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访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时间:2008/5/4 21:20:45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日报2008-05-04 B1版  查看:443  评论:5
内容摘要:湛家大院现为菊泉中学,这棵古老的鸡蛋花树是现存不多的老宅遗物之一。 菊泉中学(原湛家大院)内的湛若水雕刻画。 湛家大院所处的市头大街现还存有这种中西结合的古旧建筑。 读岗公园,当年湛若水在此创办书院。 湛若水当年倡导建成的新塘,如今的新塘外镇由此得...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湛家大院现为菊泉中学,这棵古老的鸡蛋花树是现存不多的老宅遗物之一。
 
菊泉中学(原湛家大院)内的湛若水雕刻画。
 
湛家大院所处的市头大街现还存有这种中西结合的古旧建筑。
 
读岗公园,当年湛若水在此创办书院。
 
湛若水当年倡导建成的新塘,如今的新塘外镇由此得名。

  增城的新塘镇,从清代以来,就是个繁华的地方。这里“外通海道,内接崇山,舟车辏幅,户口殷繁,实为水陆扼要之区”。今天的新塘,更多的因为它的“牛仔城”之名而广为人知。

  其实,除了念响了一本“生意经”之外,新塘还曾经孕育出一位伟大的哲人湛若水。传说父母祷于甘泉洞才生下湛若水,学者遂称之为“甘泉先生”。

  湛若水是我国明代中叶名声显赫的理学名臣,他青年时学习和继承了当时著名学者陈白沙的哲学思想,发展创立了自成一统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体系,后与王阳明日夕相与论学,名动京师。他的哲学思想在当今学术界仍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他还是声名远扬的教育大家。他打破了自宋朝以来宋儒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界的局面,在湛若水的一生里,经他亲手创建的学院超过了50所,门下弟子有4000多人,其中不乏响当当的人物。

  他更是一个有趣的人物。不想当官,却在官场上浸淫了几十年,没有一刻不想解甲归田,却“身不由己”地一步步地做到礼、吏、兵三部尚书。

  他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又是一个有着官家背景的学者。

  湛若水一直活到95岁。他很好地贯彻了他推崇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原则。他的一生,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做出了最完美的范本。

  策划:赵  洁

  撰文:金  叶

  摄影:黎旭阳


  家世寥落

  新塘人湛若水,出生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秋天。那个时候,新塘还不叫新塘,而叫沙贝。

  那个小小的沙贝村和现在有些不一样:它前临东江,背依四望冈、担杆坳、石子,东有石岭,西有屏山,是一个突出江中、淤沙成陆的古海湾。

  湛若水的祖先,据说是显赫一时的官宦人家。但到了他这一辈,家世早已寥落。

  湛若水小时候没有表现出什么突出的天赋异禀,倒是因为家庭屡遭变故而显得有些“凝然若愚”。直到他14岁入学,16岁为文,入府学读书,湛若水才开始表现出某些特立独行之举。

  弘治五年(1492年),湛若水中举人,弘治七年(1494年),湛若水往学于江门,拜师于当时大名鼎鼎的陈白沙的门下。他的人生从此开始与众不同。

  拜师江门

  陈白沙,当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湛若水前来拜师时,陈白沙已经是67岁高龄的宗师,扬名中外,桃李满园。

  

  潜心苦读

  

  对这个由增江奔来的学子,陈白沙很有好感。详加询问后,便欣然同意收湛若水入门,不过,他要求湛若水排除一切杂念,专心学习。

  为表决心,湛若水烧掉上京会试的“路引”(证件),随之沐浴斋戒三日,才隆重地行拜师大礼随即在小庐冈下,碧玉楼边,独居一室,潜心苦读。

  湛若水在江门学习期间,不是长伏书斋苦读,而是以灵活机动的自学钻研为主。学生们可回家,可游览名山胜景,也可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自然景象、风花雪月、世态人情,以求悟识高深的哲理。

  

  参悟哲理

  

  陈白沙很喜欢这个颇有灵气的学生,写了不少诗送与湛若水,希望他能自行参悟其中哲理。在陈白沙循循善诱下,湛若水学业精进,颇有所成。他渐渐参悟到,求知的途径上,主要是“体认天理”四个字。“体认”是研究,认识。但怎样求呢?似乎不够明确。

