祖宗》(节选)
尝闻国必有史,家必有谱,自古昭然。于今为列人子,荷蒙祖德,当思报本。遐稽近考,自湛明时及湛应荣,国号不知几更,朝数亦几变也,焉能细得其详?然不溯厥由来,则淹没无传矣。爰稽明朝弘治年间,有始祖湛甘泉,号若水,进士,官居兵部刑部尚书,八十六岁游南岳,讲议诗篇,汇为集,谥文简……甘泉后称理学,九十五岁殁……因严嵩为害,子孙湛应荣遂迁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堰住居。及正德七年壬申,湛应荣随三子湛清号大海、湛本号大宠、湛全号大居入蜀。居垫江陆鸭池,因人情奸险,遂出河;见丰都山水秀雅,乃居丰乐下里西大山黑石白鹤湾,故为蜀东丰都人,置田产在西大山下。其地名有三边十八丫,湛家坝,白鹤湾,烂泥沟,古井山,瓦屋边,野鸡冲,灌边,庙边,新开河,大垭口,龙凤台,边塘湾,月亮山,庙耳嘴,苦竹旁,龚家嘴,古坟旁,白屋,许家山,长冲,团水井,及南岸湛家坪,金子庙。因明末甲申兵变,有逃遵义府绥阳县、正安州、綦江、江津县,迁于四方、扰于兵荒者,不可胜数矣。

《入川始祖湛应荣世系》(节选)
一代祖:湛应荣,系正德七年入川,随带三子,湛清号大海、湛本号大宠、湛全号大居。应荣殁后葬于丰都七甲地名白鹤湾宅后生基中井。
二代祖:湛本号大宠,王氏生四子;朝武号凤才,朝宗号后山,朝华号廷辉,朝龙号汉寅。大宠殁后葬于丰都七甲地名龙凤台上湾宅后,独生基二井。

《岩脚祖宗人丁根源》
湛朝湖(误,应为湛朝清)生湛德富,湛德富生启俸、启望,启望生登明;登明卜氏无子,抱酉阳州孙灿之子作子,受业湛家河溪田地一份,改姓湛承宗祧,生子湛志蛟湛志申。

湛昌明撰《家谱序》(节选)
这篇序很长,内容十分丰富,对甲申兵变给丰都湛氏造成的巨大影响论述尤其完整而全面,若研究川黔湛氏历史,此序不能不读。这篇序收入湛习之总编的《湛氏族谱》时,做了许多改动。兹录应荣公率子入川的原文如下:
(应荣)因正德七年访贤,随带三子,湛清字大海、次湛本字大宠贡生、湛全字大居,父子四人俱因官累,由湖广入四川……

向明治撰《续修家谱序》(略)

湛方相《复善堂增序》(略)

各支派人丁祖宗根源 (略)

1985年续修族谱时所写后跋
     查我族家谱,系淮、华、朗三公建立,历经数百年矣!其中多有残缺不全,乃于1984年甲子岁,有湛文穆、文昭、文学、文海、文武、文周、文举、文先等人,提出我谱有整理之必要。遂经族人协商,大家同声相应,别无他意,即时将我族有关之谱书,进行校对,修理完整。并将先辈建立字派二十字“明德选应宗,志正光远大,文臣开国兴,流传永发达”在族中明确;同时又续二十字“青山万年长,仁义普忠良,俊贤朝廷在,福寿享平康”在族中讨论,重新定本抄录,以传后世。

洋心1985年进行校对、修理完整的这部《湛氏族谱》,除了新增加二十字“青山万年长,仁义普忠良,俊贤朝廷在,福寿享平康”字派之外,并没有进行其他方面的工作,只是重新抄录了两本传世而已,完全是湛德深湛德澄当时修谱的旧观。我是1987年春节开始研读是谱的,受益匪浅。

    总体来说,这里重睹的两部谱书,由于前人资料不足,或囿于见闻,或偏重本地宗支,限于历史条件,缺少各大宗支间的交流联谊,错误是有的,但较其他川黔《湛氏族谱》,则更具权威性,代表性。借即将在江西召开全国家族大会的东风,为妥善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揣冒昧,秉笔直书,撰成此文,就教于全国各分会湛氏同宗德高望重的族正方家,特别是川黔渝滇应荣公的后裔中的才俊,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赐教!

通信地址及邮编:贵州省遵义市桃溪路47号贵州钢绳集团公司湛凌松  563000
宅电:0852-8419978     电子邮箱: zg.13579@163.com             2008.5.27于遵义松梅轩










