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广州市在编文物纳入“紫线保护”、玉溪卫公祠被拆

时间:2009/4/22 19:52:21  作者:中华湛氏联谊交流信息源  来源:湛甘泉研究会  查看:303  评论:0
内容摘要:广州市在编文物纳入“紫线保护”、玉溪卫公祠被拆。  时间:2009-4-27 23:32:51    -------------------------------------------...

广州市在编文物纳入“紫线保护”、玉溪卫公祠被拆。
  时间:2009-4-27 23:32:51    
--------------------------------------------------------------------------------
 
在编文物纳入“紫线保护”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22 来源: 广州日报

 

 
  这张藏于广州博物馆的清代外销画记载了百多年前广州越秀山、石室教堂、六榕塔和光孝寺等多处建筑文物的当年胜景。 
 
  《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重达35公斤。
 
番禺区沙湾留耕堂仪门上用红砂石、砺石及花岗石和木头组合,形成既有精工雕刻之人物、走兽、花纹的图案美,又有石料天然颜色对比的色彩美。
 
陈家祠的蝙蝠。民间有这样的口头禅:看不尽的卢沟桥狮子,数不完的陈家祠蝙蝠。书院内“蝙蝠”图样无处不在。按中国传统吉祥习俗,“蝠”与“福”、“富”均谐音,用艺术化的蝙蝠形象代替“福”让人浮想联翩。

         “紫线渊源”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由建设部发布,是专门对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规定,要求各地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都要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紫线,紫线范围内将禁止大面积拆除或改建建筑物。

         本报讯 (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蔡锦明、曹晓亮摄影报道)由广州市和各区县级市文博专家、学者耗时6年编撰、凝聚2000多名广州文化工作者心血的《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14卷丛书(广州出版社出版,下称《汇编》),昨天正式出版并在广州博物馆举行首发式。

  据悉,市规划局会将《汇编》所列出的不可移动保护文物纳入“紫线保护”范围。

      广州“藏宝图”重达35公斤

  《汇编》共14卷,16开本,全彩印制,784万字,重量达35公斤,内容涵盖4334条文物线索,囊括了广州市自1956年以来总共四次文物普查的全部成果,成为广州有史以来最全的“藏宝图”。

  《汇编》体例分上篇(文物史迹)、中篇(古村落、历史街区)和下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对所有录入的文物条目,对应的文字记述、照片、测绘图和碑刻拓本,都采取直接关联的编排方式让人一目了然。

  据悉,《汇编》作为首部大而全的广州地区文物志、完整记录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全书,将成为广州城建规划各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读本。广州市规划局还会将《汇编》所列出的不可移动保护文物纳入“紫线保护”范围。“将入编文物划入紫线,规划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就会对广州地域内不可移动的文物分布心中有数。”《汇编》副主编、81岁的广东资深文博专家麦英豪说。

  入编文物要进行GPS定位

  另外,在编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中,既有最负盛名的“三雕一彩一绣”,也有包括增城榄雕、花都珐琅、从化竹编、番禺飘色和南沙麒麟舞等各区市独具特色的品种,体现了目前对文物保护理念的最新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从2004年国家《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凡广州界内的所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包括登记文物),都已悉数被广州市规划局列入紫线保护范围。

  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还透露,目前广州正在按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要求,对《汇编》中收入的文物进行GPS定位和标注。这样,每处文物就会有一个很精确的“地理身份证”,方便检查、管理以及监控其保护情况。

 

 

 

 

 

明代古祠被拆村民自发守护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22 来源: 广州日报A18  作者: 张顺美

 

 
沥滘村玉溪卫公祠昨日被某工程队强拆,变成了一堆破烂。乔军伟摄

  本报讯 (记者张顺美)掀翻瓦顶、铲平“锅耳”、打断红山岩柱子、明清瓦块打包装运……昨日约10时,广州市海珠区沥滘村村民发现本村有着近400年历史的玉溪卫公祠正遭遇一工程队拆除,闻讯赶来的数十村民自发前来阻止,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区文化局、南洲街道办事处、沥滘联社治保队等部门的人员赶来,叫停拆除行动。

