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湛氏宗祠历史沿革
族之有祠,以祀先祖。如木有本,如水有源。昭穆列先人之序,丞尝瞻后代之仪,是以未营室先营祠。凝族之力,决族之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先祖自江西南昌府铁树观迁徒平江,创基开业。华叟公幼惠聪颖,胆识过人。历任平江、浏阳、巴陵、湘阴、通城、修水、临湘七县解粮将军,功绩卓著,世承军籍,皇恩御封“奉上饬例”。子孙永不摊派劳役夫差。迄乾隆间,人丁逾两千,县、府、院、乡四试人才辈出,为湘之盛族。然时缺家庙之建,各房少长苦心焦思不已。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 年),遂倡族众,营建宗祠,以安先祖。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841年)集风、学庆、健三等为首扩建。道光二十八年戊中(公元1848年)三房再度扩建,勒石立碑。由是人丁兴旺,人才蔚起。
世事沧桑,一九三七年,日寇侵我华夏,翌年,武汉沦陷。国军上将薛岳奉命镇守天岳关,以幕阜为屏障,阻击日军南下,硝烟滚滚,炮火连天,祠堂一度成为战地医院,抢救了无数的伤员。如今祠堂东西两边墙上当时书写的“救死扶伤”的标语历历在目。
一九四四年,解放军三五九旅开国上将王震将军率部辗转南下,曾驻军于此,休整二月余,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并部署作战方案。族中子弟湛忠林、湛跨海等热血青年,应召入伍。可惜当时留下的生活等办公用品,都已被毁殆尽。至今仅存祠堂走廊墙壁上的“抗战建国”四个醒目大字。
解放初期(1950年)政府将我祠堂作为无益公产,征收国有,改为粮仓。文革时期人民公社欲拆除祠堂,将材料转移至柘压新建粮库,族中子弟雁初、质文、雅平组织族人坚决抵制,才得以保存。同年粮站转售给供销社,作为商店。直到2002年,供销社解制,族民福欧、雅平为首以二万四千元人民币从供销社买回。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征收改造,食盐、农药、化肥侵蚀,且年久失修,堂断壁残垣,檩樑腐烂。族人目睹,疾首痛心,纷纷慷慨解囊,群策群力,重整祖宗家业。历时二年,旧貌换新颜,雕樑画栋,翘檐斗阁,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列祖在天有灵,当嘉其诚心,后世子孙尤当勤勉努力。
今祠宇维新,祭有昭穆,序有伦常,会聚一堂,合族振奋,莫不额首相庆。故录之以纪其事。
平江湛氏豫章堂,
始祖唐初徙哲方。
文重诗书文脉盛,
武崇忠勇武功强。
宗祠建造乾隆世,
政府征收稻谷仓。
回购维修群力大,
神灵庇荫福无疆。
四十世裔孙湛卧龙敬撰
公元二0二0年庚子岁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