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姓讲坛

湛氏新源传(黄字中内容)

时间:2013/4/7 17:52:31  作者:湛氏家族古今志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6977  评论:28
内容摘要:安徽刘姓文化(2013-01-29 16:04:15)前 言族谱(家谱、家乘、谱牒、天序皇谱)是以个人及家庭为单位,记载同系共祖的血缘集团的连带世系,以及人物、事迹、婚姻、收养、继嗣、生卒、殉葬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蕴藏著大量的人口统计学、人口流动学、基因遗传学、人...

安徽刘姓文化
(2013-01-29 16:04:15)

前 

族谱(家谱、家乘、谱牒、天序皇谱)是以个人及家庭为单位,记载同系共祖的血缘集团的连带世系,以及人物、事迹、婚姻、收养、继嗣、生卒、殉葬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蕴藏著大量的人口统计学、人口流动学、基因遗传学、人文社会学、族谱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民族学、教育学、儒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具有直观性、真实性,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敬宗爱族,牢结血缘情结、民族凝聚力也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家族成员的团结和睦,促进老少长幼的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就要有家谱文献作为依据,使每位宗亲都能够知根知底,知长知幼,知古知今,知内知外,知己知彼,能够了解家族历史的沧桑演变历程,以便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忘天恩祖德,效法先贤俊彦,传承先祖美德,首先做家族中的优秀个人,继而同心同德续写家族的光辉历史,共同创造家族的美好未来。

社会意义,家族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族兴旺则社会昌盛,社会昌盛则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则国富民强。同时,以谱为据,敬宗睦族,尊长爱幼,族内团结友爱,利用家谱连带的外戚关系,从而促进了社会和谐,增进了各族和睦,华夏一体。

乾公十三世孙:刘振 撰文

二零一一年.冬十月.二十日

掩龙刘氏源流序

盖悉古今有云,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源,慎终追远,为族亲后贤之责。族有枝,宗有杆,杆有根,根系於何邑?族亲能悉矣?吾掩龙刘氏族谱始修於光绪初年,由磐坞公稽考墓志碑铭、灵位撰文、访族中长辈,遍及乡邻收族籍於一册。然,基於历史条件因素,对祖前世系未得以稽考。今逢盛世,资讯、交通便捷,乃寻访苏北丰县金刘寨、山东枣庄侯孟、菏泽刘楼、滕州庄裏,考稽祖上源流,谱均有载。隋末唐初,邦公二十七世孙邕公参天序首修谱牒,自二十九世立字辈:“祖立洪范,敦谕后贤,孝义谨记,福泽延传”;唐中期三十二世祖群彦二修;传至宋代四十五世祖运太公三修,又订立二十三字派文诗:“运继昌期,家修廷献,安兴基业,尊崇西汉,宗德万怀,应水泗玉”;明代五十一世祖廷立公四修;民国二十三年作检公五修;高祖以致乾公四子汉达字方卿、汉进、汉暹、汉道,六十代载之甚祥,且上古世系井然有序,今均收入於册,全族幸甚。稽考始祖西伯字乾,乃邦公五十九世裔孙,系汉文帝恒公次子梁王武之支系,祖籍江苏丰县金刘寨汉之故里,嘉靖间徒山东兖州府峄县东企彭乡后孟社继承祖业,万历六年奉旨携长子方卿迁颖,余子留居山左枣、峄故里,二弟西安留守丰邑,三弟西山字坤、四弟西川字瀛随迁。逢佳季撰注集,连谱修整明源流,望衍传勿无遗也。是为序。

二零一一年冬十月二十八日

邦公七十一世裔孙刘振撰

刘氏族谱集注序

树有千枝,乃出自一本。吾族乃陶唐尧帝之后裔,汉高帝邦公之直系。尧之九子源明字资首封留邑,后因助禹徒梁州治沱江之水有功,被虞舜受封於巴蜀梁州,故取地以己名曰资邑。资长子刘式承嗣尧长子监明,迁徒河北刘地繁衍生息,故为吾刘姓之始祖也。资次子袭封资邑曰资国,取姓资名永河,乃资姓得姓之始祖也。故天台山又曰资山,沱江水又曰资水。吾族派衍汉裏,支分鲁南,兼阜颖之宗,生员数以万计,为梁孝王刘武之后裔。原谱各宗各执一册,不知大宗之渊源。为聊报先哲之德,今昭穆汇於一册。承盛世,修祖陵,建陵园,复修家祠,昭示后人不忘祖恩浩荡。先人之大志,遇灾荒战乱而久经不衰,代出贤人,世代繁盛,实乃后胤之典范。远至三皇五帝,历经五千年沧桑延衍,孕育著东方华夏文明。时至今朝,吾刘氏族谱依然井然有序,谱修工时之大,匆难思矣!承先哲之大志,八修统谱,稽考各支谱集於一体一宗,祖上之源流一目了然。上古源流世系,历时五年之久校正,稽考《国语》、《左传》、《汉书》、《史记》、《族谱▪史册》、《徐州府志》、《颍州府志》、《峄县志》诸典籍,访族中长者,考墓志碑铭,校误求真,且附以正史文献以便族人查阅校对,可见撰谱之慎也。今逢刘氏族谱注集告成之时,略撰文赞曰:“振公实为吾族之楷模,后胤贤才当承传其志以继之”。是为序!

山东枣庄后孟刘氏宗亲会会长:文永 拜撰

西元2012年2月2日

第一部、尧帝十子后裔姓氏来源及封地考

第一章、尧裔姓氏考: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开拓者,共同的文化渊源使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不忘自己的始祖,并有强烈的探寻祖根的愿望。据史料记载,尧的子孙后代形成了祁、尧、刘、唐、杜、范、随、傅、资、士等五十多个姓氏。这些姓氏得姓时间、原因虽然不同,但追根溯源都与帝尧一脉相承。本文就起源於帝尧的主要姓氏作一探讨,加以论证,均以史料和族谱为据。据《史记》记载,尧是华夏始祖黄帝的五世孙,传承世系为:轩辕黄帝-玄器-侨极-高辛-放勋。尧的父亲高辛氏娶炎帝族伊祁侯之女庆都为妻。陶唐氏尧帝姓伊耆,名放勋,因母庆都生尧於丹陵,育於伊侯之国(河南伊阳县),后徙耆(通作祁,太原祁县),故曰伊耆氏。尧母是伊祁潘侯的独生女。伊祁侯居汾河边的伊村(在今山西临汾市),占汾河西方圆数百里的地邑。尧生后随母在家中渡过了幼年、少年时期,因此随了母姓。年十三助兄帝挚,受封於陶(山东兖州定陶县),年十五复封於唐(河北保定唐县)为唐侯,故号陶唐氏。唐侯放勋却精明能干,民誉日高,百姓趋归於放勋,帝挚知自己无回天之力,便率臣拱手让位其弟传位於放勋,定都平阳,即今临汾。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墨子节用篇》赞道:"尧治天下,南抚交址,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生十子:1监明、2丹朱、3开明字元暄、4启明字遥纯、5胤明字应君、6觉明字顺曜、7卧明字洪祺陶姓始祖、8晦明字来铣、9源明字资、10卢鎔字少康。生二女适於舜曰娥皇、女英居於渭水河边。

长子监明:《尚书中候》载:“尧之长子监明早逝,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於刘,朱又不肖而弗获嗣。”监明公受封於河北唐县刘邑,早逝无子,源明长子式承嗣曰刘式徒居河北刘邑。

次子丹朱:次子朱因生於丹陵故名曰丹朱,首封於长子(山西长子县),而后受封於丹渊,故长子曰丹陵,虞舜时又被封於房,次子陵故名曰房陵。丹朱造反,次子房陵迁徒留国,现留国(徐州)故址附近留存有房村、房家庄等古村落。

三子开明:又名元暄,受封於大节(河南洛阳)故号大节,据文献《荆州谌氏祖谱》记载:“谌氏为尧之后,封大节於洛阳,始有谌氏。”误作“湛”字,为湛氏开基鼻祖。

四子启明:受封於冀州遥邑,今山西平遥,故名遥纯,后裔以地邑为姓,为遥姓开基始祖,其后裔有一部分被赐为张姓。

五子胤明:字应君,受封於平阳府唐邑,应承先君帝尧之都,故名曰应君。后裔以地邑为姓,故为唐姓开姓之始祖也。

六子觉明:字顺曜,被受封於顺邑(江苏泗洪县)故名顺曜。

七子卧明:字洪祺,封於陶丘(今山东定陶)官居陶正,分管烧陶器的陶窑,后裔以官为姓,故为陶姓之开基始祖。

八子晦明:字来铣,受封於蜀江耒阳,撅山劈石,开拓耕田,故名曰来铣。后改封他邑,不详。

九子源明:名资,《沛县志》载:丹朱庶弟九其封於留国(微山岛西南二十五裏)者为留氏,注(路史国名纪)。故长子取名曰留式,后长兄监明早逝,留式承嗣监明之基业,迁徒河北刘邑名曰刘式,为刘姓开姓之始祖。《资州直隶州志》载:尧九子资助禹治梁州沱江水,资劈开玉垒山往东分流沱江,又凿宽金堂峡,南下驻节天台山,指挥全流域河工,《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资因治水有功被受封於治水之邑曰资邑,次子曰资子(永河)袭封资邑,曰资国,当时内涝成灾,资子而后下南疆(今泰国清莱府)排涝治永河之水,故取名曰永河。《耒阳资姓族谱》载:“帝尧之后,资子为资姓开姓之始祖”。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帝尧陶唐之后,受封於刘。裔孙刘累,事夏后孔甲。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杜伯子隰叔奔晋为士氏,孙士会适秦,后归晋,其处者为刘氏”。刘邦称帝之后,汉室“承尧运,得天统”。据《广韵》记载,刘氏郡望25个,其中18个著名郡望的开派始祖都是汉室后裔。分布全国各地,形成了"汉后无二刘"的基本格局。

祁姓刘氏以帝尧长子监明开宗立姓后,嗣子刘式传至刘累,改刘为御龙氏,此后又相继改称豕韦氏、唐氏、杜氏、士氏,在经过夏、商、周数千年的沧桑演变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刘姓。在这一过程中,又派衍出了随、范、士蒍、司空、士师等中华民族的古老姓氏。这些姓氏不论得姓何时、何地及得姓原因是什麼,他们与祁姓刘氏都是一脉相传,世代繁衍,同为帝尧后裔。

十子少康:字卢鎔,为冶炼铸造铜器之官,首封於卢邑,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之邑,故取名曰卢鎔,为卢姓开姓之始祖。

唐姓由来已久。帝尧被封于唐地,立国为唐,史称唐尧。舜受禅帝位以后,封尧的子孙为唐侯,唐国历夏商两代。西周初,唐国灭,唐侯之后便以唐为氏。1998年在山西临汾市南郊的下靳村发掘了大量帝尧时期的墓葬,该次发掘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襄汾陶寺出土的被称为陶唐氏部落遗存的龙山文化属於同一时代同一类型的文化。共同印证了帝尧建都於平阳,而且始封裔封的唐国皆在平阳附近的史实。另外河北唐县也是尧帝的先期封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蔗出子孙有以唐为氏,是为姬姓唐氏。两支唐姓同为一个发源地,今山西冀城县西有北唐、东唐、西唐、南唐诸村名,当为古唐姓聚居之地。

杜姓是祁姓刘氏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元和姓纂》云:"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迁封于杜"。帝尧的这一支后裔,在周王初定天下时,仍然是一个部族联盟称为唐杜氏,为周成王所灭,并入周室领域,唐杜氏的后裔改封为杜。杜,位居现在的陕西长安东南。周宣王时,杜伯被杀,子孙出奔,以原国名为氏,杜姓自此问世。宣王杀杜伯后追悔莫极,便立祠以作祀奉。这就是我国众多神之中"杜主"神的来历。杜氏族人中名人辈出,秦朝大将军杜赫即是其后裔,杜赫曾孙杜周,西汉初任御史大夫,曾以豪族迁茂陵。杜周之子延年,官亦御史大夫,又由茂陵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奉守杜伯的陵墓和祠祀,是为京兆杜氏始迁祖。南北朝时,京兆杜氏繁衍旺盛,为显赫士门阀。唐朝时,杜姓族人中位居宰相的有十一人,其中杜如晦、杜佑、杜黄裳号称贤相。唐初文学四杰之一的杨同在《杜袁州墓铭》中云:"杜氏在夏为御龙,在周为唐杜。三王以降,百代可知。车服出於南阳,衣冠集於京兆"。可知杜氏在当时的影响之大。杜姓是当代第53大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4%。其中除上述帝尧后裔这支外,还有传说中上古时期善酿酒的杜康之后。另外,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也有以杜为姓的。

士乃是以官职命名的姓氏,得姓始祖为士蒍。士蒍是杜隰叔次子,晋献公时任士师一职。时献公朝政有干扰之患,士蒍献策,两年内晋国就"朝无奸官,国无败政"。为奖其功德,赐以官为氏称士氏。赐姓是一种荣耀,所以士氏之后又派生出士蒍、士季等姓氏。春秋战国时期,士氏在晋国有很大的影响,士氏随后又出现了范姓、縠姓、吉姓、隋姓等。《左传》中所记秦国的士雅、宋国的士平和卫国的士荣皆乃族人。东汉时日南太守士赐,唐代的洛州河南郡七姓有士氏。望出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今河南息县、山东沂水、辽宁盖平、台湾基隆等地均有此姓。

