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匹配
  •  2011/11/27 22:46:22  点击:237  评论:0

    置顶陈白沙与新塘礼义乡

    陈白沙与新塘礼义乡 湛汝松      在广东,知道增城新塘自古就有“礼义乡”之称的人很多;但知道“礼义乡”来由的人,可能就很少了。  ... 阅读全文>>
  • 【雕塑】南粤先贤在新塘的记印
     2011/10/17 7:28:17  点击:2065  评论:1

    置顶【雕塑】南粤先贤在新塘的记印

    湛汝松   (《增城日报》刊载) 晚秋,与朋友专程赴广州二沙岛宏城公园瞻仰南粤先贤塑像。第一批入园的56位先贤中,湛若水是新塘人;崔与之曾随父居于新塘新墩村;陈恭尹是新塘女婿,并长期在新塘生活;还有陈献章、屈大均、阮元,甚至孙中山都给新塘留下深深的记印。(题图:对着大门的孙中... 阅读全文>>
  •  2011/6/7 21:53:05  点击:278  评论:1

    置顶广东历史文化名人:湛若水

    湛若水生于1466年(明宪宗成化二年),卒于1560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吏治腐败、宦官专权、赋税日增、民不聊生。尽管如此,湛若水在他36年的仕宦生涯里上不钻营弄权,下不横征暴敛,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在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时教民以俭,力戒奢靡,办学... 阅读全文>>
  •  2011/6/4 22:55:04  点击:837  评论:1

    置顶尊师重教守道重友之表现

    甘泉公是非常尊敬师长,固守传统道德和尊重情谊的人。他一生所到之处,必建书院,热心赞助办理书院四十多所,书院都塑白沙先生像以为纪念,祭祀之用。他说过:“君子之求师友,所以传道也,其可苟乎哉”?“父生之,君食之,师教之。师之义至于君父等;”“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白沙先生去世... 阅读全文>>
    标签:  白沙 甘泉 孔子 
  • 《湛甘泉门生弟子名录》前言
     2011/5/25 22:42:01  点击:517  评论:1

    置顶《湛甘泉门生弟子名录》前言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据明嘉靖状元罗洪先撰的《太子少保湛文简公墓表》称:“(若水)道德尊崇,四方相从士三千九百有余……先生以兴学养贤为己任,故所造就之士,皆有得于先生之学。”故世人皆知甘泉先生门生故吏满天下。 ... 阅读全文>>
  •  2011/5/25 21:56:22  点击:295  评论:2

    置顶《博罗县志》载罗浮山有关湛甘泉史迹

    青霞谷 陈琏《罗浮山志》称为:隋开皇中苏元朗修炼之所,明湛若水精舍,冼桂奇(甘泉弟子)书堂亦在焉。今皆废为田。有石刻“冼子读书台”五字,近亦崩坠。唯“击磐石”等字尚可扪读。台下清流涓涓,则所谓通灵泉也。台南为朱明洞,若水建甘泉精舍讲学之地,亦久圯。洞口有古刻“朱明洞”三字,无款... 阅读全文>>
  •  2010/4/5 8:43:00  点击:159  评论:0

    置顶甘泉公树铜像纪念

    谨以此诗献给甘泉公树铜像纪念:从未见斯人,斯人万世存,诗书若水善,桃李漫山春,心学承前后,功名贯古今,铜身好纪念,六字更传神。自注:“从未见斯人”用阳明语,同时又确有我辈从没有见过之意。“诗书若水善”甘泉公有... 阅读全文>>
    标签:  甘泉 白沙 古今 
  • 【随笔】陈白沙与新塘礼义乡
     2008/11/19 23:44:31  点击:228  评论:0

    置顶【随笔】陈白沙与新塘礼义乡

    陈白沙与新塘礼义乡 湛汝松      在广东,知道增城新塘自古就有“礼义乡”之称的人很多;但知道“礼义乡”来由的人,可能就很少了。      “礼义乡” 的来由与陈献章有关;因此,要了解“礼义乡”的来由就须由陈献章说起。      陈献章(1428-1500),明... 阅读全文>>
  •  2008/11/5 11:58:27  点击:224  评论:0

    置顶湛若水名号起源初探

    明代理学名臣湛若水,官历南京国子监祭酒,礼、吏、兵三部尚书,是个知名的教育家,大学者。对他的学术思想,生命史迹,历代研究不衰。但他的名号繁多,除官衔职称外,光是名、字、号、堂号、谥号就有八个,给研究的人带来不少麻烦。有人问:“湛尚书名‘若水’,为什么他的老师陈白沙先生只称他为湛雨... 阅读全文>>
  •  2008/11/3 23:48:11  点击:195  评论:0

    置顶湛若水名号起源初探

    明代理学名臣湛若水,官历南京国子监祭酒,礼、吏、兵三部尚书,是个知名的教育家,大学者。对他的学术思想,生命史迹,历代研究不衰。但他的名号繁多,除官衔职称外,光是名、字、号、堂号、谥号就有八个,给研究的人带来不少麻烦。有人问:“湛尚书名‘若水’,为什么他的老师陈白沙先生只称他为湛雨... 阅读全文>>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