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湛若水墓地旁发现墓祠基址

时间:2013/5/7 15:48:47  作者:张演钦  来源:羊城晚报  查看:302  评论:2
内容摘要: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演钦、通讯员曹晓亮报道:昨天,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2012年9月以来,为推进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湛若水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明代墓园及墓祠建筑基址,这在广东省内尚属首次。湛若水(14...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演钦、通讯员曹晓亮报道:昨天,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2012年9月以来,为推进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湛若水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明代墓园及墓祠建筑基址,这在广东省内尚属首次。

湛若水(1465—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其学派被称为“甘泉学派”。湛若水墓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东麓,依山而建,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灰砂分层版筑的太师椅形山手墓。本次调查前已知该墓保存较为完整,包括一级护岭、享堂、三级拜台、月池,享堂内灰砂版筑象征性的明楼,墓前有倒塌的石柱,神道自北向南依次排列有石瓮仲(文、武官各一)、石马、石虎各一对,石羊一只。


该所介绍,本次调查初步明确了湛若水墓的整体形制。这是广东省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其墓祠及墓园形制为研究明清古墓葬形制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一,墓后部的护岭在东西两翼往南延伸成为墓园围墙,把墓与墓祠围合成墓园。神道在南侧的墓园围墙以外,呈西北东南走向。神道、墓祠、墓均在中轴线上,在进深方向呈多级台地的形式逐级升高,规模宏大。墓园区域占地面积约7270平方米。神道宽度约15米,现存长度约530米。墓园与神道总占地面积约15300平方米。其二,大型的墓祠建筑基址位于湛若水墓南面。墓祠建筑基址区占地面积为1450平方米。根据已发现的遗迹初步推测,该建筑区域的主体建筑形制为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廊。整个建筑前有台阶,从低一级的台地拾阶而上,穿过这组建筑后,可上到更高一级台地。主体建筑东、西侧均有附属建筑遗迹。其三,墓园围墙外侧还设有排水沟。利用自然山体开挖而成,从护岭外两侧依山势而下,直至山脚;在墓祠上方平台的边缘开挖防洪沟与两侧排水沟相连,以防止山洪暴发时雨水冲击建筑。

张演钦、曹晓亮   2013.5.7《羊城晚报》A14

标签:  新塘镇 广州市 增城市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