  该祠堂于去年10月底被列入区文物保护控制范围之内,然而祠堂所在的地块早年已被某开发商征用,但拆除行动前并无任何通知,有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此事件。

  “老祖宗的遗产就这样活生生地被破坏掉,真心痛。”几名七八十岁的卫氏族人在废墟旁扼腕叹息。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昔日古色古香的古祠堂,如今剩下一个框架,屋顶瓦片已一块不留,而最具古民居特色的“锅耳”已经被勾机铲平,红山岩柱子被打断,数米长的几十根东京木横梁躺在地上,走进祠堂,满地都是破碎的瓦片。

  “破坏了就很难再复原。”闻讯赶来的广州博物馆历史专家崔志民面对一片颓垣败瓦,发出慨叹。曾多次参与广州市古民居普查的崔志民告诉记者,根据六年前他对该祠堂的考究,这座两进祠堂第二进稍高,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建筑,其中一根横梁上刻着“康熙七年重修”字样,第一进稍矮的建筑年份比前一座宗祠还要久远,有着多处明显的明清时期建筑特征。包括红山岩八角柱、莲花状斗拱、龙凤雕花等,手工十分考究。

  “我们一般见到的瓦面铺设是直线的,而这座祠堂的素色瓦片,有着明代建筑风格特有的曲线,这个建筑曲线很有流线型,比较罕见。还有一种构建有着弯曲的花纹,像‘水滴’一样垂在顶部,这也是明末的特产。这样典型的明代建筑在市区很少见,很有保存价值。可惜现在却变成一堆‘破烂’了。”崔志民对记者说。

  线索提供  卫先生  奖金  100元


      卫玉溪是湛若水同朝代的官员,湛若水曾为卫氏族谱题序。

 

不知祠堂是文物钩机开动拆清光
有的沥滘村民特转几趟车赶来参加“护宝行动”;开发商暂停拆卸行动

来源:羊城晚报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A10
 
邝穗雄
 
 
祠堂被拆后,空除一地被毁的明清木构件
 
  ■家事街事

  文/图 本报记者 邝穗雄

  “我们村的文物祠堂被拆掉了!”

  昨天上午,一大群人开着钩机、卡车进入海珠区南洲街沥滘村,将村中一间祠堂大拆大卸,才半天工夫,当记者接报赶到沥滘,见到精美的祠堂瓦顶完全被掀掉,梁柱被卸下。几成一副空架子,罕见的红砂岩柱子断成三截躺在地上、八角形柱础扔在一边。祠堂前空地上,拆下的木石构件、青砖瓦当散落堆放。两进的大祠堂屋顶板瓦、筒瓦几乎荡然无存,从幸存的二进大堂大梁间隙抬头仰望,像一张无牙的大嘴无奈祈呼苍天。   

  精美文物莫名被毁

  “柱、梁、斗、拱、桁、桷连同檐板、板瓦、筒瓦都被拆掉,砖雕、彩绘被毁,真是一场浩劫!”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副秘书长、古建筑研究专家崔志民在现场痛心疾首。他随手拿起一件上有精致如意卷花纹的“斗”构件说,光从弯月形梁桁就可以推断这是明万历前后的建筑。这间祠堂两进约两百平方米。第一进为明末建筑风格,还保留有非常明显时代特征的红砂岩柱、八角柱础、弯月梁桁等等;第二进为清康熙七年重修,有清初风格的滴水等构件,“保留的文物价值较高,整座建筑对鉴定当地历史文化有明显的座标作用”。

  据村民估计,这次被拆毁的建筑结构大约有两百平方米;专家表示,虽然由于村民及时出来保护,将拆下的构件留下了,可一些重要文物被破坏的程度是毁灭性的,极可能导致这座古建筑无法完全恢复。