随、范是以封邑为姓氏的,开基始祖为晋国的士会,发源地为晋,即现在的山西。士会亦即随会、范会,是祁姓刘氏早期历史上著名人物。王符在《潜夫论》中写到:"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在范会的后裔中,随姓一支发展远不如范姓旺盛。范姓得姓后,以高平为盛,后西迁陕西,南迁中原,在汉时己迁至江南,在我国历史上有较大的影响,知名人物史不绝书。范会子孙范文子、范宣子、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大臣、军中之佐。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政治家范蠡、秦国大臣范睢、秦末楚霸王项羽的谋臣范增、东汉的范丹、范式、范滂,东晋的范甯,南北朝时《后汉书》的作者范晔、《神灭论》作者范缜、南宋诗人范成大、特别是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使范姓家族代显辉煌名扬四海。范姓现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61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6%。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等省多此有姓。

尧姓,帝尧姓祁伊,名放勋,尧是后人对他追尊的諡号。尧的后世中五子胤明的后裔有一支以尧的諡号为氏,是为尧姓。《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尧氏,帝尧之后,以諡为氏,世居上当长子,后魏大司农尧喧,徙层岐州,生宗,宗兄子雄,北齐骠骑将军,又隋鹰扬郎将尧君素,魏郡汤阳人"。唐时,瀛州河间郡八姓有尧姓。上当长子今属山西长治。尧姓后裔为避难有的改为浇氏、饶氏。伊姓起源於帝尧,《元和姓纂》云:"帝尧伊祁之胤,裔孙伊尹,名挚,相汤,生陟奋"。

伊姓、祁姓,帝尧生后随母寄居外公伊祁侯家,依母姓伊祁,后人中又分为伊姓、祁姓。在今山西临汾城西南十裏、汾河东岸之垣上有伊村,相传为帝尧从小生长之地,有多处帝尧遗迹,亦有伊姓之人,自称为帝尧的后裔。伊姓中较早成名的是伊尹。《元和姓纂》认为,伊尹是帝尧的后裔。史称,伊尹出身卑微,原为有莘氏女的陪嫁奴隶,因有殊才被商汤委以重任。他先辅佐成汤灭夏,建立胤商,因功卓著,尊居相位。成汤之后,他又辅佐外丙、仲任二王。太甲继仲任之位后,行为放荡,不理朝政。伊尹果敢写了训导太甲的"伊训"和"肆命",将其流放桐地,自己摄政当国。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将他接回复位,自己退就"阿衡"之位(保护教养之官)。为此,伊尹被尊为贤相。后人有的以官为氏,形成"阿"姓、"衡"姓二支。阿姓族人在河南形成望族。衡姓自春秋的鲁公子衡到汉、唐、宋代亦有名人。祁姓源出有三,其中两支与帝尧有关。一支源自帝尧,以姓为氏,子孙中有以祁为氏(见前述)。据《广韵》载,黄帝有25个儿子,得姓12个,其中有祁姓。帝尧是黄帝裔孙,这支祁姓与帝尧同属黄帝直系子孙。

陶姓是以地为氏。《姓氏考略》载:"帝尧初居陶,后徙唐,故称陶唐氏,其后裔有陶唐氏、陶氏"。在山西临汾市东南十公里的崇山脚下的陶寺村,出土过大量尧时期精美的彩绘陶器等文物,被称为陶唐寺部落文化遗存。是尧早期活动的地方,尧所领导的部落因掌握烧治陶器技术而闻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古蒲阪北有陶城,也即古陶国。陶国与尧后迁所建唐国相邻,因此也有史籍认为尧封唐地盛产陶器而得号陶唐氏。尧七子洪祺曾受封於陶丘官居陶正,故后裔以陶为姓。陶姓还有一支是以官为氏,西周时帝舜之子商均三十二代孙虞阏父任陶正(负责治陶之事的官),子孙便以陶为氏。陶姓族人在后来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丹阳(今江苏镇江南部)、浔阳(今江西九江)两支望族。现陶姓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居多。按人口多少排列居第106位。

黎姓是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居第92位。主要来源有三,据《元和姓纂》等史籍载,武王灭商后,对先古圣帝的后裔进行封分,帝尧的后裔有一支封于黎,为侯国。黎国所属地即现在的山西黎城县。春秋时,黎国被晋国灭掉,国人以原国名黎为氏。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县)。黎氏的另外两支,一支来源於我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九黎"之后,另一支出自南北朝时自北方入居中原的鲜卑人素黎氏。《魏书官氏志》云:"素黎氏,后改为黎氏"。黎氏当今在湖南、广东、江西居多。

冀氏源出杜姓,为隰叔之后,周武王封先代圣君后裔,尧的后裔所建的唐国因作乱,迁其于杜,称唐杜氏。其中一部分被封于冀(今山西河津)。春秋时,冀国被强邻晋国灭掉,帝尧的这一支后世子孙就以封地冀为氏,在今山西河津东北15裏处有冀亭,是古冀国所在地。冀姓还一支系自姬姓,冀国被晋国灭掉后,成为晋大夫铣芮的封邑,铣芮的后裔就以邑为氏而姓了冀。山西是冀姓的主要发源地,如今冀姓在全国分布很广,但山西居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2%。冀姓在当今人口较多的三百姓氏中居第235位。房姓源出祁姓,为帝尧之子丹朱后裔。尧子丹朱,舜封为房邑侯,子陵以父封为氏。丹朱所封房地,即今河南遂平西南四十裏的吴房。《国语周语》中记载,周昭王所娶皇后就是房姓之女。可见,房姓在周时还是一个受人尊崇的姓氏。房姓族人中代有名人,如东汉司空房植,隋朝经学家房晖远,唐朝宰相房玄龄,清代邹县令房岩等。清河(今河北清河)、济南(今山东济南)、河南(今河南洛阳一带)三个郡望。今房姓在我国分布较广,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四省多此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04%,居第199位。另外,在今防姓族人中也有出自帝尧之子丹朱,与房姓同出一源。古时房与防两字通。

朱姓和丹姓都源於帝尧之子丹朱。《万姓通谱》记载,沛国相县朱氏,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以王父名为氏。相县为古时沛郡治所所在地,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也有史料记载,尧封丹朱、丹渊为诸侯,族人崇尚红色,其后人有以丹为氏者,也有以朱为氏者。上述两种说法虽不尽相同,但尧的后裔中有朱姓、丹姓当无疑。丹朱所封丹渊位於今山西高平一带。该部落人对红色情有独尊,喜用丹砂涂面点唇,在尸体周围撒上丹砂,在中原上古时墓葬中常见。另外在临汾周围丹朱墓、丹朱庙以及有关丹朱的碑石遗迹多而集中,陶寺墓地的贵族墓中也撒有丹砂,或许与丹朱有关。历史上丹姓望族出自汝南(今河南商水西北)。载入史册的名人有春秋时晋大夫丹本,汉长安富人丹玉君,宋通判永兴军丹山,明永乐举人丹袁。朱姓是一个古老而多源的姓氏,另有系自曹姓,以国为氏:系自子姓,以字为氏,舜臣朱虎之后;北魏代北姓渴浊浑氏、可朱浑氏改姓朱等多支。

红姓源自刘姓,与帝尧一脉相传。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封同母弟刘交为楚元王,刘交幼子刘富先封为休侯,后改封为红侯(红,即红阳,故城在今安徽萧山之红亭)。其后代子孙以红为姓氏。红姓还有一支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公族熊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红姓的发祥地为汉代的红阳。但历史上的红姓族人主要以今山西境内为繁衍中心,望族居尧地所建古都平阳。或许是红姓族人认祖归根返迁故里。

狸姓是当今较为罕见的姓氏,出自帝尧次子丹朱房侯之后裔,以图腾为氏。史载,尧子丹朱是陶唐氏所属支族部落首领,因放荡不羁,尧未传位给他。对尧帝的做法丹朱心怀不满,便自改狸姓并以狸为支族的图腾。舜即位后封其为房侯。房侯丹朱支族有以图腾狸为姓。历史上的狸姓族人在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繁衍较望,后裔又出现了繇姓。

傅姓是个古老而多源的姓氏,其中一支乃狸姓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等相关书籍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夏封尧裔大由(即狸大繇)于傅邑(傅国地故城在今山东枣庄南50裏),国人以邑为氏。《国语·周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丹朱之神降於莘,宜使太史帅狸姓奉牺牲献焉,王从之,使太宰忌父,帅傅氏及祝氏往"。韦昭注释为:狸姓丹朱的后裔在周时已为傅姓。丹朱的神灵想见他的后人,周惠王就让傅姓和祝姓(祝姓也是尧的后人)之人去莘地祭祀。上述之言虽不可信,但傅姓为帝尧的后裔,由狸姓所出在周朝已有定论。傅姓还有一支,史书记载是出自商时贤人傅说。相传殷商之君武丁执政后,因无贤人相助,国政难理,后梦中见到一位贤人名说,醒后便带众人寻访。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说,於是迎回朝中,拜其为相,事事依言,天下大治。因说出自傅岩,故号傅说,后人以傅为氏。傅说虽不是出自尧,但为傅姓族人。傅姓分布今宁夏和甘肃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省境内,唐末进入江南各地,继而徙迁至今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一带。宋时在今福建的仙游、晋江、蔚为等地繁衍成为望族,在当代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中层第36位。

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源的姓氏,其中一支为帝尧之子以封邑为氏形成的姓氏。《路史.国名纪丁》云:“巴留列陶唐之后,以帝尧之子丹朱有庶兄九人源明,封於留者,以邑为氏” 留姓开姓始祖。《徐州府志》载:“丹朱庶九弟封於留邑曰留国,为留姓之始也。”留姓为尧后裔无疑。春秋时郑邑刘地,为周大夫刘子埰地,被陈兼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裏之刘聚。留、镏、刘本为同一个姓字。从字的结构卯金田、卯田、卯金刀就可看出其初始之所本,最原始的本意是指一种战斧,且音同。只是后来才分成了三个姓。三姓当同与帝尧一脉相依。

湛氏,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尧帝的第三子开明(大节)之后裔,属於以封邑名称为氏。据文献《荆州谌氏祖谱》记载:“谌氏为尧之后,封大节於洛阳,始有谌氏。” 大节,是远古尧帝的第三子,其后裔子孙在西周末期亦称大节。大节在周平王姬宜臼执政期间(西元前 770~前720年)为洛阳令,率军兴晋伐戎,恢复周王朝有功,在周平王迁都成周后,被赐与成周之东的谌地即礁阳(今河南洛阳),为礁阳令,遂以封邑为姓氏,称谌氏,始有谌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已达八十七世,人丁甚是兴旺。谌氏一族在东汉顺帝刘保执政时期(西元126~144年),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谌重,字文叠,江西坞土塘人,后迁豫章(今江西南昌),谌重被“高第除郡博士”,官至京辅都尉、右内史卫尉、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后出任荆州刺史,敕封汉昌侯。谌重是全国各地谌氏族人的重要先祖之一。到唐朝时期,太常博士林宝于唐宪宗李纯元和七年(西元 812 年)奉诏组织编撰了著名的《元和姓纂》,在该书中,林宝将“谌”误为“湛”字,以谌重为“湛”姓,记载为“湛重南昌人,汉末大司农。”据本书考证,在隋、唐时期,谌氏族人聚集的古新淦之地(今江西樟树)有一个称作“湛溪镇”的地方,大概就是因地名而误笔之故。(本节来源於湛氏族谱)。

陶唐氏尧帝的唐国古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在临汾周围的城乡遍布著与尧相关的名胜古迹。临汾城南有伊村,为帝尧故里,城西的姑射仙洞,有被传为尧与鹿仙女成婚的"华夏第一洞房"和尧教丹朱下围棋的棋盘石,城南有金殿,是乎阳最初所在,史称尧墟,城东有尧陵,为三皇五帝中最巍峨的陵墓。在临汾市南郊3公里处,有一座历史悠久,建筑辉煌壮观的古建筑群,那就是后人建筑的纪念帝尧之庙--尧庙。现已成为华夏儿女祭拜祖先的圣地。临汾是帝尧的古都,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生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主源,被史学界称为"尧文化"。

刘姓源流序言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裏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祁姓刘氏始出尧之长子监明,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第二章、刘姓源流於分布

一、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麼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难以明确回答你!那麼“刘”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我们不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著手进行寻根溯源。刘字的原始形象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著华人世界数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文刀”刘,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它最早出现於明代都城南京古城墙陶瓷砖上。看到这裏,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刘”字。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於避讳的缘故。现今见到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左传》及汉代的小篆和隶书。战斧 ——“刘”字的本义在现代汉语裏,“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他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麼意思。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著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

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二、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

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

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

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七、形容词,通“懰”,“女刘”,美好貌。

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览,回观也”。

九、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

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

十一、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於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从上面罗列的“刘”字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义。根据语源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刘字的本义与“刀”和“金属”有关。可见,“刘”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战斧”。“刘”字的本义既然是指一种斧钺,那麼刘姓又与这种斧钺有什麼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呢?我们的古老祖先为什麼要选用这种斧钺的名称来当作自己血缘徽记—刘氏呢?