清代民初川黔湛氏修谱概况
湛凌松

川黔湛氏,据现在可见的旧谱记载,是入川始祖湛应荣于正德七年率子卜居丰都白鹤湾,但从我们现在掌握的历史资料判定,这一入川时间不够准确,大约应在隆庆至万历初。
我在《关于川黔旧谱几个问题的商榷函》一文中的第一部份,做过这样的表述:
关于应荣公入川的时间,川黔湛氏旧谱上一律记载为正德七年,一直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问题,我们在编撰《湛氏史志》时,湛族同宗联谊会名誉理事长湛坤耀给我来信提出质疑,认为应当在隆庆以后。为什么呢?因为按沙堤谱的记载计算,正德七年(1512年)甘泉公46岁,东之公才22岁,如何有应荣公这样大的孙子率子入川呢?如是隆庆元年(1567年)以后入川,则有可能,也较为合情合理,东之公(1490-1533),享年43岁,到隆庆元年时,已去世34年,如还健在,已是77岁高龄,方可有子孙入川。我将此信转寄有权后,丰都涪陵诸长老未能同意,当时虽复信婉言作答,但此事一直放心不下。 川黔湛氏旧谱上对祖先生卒有准确记录的人,第一个是湛德星。见湛德深(1868-1925)湛德澄(1871-1925)光绪十八年壬辰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湛德深,文生 ,字深,号造之;晚年又名湛帝德,字尧天,号勋臣、放勋。湛德澄,字炯荧,号逄原;晚年又名湛同德,字乐天,号康臣、鸿勋。之所以要不胜其烦地夹注二人的诸多字号,因为对辨识哪些川黔湛氏旧谱是他们所修,十分重要而且大有帮助)记载:“《新开河大佛顶茶林沟长冲祖宗人丁根源》:湛大宠长子朝武,号凤才,张氏,葬于龙房湾宅后;生子德星,号国斗,生于隆庆元年,亡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岁,葬长冲垭口生基中井。”而此前出生之人的生卒年代,均无记录。因此,我认为川黔湛氏旧谱上对入川始祖应荣公于正德七年率子入川的记录和祖孙三代缺生卒等项记录的原因,是湛之淮于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于武隆长坝首修《湛氏族谱》时,一是自应荣公入川至嘉庆二十年,在时间上相隔303年,二是无族谱相传,靠推断写定,难免有误,而以后湛方相、湛方华、湛方朗、湛德深、湛德澄、湛多文等公修谱时又沿用这一记录,其实都是严肃认真的结果,是知之为知之,是信以传信的正确态度;而对应荣公正德七年率子入川,没有怀疑过,因为没有见过沙堤谱的任何记载,也未象我们现在这样与沙堤湛氏同宗合族定谱,无法了解甘泉公父子生卒的准确信息,是疑以传疑的结果,态度也是严肃认真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现在知道了更多的情况、更多的信息,加以纠正,是应该的,是可行的,祖先也不会怪罪。怎么改呢?我建议运用数学上的模糊理论,定位为:隆庆年间至万历初,应荣公率子入川,是为入川始祖。
如按人类生息繁衍的代数来进行推算,以川黔湛氏旧谱上对祖先生卒有准确记录的第一个人湛德星为例,他生于隆庆元年,亡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岁,换成公历是1567年生,1596年卒,享年29岁。从甘泉公至他:历经甘泉-永洋-应荣-大宠-朝武-德星六代;甘泉公生年1466年至他生年1567年计101年,按25年产生一代人计算应有四代,恰是永洋-应荣-大宠-朝武四代。从而反证出应荣公率子入川不会是正德七年(1512年),而应是德星公出生后的隆庆年间至万历初即公元1567-1577年,较为合情合理,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
川黔湛氏,从始祖应荣公率子入川,到湛之淮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于武隆长坝篆修《湛氏族谱》,上距甘泉公生年1466年350年,甘泉公卒年1560年255年,这255年至350年间,川黔湛氏与增城沙贝湛氏完全断绝联系,故对应荣公以前祖先的纪录不够准确,我们阅读旧谱时要特别注意。而对应荣公以降,各宗支在修谱时,限于当时条件,对本支纪录详细而准确,对旁祖别支的纪录则错误较多,或张冠李戴,或代序颠倒,或前后矛盾,或此处纪录正确而彼处错误,或它谱纪录详而确、本支续谱反而误而乱,不一而足,故我们阅读旧谱时不仅要特别注意,还要格外细致而耐心,才能头脑清醒,理出头绪。
现有多部《湛氏族谱》记载,湛之淮应是川黔湛氏篆修《湛氏族谱》的第一人。
湛方朗咸丰元年《湛氏根源序》:“朗生也晚,自幼业儒,志未克逮,舌耕乡曲。暮岁归家,见先君讳淮公手创族谱以贻后人,至详且尽矣。先兄讳华,曾见谱中自高曾祖以下字派纷靡,无有纪律,因编成二十字曰‘懋之方作德,礼义传家长,官守清廉吉,名成思保常',一时远近传闻,族中咸多遵行,其联属后人,俾百世不迁者,又虑之也周,惜未载于谱。朗处馆课,遐时追忆先君创谱与前,先兄编字派于后,吾不妨绘图而并载。朗非敢掠奇玄异也,不过使后之人一览途中,知某祖发派某支,易为了然于目耳。因附序于首。”
湛方朗是湛之淮次子,他这篇咸丰元年撰写的《湛氏根源序》,载于很多新旧族谱,文中明确说“先君讳淮公手创族谱”,是例证之一。
湛方相《复善堂增序》作于湛之淮手创族谱的第二年,即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序中有“兹为历览涪邑小河长坝堂伯湛瀛洲传出单目谱牒,难忘其伊手创之意”,这篇序也载于很多新旧族谱,文中明确说“湛瀛洲传出单目谱牒,难忘其伊手创之意”,是例证之二。我首次读这篇序,是1987年正月初七在洋心研究湛德澄于光绪二十年所撰甲午版《湛氏族谱》,是篇十分华丽流畅的草书,与湛德深、湛德澄昆仲于光绪十八年壬辰在正安所修《湛氏族谱》上的同一篇序的小楷大异其趣。小楷当系湛德深的墨宝,草书不知是何人所留。
湛昌明撰《家谱序》,这篇序很长,内容十分丰富,对甲申兵变给丰都湛氏造成的巨大影响论述尤其完整而全面,若研究川黔湛氏历史,此序不能不读。兹录应荣公率子入川至甲申兵变时的原文如下:“迨后东海育生湛应荣,庠生,自江西省迁居湖广麻城县。因正德七年访贤,随带三子,湛清字大海、次湛本字大宠贡生、湛全字大居,父子四人俱因官累,由湖广入四川……长房住十八垭;二房住湛家坝、白鹤湾、烂泥沟、高山、丁家坝、中坝、河沟子、楼凤湾、湛家坪、火烧岩;三房住湛家长冲、湛家园、十八垭口、金井庙。至大明(末),人丁繁盛,传有千余户,田连阡陌。因甲申兵变,逃于四方,死于兵荒者,难以枚数。” 这篇序虽未谈到谁是川黔湛氏修谱第一人的问题,因出自三房大居公之后湛昌明的手笔,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说“自江西省迁居湖广麻城县……由湖广入四川”,与大宠系朝宗支后代湛之淮至湛德深、湛德澄谱载“自广东省增城县菊坡亭迁居湖广麻城县”有异;二是很详细的叙述了大居公系统朝钦、朝实两大宗支后代在甲申兵变时的迁徙路线,哀婉动人,惊心动魄。这篇序在湛德深、湛德澄昆仲于光绪十八年壬辰在正安所修《湛氏族谱》和湛德澄于光绪二十年甲在正安洋兴所修《湛氏族谱》上的内容完全一致,但在湛习之于民国三十七年所修的《湛氏族谱》上,则作了许多改动。
我们现在知道,湛德深、湛德澄昆仲曾于光绪十八年壬辰分别在姚溪、珍溪、云阳、正安修过四部《湛氏族谱》,除云阳一部之外,其它三部都先后面世,我也有幸阅读并复印在手以便随时进行研究。只是二人费时半年修成的云阳谱,无缘一识庐山真面目,我问过云阳分会的宗亲,据说已经失传,但愿此说有误,总有一天传来喜讯。
还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清代旧谱,除光绪十八年姚溪、珍溪、正安谱之外,光绪二十年洋心谱、湛德澄参与黄慎斋作序的长寿谱(不知是否还在),湛朝发2003年正月发现湛林于嘉庆十二年(1807)所撰《湛氏族谱》(我还无缘拜读),也是一部珍贵文物。珍溪谱,与其它清代旧谱有所不同,在民国四年续修时,对湛德深、湛德澄昆仲的原序作过较大改动,并对大海系统中朝岗、朝清两支未作深入调查研究功夫,使其后裔有的归入现大寿、有的归入现大鹤,造成混乱,一直影响到现当代的修谱活动。可以负责任地说,现武隆残谱、道真残谱、湛滘多文公民国十三年抄谱、多文公1959年续谱时依据的明贵公传谱,湛习之于民国三十七年所修的《湛氏族谱》,湛有权1992年主编的《湛氏史志》,我1996年主编的《湛氏史志》乙亥本、1997年主编的《湛氏史志》丁丑再版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
呜呼!修谱之难,道路何其艰!有志者,让我们精诚团结,放眼未来,去伪存真,留其精华,弃其糟粕,修出经得起子孙后世检验的《湛氏族谱》,并问心无愧地告慰列祖列宗。






