汈汊湖畔湛家湾(上)
湛斌祥
在广袤的荆楚大地江汉平原上,有一个湖叫汈汊湖,历史上汈汊湖是泛洪区,水面面积近13万亩,通过汉江与长江紧紧连接在一起,多少年来,滔滔湖水,既滋养着居住在湖区周边的人们,也时常给人们带来灾乱。在这个湖的西岸,有一个居住此地数百年,且留有许多可歌可泣故事的村庄——湛家湾。
现有文字可查的是迁鄂始祖敏德公,本是江西麻城筷子街人士,于元顺帝至元三年丁丑年(公元1337年)通过殿试,获得进士,授大理寺正卿(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后因奉诏祭祀南岳误期被罢免,流落异乡,在荆楚汉阳郡一带。敏德公有四子:长子瑚公、次子琏公,族谱载“瑚、琏二公失考”,第三子霖公,于公元1367年也中进士,授四川重庆府正堂(相当于现在正厅级干部),因奉皇帝旨意交付办理的案件失误而被免职,由重庆回到湖北荆州,在监利杨林关落籍定居,为监潜分支一世祖,其后裔多定居于监利、潜江等地,第四子琼公,为汉川分支一世祖。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琼公这一支辗转逃难多地,后与冯郭褚姓氏的四老表结伴,来到汉口(今湖北武汉)西不到50公里的汈汊湖边,并落根于这片芦苇丛生,野鸭悲鸣之地。湖北是千湖之省,湖区在没有进行大规模江河改造时,在湖区种田是十年九淹。每到夏季,水稻刚灌浆时,洪水就来了,汈汊湖连接着洪湖,洪湖连接着洞庭湖,茫茫河水湖水江水连成白茫茫一片,先祖们仍在此开荒种地,结网捕鱼,顽强谋生。
一日清晨,先祖们正在湖边清挖塘堰,突然看到两只美丽的大鸟,从天上拍打着翅膀,向塘堰的南边飞来,一只飞落到正南方不远处的晒网台上,而另一只飞落到距晒网台正东方约二三百米处的六合垸堤上。当时比较迷信也很讲究风水的先祖们,认为仙鸟飞落的地方,一定是风水宝地,随即就将居住地迁到了这两个地方,一处取名叫湛家大湾,一处取名叫湛家小湾,湛氏先祖们就居住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近700年,期间又有支派迁居天门、沔阳(现仙桃、洪湖)等地,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大革命期间,湛家湾的颜色是红色的。在红军时期,湛家大湾村民湛松安担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农民闹翻身,打土豪分田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还经常骑着枣红马在应城陈河一带指挥打仗。大革命失败后,在老家藏匿,被一叫“北风”的叛徒告密,国民党“铲共团”到处捉不到他,看见他怀孕的媳妇正在洗衣裳,不由分说捆绑了起来,吊在门前的一棵大树上进行惨无人道地毒打,湛松安为了挽救群众,他勇敢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来,被捕后在杨业陂遭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村民红军战士湛德松,一九三二年在天门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汈汊湖区是新四军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带领着几千新四军官兵驻扎在湛家大湾及周边村庄,同李先念一同来到湖北的有一位东北辽宁籍的大领导长征干部姜继常(又名姜纪尚),人们称为姜先生,是豫鄂边区的财政部长兼宣传部长,我伯父湛海林给他当了七年秘书及警卫员,我父亲当仓库管理员多年,管理新四军打日本差船缴获的糖盐布匹等战略物资。
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也设在湛家大湾,有一天,成立大会议程正在举行,突然一个小队的日本鬼子从应城过来扫荡,很多参加会议的干部群众立即撤离,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成了逃难人们最好的掩体。鬼子气急败坏,不但抢走了县财政局所有钱财,而且架起机枪朝群众躲藏的芦苇丛扫射一气,弹如雨点,百姓死伤无数,惨不忍睹,鬼子最后放火烧光老百姓的房屋后撤走,小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围剿新四军,姜先生和我伯父等人去汉口潜伏,既愚蠢又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找不到他们,就把老实在家务农的我的父亲抓走,要他交待新四军长兄及姜先生的下落,他经历了上压杠、扳反针等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没有说出半个字。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大小湛湾同周边村组织起几百条民船来运送渡江作战的解放军,一位姓左的湛家姑爷在驾船渡江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被我们称为三伯爷的湛建超,抗战时期当兵入伍,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时,他带领队伍起义,当上了解放军,解放后又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参加了长津湖战役及之后的朝鲜空战,九死一生。