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刘人,原来斧钺这种最古老而又常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具有极其伟大的作用和意义。现在的人们当然不会体会到斧钺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类原始生活中,斧钺的作用和意义之巨大,绝不亚於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汽车、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地位。人类进化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告别猿群由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是:人能制造工具。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斧钺便正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刘”正是原始斧钺中的一种,或者说,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们把斧钺称为“刘”。当然,最原始的“刘”,或者说:最原始的斧头,并非金属制品,而是用石头制成的。它们最初也许极为简陋,并不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斧头那麼锋利。这从考古发现的大量原始人类使用过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类正是靠著“刘”这种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击杀野兽猎物。可以设想,没有“刘”(也就是斧头)这种原始的工具,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根本无法走出那暗无天日的茂密森林来到平原大地;没有“刘”,原始人类也无法击退那些凶猛无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兽,保护自身;没有“刘”,原始人也砍伐采集不到更多的果实,猎获不到大量的野兽。到了稍后一个时期,“刘”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这时因为斧头与战争相连,又被称为战斧,“刘”就是战斧中的一种。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弓箭和长矛之前,“刘”更是人类兵器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总之,“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创造文明,衍传生息的工具。

中国人在谈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喜欢用“混沌初开”一词来形容,而使人类从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刘”。不但如此,中国人还认为整个世界宇宙,都是由“刘”开辟创造的。宇宙形成学上又有开天辟地一说:中国人在追溯人类历史的起源时常常是这样描述的:“自从盘古开天地……”。而在传说的神话中人类和宇宙的创造者—盘古当年用以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刘”。早在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圣作用和赫赫威力,於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他顶礼膜拜。久而久之“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於其他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他氏族的认同。於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天应繁衍生息。

二、刘氏发源地

刘氏最原始的发源地—今河北唐县据现有资料证明,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唐县。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於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古地名学者理论认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尧陶唐氏后裔封於刘地,说明这裏先有刘地而后有刘姓,那麼刘地的地名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认为:刘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过他的得名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受封於此而得,因为最古老的以斧钺“刘”为图腾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於刘而得名。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刘氏族发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县,这裏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和血缘徽记的刘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过程中生活栖息的地方。也是今刘氏族人的根源之地。

三、刘姓的主源“根系帝尧”

帝尧苗裔—刘姓的主源: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时在中华姓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个普通的现代姓氏其产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单一的。当然,现代刘姓的来源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源的。归纳起来有五个源头:其中一支源出帝尧之后,被称为祁姓刘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儿子被封於刘邑建立刘子国,改姓刘氏因周成王姓姬被称为姬姓刘氏;三是汉高祖赐娄敬为刘姓,其后裔发展起来的一支被称为赐姓刘氏;四是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改姓为刘的一支;五是其他姓氏因各种原因改姓刘的。

在众多的刘姓形成的不同源头中,帝尧祁姓之后的这一支刘姓又为中华刘姓的最古老最主要的来源。帝尧—刘姓的血缘圣祖翻开各种姓氏学经典或任何一部普通的刘氏族谱,我们发现在追溯刘姓的起源时几乎都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尧。据史书记载:尧姓祁,名放勋,於甲申(西元前2377年)出生於丹陵(故冀州),自幼聪明,年轻时就以擅长制作陶器在远近部落中著名。三十岁被受封於陶邑侯,虞舜时封尧七子於陶丘官居陶正,十五岁因能力出众而被推为本部落的酋长,并被当时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帝喾封为唐侯。从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当时的各部族称为“陶唐氏”。大约西元前2357年,尧20岁就接替帝喾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都於平阳。《史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孙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挚”;娶陈丰氏女名庆都生放勋,帝喾崩,挚代立,挚立,不善而崩,弟放勋立为帝曰尧帝。尧的母亲庆都是母系社会人,姓祁(伊祁),因此尧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从母姓祁。尧在位78年,於西元前2259年去世,享年118岁。尧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后,在向四方征伐的同时,也征服了原始的刘氏族,并将刘地封给了自己的长子监明,使其担任被征服的刘邑的首领。这位刘邑的新统治者及其家族从此都以“刘”为“氏”。那些原来居住在刘邑的原始氏族的刘氏族人,逐渐被征服和融合到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之中,他们虽然仍保留著刘氏族的徽记,但已由原来独立的刘氏族衍变为祁姓的刘氏族了。

那麼帝尧的祁姓刘又与当代刘姓有什麼关系呢?

当代刘姓的开基始祖又是谁呢?关於帝尧之后的祁姓刘与当代刘姓的关系早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就明确说:“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还是姓氏学经典和各类刘氏谱碟都一直承袭了这一说法。好多刘氏族谱均视御龙氏刘累为第一世祖。

《唐书·宰相世系表》:“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於鲁县,累孙就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这就充分说明帝尧是当今刘姓的血缘圣祖。但尧姓祁而不姓刘,那麼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呢?

四、帝尧是刘姓的鼻祖

谈刘姓的形成,必须先搞清楚刘姓的开姓鼻是谁?笔者认为当年第一个得刘姓的那个人应该是当今天下刘姓的开姓鼻祖。那麼这个人又是谁呢?由於年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民间传说各异,现存的文献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到底谁是刘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决。据史书记载尧有10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监明早逝。《史记》云:“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於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史书所说的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因此关於刘姓的开基鼻祖就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长子监明。另一种说法认为受封於刘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监明,而是他的儿子式,这种说法最早见於汉代流行的纬书《尚书中侯》,该书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逝,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於刘,朱又不肖而弗获嗣”。以监明刘式说文本记载出现最早,并且可得到历史文献的印证,最有力的证明了原始祁姓刘氏始祖为“刘式公”,因此刘式之说较为可信。第三种说法认为当年受封於刘邑的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见於世传文献《徐州府志》中,丹朱庶九弟封于留曰留国,留姓之始也,且在刘姓族谱中也有流行。另据《资州直属州志》载:尧第九子名资,助禹治梁州沱江水有功,虞舜便将此处地赐封资做封地,地曰资邑,水曰资水,山曰资山,后次子袭封於此,曰资国,故姓资名永河资姓姓源之始祖也。四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次子丹朱,这一说法见於与刘姓同源的唐姓族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绍也采此说。五种说法认为祁姓刘氏的开基始祖不是尧的儿子或孙子,而是数百年后的尧的裔孙夏朝的刘累。六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姓始祖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名称。这种说法只见於形成较晚的刘氏族谱。在众多的刘氏成员受封开姓始祖说中,并结合正史文献,笔者认为监明之子刘式应为嗣子,乃 源 明 长 子 式 承 嗣 也。

五、刘姓开基始祖御龙氏刘累祖根在鲁山县

刘累说是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因为虽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形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刘氏族,这支刘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县,史称刘地或刘邑。以后这支刘氏族又被帝尧后裔祁姓刘氏族征服融合衍变为新的祁姓刘氏族。在当时任何一个氏族成员,若被封到刘地都可以称为刘氏,他的族人可以称为刘氏族。同时,在当时姓从根本上也就没有独立的分离出来。历史上正式见於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关於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著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於《左传》、《史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生於夏朝后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刘累学扰(训养)龙於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伎求之,惧而迁於鲁县,范氏其后也”。《史记·夏本纪》云:“孔甲立,好方鬼神,事yin luan。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於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水经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於鲁县(今鲁山县)立尧祠於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远世则刘后甘劂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於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东北水出焉,水又东经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之鲁山也。”

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古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圣婴取名叫刘累。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谱》上还有这样记载说: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留”姓也公开推刘累为肇姓大始祖。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二字,因以为姓氏”。《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我刘氏之先本出於帝尧苗裔,夏之时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此我刘氏之端也”。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世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据传说:“刘累逃鲁县时很仓促,一家人已跑散,刘累跑到鲁阳故城即后来的邱公城,老伴跑到婆娑街;儿子跑到刘相公庄,儿媳和女儿跑到姑嫂石”,此传说为后人留下了神密的回忆。刘累迁鲁隐居以后,果然躲过了灭族之灾。原来的刘氏族,即御龙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后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居住下来。

为了避免招遥刘累和他的族人,主动放弃了夏王朝赐给他们的御龙氏名号,仍以原来的旧氏族刘氏相称。这支迁居鲁县的刘氏族,仍然尊尧帝为本氏族的血缘圣祖,在大尧山建立尧祠。《南都赋》云:“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於尧山”。在今县城西北三十裏的小尧山建尧帝庙。《方舆记要》:“尧山在县城西北四十裏,夏孔甲时刘累迁鲁立尧祠於山上,因名”。时至今日这裏的香火还十分兴旺,早已成为全社会香客们的朝祖圣地。刘累迁鲁县后,就住在鲁阳故城,即邱公城。《水经注》曰:“水又东经鲁阳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今县西三十裏,地名,邱公城,即其地)。刘累迁鲁居於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东侧。据原籍耿集镇西边(邻近邱公城)的白沙咀庄现年98岁的雷平新老先生讲:“邱公城东侧有个刘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时候读私塾时经常和同学们在刘累墓地玩,墓前还有个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著‘豢龙故里,吾臣刘累之墓’”。刘累死后,世人为了奉祀他老人家,还在鲁县城北牛兰山修建刘累亭以作纪念。《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记载:“鲁阳有鲁山,有牛兰累亭”,又云:“鲁阳有牛兰累亭”。

六、御龙氏刘累的传奇人生

历史上正式见载於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关於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著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记载於《左传》、《史记》、《新唐书》和大量刘氏族谱中。刘累所出生的刘氏族是原始时期一支崇拜刘斧、善於使用斧钺的部族。刘斧是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莫过於那些巨大的猛兽。当时人们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又以龙是最神秘莫测的、人类最难征服的动物。直到春秋时期,人们仍认为“虫莫知於龙”。可以说,龙是动物界的代表,是动物之神。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就乾脆崇拜起龙来了。龙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为上帝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领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龙的专门本领。作为远古时期最优秀的狩猎部族,刘氏族自然很希望能成为征服龙的部族。刘累诞生时手掌中有“刘累”二字,刘氏族的人便认为这正是神的暗示,即刘姓将要成为征服龙的氏族。原来,“刘”是一柄巨斧,喻含著征服和杀的意思;而“累”字本义是一种绳索,引申为拘系、捆绑的意思。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手执刘,一手执绳,要去征服、驯服龙的意思。这就是神的旨意,这就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的谜底。

当时,在中原大地上确实有一支擅长驯服龙的部族,叫做豢龙氏。这个部族属於当时的祝融集团,主要活动在酸川(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这个氏族自从帝舜时期就以擅长驯服、饲养龙而闻名於世,并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权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龙的专门提供者,因此显赫一时。

刘累因生下来时便有手纹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为刘氏本族的首领。担负著神圣的使命,刘累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豢龙氏族那裏去学习驯服、驯养龙的本领。不知是有神的力量还是刘累自己聪明过人,刘累很快就学有所成,成为当时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气的驯龙能手,并被夏朝王室召到宫中负责养龙。这时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据说,孔甲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在位时不关心治国爱民,却沉醉於信奉鬼神方术。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约西元前1877年),从黄河和汉水中各得到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准备用这两条龙来给自己驾车,但他自己却不会饲养。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长驯养龙的豢龙氏人,但没有找到。这时,刘累便毛遂自荐,主动请求承担4龙的驯养工作。孔甲对刘累的举动大为欣赏,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最初,刘累把龙饲养得很好,孔甲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於是颁布命令,正式任命刘累为王室驯龙官,并赐给刘累“御龙氏”的姓氏,宣布由他取代豢龙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颛顼之孙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赐给刘累作为他的封邑。后来给夏帝孔甲餵养了两条龙(很可能是蟒蛇之类的动物),被孔甲赐为“御龙氏”。因为刘累养龙技艺不精,没过多久死了一条,他怕孔甲怪罪,就灵机一动,把死龙做成了美餐,献给孔甲享用。由此深得孔甲喜欢,重重奖赏了他。未曾想,数日后孔甲让他再做如前次的美餐。刘累怕再难蒙混过关,於是携家眷乘夜逃走,到河南鲁山躲了起来。从此,刘累世代定居此地,成为中原刘姓最早、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祁姓刘氏的来源。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小刘庄就有十多个,而今在河南鲁山地区仍有“尧山”、“尧祠”、“大龙山”、“豢龙城”等地名,在鲁山故城南有刘累墓,在偃师县南有刘累城,还有刘聚、刘亭、刘水、刘涧、刘相公庄、刘泽庄、刘山门庄、刘河、刘寨、刘沟、刘铁沟、东、西刘湾、灌刘、王虎刘等地名。河北唐县是刘姓祖居之地,而刘姓发源之地在今河南境内,源於河南刘姓亦是陕西境内的刘姓之分支。战国时期,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汉代沛县刘姓成为皇族,大封同姓诸侯,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汉室,随著“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族人可谓占尽风光。历史上称帝者共有66人,先后建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后汉、南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目前刘姓人口列全国第四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肯定的说:不仅帝尧的裔孙刘累是当今世界刘姓的大始祖,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七、刘姓的发展衍变

从刘累的御龙氏到其后裔的豕韦氏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养龙时,曾被孔甲赐“御龙氏”,受豕韦之。意思是说,刘累在被孔甲赐御龙氏的同时并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韦,赐给刘累作食邑,当刘累因死龙事件迁於鲁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韦,把它重新赐给它的旧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韦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被驱逐的刘氏族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定居下来,其余散居其他各地。

西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因不堪忍受夏朝的压迫,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正如《左传》杜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在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姓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於商王朝的部族政权。从豕韦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刘累后裔由刘氏族改为豕韦氏后,在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一带又生活了数百年。至西元前12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封於蓟(今北京市)之后,又将同属於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於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几十年之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对原来亲商朝的祁姓刘累后裔的唐国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至此,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并从此由唐氏改称为杜氏,或称唐杜氏。另一部分唐国成员,没有迁到杜城,而分散在其他诸侯国仍以唐为姓氏,便成为今日唐姓的祖先。

第三章、晋国风云录

杜伯的故事在西周晚年,刘累后裔的杜国君主,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周朝任大夫之职。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遐,商时为豕韦侯,豕韦者国名也。叔遐遂以为氏焉。遐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周宣王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周朝灭亡。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宣布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其祠叫杜伯祠,墓称杜陵,均在杜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杜伯被杀和杜国灭亡之后,他的子孙纷纷逃往他国避难。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