  村民自发集中护宝

  “早上约8时,钩机就随着数十名工人开进;待村民发现,屋瓦已经开始卸下。知道文物祠堂被拆,我们立即奔走相告,待会同父老赶到交涉,现场工人仍未肯停工,表示他们只是干活的。”村民说,拆下的一些构件被卖走,一些梁桁屋瓦等构件被编好号放上一辆大货车、装进几个大编织袋内准备运走。数十名包括联防队员等在内的村民立即自发制止,双方一度紧张对峙;其后村民报警,直到下午1时许,拆卸行为才算停止。在警员的戒备下,沥滘村经济社委、南洲街文化站工作人员、海珠区文化局工作人员陆续赶到,两三百名村民自发将现场保留下来。

  “我们是根据海珠区政府文件保护文物祠堂的。”村民非常激动,听闻消息,有的甚至转几趟车赶回来参加“护宝行动”。村中父老卫泰治老伯出示了海珠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对沥滘村祠堂建筑加以保护的函》:“经我局多次组织专家到沥滘村进行核实,该村现由区普查登记在册的祠堂建筑有13座,……建筑保护之完整,数量之多实属难得。”根据《文物法》“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原则,请南洲街道、城管及出租屋管理办公室加大对用作厂房出租的崌崃卫公祠、玉溪卫公祠的管理力度”,时间为2008年10月20日。

  拆毁者不知是文物

  据村民透露,拆毁祠堂的是旁边一大型楼盘开发商,准备拆后建楼房。

  记者联系到该开发商一位项目负责人。其出示了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与耐火材料厂的征地协议、相关部门办理的规划以及该地块约359亩的购买证明文件连同地图等等,表示该公司合法拥有该地,但从未有部门告知这间祠堂是文物建筑。他表示,已与村社负责人、街道文化站、海珠区文化部门初步接触,目前首先将拆卸行动停止下来,希望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他们会尊守国家《文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是文物建筑会坚决加以保护,还可以计划结合环境将其建设成一个有独特景色的景区。
 


 

 

保卫古祠

 
 
 
日期:[2009年4月23日]  版次:[GA01]  版名:[广州读本 封面]  稿源:[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李春花 张婧)本报接到报料称,前天早晨,海珠区沥滘村有着400年历史的玉溪卫公祠遭地产商拆除,几十名村民前往祠堂阻止,截下了准备运走的文物。随后,村委安排了治保人员24小时看守祠堂。


  保安24小时守护祠堂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玉溪卫公祠,只见祠堂被一堵围墙围住,祠堂外是一个停车场,屋顶被全部掀开。绕过一个停车场,走近角落的祠堂,门外摆放着前天被拆下的悬梁,还是一些长了蜘蛛网的花雕木,其中一根雕着“康熙丁卯岁仲冬丙子吉朔名山公房众孙捐金鼎”。


  沥滘村民卫先生出示的文件显示,玉溪卫宗祠与村内13间祠堂去年10月已列入区文物保护控制范围之内。目前,村委已经安排治保人员24小时守住祠堂。而村经济联合社股民们表示,希望有关部门牵头修复祠堂,股民愿望发动村民一起捐款。


  专家称有信心修复祠堂


  昨日,长期关注该祠堂的广州博物馆历史专家崔志民介绍,10年前该祠堂的面貌还很清晰,而在去年上半年,便成了烧焊切割工场,村民发现后请求相关部门予以制止。前日,祠堂屋顶的瓦片、第一进的梁架都被拆了,“第二进的木结构也拆了一部分,且第一进的红山岩石柱也被打断”。其实早在一年前,祠堂就面临被拆的命运,当时第二进的瓦面被拆一部分,由于村民制止才得以保护。崔志民介绍,该祠堂有两进,第一进是明代建的,第二进是康熙年代建的,“它是风水岭,具有典型的清初的建筑风格,价值很高。”他表示,沥滘村有10多间明清宗祠群落实属罕见,“简直是古建筑的博物馆”,但这些宗祠近20年破坏严重,目前仅存的13座都已列入控制范围。他表示,尽管现在玉溪卫公祠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坏,但他对复原祠堂还是有信心。