重读道真水石脚《湛氏族谱》残卷
湛凌松

道真县忠信镇水石脚湛义发珍藏《湛氏族谱》残卷,来源于武隆湛家湾湛超保留旧谱,我是1987年4月17日收集《湛氏族谱》时见到,为宗亲研究方便,现将有关部分录出。

屡朝宗祖

一代湛方生,理学   二代湛明时   三代湛清湛礼,长沙府总兵,进士,升知府   四代湛若水,号甘泉,进士,官至三部尚书    五代湛应荣    六代湛大寿、大居、大鹤   七代湛本湛全,墓在边塘湾老马园   八代湛廷充、廷辉

鹤坪历代宗祖
内容完整详细,本谱主体内容,因不在讨论范围,略。

序言(残存)略

贵州省谱序(摘录)
尝闻国有史,家有谱。史者,所以记盛衰;谱者,所以记本原也。稽考我启祖湛若水,号甘泉,本江西南昌府民籍,赐进士,官至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后称理学。被严嵩为害,遂将子孙迁于湖广麻城县,有湛应荣自楚入蜀,垫江县陆鸭池住居有年,祖意欲出河,因垫江县人情奸险,有弟兄三人湛大寿、大居、大鹤见丰都山水秀丽,故乃居焉,称为蜀丰都人。在西大山下白屋置田产,其地名不但一处,有三边十八垭,其后三人亡故,男妇六人俱葬于祖坟湾生基嘴,一排六井,有野鹿衔花,凤穿牡丹,金鸡独立为证。后因甲申兵变,逃至贵州府(省)遵义府,迁于四方、死于兵刃者,不可胜数。本朝定鼎后归祖者,年长则彼此称言字派名号,年少则闻其前人,方知谁人子孙,孰尊孰卑;祖墓不能辨认,亲疏远近,遍访不得其祖之根源者,非一人也。至本朝来人丁繁盛,传有千人户口,而其最盛者白鹤湾湛重贡生,湛清贡生任安县教谕。于是指房分尊卑,而支派不可考;彼时约有三百男丁,名号不能尽记,唯即其所知者次第录之,以便后世有考耳。
湛大寿生朝冯,号万桥、朝清、朝柏。朝清生荣贵。朝冯住居白鹤湾高街(阶沿),生国启、法、重、孝四人,迁遵义府绥阳县旺草五里地名肖家坪居住……
湛万桥之弟万朝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俊(玺)。俊(玺)金达、金选、金通。通生湛宣、宋、安、彬。彬生文开、宗、政、贤、学、明、元、品。品生世福、昌。其祖籍在丰都下里一甲地名清水溪新屋基,迁遵义旺草二甲石邱关、八甲旺草五岭,后迁藄江清洋市。
……
与其它川黔湛氏旧谱相比,毫无疑问,这部残谱错误很多,原因何在?就是当时编撰此谱的人(因谱书前后残缺,已无撰谱人姓名可考),只对本支的情况特别熟悉,故记录详细准确;而对旁祖别支不熟悉或根本就不了解,对入川始祖前后的湛氏历史也是并不全面了解,故尊卑倒置、张冠李戴、显得舛讹百出。那么,这部残缺谱书就没有研究价值了么?也不是,它提供的一些资料,也很珍贵,可与其它川黔湛氏旧谱相互校对,理清或校正一些问题。
如《屡朝宗祖》中“一代湛方生,理学   二代湛明时   三代湛清湛礼,长沙府总兵,进士,升知府   四代湛若水,号甘泉,进士,官至三部尚书    五代湛应荣    六代湛大寿、大居、大鹤   七代湛本湛全,墓在边塘湾老马园   八代湛廷充、廷辉”的记录,湛方生是东晋时人,湛明时据其它旧谱载是三国时人而典籍根本查不到此人,湛清湛礼是明初人,怎么能是祖孙三代的关系?湛若水与湛应荣之间缺了一带,湛大寿、大居、大鹤与湛本湛全不是前后代的关系,而按之淮公谱、德深德澄公谱、多文公谱的记录,湛本湛全的墓不在边塘湾老马园,边塘湾老马园的墓是大海公的。这里的湛廷辉是湛本字大宠第三子朝华公的号名,而湛廷充是谁,不见别谱有载。只有“湛若水,号甘泉,进士,官至三部尚书”可谓川黔湛氏旧谱中少有的记得正确的一笔。
又如《贵州省谱序》中“稽考我启祖湛若水,号甘泉,本江西南昌府民籍,赐进士,官至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后称理学”。又正误参半,甘泉本祖籍广东增城而非江西南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而非工部、刑部、户部尚书,他在入仕之前已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著名儒学观点,而非当官以后特别是官至三部尚书之后才成理学一代宗师。
再如“被严嵩为害,遂将子孙迁于湖广麻城县,有湛应荣自楚入蜀,垫江县陆鸭池住居有年,祖意欲出河,因垫江县人情奸险,有弟兄三人湛大寿、大居、大鹤见丰都山水秀丽,故乃居焉,称为蜀丰都人。在西大山下白屋置田产,其地名不但一处,有三边十八垭,其后三人亡故,男妇六人俱葬于祖坟湾生基嘴,一排六井,有野鹿衔花,凤穿牡丹,金鸡独立为证”。应荣公入川,并非甘泉公为避严嵩的迫害而做出的安排,而是甘泉公致仕之后严嵩才入值文渊阁大学士,严嵩没有也不可能迫害湛甘泉。这里说湛大寿、大居、大鹤“三人亡故,男妇六人俱葬于祖坟湾生基嘴,一排六井,有野鹿衔花,凤穿牡丹,金鸡独立为证”,是信还是疑?应荣公携三子湛清号大海、湛本号大宠、湛全号大居入蜀,现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知道,大宠公妣王氏葬白鹤湾龙凤台上湾,大海公葬边塘湾老马园,大居公葬?待续
“湛大寿生朝冯,号万桥、朝清、朝柏。朝清生荣贵。朝冯住居白鹤湾高街(阶沿),生国启、法、重、孝四人,迁遵义府绥阳县旺草五里地名肖家坪居住……
湛万桥之弟万朝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俊(玺)。俊(玺)金达、金选、金通。通生湛宣、宋、安、彬。彬生文开、宗、政、贤、学、明、元、品。品生世福、昌。其祖籍在丰都下里一甲地名清水溪新屋基,迁遵义旺草二甲石邱关、八甲旺草五岭,后迁藄江青洋市”。这里记录的内容,正是我们现在争论的问题之一,反证出湛大寿实际就是湛大海。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此时不搞清楚,更待何时?更待何人?