  在不断思考中,32岁那年,湛若水认识到要增加“随处”两字,“随处体认天理”——他的解释是:“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又说:“吾之所随处体认天理者格物尔,”“格”是观察研究,“物者天理也”……“夫自然者,天之理也,理出于天然,故曰自然也。在勿忘勿助之间,胸中流出,而沛乎宇宙,丝毫无人力……盖自然文章。生于自然之心胸,自然之心胸,生于自然之学术,自然之学术,在于勿忘勿助之间,如日月之照,如云之行,如水之流,如天葩之发,红者自红,白者自白,形者自形,色者自色,孰安排是?孰作为是?是谓自然。”

  

  为师服丧

  

  弘治十二年(1499年),风烛残年的陈白沙,自感时日无多,他在《赠江门钓台诗》跋中写道:“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也!今与民泽收管,将有无穷之祝。”古人师生之间,有传衣钵之说,而陈白沙将自己在江门河边钓鱼的石台作为衣钵传给湛若水,不拘一格,也相当风雅。第二年,陈白沙去世,湛若水为老师服丧3年。

  在湛若水的一生中,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对老师从不敢忘,他曾经在自己的老家新塘江畔建钓台,纪念陈白沙,并作讲学、憩息之所。晚间开办书院,每座书院中都供奉老师的画像,据说当年湛若水在白云山上,也有一所书院,书院内还有陈白沙的塑像,可惜今已不存。

  论学京师

  如果说,前往江门拜师之前的湛若水还是个游学执著于功名的少年,那么,从烧掉“路引”的那一刻起,这虚无缥缈的理想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无心仕途

  奉命科考

  

  继承陈白沙衣钵的湛若水已经38岁了,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无心仕途,可是在封建社会,科举毕竟是人们心目中有无限吸引力光宗耀祖的道路,湛若水的母亲陈氏执著地认为“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所以,湛若水终于还是奉母命北上考试了。

  无心插柳的湛若水,从此展开了他无惊无险、堪称传奇的坦荡仕途。

  因为受当时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湛若水先是留读于南京国子监。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会考,其后,湛若水被封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离开广东,来到都城北京。

  湛若水在翰林院任职十年,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一班文人挚友,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比他年轻六岁的王阳明的交往。当时已经声誉日隆的理学家王阳明在吏部讲学,两个人在京城一见如故,王阳明对别人说,我到北京二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而湛若水也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无论是王阳明还是湛若水,都把与彼此的相遇作为他们人生中的大事,从此两个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友谊。

  

  思想分歧

  感情浓厚

  

  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时称“王湛之学”,两个人经常在书信中辩论,又同时开办书院讲学,传授各自的哲学思想,双方切磋学术,互有攻守。

  事实上,湛若水和王阳明在思想上的分歧是非常大的,虽然两个人可以分庭抗礼,但关系却从未决裂,感情却日益浓厚,这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并不多见。

  在此期间,湛若水还有机会畅游燕赵、讲学齐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仰观人文于上国”,浸润和吸收着中原文化的精华,湛若水的学问开始具有博大精深的涵养。

  湛若水还曾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归国时,婉谢安南王厚馈,安南国王赠之以诗,称“白沙之下更何人”。

  游历山林

  正德十年,湛若水的母亲去世了。湛若水得圣谕恩准,给假三年。

  正德十二年,湛若水本应回京复职,但是他继续向朝廷上疏,要求留乡养病,得到朝廷恩准。

  此后,湛若水在广东滞留了七年。这段生活,似乎比在京城显赫官宦生活更符合他人生的本意。除了著书讲学,就是四处游历,日子过得恬淡闲散又快活。在此期间,湛若水先后创办了好几所书院。其中有增城凤凰山的明诚书院,南海西樵山的云谷书院、大科书院。

  正德十二年(1517年),湛若水在西樵山的雷坛峰下烟霞洞前,筑室建书院,迁居其中,这里成了他在这一时期讲学的中心。湛若水还亲自制定了《大科训规》,训规贯穿了他“随处体认天理”的基本思想,也体现了书院的建置、管理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湛若水教学要求十分严格,士子前来求学,先要让其在僧寺斋戒三日,然后才允许听讲。开讲前,学生要静坐片刻,聚精会神,再开始授课。

  重入翰林

  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即位,湛若水再次被起用。湛若水结束归粤7年的山林生活,重新踏上仕途。