  昨天,海珠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开发商手续齐全所以拆迁不能算是“强拆”,但他十分支持村民积极保护文物的做法,并称对于文物保护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

 

 

 

工程队“夜袭” 拆掉古宗祠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24 来源: 广州日报A12 作者: 石善伟

 

 
拆下来的柱子刻有“康熙”等字样。

  本报讯 (记者石善伟)前天,本报报道了《明代古祠被拆 村民自发守护》(见4月22日A18版),在广州海珠区沥滘村,工程队拆除玉溪卫公祠的瓦顶房梁,在村民干涉下暂停。事情刚过去了不到两天,工程队又发动了一次“夜袭”,在昨天凌晨4点终于将古祠残留的墙垣彻底捣毁。

  昨天中午,沥滘村的玉溪卫公祠原址已成颓垣断壁。79岁的村民卫浩然称,昨天凌晨4点,天还没亮,100多人和两辆大型勾机到场,用了不到20分钟,就将古祠残留的墙壁屋架全部捣毁。

  事发后,村委会派出人手,将古祠废墟中的木料收拢,准备运往沥滘村最大的一家卫公祠,好生留着,是否可以重建仍不可知。

  “现在沥滘的卫公祠只剩下12家了。”71岁的卫伯铭介绍说,被工程队拆掉的玉溪卫公祠是现存最早的卫公祠之一。  线索提供卫先生奖金150元

 

 


百人凌晨硬闯拆掉文物祠堂
 
 
 
邝穗雄   2009年4月23日 羊城晚报A10
 
 
 
 
 
  昨夜

  今晨

  昨日,本报报道钩机冲进海珠区南洲街沥滘村大拆文物祠堂,村民纷纷赶来“护宝”。然而,这并未能改变祠堂的命运。今天凌晨,有400年历史的文物祠堂———玉溪卫公祠终于被夷为平地。据村民称,凌晨4时多,上百人开着钩机大肆冲进铁枝围着的现场,不顾自发保护祠堂的值班村民反对,强行推倒剩下的墙柱,不多时,祠堂已化为乌有。目前村民已报警,并报文物主管部门处理,并在现场守护。

  本报记者 邝穗雄 摄影报道   
 


 

 

怎样才能锤下留“宝”!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27 来源: 广州日报A18 作者: 华碧

 
  24日广州日报报道《工程队“夜袭”拆掉古宗祠》,读后令人感慨。

  前一日,该报相关报道称,有400年历史且已列入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珠沥滘村的玉溪卫公祠,在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突遭地产商开拆,几十名村民闻讯前来阻止。海珠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村民保护文物的做法,并称对于文物保护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这真令人慨叹,政府的力量不足以保护文物,谁还有这力量呢?果不其然,该报道见报后隔天便有工程队摸黑前来将该古祠彻底捣毁。

  那么,社会呼吁作用有多大?人们还记得,去年广州日报报道中山四路黄金地段有座古墙,墙上画有一些民国初年的“美丽牌”香烟广告,很有历史价值,市民呼吁将其保留,或像处理锦纶会馆那样将这堵墙平移别处,应该说,那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工程。但是,人微言轻,话音未落,有关单位便“三下五落二”将这堵古墙拆得灰飞烟灭。这样的例子并非一两宗,如果相应的保护法规及主责部门仍不明确的话,今后或许仍将发生。

  近日首发的《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统计,广州已经湮没的重要史迹总计400多项,而其中许多史迹消失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建设”。城市建设本是文明进步的缩影,现在却以另一种形式对历史的文明构成威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目前,人们正注视着建于明洪武三年位于中山四路的广州城隍庙,不知其日后命运如何?


  华碧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