斟灌正子湛凌松戊子兰月十七(2008.08.17)于松梅轩


贵州湄潭石莲湛氏十八世祖洪慈公考证
湛凌松

湛族同宗联谊会湄潭分会秘书长湛制宪在《贵州湄潭湛氏族谱序》中云:“稽吾贵州湄潭石莲湛姓,盖因早年祖辈远离故土,年代久远,文化浅薄,加之族谱在辗转迁徙途中丢失,故对十九世祖湛露容以上各代无确切考证,但凭祖辈记忆,讲述流传后代,知其大概,很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考证核实。十八世祖湛洪慈,蒋氏,生卒年月及地址皆无从考证。”
对十九世祖湛露容的生卒,他记叙为“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岁正月初六日申时,生在贵州省遵义府桐梓县娄化里七甲地名楼房坝”,殁于“光绪十年(1884年)甲申岁闰五月初五日,亡在本省平越直隶州湄潭经里七甲地名万家坡。”并说这是唯一能作为进一步考证的依据。也就是说,湄潭石莲湛姓,自十九世祖湛露容(1833-1884)至今175年的历史,是清楚有序的,而175年以上历代祖先的事迹他们则缺乏史料。
带着这一问题,我首先查阅了1997年丁丑再版本《湛氏史志》,在506-509页上查出湛洪慈之前的世系为:12世国攀子金选、金通、金达、金甲、金益-13世金达吴氏-14世应策万氏生子朝宣(朝宗、朝安、朝宾)-15世朝宣王氏生子文贤文学-16世文学万氏生子世朝、世乾、世连-17世世乾陈氏生子洪现、洪志、洪恕、洪慈、洪庆-18世洪慈蒋氏生子国钦、国镇、国镜、国鉴、国容(按前四子命名用字,当为国镕)。国钦、国镇、国镜有后裔记录。我认为,《湛氏史志》第509页上记载的湛国容,正是湄潭石莲十八世祖湛洪慈蒋氏第五子湛露容。何以见得?
在丁丑再版本《湛氏史志》第492上,从《湛氏族谱》上录有国攀子孙五支的字辈用字,其中15世祖湛朝宣(重庆万盛南桐湛氏实际使用):“应宣文世洪,国泰永荣丰,明新章贵显,光正学成崇”。15世祖湛朝宾(重庆万盛区青年镇堡堂村湛家村湛氏实际使用):“应宾文世洪,露新光明高,正远家大长,治业启祥荣”。如按湛朝宣这支的字辈,洪字之后应接国字才对,但从录出的人丁繁衍实录看,朝宣长子文贤一支第17世四房却是实际使用的湛朝宾一支所定的字辈,即洪字之后未接国字而是接的“露新光明高”。而朝宣次子文学一支在18世洪字之后用的,又恰是“国泰永荣丰”五字。两支国字露字属同一代,即19世。
按逻辑推理,根据湛制宪谈到的情况和《贵州湄潭湛氏族谱序》一文中叙述的文字,特别是十九世祖湛露容“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岁正月初六日申时,生在贵州省遵义府桐梓县娄化里七甲地名楼房坝”,“我石莲湛姓与重庆万盛区青羊镇堡堂村湛家村之湛族应是同一祖宗”,则湄潭石莲湛姓应该是14世祖湛应策第四子即15世祖湛朝宾的后代,而非《湛氏史志》现在从老谱上录出的14世祖湛应策长子即15世祖湛朝宣的后代。虽世远年淹,难以理清湛露容又名湛国容(1833-1884)以前的嫡系传承关系,但上溯源流有自,还是非常庆幸的。
查川黔《湛氏族谱》,可以十分容易的理清湄潭石莲湛姓十八世祖湛洪慈妣蒋氏之前的代序,为资考证,引文我尽量多选了一点相关内容。
1、德深湛德澄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于正安所修《湛氏族谱•綦江清羊市祖宗人丁根源图》记载:“应荣子大海大宠大居;大海子朝冯朝岗朝清朝柏;朝岗子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玺;国庆子金选金道金达;金选子应基应甲应策;应策子湛柏湛宾湛宣湛宋。
2、湛家堡湛应铭于民国三十五年抄录《湛氏族谱》记载:“朝冯朝岗兄弟二人,系四川省丰都县白鹤湾屋基高阶堰居住,因甲申兵变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旺草五六二甲分住。朝冯公住肖家坪,朝岗公住高家岩青杠坪。朝岗公卒葬于高家岩尖堡下,在陈姓所包之坟上面,土坟一所即是。” 朝岗公的坟墓尚属完好,遵义分会与绥阳分会联合祭祖时,我们祭拜过。
3、道真县忠信镇湛义发藏《湛氏族谱》记载:“湛朝冯号万桥,湛朝岗号万朝,万朝生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俊。”
4、湛多文《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记载:“此谱传世,系万朝(明贵)祖发派,其子孙迁至遵义府绥阳县旺草岭石邱关,后迁綦江县清羊市居住,至今不知其后。湛大海生长子明贵,字朝岗,号万朝;次子朝冯,号万桥;三子明河,字朝清;四子宗河,字朝柏弟兄四人。”
据此,整理出贵州省湄潭县石莲湛氏承传世系(从江西新淦鼻祖唐朝贵公开始)如下:
31.湛应荣:字号、生卒、配氏无考,育大宠、大海、大居。湛应荣为入川始祖。
32.湛清:字大海,生卒无考,配偶罗氏,育朝岗、朝冯、朝清、朝柏。
33.湛名贵(明贵):字朝岗,号万朝,生卒无考,配王氏育国顺、国治、国庆、国攀、国玺。
34.四 湛国攀 育金选  金通  金达  金甲  金益
35.三 湛金达,配吴氏育应箕  应策
36二 湛应策 号       生于    配偶 万  氏  育朝宣  朝宗  朝安  朝宾
37一 湛朝宣 号       生于    配偶 王  氏  育文贤  文学(朝宣公生文贤、文学,公之子孙住重庆市万盛区南桐镇楼房坝)。
38一 湛文贤 号       生于    配偶 耿  氏  育世奇  世永(后裔略)
38二 湛文学 号       生于    配偶 万  氏  育世朝  世乾  世连
39一 湛世朝 号       生于    配偶     氏  育
39二 湛世乾 号       生于    配偶 陈  氏  育洪现  洪志  洪恕  洪慈  洪庆
40四 湛洪慈 号       生于    配偶 蒋  氏  育国钦  国镇  国镜  国鉴  国容
41五 湛露容又名湛国容(1833-1884)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岁正月初六日,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甲申岁闰五月初五日,葬湄潭鱼泉团林万家坡。赵氏生兴乾、兴坤、兴云、兴伦、兴隆五子。
42.三 湛兴云:生于清同治13年(1874年)甲戌岁全月二十七日,卒年不详,葬鞍子山高坡;配刘氏生子光荣,生女金娣、转娣。
43.湛光荣:生于1903年4月11日,殁于1976年7月11日,葬堰上蔡家堡;配陈氏,生于1897年6月12日,殁于1977年1月6日,葬羊肠坳下石坎;陈氏生子正昌、正明、正福,生女正娣、正碧。
44. 二 湛正明生于1928年3月6日,殁于1998年闰5月12日,葬堰上大窝凼;配赵瑞容生于1930年6月20日,殁于1960年11月8日,葬堰上坪上;子湛制宪,女湛忠萍。
45. 湛制宪毕业于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校长,乡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配严万琼生子湛杰,生女长女湛琴、次女湛敏、三女湛玲。
46. 湛杰,毕业于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现在中建国际深圳设计资讯有限公司工作。

