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灌春秋

斟灌古城

时间:2012/6/11 22:00:12  作者:湛仕彬 转载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755  评论:8
内容摘要:斟灌古城 (2011-02-09 20:23:02)一 “斟灌”的由来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处于母本系氏族部落后期。那时男人是要嫁出去的。部落酋长是从嫁到部落来的夫婿中的贤者中选出来的,历史上称为贤...

斟灌古城

 (2011-02-09 20:23:02)
   

一 “斟灌”的由来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处于母本系氏族部落后期。那时男人是要嫁出去的。部落酋长是从嫁到部落来的夫婿中的贤者中选出来的,历史上称为贤人禅让制。部落酋长要指定一位副手,协助自己。副手往往就是下届酋长候选人。五帝禅让中最后一位大帝(部落酋长)—舜禅让帝位于大禹,禹称帝(那时帝相当部落联盟的盟主),建立了夏朝,国号夏后。
    禹帝分封同姓宗族人为王,成为诸侯部落。部落王以国为姓。其同宗之一,被封为斟灌(国),姓斟灌氏,斟灌的地名由此而来。《史记有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浔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又下云斟戈氏,按左传、系本皆云斟灌氏。》
    禹帝生前也按惯例选了副手皋陶,皋陶先死了。禹又选益为副手,拟禅让帝位于益。禹死后,因益辅佐禹时间短,资历浅,各分封诸侯部落不服。
    禹的儿子启贤慧,有能力,得人心,诸侯都去朝拜启,拥立启继位为帝。只有有扈氏(尧的儿子)不服,启出兵将有扈氏剿灭,以后天下都臣服。夏朝由母本系的贤人禅让体制开始向父本系世袭制转变。
    启帝死后,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夏朝初期,仍有氏族部落性质,夏部落内部有两支较大的氏族体系,夏后系和有穷系,各系都有自己的军务酋长。那时酋长除了管理部落,自己也要参加生产劳动。已被拥为帝的太康只热心种自己的田地,不体恤民情。有穷系军务酋长后羿武功高强,由于臂长,射箭很准(传说他射掉九个太阳,妻子是美丽的嫦娥,因他失败,嫦娥奔月去了)。他对太康不满,趁太康出游时,领兵入京,召开酋长会议罢免了夏帝太康,太康听说后跳河而死。
    羿拥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夏帝,自己当监国掌管朝政,羿不近忠臣,宠信有穷系小人寒浞,加封他为相国,后又加封为寒王。
    羿终日打猎种田,不理朝政,仲康无权,则沉于酒色。寒浞趁羿出猎设计杀了他,又回宫杀了仲康,自立为帝,改“夏后”国号为“有穷”。
    仲康的儿子相逃了出来,投奔了诸侯斟灌、斟浔两部落(国)。斟灌、斟浔两部落拥立相为夏帝。夏相26年,寒浞派儿子浇带兵剿灭了斟灌国。一年后出兵攻打斟浔,追杀了夏帝相,把斟灌的属地划归寒国。
    相的皇后怀着少康逃到有仍国,有仍国王是相皇后的父亲。在外祖父的照顾下,少康出生并成长起来。少康元年,夏朝遗臣伯靡投奔少康,在他的帮助下召集斟灌、斟浔的散兵和遗留的百姓起兵灭浞复夏。诸侯群起响应,有穷国战败,寒浞被捉。少康在斟灌城上杀了寒浞,寒浞就葬在斟灌城东。
    诸侯拥立少康为新夏帝,恢复“夏后”国号。夏朝因羿、浞之乱亡了四十年后重建,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
少康20年,少康帝怀念斟灌的贡献,想恢复斟灌国。但因寒浞灭斟灌时手段残酷,斟灌王后继无人。少康帝下令在斟灌城建大禹王庙。庙里正中塑大禹王像,在大禹像前塑有两个武神,一个是斟灌,一个是斟浔。象征大禹王是安天普地的大神,斟灌、斟浔是保护禹王的武神,永远流传下去。
    至今东斟灌村的百姓有风俗,每逢年节,祭祖必祭禹。
二  斟灌应有的古迹

    1、 斟灌古城
  这是一座面积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城。历史上曾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1863年,当时古城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城门,四角各设炮台一座,安装生铁大炮两门。城墙根宽四十米,城墙上可并行三辆卡车。
  斟灌古城应建于夏初,至今有4000年历史。史记、左传都提到斟灌,括地志也有“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记载。从少康中兴的历史事件中,斟灌起的作用,可否推断夏朝时的斟灌城曾经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大城市?至今斟灌保留着东斟灌、西斟灌、城里村的三处村落的自然布局。如果是这样,斟灌古城恐怕是能见到的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了。可惜由于近百年来挖城种地,竞将古城挖光了。据年已七旬的老人李明辉回亿,他儿时常爬上城墙玩,那时城墙还是完整的,现在只有南边尚存几段残余墙根。呜乎!那是4000年的历史遗迹啊。
2、 禹王庙
  相传是夏朝少康帝的命令,在东斟灌的西北角筑土为台,叫夏王台。台上修一座禹王庙,中间坐着大禹王,禹王像前塑有斟灌、斟浔两神像。汉武帝时重修过禹庙,加了前廊。唐武则天时又大规模重修,土台四周砌石,禹王庙正殿扩大为三间,有前廊,殿前种了一棵槐树、一棵柏树,后台阶下种棵枣树。有“三义松”,“一课槐”,“乐陵小枣催后台”的彦语。台阶有三十六层,正南100米是山门,门东院有四根石柱支撑的四角钟楼,造形十分精巧。山门前到村里是三百五十米长的大道。禹王庙以后历代都修过,最后一次是1930年。殿前曾有十二块石碑,最早的是金国明昌七年。庙有庙产十几亩,历代住有道士看管,钟磬之声不绝于耳。解放前夕才撤去道士,文革中把大禹庙拆了,唐代所植园围已达3.5米的古槐、直径已80公分的古柏也砍了。
3、 东岳庙
    东斟灌村西头南北道西旁是古东岳庙旧址。相传是周封齐国姜太公之后代,齐桓公所建。齐桓公想用神权控制百姓,利用其祖姜子牙斩将封神的传说中,西周开国大将黄飞虎封为东岳神的故事,大建东岳庙。齐桓公建的这座庙占地35亩,四周环道,在南院有正殿三间,东院有钟楼及道士居住生活的房间。明清两代香火很盛。乾隆年间被毁。
4、 寒王坟
    夏帝少康抓住寒王浞后,在斟灌城上杀了浞,浞就葬在斟灌城东。解放前还能看到有封土墓冢,在当时村委大院门口东南三十米。

                                              摘自  斟 灌 古 城 藏 禹 王         李博生

                                                             

标签:  中国社会 候选人 史记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