  经都御史吴廷举、朱节的推荐,湛若水复补翰林院编修,同修《武宗实录》。任期满之后,升任翰林院侍读。嘉靖三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湛若水这次再度出仕一共16年。这16年里,他始终在南京供职,多次升迁,迭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任南京吏部尚书时,湛若水已经是古稀老人,他三次上疏祈求致仕归田,不但没有获得批准,反而转任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十九年,75岁的湛若水获准以“资政大夫,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衔致仕。至此,他终于结束了平稳畅顺的36载宦海生涯。这在世宗朝是少有的知遇。

  讲学名山

  为官十几载,湛若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倒是利用闲职之便,在著书讲学方面成绩斐然。

  

  著书讲学

  

  他在国子监开讲院与诸生论学,他针对南京奢靡的俗尚,制定颁行丧葬之制,他筑观光观以集聚四方学士,他还在南京周围讲学,金陵新泉书院、江浦新江书院、扬州甘泉行窝、安徽九华山中华馆谷、婺源福山精舍都曾活跃着他的身影。由于求学人数徒增,以致要采用弟子间辗转相授的形式进行讲学。

  致仕之后,无官一身轻的湛若水,更是专注于这一事业当中。75岁的湛若水结束宦途生活,从南京出发,沿东南山水一路游览讲学回到广州。回广州后,他在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天关原名铜关,因湛若水曾任吏部尚书,俗称“大官”,故人称天关为“天官里”。

  从此,湛若水专心于教育,到90岁的时候,他每次讲学之前,都让人抬着自己的棺材。

  

  天关三皓

  

  在广州天关书院讲学时,湛若水已经70多岁了,而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比他还年老的人,有一个老人,以77岁高龄好学不倦,因敬仰湛若水的道德文章而拜湛若水为师,湛若水深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尊称他为藤川丈人,并赠送一根用南岳四方竹制作的拐杖给他。

  三年后,湛若水的弟子中又多了两个八旬老翁,一个是82岁的黎养真,一个是81岁的黄慎斋,他们俩也都是年逾古稀的学生,三位老人被称为“天关三皓”。此事在广州学界一时被称为盛事。

  不久,湛若水的天关书院来了一位年龄更大的老者,人们以为是来访的尊长,以礼相待,老人自称姓简,102岁,因慕湛若水之名,前来执弟子之礼。湛若水赶紧出来相见,老人一见湛若水即下拜,湛若水扶起老人,以贵宾之礼待之。

  湛若水对几位布衣老人谦让有加,一时被传为佳话。后来一个画师有感于湛氏师生之间的情谊,就以湛若水和几个年逾古稀的学生切磋学问、师生同乐的情景画了一幅画,此事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段趣闻。

  创办书院

  

  综观湛若水这一生,创办书院50多所,有学生近4000人,俸余之资,皆以置馆田赡养四方学子。南京、江苏、安徽、湖南、福建等地多所书院受其捐助。

  讲学之迹,亦遍于江南各地,曾7次登南岳衡山设白沙书院会讲。在广州的白云、天关、小禺、上塘等,增城的甘泉、独岗、莲洞、明诚等,龙门的龙潭,西樵的大科、云谷、天阶,罗浮的朱明、青霞、天华,曲江的帽峰,英德的清溪、灵泉都有书院。


 

 

 

 

 

      寻找湛若水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5-04 来源: 广州日报 B2  作者: 金 叶

 
湛家大院现为菊泉中学。
 
湛若水当年营建的湛氏公祠,如今已成为新塘第一小学。
 
湛若水墓前被盗去了头的石头人。
 
湛汝松是当地对湛若水最有研究的人。
 
湛若水墓。

  撰  文 金  叶

  摄  影 黎旭阳

  挖水塘建铺圩

  湛若水出生于新塘,是新塘孕育了湛若水。与此同时,也是湛若水缔造了新塘。

  在湛若水之前,广州没有新塘,只有沙贝,它是古代珠江口内海的一部分。东江水从江西省寻邬县流出,流经500多公里,受到陈家林群山伸延的岩石阻挡,在此形成了一个大河湾。年深岁久,东江水带下来的河沙和大海洋潮水卷来的贝壳淤积在那里,逐渐成为陆地,故名“沙贝”。

  在南京任尚书期间,湛若水派船调夫,在沙贝东江边的滩涂低洼处挖低填高,垒石筑堰,修成一口新的大水塘;百姓围着水塘聚居,慢慢有了规模。湛若水致仕后,又发动乡人在新水塘周围建铺开圩,人称新塘圩。

