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匹配
  •  2011/6/4 23:14:32  点击:289  评论:0

    置顶岭南人物:长寿多才湛甘泉

    近日报上披露,《大儒湛若水,墓园何寂寂》。  比起岭南的许多古代名人来,湛若水先生近年被重视了。上世纪末,开《纪念湛若水先生诞生52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会后出了本《湛甘泉研究文集》。盛会在甘泉先生的家乡增城新塘镇开。就有些专家指出,“有关哲学史专著对他只字未提,高等院校中... 阅读全文>>
  •  2011/6/4 23:07:11  点击:453  评论:3

    置顶湛甘泉与“师弟六皓”

    西安雕塑家李绍周在西安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家乡先贤湛若水(甘泉)塑像。不久前,我已在博客上介绍了李绍周先生根据新塘民间故事《湛甘泉与淡鰡鱼》创作的一组泥塑。最近,李绍周先生又根据我整理的民间故事《湛甘泉与“师弟六皓”》 创作了另一组塑像。现将其发于博上,供大家分享,并向李绍周致... 阅读全文>>
  •  2011/6/4 22:58:55  点击:513  评论:2

    置顶湛甘泉其人及其伟大之处

    七世祖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初名露,字民泽,避始祖讳,改名雨,中进士后方定今名。广州增城甘泉都沙贝村(今新塘镇)人,学者称为甘泉先生,有《甘泉文集》传世。甘泉公1466年成化二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巳时生,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四月二十二日卒于广州禺山精舍,享年9... 阅读全文>>
  •  2011/6/4 22:57:38  点击:450  评论:1

    置顶甘泉公从政实绩一览

    甘泉公自弘治十八年中乙丑科进士,步入仕途,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冬十月授翰林院编修,充经筵讲官,同修国史。正德三年春,任会试同考官,识吕柟,于文荐第一(《文简公传》云:“公得吕柟卷,首荐不得,遂署其卷曰:吾力不足以荐人,然子亦足以魁天下。吕竟状元及第,人始服其藻鉴焉。吕柟、戴冠... 阅读全文>>
  •  2011/6/4 22:56:29  点击:4221  评论:9

    置顶尊宗敬祖敦亲睦族之表现

    首创《沙堤湛氏族谱》,甘泉公在三十四岁公元1499年弘治十二年谱修成时写的序中说:“雨旧名露也,盖十有余年而后得断碣于墓下,乃知为治中府君之讳,乃泣而言曰,嘻!不孝之罪,尚可言哉。尚可言哉,我无以告我治中于地下矣,吾无复举进士焉也,遂取其名更之。”通过这种父辈取名时不知祖讳而给他... 阅读全文>>
    标签:  甘泉 伦理 南安 
  •  2011/6/4 22:55:04  点击:872  评论:1

    置顶尊师重教守道重友之表现

    甘泉公是非常尊敬师长,固守传统道德和尊重情谊的人。他一生所到之处,必建书院,热心赞助办理书院四十多所,书院都塑白沙先生像以为纪念,祭祀之用。他说过:“君子之求师友,所以传道也,其可苟乎哉”?“父生之,君食之,师教之。师之义至于君父等;”“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白沙先生去世... 阅读全文>>
    标签:  白沙 甘泉 孔子 
  •  2011/6/4 22:53:30  点击:183  评论:2

    置顶跋《明儒湛若水诗歌颂赋铭辞表赞特集》

    自八月末九月初阅读台湾电子版《泉翁大全集》、《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和《甘泉先生文集》以来,为了配合第十二届湛族同宗联谊会暨文物保护交流大会在新塘召开,白天尽心尽意地做好新塘商会的工作,晚上则认真阅读、认真梳理,终于将这个《明儒湛若水诗歌颂赋铭辞表赞特集》的编制工作完成,辑得1979... 阅读全文>>
  •  2011/6/4 21:20:04  点击:903  评论:2

    置顶重阳敬老-探访前黄埔军校教官湛叶亿老先生

    2006年10月23日下午4时多,湛族同宗联谊会常务理事长湛伟健、湛族同宗联谊会副理事长湛建平、湛族同宗联谊会副理事长湛伟龙、新塘湛甘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湛锦城、叶蕴杰一行5人前往增城市新塘镇甘涌街大巷20号探访黄埔军校12期学生、国民党高级将领湛叶亿老先生。湛叶亿,男,1914年... 阅读全文>>
  •  2011/6/1 9:12:53  点击:756  评论:0

    置顶湛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联

    1 、郡望  豫章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南昌,辖历陵、南昌、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相当今江西省地。  2、 地望分布 (全国总共湛姓约10多万人)  源于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现湖南汨罗(1万多人),广东增城(1万多人),湖南平江1万多(哲寮村3... 阅读全文>>
  •  2011/6/1 9:08:56  点击:418  评论:1

    置顶湛氏姓氏源流与迁徙分布

    姓氏源流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早期大禹氏族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上古夏朝时,有个斟灌氏国,是大禹的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诸侯国,其地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北四十里斟灌店。  太康失国后,东夷族人寒浞又代羿称王。派遣浇率兵攻灭斟灌氏国。原斟灌氏族人为... 阅读全文>>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