从士氏到司空氏、隋氏、范氏春秋时期的刘氏,大概是因在为帝尧和刘累的神灵保佑,逃到晋国的杜隰叔后裔在晋国兴旺发达起来。杜隰叔生子:《左传》称之为士蔿,字子舆,继承父业,最初在晋国任士师。据说在他任职期间“朝无奸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司空(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筑工程的大臣)。士蔿在晋国生子名叫成伯缺,伯缺生武子会,士会后又被晋国国君赏赐领地—范(今河南范县)。随士会到范地的士会族人,又以采邑“范”为氏,称为范氏。这便是今日中国又一大姓范姓的来源。晋国君主为奖励士会长子士燮的功绩,特将隋地(今山西介休东南)赐给他作领地。於是士燮的族人又来到隋地定居。这样来到隋地的士燮的后裔,就以他们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为氏,改称为隋氏。因此士会的后裔除一支改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所担任过的官职(司空)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来源。除此还有一支以士会的名字为氏,形成历史上的士氏。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八》关於御龙氏的传衍情况记载:前549年鲁卿叔孙穆叔去晋国访问,晋卿范宣子在欢迎宴会上以十分自豪的口吻大谈本族的光荣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是豕韦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现在晋国成为华夏盟主,我们范氏又是晋国的卿族,古人所谓‘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们这种绵延不绝、世代荣显的大族而言的”。当时叔孙穆叔对范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当场驳斥说:“这种保姓受氏以守宗访、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值得注意的是叔孙穆叔只是对范宣子所说的家史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从陶唐氏到范氏的传承系统的真实性。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氏、司空氏、隋氏。就此六姓而论,祁氏为尧之本姓,韦氏是豕韦演变而来。从尧之陶唐氏到刘氏的发展过程中士氏和范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刘姓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历史上,没有出过多名人。刘累之后,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杀而产生一些影响外,大多数刘累子孙是默默无闻的,这个家族真正闻达诸侯是在士氏、范氏时期。正如王符在《潜夫论》中所称赞的“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於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

士会与刘氏的复兴: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於隋称隋会。又食邑於范称范会,史也称范武子。他出身於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跃於晋国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显赫人物,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西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当时在秦国任亚卿之职的公子雍为新的晋国君主。因公子雍是士会的姑姑杜祁与晋文公的儿子,与士会有亲戚关系,於是晋国就派士会和另一个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但是,当士会和公子雍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尚在途中时,晋国国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西元前620年,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迫於晋襄公夫人缪赢的压力,背叛了士会和公子雍,在晋国国内改立年幼的夷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灵公),并派兵阻击秦军,阻止士会和公子雍回国。秦、晋双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秦军因无备而败。此次战后,士会已不能再回晋国,被迫逃到秦国避难。接著其妻子儿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后到秦国定居。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任秦军谋士,为秦军攻打晋国出谋划策。对晋国造成很大威胁。晋灵公七年(西元前614年)晋国六大臣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士会无罪,必须想办法使士会回到晋国。随后就派魏寿余到秦国假装叛晋降秦,施计把士会劫持回晋国,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晋三军统帅和元帅。士会在晋国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史称“士会辅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晋国在士会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起来。由於士会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西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最后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諡号“武”。因此史书也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士会生三个儿子,长士燮,次士雃,三士鲂。现存的古丰刘氏族谱载:“士雃留秦不返复姓刘氏曰刘轼”。刘氏复姓当在士会归晋之后,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阅有关经典和姓氏书均言“士会之裔留秦不返者复更为刘氏”。《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载:“士会当鲁文公时,出奔秦”。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轼之子在秦者为刘氏”。

第四章、刘姓起源有四:

1、出自祁姓,是尧的后裔。相传尧是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其后子孙有一支被封在刘国(今河北省唐县)。到了西元前30世纪,中国进入了传说时代。那时,仅在黄河中游和汾水下游地域,就有10000多个大小不等的部落。其中有三个较大的部落:一是神农部落,其首领是姜榆罔;二是九黎部落,其首领是蚩尤;三是有熊部落,其首领是姬轩辕。这三个强大的部落相互征伐,惊心动魄,最后姬轩辕以其智慧和能力,征服了其他两个部落,特别是打击了强悍善战的蚩尤之后,使有熊部落的首领姬轩辕名震四方,其余各部落都纷纷归顺了轩辕氏。轩辕氏起源於陕甘之交的黄土高原,居於黄土中央地带,故又称为黄部落,尊称首领为帝,所以姬轩辕就成为黄帝。可以说,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我们把黄帝当做自己大民族的始祖,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黄帝使中国实现了相对的统一;二是黄帝时代创造了房屋、井田、衣服、车船、兵器等物质文明;三是黄帝王朝创造了兵法、音乐、歌舞等精神文明。传说黄帝在位100年。在这100年中,社会上没有盗贼,没有斗殴,风调雨顺,人和物丰。在黄帝152岁的时候,他由仰韶铸鼎源出巡来到陕西黄土高原的南边一个名叫桥山的地方时,忽然间从天上降下一条黄龙。黄帝见天龙降临,如同应邀一般,就带上他的随从和家眷等70余人骑上龙背,准备升天。许多臣民们则哭著拉著黄帝的衣服和鞋帽求他不要走。就在这一瞬间,黄龙腾空了,臣民们把黄帝的鞋帽和衣袖扯下来了,黄帝终於升天了。於是人们便把黄帝的衣冠葬在了桥山,建起一个很大的衣冠冢,这便形成了至今仍然受到历代华人前来祭拜的黄帝陵,并在桥山脚下建有轩辕庙,庙额上有一块“人文初祖”的大匾,庙苑内有棵巨柏,称作“轩辕柏”。这个地方,如今名叫黄陵县。自西元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清明节都由国家主持祭拜黄帝陵。黄帝升天以后,他的神祗形象,在他的后裔身上消失了,虽然历代首领都坚持称帝,但这“帝”的含义再不是神祗,而是君主。西元前23世纪,黄帝的子孙中出了个名叫伊放勋的人,是祁姓唐部落的首领,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五帝”中的第四帝。开始,伊放勋受封於山东的定陶地区,后迁移到河北省唐县,号陶唐氏。20岁便登上帝位,建都平阳,称唐尧帝。在黄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尧帝有许多创建和发明,他首先鼓励人们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还组织专人测定日月的位置,制定了太阳历法,计算出一年365天,创立了闰月制度。这时期,国家已出现雏形。尧帝最大的长处是选贤任能。他在老年的时候,没把帝位传给他的九个儿子,而是传给了有贤能的女婿姚重华。姚重华原是虞部落的首领,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同时嫁给了他。匆匕重华接任尧帝职位,称号为舜帝,即中国历史上“五帝”中的第五帝。舜帝在位期间有两大建树:第一是改组政府,设立了九个部门的最高领导人。即:①司空(工程部)②后稷(农业部)③司徒(内政部)④士(司法部)⑤共工(建筑部)⑥虞官(林业部)⑦秩宗(祭祀部)⑧乐(音乐部)⑨纳言(秘书部)第二是启用水利专家姒文命治理水土,大兴水利。在计画治理的9条江河中,首先治理了发源於祁连山的弱水。经过32年的艰辛运作,姒文命治水功勋卓著,威望极高。於是在西元前2205年,舜帝将帝位传让给了姒文命。姒文命建立夏王朝,称号禹帝。禹帝把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九州:①冀州(河北、山西平原)②兖州(黄河下游,今山东)③青州(山东半岛)④徐州(淮河平原)⑤豫州(中原地区)⑥雍州(关中和陇西)⑦梁州(秦岭以南、四川盆地)⑧扬州(长江下游)⑨荆州(长江中游)这是中国行政区划正式称州的开始九个州的名称至今仍在沿用。

2、出自姬姓。

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刘邑(今河南偃师南),因以为氏。姬姓刘氏和刘子国均产生於春秋中期,源出於周顷王,其肇姓开基始祖并不是周初的王季子,而是周顷王的儿子姬季子。姬姓刘氏和刘子国的开基始祖姬季子,是周定王的弟弟,周顷王的儿子。因是周王之子,所以又称王季子。这位王季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约在西元前599年前后,被周定王赐封於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子国。他的后人,以采邑也是以国名为氏,称刘氏。王季子因去世后被諡为“康”,史书因此又称他为刘康公。原来,当西元前11世纪商周鼎革之后,生活在刘邑一带的古老的刘氏族并未立即灭亡,而是由臣服於商王朝的氏族政权,演变为姬姓周王朝统治下的臣民。西元前806年,周宣王封他的小弟弟姬友到郑,建立郑国。此后,郑国日益扩张,迅速发展成为中原大国。估计祁姓刘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此时才被郑国吞并。刘人世代居住的刘地,此时已变成郑国统治下的一个小邑,刘氏成员则变成了郑国统治下的普通百姓。西元前712年,东迁洛阳的周平王为了扩张地盘,从郑国手中夺取了刘邑等4处地方,使之变成周朝新都城王畿之内的城邑。这便是《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的“王取邬、刘、茂、邗”事件。再过了一百多年,到西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又将刘邑封给他的弟弟王季子做领地。至此,姬姓刘子国就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刘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作为周朝王族分支,春秋时期姬姓刘氏自形成伊始便地位显赫,宗族长期兴旺不衰,并孕育出了大批权倾一时的人物。史书载称,刘氏家族除了要统辖自己的刘子国事务外,还长期担任东周王室的卿士等官职,负责周朝王室的婚姻大事和外交礼仪。如西元前599年,刘康公就奉周定王之命出使鲁国为王室求亲。回来后,刘康公还借分析鲁国情况之机,向周王作了一番关於俭存奢亡的精彩论述,详载於《国语·周语》中。春秋时期,姬姓刘氏又与晋国的范氏世代结为婚姻。如始祖刘康公就娶范氏为妻,生子刘夏。范氏是祁姓刘氏的后裔。姬、祁两支刘氏家族在春秋时期联为姻亲,这也是刘姓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康公的儿子刘夏,又名官师,史称刘子或者刘定公。刘定公早年也在周王室中担任卿士之职,经常为周王出使各国。到周景王时(西元前544——前520年),刘夏以王族元勋身份出任周王室正卿,开始操纵东周朝政,成为当时地位显赫、势力强大的贵族。刘定公生子刘挚,史称刘献公。刘献公是周景王时期王室的又一实权人物。当时,周朝王室的朝政,实际上已经由以刘挚为首的姬姓刘氏家族控制操纵了。西元前530年,刘献公一手炮制了甘国的政变,杀掉了甘悼公,扶植了自己的势力为甘国君主。西元前520年,刘氏家族又一手策划了周朝王室的内乱:这一年,周景王病危,准备废掉太子,改立自己最宠爱的庶长子王子朝为王。景王的计画遭到以刘献公为首的王室大臣的强烈反对。周景王准备杀掉刘献公,铲除刘氏家族势力。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周景王和刘献公就相继去世。刘献公没有嫡子,他死后由他的庶长子刘卷继任刘子国国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刘文公。刘文公名卷,又名狄,字伯贫,也叫刘蚠(分虫)。他继位袭爵后,很快积极地参加了周王室的内争。当年六月,王子朝叛乱,率兵将刘卷等人赶出东周王都。刘卷先逃到扬地,后又回到自己的领地刘子国。接著,刘卷拥立太子姬猛为王(即周悼王),率兵攻打王子朝,进居王城。不久,周悼王去世,刘卷又拥立悼王的弟弟王子姬匄(勹亡)为新的周王,这就是周敬王,从此与王子朝展开了长达5年之久的周王室内部战争。西元前516年,刘卷在晋国的帮助下,终於将王子朝打败,拥立周敬王回到东周王城。从此,刘氏家族又重返周朝政坛,继续控制周朝王室,成为当时天下最有势力的家族。西元前510年,刘文公在诸侯的帮助下,大兴土木,修建成周城,将周敬王从王城迁到成周。这种劳民伤财之举虽然为刘文公赢得了一时名声,但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其殃大矣”,并继言“刘氏则子孙实有祸”见《国语·周语》。刘文公操纵周朝政治达14年之久,直到西元前506年去世。刘文公去世后,周天子为他举行了国葬。刘文公的儿子是刘桓公。刘桓公继承刘子国君之后,同样兼任东周王室的大臣。西元前503年,刘桓公平定了王室内部尹氏的政变,将逃难在外的周敬王迎接回王城。此后,他又率军多次讨伐乱党,稳定了东周王朝的政权。刘桓公之后,刘氏子孙仍在东周王室任卿士,但其地位已不如从前。直到周贞定王时期(西元前468——441年),刘氏家族大概是因为在王室内部斗争中失败,家族彻底衰落,其领地刘子国也被王室灭掉。至此,这支活跃於春秋时期,执掌周王室朝政长达100年之久的姬姓刘氏家族,就突然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了。

3、他族赐姓改姓刘

刘邦对项伯、娄敬思等人,以赐姓和加封来报答他们的忠义之恩。因此,赐姓是刘氏人口增加、支脉增多的另一重要条件。

1、赐项伯为刘姓,曰刘缠,封射阳侯。西元前206年冬,攻破函谷关进驻长安以东新丰鸿门的项羽大军,与早巳屯兵霸上的刘邦大军夹霸水对垒互峙,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有生死之交,他主张项羽和刘邦和解,在鸿门军帐中举行会谈。项羽采纳了项伯的意见,便约请刘邦来鸿门赴宴会谈。第二天清早,刘邦在张良、樊哙的陪同下来到鸿门,见到项羽后立即装出谢罪的样子,语意城恳,项羽信以为真,随令摆宴款待。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多次暗示项羽要当机立断,趁机杀掉刘邦。项羽明白范增的意思,但就是按兵不动。范增急了,便离席急召项庄前来舞剑助兴,以借机杀害刘邦。项伯看破了范增的意图,也立即站起挥剑上前,和项庄共同舞剑,以保护刘邦,使得项庄无法下手。这次鸿门宴项伯救了刘邦一命。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赐项伯姓刘,封为射阳侯。同时还封了三位项氏族人:桃侯项襄(封地在山东汶上县)生子刘舍,舍生申,平皋侯项它(封地在河南温县)、玄武侯项(名无查,封地也不详)。对这三位项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赐姓为刘氏。