湄潭石莲湛氏宗亲,虽户数不多,有近二十户,七八十人,但却人才济济,解放以来培育出各类有用人才十四人,尤以教育、医学、建筑类人才为盛。泉翁有云:“若夫操觚抱器,头角竟出,未必不自先世积德始,不犹木生得地根愈固,枝愈茂,生意莫之能御。故风不大不足负大翼,海不大不足乘大舟,德不大又曷以昌厥后世?”愿石莲湛氏宗亲发扬祖先光荣传统,多与湄潭境内外湛氏宗亲联谊,取得更大成绩。

                                              湛凌松2008年8月15日于遵义






读国楠秘书长6月30日致伟健常务理事长信
湛凌松

国楠秘书长致伟健常务理事长的信中,主要谈虹桥湛氏始祖磐琪公与杨雅谱贵公的关系问题,并论证:
查杨雅谱贵公生于唐大历元年(766年),而磐琪公生于(828),相当于贵公下属第四代(848)时段的人。查贵公第四代是“时”字派,似与磐琪公对不上号。会不会是旁祖的支派子孙,就有待再考证了。
查杨雅谱贵公生于唐大历元年(766年),这个公元766年有误,应为767年。
请看《湛氏联修族谱庆源图》的原文字记录:“新淦始祖湛贵,字仕显,生于唐大历元年丁未正月二十日子时;于贞元十二年丙子以诗赋登第,除授筠州高安令,甚有政声,得台谏器重,徙县治于元阳关;殁于唐大和三年己酉”。查《中国历史年表》,大历元年为丙午岁即公元766年,大历二年才为丁未岁即公元767年。古人对甲子是很熟悉的,故这个“丁未”不会错,而大历元年还是二年就不一定记得准了,故这个“大历元年”有误,应是“大历二年”才对。
湛贵有湛铁、湛钺、湛镜三子,杨雅谱说湛铁、湛钺“旁祖未详”,记录湛镜长子湛洙字通淮,生于唐长庆四年甲辰正月初四子时,长庆四年甲辰为公元824年,比虹桥湛氏始祖磐琪公大四岁,如湛磐琪与湛贵有血缘关系,当系湛镜次子湛通海或湛铁、湛钺的子孙。我案头没有两地族谱,无法展开研究。
湛石林先生说:“湘阴丁未总谱,溯唐,贵公至赣州宋`英公以下,三十余世系,历历记载清楚”。“自益公世珍,八郎公是也(考证:世珍是付二郎公之孙,八郎公是付三郎之孙。自益是八朗公之子侄辈 ,付三郎之曾孙也)。凭赣州扬雅谱考证和迁湘湛氏三老谱之文字记载以核对。我迁湘始祖是付三郎之曾孙,八郎公之子侄辈。自运公比八郎公小二十余岁,与付四郎公之曾孙怀德公的生存时代相同,年岁相近(相差12岁)。付四郎 与付一,二,三郎 为堂兄弟辈共祖念九郎。他们是亲族。”可请湛石林先生写出详细的考证文章。
纵观湛族同宗联谊会现在知道的族谱资料,在目前所了解的湛氏族群中,杨雅谱所载新淦始祖湛贵“生于唐大历二年丁未正月二十日子时”,是全国《湛氏族谱》明确记载的最早的祖先。
2008-7-19于松梅轩












关于瓮安湛氏谱系的考证
湛凌松

自瓮安回来后,查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正月内湛多文在湛滘誊录本《湛氏族谱》,1959年湛多文续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两部族谱,对瓮安境内湛氏的历史,做了认真考证。

一、 关于湛明富所提供的祖先湛云斗的考证
查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正月内湛多文在湛滘誊录本《湛氏族谱》:“一代祖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生子永洋、永浩。  二代祖湛永洋,字东海,生应荣。永浩字东汉。  三代祖湛应荣生湛本字大宠、湛全字大居、湛清字大海。   四代祖湛大海生朝岗、朝冯、朝清、朝柏四子。   五代祖湛明河,字朝清,罗氏生四子:长子荣贵字德富号俸年蒲氏,次子有贵字德荣冉氏,三子德贵彭氏,四子子贵字德华。  六代祖湛子贵字德华,罗氏生志望。 七代祖湛志望生启元、启清乏嗣、启俸。  八代祖湛启俸,抱婿孙灿枝更名湛廷辉字朝元。九代祖湛廷辉字朝元,生子云升、云可、云斗、云甲四子。  十代祖湛云升生湛浒、湛汲。湛云可生子堂,子堂抱与罗姓承宗配汤氏,后复姓湛。湛云斗生子业、子芳、子乐。湛云甲生子仁、子贡。”这里的代数,是未与广东新塘湛氏合族定谱前的代数,与广东新塘湛氏合族定谱后的代数,应在各代基础上加六代,如五代祖湛明河应是第11代,十代祖湛云斗应是第16代,余类推。如以此谱为准,湛云斗是第16代,则与21代的湛井湛紹清湛紹怀三兄弟称呼20代的湛大江为叔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此谱记载湛云斗之子为子业、子芳、子乐,而湛明富提供的资料说湛云斗之子是湛井湛紹清湛紹怀,各自不同,虽然同名,但仍非一人,此湛云斗非彼湛云斗者也。查《川黔湛氏各世系所用字派归代对照表》,21代有朝宗一支用“紹”字,但非正安湛氏所用,也与湛井湛紹清湛紹怀三兄弟自称来自正安不符。查1959年湛多文续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无湛云斗这方面的一字记录。在瓮安县湛氏宗亲举行的座谈会上,根据我对正安县湛氏历史的了解,将湛明富作为湛和远之后,排出其世系为:19世湛和远-20世湛云斗-21世湛井湛紹清湛紹怀-22世湛光才-23代湛明富-24代湛国林-25代湛兴科,这一世系虽然比较符合湛明富所提供的资料和近百年两支人交往的实际,并得到座谈会与会宗亲的一致赞同,但这里的记载我认为更加可靠,应当是与12代祖湛子贵字德华即正安二代祖湛德贵之弟的后代核实过的文字记录,不然不会这样准确完整。孰是孰非,有待其它史料出现。

