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匹配
  •  2008/7/18 10:33:00  点击:411  评论:6

    置顶白沙祠的历史沿革及其保护工作综述

    陈献章(白沙先生)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白沙先生聪慧好学,习静春阳台,舍繁取约,创立“江门学派”;和诗翰苑,被誉为“真儒复出”,名震京师;淡薄名利,... 阅读全文>>
  •  2008/7/15 1:14:18  点击:296  评论:1

    置顶文史小语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高考中考尘埃落定,许多被冠以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的幸运儿脱颖而出。于是有为人父母者问,为什么科举制的第一名称为状元?这个词是怎样来的?  高考中考尘埃落定,许多被冠以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的幸运儿脱颖而出。于是有为人父母者问,为什么科举制的第一名称为状元?这个词是怎... 阅读全文>>
  •  2008/7/8 13:29:37  点击:144  评论:2

    置顶《明儒学案》研究中国思想学术史的理论与方法

    内容提要: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使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史中最成熟的作品,叙述明代儒学由理学向心学的发展演变,突出学派的传承,及思想家的学说宗旨。进而对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等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索,为思想学术史研究建立坚实的基础,并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对后世的历史和哲学研究... 阅读全文>>
  •  2008/7/5 13:37:49  点击:556  评论:1

    置顶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邀 请 函

    中华湛氏族谱编纂动员大会暨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邀 请 函 尊敬的湛氏宗亲: 天下湛氏本是一家,无论您身在何处,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的骨肉深情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为加强各地湛氏宗亲的交流,增进各地湛氏宗亲的友谊,架起联络各地宗亲的桥梁,经湛族同宗... 阅读全文>>
  •  2008/6/24 23:48:22  点击:414  评论:0

    置顶明代书院的四次“灭顶之灾”

    时间:2008-6-24 14:41:11 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思想控制愈来愈加强,特别是到严嵩当政,宦官魏忠贤专权,特务遍地,牢房私设,不许自由讲学。所以从嘉靖、万历以后,连续四次禁毁书院,政治对书院的干预达到了顶峰。  第一次是嘉靖十六年(1537年),御史游... 阅读全文>>
    标签:魏忠贤 南京 
  •  2008/6/24 21:48:57  点击:289  评论:1

    置顶人物传说:湛甘泉与淡鰡鱼

        明代哲学家湛甘泉,在南京做官时,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幸得归到东华市,新蒜将来煮淡鰡”。东华市在今新塘镇东华村,是明代沙贝乡(新塘)的市场。淡鰡又是什么?说起来有段故事。    甘泉父亲早死,全靠母亲提携,十四岁才读书,甘泉母亲陈氏,严德过人,教子有方,使甘泉从小养成... 阅读全文>>
  •  2008/6/24 14:27:02  点击:317  评论:1

    置顶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

    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 时间:2008-6-24 14:27:02 -------------------------------------------------------------------------------- ... 阅读全文>>
  • 广州最早天后庙深藏沥滘?
     2008/6/24 8:26:38  点击:648  评论:0

    置顶广州最早天后庙深藏沥滘?

    广州有句俗话:未有河南,先有沥滘,说的是海珠区沥滘村的悠久历史。如今,这句话有了新的印证:近日沥滘村村民在施工中发现4块保存完好的清代石碑,记载着沥滘千年鼎盛的历史。有专家表示,发现石碑的南庙遗址始建于宋代,很可能是广州地区最早的天后庙。  对此,海珠区文化局局长区志明表示,将... 阅读全文>>
  • 400年古祠惨变烧焊工地
     2008/6/20 8:30:24  点击:203  评论:2

    置顶400年古祠惨变烧焊工地

    本报讯 (记者廖靖文、张顺美摄影报道)五年前古色古香,保存完整,极具明清古建筑风貌的海珠区沥滘村玉溪卫公祠如今千疮百孔,惨变烧焊切割工场,古建筑构件残缺不全,随时都有被拆除的危机。昨日,记者跟随当地村民和广州博物馆历史专家崔志民一同目睹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据悉,目前村中数十名村民把... 阅读全文>>
  •  2008/6/15 13:43:02  点击:1186  评论:1

    置顶梅州罗氏族谱序

    惟天地定位,类聚群分,圣人设教,敦族明伦。 人之有伦也,自有男女;有男女,斯有父子;有父子,斯有兄弟;有兄弟,斯有朋友;有朋友,斯有君臣;故人伦之行也,始于父子、兄弟、夫妇之化于家而后及于国,故圣人立宗法以正之。人伦正而风俗化,风俗化而天地位,万物有育。 后世... 阅读全文>>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