2、赐娄敬为刘姓,封关内侯。娄敬,齐国人,西元前202年5月,被征发到陇西戍守。路过洛阳时,看到这裏正大兴土木修建楼舍,大搞建设。经打听知道刘邦称帝要在此建都,他认为以此为都实大不妥。便找到一位同乡名叫虞将军的朝官,请他引荐拜见刘邦。刘邦接见了娄敬,认真听了他对建都的意见后,并又徵求众臣的意见。众臣中惟独张良同意娄敬见解,并力劝刘邦移都长安。於是,刘邦决定迁都长安。刘邦不仅采纳了娄敬迁都长安的意见,还把他留在身边做了高官,又封他为关内侯,同时赐他姓刘,故曰刘敬。

3、少数民族赐姓改姓刘

匈奴刘氏,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於冒顿为妻,按照匈奴贵族从母姓的习俗,冒顿子孙皆姓刘。

西元前200年刘邦不顾娄敬劝阻,亲自挂帅北伐匈奴,结果失败。这使他认识到汉皇朝刚刚建立,目前还难以战胜匈奴的入侵。於是他向娄敬讨教,娄敬建议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并提出具体建议,把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於,还要嫁礼丰厚,以满足匈奴的欲望。可是吕后不同意,因为她和刘邦只生了这麼一个女儿。於是,刘邦决定用宫中宗室女子充当公主嫁给匈奴单於,并派娄敬前去和亲。西元前197年,汉皇室族女以公主身份远嫁匈奴单於,“和亲”成功。由此,这位刘氏族女在北方匈奴所生后代,有相当一部分随母姓刘氏,发展成为第一个少数民族中的刘姓支脉。直到500年以后,匈奴族人前赵光文帝刘渊还承认自己是汉王朝皇族的外甥子孙。

4、独孤部:五胡十六国末期,出现的北方游牧部落之一匈奴后裔,后归属拓跋鲜卑。北魏时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部分独孤氏改为刘姓,如李渊和李广的外祖父独孤信成为当时北魏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姓之一。

5、稽胡又称山胡、部步落稽:源於南匈奴,北魏时期稽胡首领刘蠡升,其孙北周时期稽胡首领刘没铎等先后称帝,建立割据政权。离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朝,离石胡人刘龙儿、刘季真、刘苗王曾建立割据政权。

6、沙陀刘氏:唐德宗时,沙陀人内附,定居於山西大同一带,长期与汉族人杂居,不少人改成了汉姓。其中沙陀部的刘知远家族两度建立政权,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后降宋朝,沙陀刘氏散居北方各地。

7、契丹刘氏:《辽史》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起汉名刘亿。

8、其他少数民族改姓刘

鲜卑、壮族刘氏: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壮族刘氏:湖南、广西均有壮族刘氏分布。

蒙古族刘氏:元代蒙古族中就有刘姓出现。西元1285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来有位蒙族人名呼图克特穆尔的名士,酷爱汉族书籍和文化,他的母亲是汉人,姓刘。有一天,这位名士拜见元仁宗皇帝,谈论中,仁宗对他的汉学水准加以赞赏,并为他起了个汉人的名字,叫刘汉卿。从此,刘汉卿的后代就形成了一支刘氏家族。还有部分以满语音姓改为刘姓的。

满族刘氏:现在满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其中刘姓人口较多。元代时女真人乌古伦氏迁居到中原,改姓刘氏,其后裔中有位刘国杰,英勇善战,成为湖广行省的要官,后又升任光禄大夫。还有一支女真人宁古塔氏也迁居到中原,改姓宁和刘,宁为宁古塔氏的头一个字,而“宁古塔”按满语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实就是“六”“刘”与“六”同音,故姓氏为刘。后来到清王朝时期,满族人贯通刘姓者甚多,如甯武图氏、奇塔喇氏、乌色裏氏等,已成为该民族的一个大姓。

回族刘氏:中国回族形成於唐、宋、元时期,人口有近900万,分布於全国各地,集中在宁夏自治区。回族的先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在唐宋时期多有人到中国经商,其中一部分人在中国定居,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其婚姻家庭中,有汉族刘姓贯通其中。如至元七年,授蒙古国诸万户府奥鲁总管的铁迈赤之子虎都铁木禄字汉卿,母姓刘,故改曰刘汉卿。到了明代,朱元璋实行强制性的汉化政策,这就使“回”民族的姓氏迅速汉化,部分改为汉族人姓氏,刘姓自当其中。清代归附回回伊不热业墨,原隶内务府,后在凤阳城入籍,改为刘姓。

朝鲜族刘氏:朝鲜族人口近百万,居住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的鲜族人有80万,其中刘姓人口数量位居30%左右。据了解,在韩国有200多个姓氏,其中刘姓人数排在第三十四位。

京族刘氏:京族原称为越族,人口近两万,有31个姓氏,居住在广西南疆诸岛,刘姓人口数量在京族中占20%左右,是这个少数民族的第一大姓,近代移居越南的甚多。

藏族刘姓:古代藏族逐渐发展成为六大氏族,即赛、穆、党、东、札和珠,各大氏族中又分化出若干小氏族和家族,逐渐与汉族通婚,也渐以汉姓取名,其中就有刘姓。其实,藏族人取汉姓是历史及生活环境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民族融合这一大趋势的产物。

维吾尔族刘氏:维吾尔族刘氏形成於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为官的维吾尔族人刺真海牙,曾孙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随祖母姓刘,名仲琛,隐姓埋名。刘姓维吾尔族人现居住河南渑池县

傣族、景颇族刘氏:这两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滕冲地区,刘姓人口也较多,大多数是汉族刘姓演化而来。明初,朝廷派部队到滕冲屯田戎边,许多内地刘姓将士来到此地,其中一部分人则定居下来,成家立业,繁衍生息。由於这些刘姓人与傣族、景颇族人通婚,其后代随父姓者都为刘氏。据该地区所收集的刘氏族谱中,发现有七支为傣族和景颇族刘氏家族。如南京籍的刘恩义家族,四川籍的刘万祥家族等。

第五章、刘姓迁徙史

祁姓刘氏最初发源於今河北唐县,而姬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省境。祁姓刘氏传至战国时,有人在魏国任大夫,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有子刘清,辗转迁移到今江苏丰、沛之地。刘清生刘仁,号丰公,刘仁生太上皇刘煓,字执嘉。执嘉有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刘邦,即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后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处皆有刘氏,并已形成了全国第一大姓氏。

第一次刘氏大播迁是汉皇后裔大分封

刘邦本平民出身,提三尺宝剑斩蛇起义,灭秦挫项,五年统一天下,创雄伟之伟业,起帝业於丰沛一时彭城名扬天下,为了巩固刘家磐石之基而光宗耀祖,刘邦大封同姓为王侯,并和大臣定下“非刘姓不称王”的白马之盟约,故全国各郡县官员皆从丰沛彭城老家播迁而去,从此汉皇刘裔遍及天下。《汉书》记载:刘邦大哥刘伯早逝,其子刘信先封为羹颉侯,后改封关内侯,二哥刘仲封代顷王(山西)后改封为合阳侯,其长子刘濞封为吴王(江苏),次子刘广封德哀侯,又封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刘交为楚元王,都彭城,邦之从兄刘贾封荆王,子孙改姓荆氏定居丹阳。刘邦的八个儿子长子刘肥封齐悼惠王(山东),刘盈为太子继皇帝位,刘如意封赵隐王(河北),刘恒初封代王(山西),诛诸吕后尊为孝文皇帝,刘恢初封为梁王(河南),后改封为赵共王,刘友初封为淮阳王(安徽),后改为赵幽王,刘长封为淮南王(安徽),(注,其子刘安编写《淮南子》成为中国的杂志代表,并发明了豆腐,为不忘祖籍丰县将封地改为安丰县)。刘建是最小的儿子封燕灵王(河北),刘氏的这些族人每分居一处总会促进那儿的经济、文化和刘氏人口的大发展,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於各方。据《史记》载:刘邦坐皇帝后定都长安,而后把父亲(太上皇刘煓)接到了宫中居住,作为农民出身的太上皇不习惯宫中的生活,“常常凄怆不乐”思念家乡,原来太上皇自幼爱“沽酒、卖饼、斗鸡、蹴鞠”,此处皆无。刘邦为了让老人欢心就派能工巧匠吴宽到老家按古丰模样绘了个蓝图,扒掉秦骊邑,建了个新丰宫,并将丰县刘氏人等,男女老少鸡犬鸭鹅等之物迁去新丰,“太上皇乃悦”。现今在新丰流传著“鸡犬认户,人识其家”之说。刘姓的迁徙主要是由祖籍丰沛地区,经长安和洛阳两个首都向全国各地辐射,直至东汉仍沿用非刘不封王的分封制度,如刘秀的儿子除继承王位外,其他族人全封为王,其兄弟子侄皆封为王侯,两汉皇族王侯达四、五百之多,分居於全国各地,所以汉室苗裔急剧增长,遍布全国。

第二次刘姓播迁是后汉末至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由於宦官和外戚的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引发了“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中原的刘姓为避战乱而不断向四方迁徙,其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向西南则进入四川投靠蜀汉刘备。因刘备是汉皇后裔,中原人视正宗汉室,而他又十分吝惜百姓,故携男带女前往归附者甚众,使四川人口猛增。如竟陵人汉室宗族刘焉,官至益州牧,先居锦竹后徒成都,子孙繁生於此。还有汉裔鲁国人刘琰,零陵人刘巴等,此时皆流入四川,再加上刘备后裔,所以四川刘姓人较多。三国时期诸葛亮伐南夷有一支汉刘裔孙随军南下未归,遂流居於泰国、新加坡、缅甸等地。流入江南的有沛国相人刘馥,先避乱於扬州,后被曹操委任扬州刺史。山东蓬莱人刘繇,县徒居江南后又辗转江西定居,还有汉皇宗室的刘表,本是高平人(山东鱼台)因出任荆州刺史后裔遂定居於此,彭城人刘优此时南迁零陵。

总之,这一时期由於战乱天灾等原因,中原人口流失严重,为第二次人口播迁,也是第一次人口南迁。

第三次刘姓人口大播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晋武帝司马炎虽统一了中国,但却暴虐无道乱杀无辜,其后代更加昏庸无能,西晋很快灭亡了。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了长时期的动乱。永嘉年间,晋皇室发生了八王之乱,战火燃遍了中原大地,匈奴人刘渊南侵反晋,开五胡乱华之始,洛阳失陷,晋亡。宗室南迁於建康(南京)建立东晋,中华大族聚众相率南逃,并有大批百姓跟随过江,高达百万人之多,为了安置移民,东晋政权还在长江沿岸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这次大规模移民潮流刘姓人数最多,有的南迁江西,有的西入湖、蜀,或入云南、两广边境地区,有的达官贵人还远渡海外。彭城刘氏宗族成员也大批南迁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形成东晋南朝时期著名的京口刘氏。蜀汉昭烈帝刘备次子刘永及其子孙从成都先迁到洛阳,又迁到江南,后又徒福建、广东。汉献帝刘协的玄孙刘阿知由山阳邑(河南山阳县)迁带方郡(今朝鲜,那时归汉土),西元前289年携子孙等2040人东渡日本留居,就是现在的日本原田家族,在这支原田家族族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序文中写到:“汉高祖刘邦大皇帝,先入关灭秦挫强项,天下太平,归国民一,经光武以至第十三世孝献皇帝其玄孙阿知王仁而贤,一日告老臣曰:“我久居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郭於日本有圣天子,我欲往从之。於是率其子贺、母弟德,及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张涛、桓保、安久良、武英等以下男女二千四十人,晋太康十年五月朔日,离汉土带方郡建国邑飘荡,经几多之艰难到达日本,应神天皇二十年九月五日也来朝备中国洼屋郡太仓谷,旋奉命定居於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赐姓东汉使主,是我族初头所纪之文也。”落款为“汉太祖高皇帝后胤后汉光武皇帝直裔。汉皇族阿知王其直孙大藏朝臣原田家九十三代、原田芳则改赖光。”这支刘氏后裔融入日本民族,并把中国的纺织技术带到了日本,称“绫织吴织”,对日本民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刘氏族谱》载:“晋永嘉元年八月初石勒之乱尚书刘琰举族扈从晋元帝渡江寓居京口”,其他中原刘氏后裔孙亦视中原不宁也大批随之南迁。此外,如河南邓州人刘虬系豫州刺史七世孙此时徒居江陵,临淮人刘会随晋元帝渡江后定居丹阳,南朝宋国刘裕祖孙自彭城迁居京口,至於其他平民刘姓避乱南迁者更多,他们先流居江淮一带,再流离江南或更远的地方,如闽、粤、黔及南部沿海地区等,为了与当地区分形成了“客家刘人”。

魏晋到隋唐五代,刘姓的迁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刘姓由华北、西北、大漠、关外地区向中原地区迁徙,如匈奴刘氏南迁河南、东阳一带,鲜卑刘氏和后来的沙陀刘氏也内迁中原。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刘氏长期在中原定居,接受中原汉族的文化和传统,最后完全汉化。另一方面,因为中原地区长期战争而动荡不安,为了躲避战争的灾难,原来居住在中原、华东、江北地区的汉室后裔刘姓,纷纷向东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其中,主要是原居丰沛一带的楚元王后裔彭城刘氏、原居河北的中山刘氏和原居山西的洪洞刘氏向东南苏、皖、豫、浙、闽一带迁移。