二、 关于湛光远湛春臣与祖籍湛滘的关系考证
查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正月内湛多文在湛滘誊录本《湛氏族谱》:“十代祖湛志院,姜氏生子六人:长子湛正文万氏、次子正魁邓氏、三子正举吴氏、四子正蒿幼夭、五子正廷王氏、六子正刚宋氏。  十一代祖湛正刚,号未钦,宋氏生子二人,长子光宇号荣高、次子光碧。  十二代祖湛光碧,姜氏生庠远、炳远、介远。  十三代祖湛庠远,号长发,王氏生三子,长子大宾王氏、次子大湖万氏旺氏、三子大江吴氏。  十四代祖湛大湖,万氏旺氏,生子二人,长子文源、次子文渊; 湛大江,号秀峰,吴氏生文彬”。
收入《湛氏史志》第616-617页时为:
“18 光碧 姜氏 子祥远 炳远
19 祥远 王氏 子大湖 大江(迁居贵州省瓮安县)
20 一 大湖 旺氏 子文源 文渊
21 一 文源 周润芝  仲臣 春臣 女:秋银 雪二 桂花
22 一 仲臣 君明 旺子英 子开禄 开棋
23 一 开禄 王秀君 子国毅 女:卫红
23 二 开棋 吴晓维 子红勇 红军 红三    
22 二 春臣 君发 王定银生女:湛维 湛二 开英 开美
      丁兴玉生开学 开祥 女:开菊(贵州大学毕业)
23 一 开学 蔡菊 子湛杰(贵州大学毕业,现在上海工作)
23 二 开祥(原贵州工学院副教授,现全家与开菊一家均定居广东顺德市) 蒋敏佳(大学本科) 子湛卢   
20 二 大江 吴氏 子文才(迁居贵州省瓮安县)
21 文才 李兴明 子光远 女:银书 光珍
22 光远 杨光荣 子开国(天津第二炮兵学院毕业),现正在桂林服役,中尉军衔”。
据湛光远介绍,大富公之后现在凤冈茅坡,户数人数不详。
现大湖大江两公在瓮安生活过并从瓮安走出去的后裔有7户20人。

最早到瓮安的湛氏,是湛大江母子五人。湛庠远(祥远)、王氏、湛大江诸人的生卒,虽然谱书上没有记录,但据湛光远提供的其父湛文才生于民国五年丙辰十一月初八(1916.11.3)这一线索,可假设湛大江二十岁时生湛文才,则湛大江当生于1896年即光绪二十二年丙申。据湛光远讲,祥远公死后,王氏留下长子湛大湖守祖业,带领湛大江湛大富及两个女儿行乞来到瓮安,靠卖糍粑把四个儿女抚养长大,并一一给他们安了家。则至少湛大江十岁左右,留下的长子湛大湖起码也要十五六岁才可能守住祖业。1906年至1916年这十年,大约是湛大江母子五人到瓮安的时间。其间,历尽千辛万苦,到湛大江湛大富长大成人,成了猎户,可以猎虎时,应是二三十岁的强壮汉子,当在1916年至1926年即民国五年至民国十五年时期。
湛明富的祖父辈与湛大江一家交往的最初时间,因无文字记录,仍按假设进行推理。湛明富现年65岁,生于1943年,1948年5岁时其父湛光才过世,时年33岁,当生于1915年。假设其父湛绍清20岁时生湛光才,是1895年即清末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如湛井大湛绍清5岁应是1890年;如湛井之父湛云斗20岁时生他,是1870年即同治九年。1916年湛云斗46岁,湛井26岁,湛绍清21岁,湛大江20岁。按湛明富湛光远双方提供的文字、口头资料,湛云斗湛大江同属20代的弟兄,故湛井湛紹清湛紹怀称湛大江湛大富为叔。
综上所述,由19世祖祥远公配偶王氏带到瓮安县永和镇的湛大江兄弟姐妹一家五口人,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清末民初便与后到此县的湛云斗父子建立了宗亲联系。
查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正月内湛多文在湛滘誊录本《湛氏族谱》的记载:“十二代祖湛光弟,万氏生四子:长子和远乏嗣,次子海远,三子山远,四子怀远。海远子大德。山远三子,长子大恩黄氏,次子大漠李氏,三子大礼。怀远二子,长子大泽陈氏,次子大体雷氏”。这里“山远三子,长子大恩黄氏,次子大漠李氏,三子大礼” 的记录不同于湛多文续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湛多文续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的记录为:“湛光弟万氏生四子:长子湛和远,万氏乏嗣,出川做生意,不知死于何时何地,万氏祖婆后易姓在花池龙塘关杀牛荡刘家,生子刘八爷,孙刘瓜生;二子湛海远田氏;三子湛山远冯氏;四子湛怀远万氏。湛海远、湛山远冯氏之安葬地,均在羊角坳青冈林人行大路当岭直下落底之田大面,人面朝火烧岩,有石碑为记,右边是海远公,左边是山远公及冯氏”。更与家父《九代家史•豫章郡湛氏贵州正安长岭岗支实录》:“道光十七年(1838年)我堂曾祖和远、山远弟兄二人同去四川做生意,遇难身亡。万氏祖婆无依无靠,生活十分艰苦,难以度日!后改嫁花池刘八爷,生刘瓜生。山远妻冯氏祖婆,因山远与和远祖弟兄二人同去四川做生意,遇难身亡。冯氏祖婆与其儿子湛大模媳李氏,另有一个小孙女湛莲,凄苦地生活着,后来湛莲于归中子沟叶家”。
这些不同的记录,作为研究文字,虽可以互为补充,但极易造成混乱。多文公“有石碑为记,右边是海远公,左边是山远公及冯氏”较为可靠,山远公并未远出四川贸易,死后与妻合葬羊角坳青冈林人行大路当岭直下落底之田大面,故家父的记录有误,而“山远三子,长子大恩黄氏,次子大漠李氏,三子大礼”就是纠正这一错误的力证。
湛云斗后裔世系传承简录:
11朝清-12德贵-13恩选-14应蛟-15鹏然-16志学-17正训-18光弟-19和远(海远山远怀远)-20云斗- 21绍清(湛井绍怀)-22光才(克珍)-23明富-24国林(国顺国军国发)-25兴科。21绍怀、22克珍、24国顺国军国发等各代各支,请自己对照排出。
现已成立了湛族同宗联谊会瓮安分会,瓮安(含福泉)境内湛氏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必定能够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和睦,把同宗联谊活动推向新阶段!
2008年7月30日于松梅轩