  新塘逐渐兴旺起来,商人越来越多。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巡抚苏昌向乾隆禀奏新塘位置之重要时称,“增城县之新塘墟,外通海道,内接崇山,舟车辏幅,户口殷繁,实为水陆扼要之区”。

  培育“增城挂绿”

  500年前,湛若水结束官宦生活,从南京一路畅游回广州老家,他第一个目标是前往福建仙游县。因此地是沙贝村湛氏始祖的老家,功成名就的湛若水觉得自己应该去朝拜一下先人的发祥地。

  

  朝拜始祖

  

  在仙游,湛若水对这里的地形地貌极感兴趣。仙游连绵起伏的丘陵,漫山遍野的荔枝、龙眼树,与增城极为相似。湛若水到仙游的时候,乡亲们都拿出最好的荔枝,请尚书公品尝。

  自上京已来,湛若水已近二十年未品尝过荔枝鲜果,更无缘食到如此鲜美甜蜜的佳果。他突发幻想:如带些荔枝回沙贝繁殖,万一种植成功,将来增城人都可吃到好荔枝了。他即时在席上收集了一些好的荔枝核。

  后来,湛若水终于回到沙贝村,他命家人把荔枝核拿到果园里培育,因土壤、气候适宜,八九年间,那些荔枝核繁育的荔枝树成林挂果了,又红又大的甜蜜荔枝,品质比本地原生的更胜一筹。荔枝新种的出现,自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果农们争着繁殖。

  

  引进佳果

  

  这种人见人爱的新鲜荔枝当时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些老农说,这是尚书公从枫亭怀核归来种植的,就叫“怀枝”吧!有些文人则认为应叫“尚书怀”。

  又经过十多年的繁殖演变,果树出现变异,结出的荔枝身上多了条绿线,而且肉质比怀枝更爽甜清脆,成为有口皆碑的荔枝珍品,人们以其果形的特点,称为“挂绿”。由此繁衍出“怀枝”、“挂绿”的典故,就这样记入地方文史中,并流传于民间。

  莲洞书院

  莲洞书院遗址在增城南部最高的南香山上,海拔近400米。莲洞书院早已不见,两道山梁中间的莲花石座却还在。两条长流不息的泉水绕石而来,汇成一脉甘泉,往山下飞流而去。莲花石座上有个莲花洞,莲花洞东壁,有一面十米高六米宽的石崖,当年湛甘泉手书“湛子洞”三个大字依旧十分清晰。

  除了这三个大字,莲洞书院旧址之上,还可见到一块刻有湛若水手书的“海阔天空”石头。

  虽然山路高险,地势陡峻,莲洞书院当年却是声名远扬。传说中,当年湛若水在此开馆授徒,一共有九个学子,最后却出了十个状元——多出的那一个是烧火做饭的,湛若水的循循善诱可见一斑。


  湛若水的新塘足迹

  在现在的人看来,新塘是一个“黄金走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意人。做生意的新塘人是务实的,他们可能更善于聊“生意经”。可是聊起新塘的来历,他们也并不陌生。湛若水的鼎鼎大名,每个新塘人都引以为自豪。

  湛若水是谁?不用引经据典,新塘人会用他们最朴实的语言来描述这位他们心目中的一代大儒:“湛若水是我们新塘人,明朝时候做大官,相当于今天国防部、外交部、组织部部长职务于一身的厉害人物……”三言两语就把湛若水几十载在礼、吏、兵部为官的复杂经历给概括清楚了。

  少小离家,两鬓斑白才荣归故里。活了95岁的湛若水,他这一生真正在家乡生活的日子并不是很长,可是,他的足迹和影响力,至今仍存在于新塘的角角落落,活在新塘人的心里……

  增城市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湛汝松是我们此行的向导。他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主题是湛若水,他把自己能够了解到的关于湛若水的点点滴滴都放在那里,吸引了祖国各地的湛氏后人前来一窥祖辈的历史。

  “其实很多人都搞错了,他们以为我是湛若水的嫡系子孙。实际上,我和湛若水并不是一支,确切地说,我的先祖是湛若水的叔叔。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可是这并不妨碍他追根溯源的热情。

  读岗书院

  读岗书院相传是湛若水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它的遗址位于今天新塘的读岗公园里。我们眼前的读岗公园,当年古旧的建筑已经丝毫不见踪影。而事实上,没有人知道当年的读岗书院究竟是什么样子。

