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访

《南方日报》 文化大省的重要砝码

时间:2005/12/28 8:16:02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A02版  查看:299  评论:0
内容摘要:潮白    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奠基、广州南海神庙附近发现古代石砌码头、增城被破坏了的湛若水母亲墓得到修复……这几天来,广东一连串的文化事项足以引人瞩目。这些文化事项,或水到渠成,或属于新的重大考古发现,...

  潮白
  
  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奠基、广州南海神庙附近发现古代石砌码头、增城被破坏了的湛若水母亲墓得到修复……这几天来,广东一连串的文化事项足以引人瞩目。这些文化事项,或水到渠成,或属于新的重大考古发现,或属于高度重视而予以纠正,似乎互不相干,但它们的相近之处,就是共同构成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砝码。
  建设文化大省,“文化”是其中的核心和要义。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亦即所谓“逝去”了的文化。今天,我们获取前人“实物”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依赖地上、地下的遗存,前者如湛若水母亲墓,后者如水下考古发掘出的“南海一号”,以及在南海神庙附近的新发现。显而易见,今天的人们对地下出“宝贝”大抵是达成了“共识”的,知道珍贵,而对地上的,往往全不在意。上个月,本报曾经报道过,湛若水母亲的墓遭到破坏,湛墓周围也被兴旺的养鸡场反衬出几许悲凉,全无“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模样。实际上,不管以什么理由,破坏或者不珍重那些存在了几百年的文化符号都是不应该、也是不允许的,遑论湛若水还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江门大儒陈献章(白沙)的受业弟子,今人对他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穷尽。
  相比之下,考古发掘的遗址,境遇要好得多,关键是人们愈益认识到了它的意义。可以说,每一次的考古发掘,也都或多或少地填补了人类某一方面的记忆和知识空白,重要的考古发现就更不用说了。阳江的“南海一号”正是如此,正在发掘的南海神庙古码头遗址可能也是如此。“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已发现最大的宋代货船,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此前,这种船只在史书上有记载,人们无缘一睹其“芳容”。那么,“南海一号”就成了迄今为止惟一走出史书、走进世人视野的中国古代远洋货船。更可庆幸的是,这艘在海底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船,至今仍保存完好,没有侧翻,而是“端坐”在海底20米深处。它的发掘和保护,不仅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联的一段历史空白,而且大大提升了阳江乃至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当中的地位。南海神庙古码头遗址呢?假以时日,相信同样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德国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说过:“人类要想看清未来的100年,首先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研究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现在;只有通过研究祖先的种种得失,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的道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目的,在于使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赢得主动。倘若因为前者而牺牲后者,或者以文化为代价来达到经济的目的,就失去了“建设”的本意。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