瓮安湛云斗后裔谱系
湛凌松

这次瓮安之行,收获时很大的,不仅成立了湛族同宗联谊会瓮安分会,还找到了19世祖湛和远的后代。可以说,按座谈会上由湛明富宗亲详细介绍的其祖先由正安迁湄潭、再迁瓮安的历史和由湛光远宗亲详细介绍的其祖父湛大江与湛明富的祖父湛紹清、伯祖父湛井、叔祖父湛紹怀以来世代交往的情况,远在湛紹清三兄弟与湛大江认识并交往时,就称呼湛大江为叔,历代延续不变这些基本情况,这样衔接是可行的。查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正月内湛多文在湛滘誊录本《湛氏族谱》,虽有“六代祖湛子贵字德华,罗氏生志望。七代祖湛志望生启元、启清乏嗣、启俸。  八代祖湛启俸,抱婿孙灿枝更名湛廷辉字朝元。九代祖湛廷辉字朝元,生子云升、云可、云斗、云甲四子。  十代祖湛云升生湛浒、湛汲。湛云可生子堂,子堂抱与罗姓承宗配汤氏,后复姓湛。湛云斗生子业、子芳、子乐。湛云甲生子仁、子贡”这一记载,并且应当是与正安二世祖湛德贵之弟湛子贵字德华的后代核实过的文字记录,不然不会这样准确完整,我认为是可信可靠的文字。因与湛明富宗亲提供的线索有异,孰是孰非,确实有待其它史料的出现才能定论。
现根据我带回来的湛明富宗亲提供的文字资料,以《增城沙堤湛氏族谱》、民国十三年甲子湛滘誊录本《湛氏族谱》、1959年多文公续修《湛氏宗谱录•源远流长》谱和《湛氏史志》丁丑在版本的相关部份,整理出云斗公后裔世系(暂定)。世系中“世”表示祖先或已去世者,“代”表示健在的人。湛公20世祖云斗后裔世系(暂定)如下:
1世祖湛露-2世祖湛晚丁(湛世忠)-3世祖湛怀德-4世祖湛果成-5世祖湛宗远-6世祖湛瑛-7世祖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8世祖湛永洋字东海(湛永浩字东汉)-9世祖湛应荣-10世祖湛清字大海(湛本字大宠、湛全字大居)-11世祖湛明河字朝清(湛明贵字朝岗号万朝、湛朝冯号万桥、湛宗河字朝柏)-12世祖湛德贵(湛荣贵字德富号俸林、湛有贵字德荣号俸年、湛子贵字德华)-13世祖湛恩选(湛君选、湛思选、湛朝选、湛应选、湛文选)-14世祖湛应蛟(湛应露、湛应凤、湛应明、湛应武、湛应朝)-15世祖湛翔字鹏然(湛珣、湛礼、湛智)-16世祖湛志学(湛志院)-17世祖湛正训号善堂王氏(湛正荣、湛正谦)-18世祖湛光弟(1789-1864年)号四风万氏(1787-1864年),光弟为长子(湛光照宋氏、湛光回王氏乏嗣、湛光魁号四能王氏、湛光贵万氏、湛光×)-19世祖湛和远万氏(山远冯氏、海远万氏、怀远万氏)-20世祖湛云斗董氏(依据湛明富提供的线索暂定)-21世祖湛紹清任氏(湛井吕氏苟氏乏嗣、湛紹怀刘氏郑氏)-22世祖湛光才冉志林(湛克珍胡德荣)
-22世祖湛光才冉志林-23代湛明富易胜兰-24代长子湛国林李德群生子湛兴科、女湛兴娣,次子湛国顺雷成敏生子湛兴成、女湛兴春,三子湛国军杨胜碧生子湛兴友、女湛兴琴,四子湛国发谢华英生子湛兴昱、女湛兴婧。
-22世祖湛克珍胡德荣-23代湛明轩,湛明芳,女:湛明书、湛明进、湛明友、湛明碧、湛明祥。-23代湛明轩陈先书生子湛国兵、女湛国群、湛国琴。-23代湛明芳沈碧荣生子湛国江、湛国章,女湛国先。-24代湛国江李治琴生子湛兴伦、湛兴义。湛国章胡先菊生子湛兴奎。
-22世祖湛银城雷德珍住瓮安茅坡,生女湛桥英。
-21世祖湛紹怀刘氏郑氏-22世祖湛光明吴仕菊生长子湛开荣、次子湛开华、三子湛开富、四子湛开贵;女:湛开秀、湛开玉、湛开琴。-23代湛开荣雷兆琴生子湛国军、湛国辉。湛开华刘老六生子湛国建、生女湛国毅。湛开富罗安群生子湛国胜、湛国举。湛开贵未婚。
现在计有14户55人。

附:福泉县湛克旭世系(湛克旭一家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迁贵州省凤冈县偏刀水酥麻湾,再迁福泉县牛场区马龙井至今),请丰都县宗亲见报后,积极联系!
湛克旭之子湛银高。湛银高王小妹生子湛光华、湛光荣,生女湛光英。湛光华秦顺兰生三男三女:长子湛青福、次子湛青友、三子湛青洪,女:湛珠妹、湛青先、湛幺妹。湛青福李国英生子湛龙友、生女湛龙琴。湛青友鄢国洪生子湛江。湛光荣黄治莲生子湛青国,生女湛青秀、湛青珍、湛青碧、湛青菊。湛青国李忠菊生子湛龙祥、湛龙鹏,生女湛龙飞。

湛和清之子湛成富、湛成贵。湛成富韩翠珍生女湛妹。湛成贵吴庆霞三子一女,长子湛小平、次子湛小刚、三子湛明春,生女湛小红。湛小平文少华生女湛亚利。湛小刚刘文秀生女湛培沙。湛明春窦红梅生女湛兴宇。

湛银华李氏生子湛成举。湛成举薛明秀生四男一女,长子湛小军、次子湛小祥、三子湛小刚、四子湛小江,生女湛小红。湛小军邓代秀生子湛亚全,生女湛亚琴、湛亚芳、湛亚飞。湛小祥邱琴生子湛树林、生女湛亚利。湛小刚王清燕生子湛亚坤、生女湛亚杰。

现在计有9户35人。这样,湛族同宗联谊会瓮安分会共有30户110人。如从道光十七年(1838年)湛和远离开正安长岭岗算起,170年来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换,人世怎样沧桑,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湛氏存在,她的子孙总有最后团聚的一天!
斟灌正子湛凌松2008年8月1日于松梅轩
福泉市湛光荣《湛玉亭居家必用经丹簿》解读
湛凌松

戊子孟秋初九,斟灌开来同源湛氏、豫章郡治同根宗亲,湛族同宗联谊会瓮安分会理事湛光荣湛开富来访,除汇报分会捐款、派代表参加江西会议、境内湛氏散居宗亲等情况之外,湛光荣还带来祖上传下来的《经丹簿》残卷一本,请求查清本支承传历史,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所请。
其《经丹簿》残卷,封面封底及第一至第三页已残,封面正中为中楷湛玉亭三字,靠左上顶边为中楷居家必用四字(这以下应无字,但纸已残),故定名为《湛玉亭居家必用经丹簿》,原为竖写共十页,现以空行隔开,内容如下:

第 1 页
子孙保之
洪武三年,湛游、湛余老祖凡六人,湖广麻城县勾敢香高干晏人氏。

第 2 页
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代兵打上四川东道丰都县北按安仁里七甲地名落ⅩⅩⅩ亚,洪武三年察占为营,ⅩⅩ湾十八

第 3 页
亚。
游余块洪钱文: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
丰都生长后士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上贵州,落于偏刀水。
故曾祖考湛公讳钱妣陈氏母  老大孺人  孝曾孙克旭