  湛汝松记得第一次看到读岗书院时,这里已经是公园了。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学生。读岗书院只剩一个小小的山岗,山岗下边有几截断壁残垣。入口处,有一个破旧不堪的砖门楼,剥落的牌匾上,依稀可见“读岗公园”几个大字。公园内是遍地红黄黛紫的野花,山岗上有一棵树叶葱绿的古榕。

  湛汝松听老人家讲,读岗书院又叫“元明石室”,本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建的“读岗书院”遗址。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一位驻军营长牵头集资,在那里修了亭院廊阁,植了花草树木,然后围墙一圈,冠名“读岗公园”。

  菊泉中学

  往菊泉中学,要经过一条蜿蜒狭长的小巷,小巷的尽头是一弯开阔的水塘,水塘的对面就是我们寻访的目的地。

  “菊泉”二字,取的是两个人的名字,“泉”即湛若水——湛甘泉,而“菊”则是南宋诗人崔菊坡。他们都是新塘人。

  菊泉中学是“尚书府”的遗址。走进校园,昔日尚书府的风采已经无从寻觅。一排供人憩坐的红沙石柱顶和一些饱受风雨侵蚀的台阶石级,默默地记录着尚书府的历史。

  湛汝松说,湛若水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在尚书府读初中的。尚书府规模不大,却极具明代建筑风格。府前有个约50厘米的高台基,台基上有个由12根柱支撑起来的牌坊。牌坊工艺精致。府内有两进,阴阳合掌的湛尚书塑像置在后进的神龛中。

  甘泉洞

  新塘在明清时曾经被称为“甘泉都”,甘泉都西洲村松径之北有个甘泉洞。相传,湛若水的母亲就是因为到甘泉洞祈祷才诞下湛若水的。幼年的若水,经常以洞之甘泉解渴,自幼聪颖过人。后来,湛若水便以甘泉为号,以作纪念。

  湛若水成名后,在甘泉洞附近修了书院,取名“甘泉书院”。后来,书院湮弃,人们在甘泉洞附近建了一个精巧别致的小亭,名曰“鹤泉亭”。

  湛汝松说,上世纪60年代初,他曾在西洲村当教师。当时的鹤泉亭已残旧不堪,但亭边甘泉洞依旧,淙淙泉水清冽甘甜。如今的甘泉洞遗址,甘泉洞早已因采石而被毁,我们已看不到甘泉洞和甘泉书院的一点遗迹。

  古墓

  新塘当地有一个传说:湛若水当年死后,为不被盗墓,其家人修了7座坟茔。出殡那一天,“棺木由四门分七路抬出,不知何为真墓,何为衣冠冢”。

  湛汝松说,其实这也完全是误传。事实上,湛若水的墓只有一个,就位于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麓。

  寻找湛若水的古墓并不顺利,我们几度寻觅才找到一条隐藏着的小路。茂盛生长的野草把它覆盖得严严实实。沿着荒僻的小路蜿蜒上山,在树林和荒草丛中穿行近20分钟后,终于找到掩藏于凄凄芳草间的大型古墓。

  古墓依山而建,随山势由上而下分成四级,形如交椅,从第一级的坟头而下至第四级的池座总长约20多米。仔细辨认,墓壁上还可见“山斗八座真儒千载”等篆刻墓铭,墓堂前的庑殿早已毁弃,只剩下满地的残柱碎砖和瓦砾。

  湛若水的墓前还有着长长的墓道,墓道的两旁,矗立着一对石头做的文武官人。一个石人的头掉了,只有敦厚的身躯还稳稳地站在那里,虽经风雨侵蚀,但威武端庄的风采依然。茂密的丛林里光线晦暗,只有一线灿烂的阳光从它的背后射过来,让它具有了一种奇幻的色彩。

  江门钓台

  湛若水29岁到江门拜陈白沙为师。陈白沙临终时,将其传经讲学的江门钓台作为衣钵传与湛若水。“江门钓台”从此成了湛若水继承陈白沙思想的象征。

  湛若水出仕后与王阳明日夕相争论学,名动京师,形成了明代王、湛两大“心学”学派,打破儒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的局面。后来,他回乡在新塘东江岸边建了个钓鱼台,并冠名“江门钓台”,作为传播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场所。

  如今的东江岸边,不但看不见钓台的一点痕迹,甚至连钓台的具体位置也弄不清。钓台已成为历史。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看到流经钓台前的东江水,拌和着甘泉先生的哲学甘泉,依旧由东往西,长流不息地奔向远方。


 

标签:中学  新塘镇 鸡蛋花 增城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