第四次大迁移是唐代中期的刘姓南迁

历经南北朝的分裂,到隋朝的统一,人们相对安定一段时期,然而至唐末时期,神州大地又兴战乱,刘姓人口又再次南迁,遍布大江南北。据《刘氏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刘备苗裔翰林学士刘天锡弃官奉父命携子孙再度南迁居於福建宁化,后又迁广东兴宁等地。遭胡人南侵之害琉璃石山、流离失散不得不远走他乡,此次迁移行踪不定,其中多有向黔、滇、桂、闽、川、云南、海南等边境地区迁居者。蜀汉后主刘禅的后裔刘止贤逃避了多年之后又从广东迁回四川,目前四川重庆巴县一带的刘氏多为禅之后裔。唐高宗总章二年(西元669年)福建泉州、潮州一带发生“蛮獠啸乱”,高宗命河南固始人陈政率俯兵前往平乱,后又有五十八姓军校增援,平乱后军屯於云霄山下,发展农桑,兴办教育,传播中原文化。促使边境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此时中原地区正值“安史之乱”,战争连绵,百姓处於水深火热之中,於是也随之流入闽南谋生,刘姓当不例外。直到唐末政治腐败,发生了黄巢起义,中原一再鼎腾,人口又一次流动,安徽一带流传著这麼一句歌谣“你也跑,我也逃,黄巢杀人八百万在节难逃”。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引光州、寿州五千兵驱吏民南下,经江西进入福建汀州,后杀贼帅王绪又除掉暴吏,遂被朝廷任命福建观察使,子孙繁衍於此,直到中原叫后梁主朱温(丰人)占据后,又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治闽三十年死后,其子王廷钧继位,西元933年称帝,国号闽。此阶段随王入闽的刘氏也很多,如前锋官刘行权,彭城人刘山甫,固始人刘存等皆是。

据中山靖王后裔马来西亚砂罗越和福建凤岗《刘氏族谱》记载:“传至存公字一心,世居淮南光州固始,唐僖宗中和年间,巢寇乱华,贼帅王绪陷淮南,光州固始兵戈倥偬,淮人皆弃光州去,而存公遂入闽,后裔至今繁衍昌盛成为一旺族。

第五次大播迁是宋元之际刘姓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宋都汴京失陷,宋皇徽、钦二帝被俘,官绅、百姓皆大批外逃。宋康王赵构南逃建立南宋,百姓亦随之南迁,金兵南下直追三百里,把战火推向了江、浙、湖南等地,原先迁移到这一带的移民又继续南逃,赵构建都杭州,金兵再次进攻,南宋移民扶老携幼再次南逃,此时抗金名将岳飞就是从河南汤阴迁到杭州的,刘姓的开封人刘铉此时迁居苏州,刘畿南下后居建康,其后裔移居平江长州。刘功甫,仕宋,为江西万安县丞,子孙繁衍於此。南宋名将刘光本为陕西人,建炎初年随高宗南渡任制置使,屯守镇江。甘肃人刘琦系泸州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善骑射,高宗召为将,后归居镇江。总之,此时徒居江南的刘姓人数众多,历尽颠沛流离之苦,辗转定居江南各地,成为江南刘姓移民的开基始祖。在此时也有从山西东迁的,据丰北一支《刘氏族谱》载:“吾族雨公系代王参公之后裔,苦元苛法隐居山林,至雨公定居太原,后又迁居丰汉皇故里。”

第六次大播迁是明清至民国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为了恢复生产,增强国力,巩固建立的大明政权,便“大分天下图籍”进行大规模移民活动。一是为了维护疆土安定,二是为了恢复数年来战争损失的国力,由人口密集处向战争或河水氾滥而使人口减少的稀疏地区迁移,迁移方向由北向南或由西向东,或向大西北、北方边境。向南、向大西北及北方边境迁者多是执行朱元璋的军屯边疆政策,他号召中原人民开发边土报效国家,有出兵之日无班师之时,此举及巩固了国防又传播了文化风俗习惯和生产技术,在此环境下刘姓也一道告别亲人而随军入边。据缅甸《刘氏族谱》载:“光从内地迁移到云南腾冲一带的就有:南京的刘思义、刘全标,江西的刘克修、刘子庄,河南的刘承祖,陕西的刘贵等,皆明初南征战士入闽的一世先祖。”此后从云南流入缅甸及东南亚各国的也不在少数。向东迁者多由山西、陕西向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迁移。明末开始,闽、粤刘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因为这一地区除了战乱之损伤外还有黄淮氾滥、蝗灾、地震,致使黄淮下游良田和人口大减,於是洪武、永乐年间朱元璋下诏由西往东迁民。据沛《刘氏族谱》载:“我支刘氏祖籍彭城,后因战乱先初迁至山西,於永乐二年奉旨播迁,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回彭城”。丰西一支《刘氏族谱》载:“金、玉、宝、贵、香兄弟五人於永乐二年奉旨播迁,由山西洪洞复移汉皇故里”。另据盐城《刘氏族谱》载:“洪武初年苏州廊内地窄人稠,而郊外广阔,皆皇玉之士,旨命自苏州阊门而来。”天津《刘氏族谱》载:“洪公即我迁沧洲之始祖也,於永乐二年奉旨率四子二侄随驾北迁占据沧州,迁到天津大港等地。”至今有数十万之众居天津一带,人丁旺盛,人才辈出,此一时期汉皇故里的刘氏族人亦有迁往河北大名、山东巨野、菏泽、藤县、枣庄、诸城、河南夏邑、永城、安徽砀山、安徽阜阳等地。明清时期刘姓由山西大槐树移民大批向鲁、苏、豫、皖迁移,枣林庄大批向皖北地区凤阳府一带移民,南京竹子巷向西北地区发配移民,山东往东北充军移民等。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晋唐以来就开始的由华北向东南的迁徙大势,同时又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开始大规模地由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迁徙,并由中国东南沿海开始大规模向南洋地区拓展,从而形成了刘姓的第一次移民海外高潮。据明永乐翰林院修撰行人张洪的《南夷书》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刘姓始祖刘总旗随沐英平北夷王,因功受封“白金百两,白马一匹”到缅甸定居。

第六章、刘姓郡望

所谓郡望即郡中显贵旺盛之家族,也就是世居末郡为当地人所仰望之家族,亦称地望。郡是古代行政区域的称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辖县,汉沿秦制。早在两汉时期刘姓就已经是全国的第一大姓,据史料和刘氏族谱记载,刘姓主要有25个郡望。还有郡望中又分出的分支系郡望。

彭城郡 原为西汉楚国,汉宣帝地节元年(前169年)时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东汉章和二年(西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到南宋时改成郡,此地曾被置为沛郡、沛国郡,后称徐州,因历史上开平民天子之先河的刘邦是彭城郡辖的“沛郡丰邑中阳裏人”,很显然彭城郡和丰沛郡两个郡望正是基由刘邦的扬名显赫而来。彭城刘氏一指西汉楚元王刘交被封在彭城,子孙繁盛,人才辈出,如刘交的四世孙刘向,自幼苦读诗书,得太乙燃藜之恩,成为汉朝的重臣,中国目录学鼻祖。成帝时任光禄大夫,刘氏裔孙为纪念他,并教育启迪后人,多给自己的宗祠起名“青藜堂”、“燃藜堂”、“藜辉堂”等堂号。刘交死后其子刘戊嗣位,景帝时又封刘交的另外五个儿子为侯,后来刘戊参加了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被杀,景帝又封平陆侯刘礼为楚王,下传四代楚王名声显赫刘交后裔两汉时有多人在朝中为官。到晋代又有多人徒居江南,又衍为望族。当时彭城刘氏分居三裏,即绥舆裏,安上裏,丛亭裏,除丛亭裏刘氏之外其余为刘交后裔。如南朝宋皇帝刘裕就是刘交二十一世孙,其现居於绥舆裏,后来渡江至京口(今镇江),至刘裕时家境贫寒,投奔刘牢之,以镇压孙恩之乱起家,代晋称帝,建立宋国,历9帝60年,其族在江南显赫,子孙王侯遍及江南各处,所以南方刘氏多出自彭城,至今在两广、闽、浙、黔,特别在台湾的五十五万刘氏家祠上,还留有“彭城世泽”的匾额。刘交后裔还有一支自彭城居曹州南华,后代很有名气,成为南华刘氏大族。另一支彭城刘氏则出自汉宣帝刘询之子楚孝王刘嚣,嚣的曾孙刘般受封居巢侯(今安徽铜城),刘般子刘恺东汉安帝时官至司空太尉,执掌朝政,刘恺子刘茂徒居彭城丛亭裏,衍传后世人众多,历魏晋南北朝有多人做官,遂亦分居各地,闻名天下。如今邳县数万刘氏皆此支所传。其后裔唐时有刘滋德宗时任宰相,刘瞻唐懿宗时为相。从丛亭裏迁出到河南光州固始人刘存,本为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唐僖宗时和年间黄巢乱花贼帅王绪陷入淮南淮人弃光州入闽,落居凤岗,后又迁居海外。今沙罗越众多刘氏族人即此支所传。彭城其他名人有东晋名将刘隗、刘牢之,南朝著名将领刘道产、刘康祖,梁文学家刘孝绰、刘孝威,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边塞大诗人刘湾,中唐诗豪刘禹锡,小说《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穷通大家刘芳,文学批评家刘勰,北魏大手笔刘懋,唐代诗画家刘商,唐代文学家刘胤之,唐代传奇小说家(沛人)刘轲,宋初著名隐士刘涛等皆彭城人,所以彭城成为刘姓的最大望族之一。

沛国郡(或丰沛郡)此郡在汉之前称泗水郡,包括江苏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地区,西汉初年因丰沛是刘邦故乡将泗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辖37县。即皖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丰县、沛县一带地方。丰沛郡刘氏望族多出自西汉皇族,如汉文帝子梁孝王刘武的五世孙刘欣被封为陵乡侯,世居丰县祖陵故地守灵祭祀。刘邦之孙刘安(丰县人)袭父爵为淮南王主编《淮南子》。东汉刘秀之子刘辅封为沛王,其后代世居沛地成为大族。此外出自丰沛郡的名人还有:三国魏扬州刺史刘馥,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宿县人),晋代名将刘毅,丹阳令刘恢,明代百户刘聚(丰县人)、二世深、三世鉴、四世玺、五世廷臣、六世爵,均袭封百户等。汉以后汉皇室刘氏又分为三大派别,正如《刘氏族谱》载:“及至汉高祖除秦灭楚,成帝业於徐州彭城,都咸阳后分三派,汉武帝彻出於藜阁郡派,长沙王刘发出於丰沛郡派,中山靖王刘胜出於彭城郡派,是以有彭城刘氏之称,及是各认其派别也。”如今丰沛县的刘氏堂号有:“汉裏堂”、“御龙堂”、“藜照堂”、“汉中堂”、“ 沛丰堂”、“彭城堂”等。

弘农郡 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函谷关城)。此支刘氏多为西汉代王刘喜后裔。

据《元和姓纂》,弘农刘氏大族出西汉皇族,是汉高祖的哥哥代王刘喜的后裔。代王后裔到东汉时有刘琦,官任司徒,始迁居弘农。刘琦之子刘宽,汉恒帝时任南阳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乡侯。其后裔刘隆仕南朝宋为冯翊守,后避居汝颖。刘隆的后代历南北朝到隋唐,世代有人为官,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唐朝时,弘农刘氏有刘元立,任商州刺史。又有刘钦忠,邓州刺史。他的孙子刘长卿,任工部员外郎。

河间郡 西汉置郡,治所在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此支刘氏多为西汉封赵幽王之子刘辟疆为河间王,景帝又封河间献王刘德,其子多代嗣位封侯,定居在河北,衍为大族。另一支出自汉章帝之六子河间孝王刘开后裔,本来居河北乐城(献县),传到唐高宗时刘二轨拜相位,后来刘二轨的五世孙刘琢又於唐宣宗时入相,一两百年之间一门两相,因而声誉远扬,自立门户,直传十世孙刘通徒居河南尉氏,号刘氏之尉氏刘派。是河间郡的分支。其他名人还有:北魏的经学刘献之、北齐的文学家刘昼,隋代的经学家刘炫,唐代的大诗人刘长卿,金代的医学家刘元素等。

南华郡:南华在今山东菏泽,为刘交的后裔,自彭城避居曹州南华,筑固而居,世号“刘固”,别号南华刘氏。其后裔至隋朝有东莱太守刘晋,生子刘郁、刘多让、刘多退三子,刘郁曾在大唐时官至弘文学士,传五世孙刘宴於唐玄宗、代宗德宗三朝为相,至此也成为刘氏的一个主要支派。

中山郡 西汉高祖时置郡,治所在卢奴(今属河北)辖14县。此支刘氏多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胜在位43年,有子120余人子孙繁盛,形成大族,其后裔封侯居官甚多。后逐渐分居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三国刘备、东晋名将刘琨、北魏豫州刺史刘挑符、北周名将刘亮,中山刘还有光武帝第五子刘焉曾封中山王,子孙流传后世分居各方。

梁 郡 西汉时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三国魏时始改为梁郡,移治下邑(今砀山)。此支刘氏多为西汉梁孝王刘武和东汉梁节王刘畅后裔。梁孝王刘武的七世孙梁王刘立有三个儿子,长子刘永、次子刘防、三子少公,居於梁国(今商丘睢阳区有旧国之梁园遗址),刘永被刘玄袭封为梁王,刘永死后他的儿子刘纡又袭封梁王,后裔居豫州梁郡睢阳等处。在今永城、商丘、睢阳、夏邑一带刘姓多为此支后裔。