第 4 页
故祖考湛公讳希古妣陈汪李氏母  老大孺人  孝孙克旭
故二祖考湛公讳思余妣陈蔡氏母  老大孺人  孝孙克旭
故大伯考湛公讳贡田妣向氏母  老大孺人  孝侄克旭

第 5 页
故三叔考湛公讳贡砚妣秦氏母  老大孺人  孝侄克旭
故幺叔考湛公讳贡全妣陈氏母  老大孺人  孝侄克旭
故显考湛公讳海昌妣周氏母  老大孺人  孝男克旭

第 6 页
故外祖考周公讳长林妣张氏母  老大孺人  孝孙湛克旭
故大舅考周公讳盛福妣湛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故二舅考周公讳盛海妣杆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故三舅考周公讳盛祥妣王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故幺舅考周公讳盛元妣吴氏母  老大孺人  孝外甥湛克旭

第 7 页
故岳考谭公讳上禄妣杨氏母  老大孺人  孝婿湛克旭
故岳考曹公讳守臣妣胡氏母  老大孺人  孝婿湛克旭
故恩师姻叔考张公讳大顺妣胡氏母  老大孺人  孝徒湛克旭
故二姑考张公讳成槐妣湛氏母  老大孺人  孝内侄湛德疏湛德竦
故三姑考简公讳应祥妣湛氏母  老大孺人  孝内侄湛德疏湛德竦

第 8 页
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按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生于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
谭氏生于壬申年正月初六亥时,四川东道五龙云里八甲地名奚坝。
曹氏生甲戌年八月十五午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生长人氏。
湛德竦戊申年九

第 9 页
月初九字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湛德疏。(有涂改)
(后人用很纤细的笔画写有两行文字如下)
叔祖考湛玉成妣李氏     孝孙田林   (用放大镜辨出)
叔曾祖考湛作余妣向氏     孝曾孙田林 (用放大镜辨出,此处作余应是前面作于)

第 10 页
故岳考王公讳朝邦妣唐氏母  老大孺人  孝婿(后残破严重)
故岳考王朝邦    故岳妣王唐氏(后残破严重)

解读破译如下:
这份《经丹簿》残卷,是湛克旭为其父母湛海昌周氏做道场(或谓出灵)时的文字记录。从现存实录看,这位做道场的掌坛先生文化不高,从用红色标出的错字可以证明;且业务能力很差,应是初出道者,从每项列出的祭祀主灵牌位只写女位即“老大孺人”而忘记书写男位即没有“老大人”这样明显的失误。尽管如此,这份《经丹簿》残卷提供的可资信息,还是十分宝贵的,完全可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传承代序(以祭主湛克旭即湛光荣祖父为核心排出最早一代至最末一代):
第一世:故曾祖考湛公讳钱妣陈氏母-第二世:故祖考湛公讳希古妣陈汪李氏母(故二祖考湛公讳思余妣陈蔡氏母)-第三世:故显考湛公讳海昌妣周氏母(故大伯考湛公讳贡田妣向氏母、故三叔考湛公讳贡砚妣秦氏母、故幺叔考湛公讳贡全妣陈氏母)-第四世:湛克旭何氏-第五世:湛银高王小妹-生子湛光华、湛光荣,生女湛光英-第六代:湛光荣黄治莲生子湛青国,生女湛青秀、湛青珍、湛青碧、湛青菊(湛光华秦顺兰生三男三女:长子湛青福、次子湛青友、三子湛青洪,女:湛珠妹、湛青先、湛幺妹)-第七代:湛青国李忠菊生子湛龙祥、湛龙鹏,生女湛龙飞(湛青福李国英生子湛龙友、生女湛龙琴。湛青友鄢国洪生子湛江。湛青洪未婚)-第八代:湛龙祥、湛龙鹏、湛龙友,女湛龙飞、湛龙琴。
二、字辈考证
在第3页上,有这样一行文字:“游余块洪钱文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读完这份《经丹簿》残卷,根据祭主湛克旭与列出的祭祀主灵牌位各世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游余块洪钱文”六字代表的含义是第1页“湛游、湛余老祖凡六人”和第2页“湛游、湛余凡老祖弟兄六人”之意。后面的16字是字辈,读成:“思贡克心,其正发尧,金有桢荣,应福庭朝”。如按此字辈取名,湛克旭何氏之子湛银高属心字辈,湛克旭何氏之孙湛光华、湛光荣属其字辈,但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没有人读懂这些文字,所以没能按字辈命名。
三、湛游湛余六人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的可信度及地名考证
按《经丹簿》上的明确记录。湛钱是湛克旭的曾祖父,则湛游、湛余、湛块、湛洪、湛钱、湛文弟兄六人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的准确时间,绝对不会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何以见得?在《经丹簿》第8、第9页上,记录了四个人的出生年代及地点,经分析,应该分别是:1、湛克旭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生于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2、湛克旭岳父谭上禄生于壬申年正月初六亥时,四川东道武隆云里八甲地名奚坝。3、湛克旭另一岳父曹守臣生甲戌年八月十五午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生长人氏。4、湛德竦戊申年九月初九巳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
根据湛光荣讲其父湛银高生日是九月初九,卒于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岁三月初七子时龙泉县道坪区坪果村墨条冲,葬于铁路山狮子脑。那么,湛克旭传给后代的《经丹簿》上而记载的“湛德竦戊申年九月初九巳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正是湛光荣之父湛银高的准确出生年代及地点,而戊申年是哪一年呢?应是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即1908年。湛德竦(1908-1949),又名银高。
湛克旭岳父谭上禄生于壬申年正月初六亥时,四川东道武隆云里八甲地名奚坝。这个壬申年,应是嘉庆十七年壬申即1812年。
湛克旭另一岳父曹守臣生甲戌年八月十五午时,贵州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生长人氏。这个甲戌年,应是嘉庆十九年甲戌即1814年。
湛光荣的祖父湛克旭,同治元年壬戌年冬月二十一日戌时生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家庄;先迁贵州省凤冈县偏刀水,再迁龙泉县福八甲地名曹家池,娶曹守臣之女生湛德疏、46岁时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即1908年生次子湛德竦。如以湛克旭出生于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年上溯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有492年,而从湛克旭上溯到父湛海昌、祖湛希古、曾祖湛钱,不过四代人而已,怎么需要492年之久呢?有违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故《经丹簿》上记录的湛游、湛余、湛块、湛洪、湛钱、湛文弟兄六人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的准确时间绝对不会是洪武三年,也不是他们这一代的人直接由湖广麻城县迁四川丰都县,而应是入川始祖湛应荣的后代。
在《经丹簿》第3页上有一个明确记载:“丰都生长后士湛海昌、作于弟兄二人上贵州,落于偏刀水”。除“嗣”字误写为“士”字外,湛克旭为其父母湛海昌周氏做道场(或谓出灵)时由道士写下的这个《经丹簿》上的文字记录,是准确而可靠的,而时间大约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湛海昌、湛作于(作余)弟兄这一代从四川东道丰都县北岸安仁里七甲地名杨
标签:目录  秘书长 中国 长信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