他对空战记忆犹新,转业回乡后对后辈讲,敌我双方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天黑,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战机,两边的飞机一批批的增援,像蝗虫一般遮天蔽日,轰鸣声震耳欲聋,炸弹爆炸时地动山摇。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负责在地面抓跳伞逃生的敌方飞行员和营救友军飞行员,战士们被一个问题困扰:美国鬼子和苏联空军都是白种人,相貌外观差不多,如何区分敌友呢?时任连长的湛建超对部下说,这很简单,你们看到那些贪生怕死、高举双手投降的,肯定是鬼子,如果两眼充血,哇哇直叫的,肯定是友军。部下战后一清点,果然丝毫不差。第二天太阳升起,他带领战士爬上高地放眼远眺,地面到处是飞机残骸,在太阳下发着耀眼的寒光,刺得人双眼无法睁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村民湛石头经民主选举担任生产队长十多年,他吃苦耐劳,积极带头,很有经营头脑,带领发展多种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我们几百多口人的生产队建了全公社最高大的队屋,垒成了当地最大的砖窑,一次性可烧青砖三万多块,植成了三四十亩地的大杉树林。他多次被评定为县社劳模,还当选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
湛家大小两湾在前后几任队长的带领和村民辛勤操劳之下,大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这里的春天是彩色的,有人说,地上插上一根筷子,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试看:
春来百花遍地香,草籽油菜满红黄。
桃李槐蕊次第开,引来蜂蝶采蜜忙。
雨打荷塘千层叶,风吹稻田万重浪。
天道酬勤地助力,棉麦谷物堆满仓。
湛家湾秋天的颜色是金色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那些年,湛家湾以六百多亩耕地,留足口粮种子饲料后,还卖出了二十多万斤余粮,这在当时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江汉平原是“鱼米之乡”,是国家粮、棉、油等重要商品基地。
抗战老兵湛海林回家安居后,主动承担了生产队养鱼的工作,那时我们生产队把周边的沟塘河堰深挖扩洗,投放鱼苗。他善于学习,尽心尽力,白天割草喂鱼,晚上巡视鱼塘,起早摸黑,精心喂养,每年春节,各家各户都可以分上百斤的优质鱼过年,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村民们不但吃得饱,更能吃得好,湛湾成为很多人无比羡慕的红旗生产队。
斗转星移,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当大小湛家湾人丁数已近伍佰口的时候,湛家大湾发生了严重白蚂蚁灾害。白蚂蚁是木头的天敌,专吃房子的木柱头和木制家具,当人们还没发现它时,一根根柱头已全被蛀空,有时这些白蚁出洞,成群结队、遮天蔽日。为了消除白蚂蚁的危害,村里商议并出资,从省城武汉请来了几位白蚁专家,他们在村里东敲敲西挖挖,忙碌了几天找到了好多个白蚁老巢,最后专家们给出的结论是:白蚁无法消灭,唯一的办法就是整体搬迁。
政府根据村里上送的消灭白蚂蚁及搬迁的报告,很快下拨经费六千元人民币,当时的六千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三四百亩农田全年的总收入,还减免了村里两年的水利工任务。湛家大湾的父老乡亲日夜奋战了两个秋冬,全靠手挖肩挑,在离原地近2000米的螺丝湖上填起二十多亩大的一块台地基,紧接着村民又一次靠“村民互助”的模式整体搬迁到了湛家新湾(地图上的名称为湛家大湾)。
到一九七六年,湛家新湾全部建成,新湾四排五十二户新居,前两排正中间是活动操场,四横八纵、整齐有序、坐北朝南、青瓦白墙,绿树成荫,雄美壮观。这湛湾的布局设计也是非常科学合理,湾的四周清水环流,碧波荡漾,正前方一座石拱桥,作为出口通向一条宽阔的省级公路,出门即可上车,四通八达,既安全又方便,真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房子建好了,人们安居乐业,生产劳动积极性更高了!
朝鲜空战小知识: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国空军十分嚣张,轰炸机狂轰滥炸,战斗机随意超低空射杀。志愿军入朝时有运输车1300多辆,20天内就被美军飞机炸毁600余辆,后勤补给出现了巨大困难。经过长津湖战役后,苏联答应出动空军支援,但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做了很多限制。1951年4月12日这天发生的空战最激烈,美国出动152架飞机,对鸭绿江铁桥及其附近的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其中B29轰炸机72架,F80和F84战斗机48架,F86战斗机32架,苏联空军第324歼击航空兵师全部投入战斗,共出动歼击机60架,双方激战半天。据战后统计,朝鲜战争期间苏军总共作战出动6.3万多架次,进行了1400次空战,共击落敌机约1300架,苏军损失飞机345架。苏联空军对志愿军后勤补给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