顿丘郡 西晋置郡,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下领4县,辖境相当於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齐时废郡。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据郑樵《通志·氏族略》,顿丘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之后。

南阳郡 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辖36县包括南阳地区和湖北枣阳一带。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汉景帝长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刘发子继位后又传三世就徒居诅阳,刘发子刘丹封安众侯(河南镇平一带),其后裔世袭爵位,传至汉末年刘崇起义反王莽被杀。东汉初刘秀封刘崇宗族刘宠为安众侯,到汉末有刘广仕魏为侍中封关内侯,无子,以弟子刘阜嗣。刘阜官至陈留太守,其子刘乔任晋朝太傅军谘祭酒,乔生挺为颍川太守,挺生简、忱二子,忱曾高官尚书令,其子刘柳的曾孙刘虬徒居江陵为宋之当阳令。刘虬四世孙刘洎字思道为唐太宗时宰相。於是这支光大六楣的汉皇裔孙就此为南阳派了。南阳派另一支是刘秀家族。刘秀是刘发的六世孙,刘秀世居南阳蔡阳(湖北枣阳),为当地大族,宗属分居南旭、邓州、枣阳、随县等地。

东平郡 西汉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南朝宋改为郡。辖7县,包括今山东济甯、东平、汶上、梁山等地。南朝宋改为郡,北齐废。东平刘氏出自汉皇族,有很多支派。汉宣帝第四子刘宇受封为东平王,其后又有成阳共王刘喜之子刘庆封东平侯。后汉皇子刘苍也被封为东平王。他们的后代形成东平刘氏各支,为当地豪强。汉桓帝时,东平甯阳人刘梁聚众讲学,影响很广。汉末刘桢,为建安七子之一,系东平刘氏后裔。明代著名水利家兵部尚书刘大夏家族,也自称东平刘氏之后。

高平郡 汉文帝是置东平国,晋改山阳郡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7县,此支刘氏出自西汉宣帝第四子刘宇受封为东平王,其后又有成阳王刘嘉之子刘庆封平东侯,后汉皇子刘苍也封东平王。他们的后裔在这一代形成望族,至东汉桓帝时东平甯阳人刘梁聚众讲学很有名气。汉末刘桢亦东平刘氏名人。

东莞郡 东汉末分琅邪郡、齐郡置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此支刘氏为西汉齐悼王刘肥之后,刘穆子徒居京口,在南朝宋国累官尚书右仆射,史称“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甚为有名望,其后裔为一大望族,还有南朝梁国文学家刘勰,著有《文心雕龙》传世。

平原郡 西汉高祖置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西南辖19县。此支刘氏源出汉皇族汉和帝长子刘胜,曾封平原王,裔孙袭封爵位者甚多。乐安王之子刘得和河间王之子刘子翼等皆封平原王,后世衍成大族名人者甚多。晋代刘实官至太尉,为济北王之后,还有南朝齐将刘怀珍为胶东王刘寄之后裔。

广陵郡 西汉建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西汉景帝之子刘非先封为汝南王,后徒江都王,非死后长子刘建嗣位,因谋反事泄自杀,平帝时又立刘建之子刘子宫为广陵王。元帝是又封刘厉王、刘胥子、刘霸为广陵王,后裔世居广陵,形成大族。有东汉刘辨任清河太守,刘辨子、刘瑜桓帝时官拜议郎。晋代刘颂官至廷尉吏部尚书,世居广陵为当地名门望族。

临淮郡 西汉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徐县(今江苏泗洪南)。辖29县,包括睢宁、嘉山、盱眙、六合、天长、洪泽、淮安、阜守、建湖、盐城、兴化、东召、海安、泰县、泰州、清江等地。

此支刘氏为东汉光武帝之子广陵思王刘荆,刘荆的儿子刘平封俞乡侯。刘平子刘彪袭封,由於待奉继母以孝而著名,世号仁义侯。彪生玄,玄子刘熙仕魏,官至尚书郎。熙子刘述任东平太守,述子建任晋代永城令,世居临淮。建子刘会之曾孙刘颜英为宋之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英生二子:隐人、逸人梁末又徒居晋陵(常州),此后刘隐人的五世孙刘子翼曾在唐朝官至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其子刘韦之事武则天为宰相,名闻天下,此即刘氏家族之临淮支派,世代居官者数人。

琅邪郡 秦朝置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辖51县。西汉改为国移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和开阳(今山东临沂)。此支出自东汉光武帝之子刘京,封琅琊王,衍为望族,其后裔刘猛官至宗正,晋有刘超,是齐王刘肥后裔,刘肥子刘章封城阳王,七世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繁盛。刘超初任琅琊国记室掾,随晋元帝渡江,后封为零陵伯,官至左卫将军,刘超的父亲刘和为琅琊国上军将军,这一代刘氏皆汉皇后裔。

兰陵郡 东晋从东海郡分置,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辖5县。此支为西汉元帝时封刘宜兰陵侯其后裔为兰陵主脉。

东海郡 汉初由郯郡改置,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北)。此支刘氏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子刘疆,为郭皇后所生,立为太子,郭后废刘疆请就蕃国封东海王,后裔嗣王侯者甚众,衍为望族。

丹阳郡 西汉由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17县,在皖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一带地区,三国时移至南京。此支刘氏为西汉景帝之子刘非为江都王,刘非三子丹阳侯刘敢多代世袭爵封,衍为大族。另外有长沙王刘发之后裔,有一位世居巨容的刘邺曾认唐懿宗、僖宗两帝的宰相,声名大著自成一派号丹阳刘。还有齐悼惠王刘肥(刘长子)的后裔刘谈,在晋元帝时任丹阳尹,后来官至尚书,子孙有名望,亦号丹阳刘。此外还有刘邦的从兄刘贾,被封为荆王,子孙以官为姓改为荆氏,人烟繁盛,亦号为丹阳刘的分支。其荆氏族谱载:“始祖荆王贾高帝从兄也,帝惩秦,孤立而亡,故大封同姓,一镇抚天下,分江表二十二城,立贾为荆王,后淮南黥布反,王战败身殂,葬於润州京口,立庙春秋祀焉”。

宣城郡 晋从丹阳郡分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此支刘氏渊源失考。宋代有刘琦,字公玉,博学强览,立志峻洁。历任都官员外郎、歙州通判、侍御史。清代有刘南英,字宇千,诗人。尤精琴理,著有《琴学集成》。

南 郡 战国秦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此支刘氏为西汉代王刘义后裔。据《元和姓纂》,南郡刘氏出自西汉皇族,是汉武帝的儿子代王刘参曾孙代王刘义的后裔。南朝宋时有刘凝之,其父刘期公官衡阳太守,家於枝江为大族。刘凝之慕老莱子、严子陵为人,性好山水,携妻子泛游江湖,隐居衡山,终身不仕。

高阳郡 东汉置郡,西晋设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保定一带)。此支刘氏为汉平帝时所封淮阳宪王之子,西汉高阳侯刘并后裔。

高密国 西汉胶西国改置,治所在今山东高密。此支刘氏为西汉城阳共王刘章后裔。

竟陵郡 西晋由江夏郡分置,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钟祥)。此支刘氏为西汉鲁恭王刘余后裔。

长沙郡 始建於楚国,汉初改为长沙国,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此支刘氏为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河南郡 西汉由秦三川郡改置,治所在今洛阳东北。此支刘氏主要出自匈奴。

广平郡 西汉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此支刘氏为西汉景帝之子赵王刘彭祖后裔,跟南阳刘氏血缘较近。刘彭祖之子阴城思侯刘苍死后嗣子有罪不得立,徒居广平(今河北)的肥乡,后来传至刘苍的第十一世孙刘澡,其玄孙刘祥道曾为唐太宗的宰相,祥道的儿子刘齐贤(后更名景先)亦曾相唐高宗。同时期刘祥道德弟弟刘应道也在唐朝官至吏部郎中,他的曾孙刘从一接著於唐德宗时为相。短短期间内一门三相,其富贵地位可知,难怪他们以广平名自立一派了。

范阳郡 三国魏由涿郡改置,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此支刘氏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东莱郡 西汉置郡,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东汉时移治黄县(今山东龙口东)。此支刘氏为西汉城阳景王刘章后裔。

陈留郡 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此支刘氏渊流失考。

济阴郡 西汉由济阴国改置,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此支刘氏兴起於唐朝,渊源失考。

京兆郡 原为京兆尹,始建於西汉,三国魏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西安)。此支刘氏兴起於隋唐朝,其渊源一说来自蜀汉刘氏,一说来自楚元王刘交之后。

庐陵郡 东汉置郡,治所在庐陵(今江西吉安西南)。此支刘氏为西汉长沙王刘发后裔。

南康郡 西晋置郡,治所在雩都(今江西於都东北)。此支刘氏为西汉楚元王刘交后裔。

东 郡 秦置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此支刘氏为匈奴刘去卑后裔。

即墨刘范围在山东即墨、河北沧州、天津大港一带。出自刘邦的长子齐悼王刘肥的后裔,刘肥占据山东即墨一带,地大物博,肥有十三子皆封为王侯,齐哀王刘襄、齐孝王将闾、朱虚王刘章、淄王刘志、济南王辟光、胶西王刘仰、胶东王雄渠、管共侯罢军、杨丘侯刘安、还有兴居刘贤等均为王侯,世代相爵,形成山东望族,人才辈出,有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建威参军刘伶,南北朝时期的梁左丞相刘显,唐代刘德威先为扬州刺史后迁大理侍卿拜相位。其支《刘氏族谱》载:“唐贞观元年,唐太宗矜怜世族,悯恤簪缨,命左右相高千廉、杜如晦、吏部尚书许敬宗、重定海内谱系,晦等披阅各家世代宗谱名讳,惟有刘氏自周及隋历代簪缨,颁为天下望族,首推第一。”直至刘肥的第五十四世孙刘洪於永乐二年携子侄由山东即墨迁河北沧州,又迁天津大港一带,辟地种植,繁衍生息。

第七章、刘姓堂号

彭城堂彭城是刘姓的共同郡望,也是汉家刘氏的发源地。历有“古商大彭氏”之称。因此,许多刘氏宗族都将自己的祠堂称为“彭城堂”,以标明自己为彭城刘氏,是正宗的汉家后裔。甚至出自他源的刘氏,如匈奴刘氏、沙陀刘氏等,因年代久远,谱系失考,上代失叙,也对外自称为彭城刘氏,往往以“彭城堂”作为本族堂号。现今以“彭城堂”为堂号的刘姓,在中国南北各地和海外华人中都有发现。

藜照堂除彭城堂外,刘姓宗族中另一个用得最多的、最为著名的堂号就是藜照堂,得名来自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

中山堂中山是刘姓著名郡望,也是发源地之一。中山刘氏在刘氏各宗派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丁极为兴旺,族裔众多。当年开派始祖中山靖王就有一百多个儿子,是刘氏各派开基祖和当时各刘氏亲王中最多的一个;此后,源出中山的客家刘氏刘开七、刘广传一宗,有十四个儿子、八十一个孙子,三百六十个曾孙,后裔子孙更是千枝万叶,构成世界刘氏的主体之一。

蒲编堂史书上说,刘备早年家居河北涿县,因幼年丧父,家境贫苦,常与寡母编蒲席、贩草鞋谋生。刘备称帝后,常思昔日母亲打鞋织席之苦,茶饭无味。

五忠堂宋朝时期,福建建州、建阳刘氏一门忠烈,有五人死后被朝廷赐諡为“忠”,世人号称“刘氏五忠”:建阳五夫裏的忠显公刘韐、忠定公刘子羽、忠肃公刘珙,建州麻沙裏的忠简公刘颌、忠烈公刘纯。

墨庄堂江西新喻人刘式,本为南唐进士,宋初官任刑部员外郎,为人酷好读书,藏书丰富。刘式死后,夫人陈氏召集诸子说:“你们的父亲为官清廉,死后没有为你们留下什麼田庄产业,只有遗书数千卷传给你们,这可称之为墨庄,希望你们在墨庄裏辛勤耕耘,好好继承这份珍贵的祖业。”此后,刘式的儿子们遵从母训,刻苦攻读,最后都学有所成,成了名人。此事在当地民间和士大夫之间传为美谈,陈夫人教子有方,被人们尊称为“墨庄夫人”,后裔子孙繁衍比较繁盛,一代伟人朱熹还曾为此写了一篇《墨庄记》以纪其美。

汉裏堂所谓“汉裏”,“汉之故里”的简称。今江苏徐州辖下的丰县赵庄金刘砦,就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古沛郡丰县中阳裏。旧时丰县县衙大门两旁,书写有“汉高故里;古宋遗风”的对联。这裏的刘氏家族,更以自己是汉代皇族后裔而自豪。

豢龙堂据史书记载,当年刘姓的大显祖刘累自小跟当时的豢龙氏学习驯养成龙的技术,所被夏王孔甲派去驯养龙。刘累因驯龙技术高超,深得夏王孔甲的赏识,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

七业堂、传经堂据《晋书·刘殷传》记载,西晋人刘殷,字长盛,为人至孝,后发愤记忆,博通经史,官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刘殷自己博学多才,对儿子们也是要求严格。他有七个儿子,在他的教诲下,都专心治学,研究经史。其中,五个儿子分别学习《诗经》、《尚书》、《易经》、《周礼》、《春秋》“五经”,一人专攻一经,另有一个儿子攻读《史记》、一个儿子攻读《汉书》。他的儿子们后来都学有所成,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当时北方的学术,以刘殷一家最为兴盛。史称该支刘氏曰:“一门之内,七业俱兴”,也被后世传成佳话。

铁汉堂刘安世是宋代的著名谏官,为人刚正不阿,敢於直谏,甚至多次当面触怒皇帝。许多朝廷大臣对他又敬又怕,而奸臣蔡京则一意陷害。后刘安世被贬到梅州,蔡京曾派使者胁迫其自杀,但没有成功。蔡京又指使一转运判官前往杀安世,安世得知消息后毫无惧意,一边继续与朋友饮酒聊天,一边为自己安排后事,并对人说:“死并不难。”后判官途中暴死,刘安世才幸免於难。当时另一位被贬到岭南的大学者苏东坡听到此事,对刘安世大加赞扬,称他是“真铁汉”。

清爱堂清代山东诸城刘氏是清代刘姓家族中最著名也是最显赫的家族,这个家族因出了刘棨、刘统勋、刘墉三个大臣而闻名天下。据说当年任朝廷大臣的刘棨家中祠堂落成,特请康熙皇帝御赐堂匾,康熙因书“清爱堂”三字,并对刘棨说:“朕希望你们刘家父子在朝为官,都能做到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来乾隆皇帝又再次为刘氏家族御题了“清爱堂”的匾额。

磐宗堂 “磐宗”二字,典出《史记·孝文帝纪》。该书有如下记载:“高帝封王子弟,地域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宗宗也。”

掩龙堂相传,西汉王朝十二帝之后,王莽作乱,篡汉自立为新朝,导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汉文帝刘恒之子长沙王刘发之后,汉高祖刘邦第九世孙,南阳蔡阳人刘秀公雄才大略,起兵抗击新莽,於昆阳大战中擒莽复汉,建立了东汉王朝,史称汉光武帝。相传,刘秀公起兵之初,与王莽对阵,屡战屡败。一次,王莽追赶刘秀至我刘姓祠堂坐落的田野上,当时王莽追兵已近,刘秀在一马平川的田野上无处藏身,形式危急,上帝派神灵及时下凡相救,仙人化作一位耕地农夫,赶著一具骡马翻耕土地,他让刘秀躺在刚翻过的地墒沟裏,并用新耕起的土壌把刘秀掩埋起来,为便於刘秀呼吸,他将芦苇通节之后让刘秀噙(qin)在口中。为不让王莽发现刘秀,仙人将骡马停在掩埋刘秀的地方。骡马踩在刘秀身上使刘秀不堪重负,刘秀暗中祈祷骡马虚起一蹄,骡马果如此,以此刘秀获救。因刘秀公为真龙天子,即位后在此建庙纪念,名曰演流庙(今曰掩龙庙)。此庙周围洼地中长一种上下通节的芦苇,骡马站立时总是一蹄虚起,相传是刘秀公遇难之后流传下来的。又传王莽有一条闻仙犬,闻到刘秀被掩埋土中,即以爪扒土,被仙人一鞭打死,为避免王莽赶至怪罪,仙人将一罐面疙瘩翻倒在地,声称是其妻送的饭被闻天犬扒翻,故将其打死。所以,掩龙庙周围田野裏多有一种面砂礓,亦是那时流传下来的。掩龙庙自东汉更始初年汝阴侯刘信始修,历代屡建屡毁,至光绪初年,我刘姓宗亲乾公第十世孙磐坞先生(刘鸿文),在修缮我刘姓家谱的同时,出资监工,在此修建了我刘姓之家堂庙—故演流庙改曰掩龙庙,以示我祖人不忘天恩祖德,永远纪念刘秀公获救於此。总而言之,掩龙刘姓源祖为陶唐氏尧长子监明公,传至十八世刘累公。直系远祖为汉高祖刘邦公,近世始祖为自山东兖州府峄县东企彭乡后孟社游幕於颖的刘乾公。此乃吾掩龙刘氏之源流也。掩龙刘氏正所谓:彭城分世业颖水润书田五行金为首 八卦乾为天 逝者如斯夫 掩之诚是也。

其他刘姓堂号:①地名堂号:沛国、沛丰、弘农、河间、梁郡、顿丘、南阳、东平、东莞、平原、广平、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颖川、太原、东莱、任城、高平、高堂、中山、西蜀、沙甸、安成、尉氏、南华、前溪、梓溪、燕翼等。②典故堂号:邦声、汉室、敬胜、道胜、屏山、八贤、黎煦、黎照、藜阁、藜光、青藜、燃藜、然藜、光藜、兴藜、尚藜、宝藜、天禄、禄阁、校书、太乙、泰乙、然乙、表照、明经、授经、崇经、儒林、存著、惇典、郡马、青云、金莲、花薮、冰鉴、二粟等。③教化堂号:尚德、馨德、厚德、崇德、俭德、树德、恒德、一德、德新、德声、德馨、正伦、序伦、叙伦、敦伦、聚伦、彝伦、清伦、义伦、五伦、尚义、旌义、集义、立义、崇礼、崇让、恭让、强恕、忠定、忠贤、忠乐、武忠、怀贤、仁视、仁粟、仁本、立本、敦本、笃本、隆本、务本、宗本、报本、元本、本源、敦睦、敦厚、敬睦、九睦、思成、思孝、再思、永思、静思、念祖、奉先、亲亲、怡怡、庆元、直介、佩三、守三、远庆、崇庆、继先、文明、孝友、忠孝、孝享、漫德、余庆、衍庆、延庆、善庆、具庆、集乐、诚意、诚敬、世荣、嘉善、继志、源仁、聚奎、崇高、永古、复古、崇古、存古、集本、明禄、嘉会、思远、悠久、永言、敬爱、上升、文英、谱寿、八字、见复、振藻、如在、世锦、集英、两全、绳武、华先、谨厚、德馨、肃纪、道胜、贻远、暎武、余荫、聚芝等。④自立堂号:泰来、曙光、永昌、永兴、永常、永泰、永复、永忠、永正、永光、仲宣等。

时代在不停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经过先辈们数千年的经营、创造、弘扬,到21世纪初的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代表辉煌的东方文明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

第八章、刘姓则是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大姓之一

(一)、在中国民间,很早以来就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另外历史上也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刘姓的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早已在为中国人的共识。据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千分之五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基础上利用电脑所作的综合分析,刘姓为全国10大姓之一,人口数仅次於李、王、张3姓,排在第4位,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4%。据此推算,到西元21世纪初的今天,刘姓在中国地区的人口总数,约有6500万。如果考虑到中国人口的实际总数(有估计为15亿),再加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和已完全本地化的刘氏后裔,则世界刘氏人口总数应该在8千万以上。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士地区,此外还广泛地分布世全世界各地。在海外的刘姓,又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东部周边国家,如东南亚南洋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印支三国;又如南北朝鲜、日本;其次则是北美、澳大利亚;再其次是欧洲和南美,非洲则是世界上刘姓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在中国本土,据不完全的统计,刘姓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南部,如在北方,刘姓与李、王、张3姓一同为中国北方大姓,约排在第4位;而在中国东南,刘姓的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要小在於在北方与中南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也排在前20位之内。有统计表明,刘姓人口在中国北方的北京市排在第4位,在辽宁、陕西二省也均排在第4位;而在华东的上海则排在第12位,在广东省排在19位,在福建省排在第12位,在台湾省排在第9位或8位,在四川省排在第4位。

从宗族支派上看,当代刘姓中,除少数成员明确属於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姓为汉字姓刘氏之外,绝大部分都自称源於汉代皇族,是由2000年前那支曾创造过两汉文明的古老丰沛刘氏一脉发派繁衍而成,都是汉之子孙、刘邦及其兄弟的后裔。在民间,甚至出现了“汉后无二刘”的说法,意思即天下刘姓都是汉朝皇族后裔。虽然现代刘姓大都属於“汉室之后”,但具体来说,又分为几大宗派,而且各个宗支所占比例也不一样。

据不完全统计,现代刘姓主要有以下几个较大的支系:一是楚元王刘交后裔彭城刘氏派,该支刘氏分布范围较广,南北东西都有,但以北方较多。二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中山刘氏派,这一支刘氏人数众多,但主要分布在南方,以闽粤台地区最多,其次是浙江、江西、两湖、广西、海南、港澳、云贵川,另外在东南亚南洋的刘姓,也以源出中山的客家刘姓居多。三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长沙刘氏派,该派刘氏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系当年留在长沙国的一支,如安成侯刘苍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两省,并辐射到邻近的鄂、川、江浙、两广、云贵等省区;南支则是当年北迁南阳的东汉皇室后裔,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另外还辐射到朝鲜、日本等国。四派为梁王刘武后裔刘氏,这一支刘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山西、陕西和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一带,如今山东枣庄侯孟刘氏、山东滕州庄裏刘氏、山东菏泽曹县刘楼刘氏、刘邦故乡汉裏堂刘氏、安徽阜阳掩龙堂刘氏都是梁王后裔。五为代王刘参后裔刘氏,该支刘氏也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江苏、山东一带。六是淮南王刘安后裔刘氏,这支刘氏主要分布在今安徽省,再辐射到邻近省区,人数也较少。此外,还有属於荆王刘贾后裔和代王刘仲后裔等派的刘姓。

另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刘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6人,先后建立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后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共历时650多年,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据统计,目前,刘姓约占汉族人口百分之五点四,超过6000—8000万人,是中国第四大姓之一。由两汉王朝开始起,通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刘姓族人广泛分居於华夏九州及世界各地,刘姓子孙繁盛,支脉众多,分布广泛,故此才自然形成了“遍地刘”,“无刘不成乡”之说也。

(二)、刘姓中华五大姓之一

刘姓是中国五大姓之一,与张、王,李、赵并称。远古尧帝的子孙中,有一个叫刘累的了不起人物,据说他能驯化龙和驾龙飞奔。刘累就是刘姓的始祖。又有一支刘姓,是以封地为姓形成的。周朝时候,有个贵族被封到刘邑做首领,子孙世代姓刘。刘邑就在现今河南偃师县一带。刘姓先人还有如【刘向】汉代时的著作家,读书多,文章好,所著的书有《别录》、《新序》、《说苑》等,流芳千古。【刘伶】晋代文士,爱喝酒,有才气,称为酒仙。他和另外的著名文人合称“竹林七贤”。【刘禹锡】唐代大诗人,和白居易是好朋友。【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帮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来他不愿做官了,辞职回乡。【刘宗敏】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中的著名将领,还有明代的刘福通等。

现在我们姓刘的只剩下江西这一个省的姓氏比例最高,刘姓在江西是第一大姓,是江西人口最多的姓,在其他省市大概都是第三,第四左右!当代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约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这是来自两千年前应劭的《风俗通义》上,他将“张王李赵”连在一起,“遍地刘”当然指的是汉朝皇帝之国姓,张、王、李、赵是汉朝皇帝的外戚,张氏为汉惠帝皇后,王氏为汉景帝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这两位皇后在夫帝死后均曾称制,很有影响;李氏为武帝夫人,最得宠幸,最后被霍光追封为皇太后,亦很有势力;赵氏为汉武帝的婕妤,汉昭帝生母,被昭帝追封为皇太后,两汉时外戚势力相当大,常常左右朝政,“张王李赵”的来历就是从此诞生的。

刘姓的确分布很广,但分布比例不均衡。刘姓在今日中国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原地区。具体从刘姓绝对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分布来说,又集中於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四省,这4省的刘姓人口占全国刘姓总人口的36%,其中,河南和四川分别集中居住有刘姓总人口的10%,为刘姓并列第一大省,这裏的刘姓分别占本省总人口的6%和5.5%。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辽宁、黑龙江和安徽,这五省的刘姓又占了人国刘姓总人口的26%。这样刘姓形成了华北、四川、华中、东北四大块人口聚集地区。

从刘姓人口在当地各姓中所占比例来说,也是北方高,南方低。在辽吉黑大部、内蒙东部、河北、山东西北、新疆喀会地区,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1%;在青海以东、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区,刘姓的分布频率在4.2-7%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6%;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大部、台湾、广东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东部、新疆西部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1.4-4.2%,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5%;在其他地区,刘姓分布频率不足1.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

据袁义达等人的研究,刘姓族人的血缘遗传呈现以下特徵:刘姓人口中以O型血为主,约2039万,占刘姓人口的31.6%;其次是B型,有1963万人,占刘姓总人口的30.4%;再次是A型,有1835万人,占刘姓总人口的28.4%;AB型只有619万,占9.6%。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41%=88,900,000人。
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84,800,000人。
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64,600,000人。
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4.53%=54,400,000人。
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3.08%=37,000,000人。
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27,500,000人。
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24,600,000人。

小结:刘姓是一个远古姓氏,自汉以后便成为了皇室国姓,历经数百则立足於世界东方,为世人所赞叹,刘姓人以姓刘而自豪!五千年的世系传承见证著刘姓家族的沧桑衍变,刘“斧”象徵著勇於开拓奋进、果敢决断的精神,累公生而神灵可降龙,高祖三尺宝剑斩巨蟒,短短五年定乾坤,还有吾刘氏不能为乎?

借我铁骑三千,兴我浩荡中华!饮马恒河畔,剑指天山西;碎叶城揽月,库叶岛赏雪;黑海之滨垂钓,贝加尔湖面张弓;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遥祭华夏列祖。汉旗指处,望尘逃遁—犯我大汉天威者,穷搜天下,万裏追杀,覆其巢,断其苗裔,戮其身,追其魂,屠其魄,虽远必诛!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民族文化

 

 

编著:刘 

西元2010.01.24

标签: 族谱 中华民族 相亲相爱 凝聚力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