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氏源流

平江湛氏情况

时间:2012/5/13 0:23:22  作者:湛雅平  来源:哲寮的博客  查看:806  评论:1
内容摘要:一 平江湛氏世系情况 (1)平江虹桥湛氏始祖磐琪公,字璧源,生于唐文宗二年戊申岁(公元828年),原籍吴,古属江西南昌洪都铁柱观碧湘街,今属南昌市西南方向广润门内,碧湘街乃铁柱观附近一条街。唐懿宗(公元860年)进士,官拜兵部中书侍郎,至僖宗即位之初,遭黄巢叛乱...
一   平江湛氏世系情况
      (1)平江虹桥湛氏始祖磐琪公,字璧源,生于唐文宗二年戊申岁(公元828年),原籍吴,古属江西南昌洪都铁柱观碧湘街,今属南昌市西南方向广润门内,碧湘街乃铁柱观附近一条街。唐懿宗(公元860年)进士,官拜兵部中书侍郎,至僖宗即位之初,遭黄巢叛乱。朱温违忤,谢职南游。于唐乾符二年乙末岁(公元876年)以山水清奇定居岳阳之东昌邑,现属虹桥镇。有三子:曰麟,曰虎,曰豹。虎讳克龙,迁长沙湘邑油草湖,即现汨罗市油草圹;豹讳继龙,迁本邑之哲寮;麟讳承龙,居原地,即现虹桥镇。自乾符二年立址,是时后周、又宋、元、明、清,至今一千一百多年,阅历数朝而不衰,实我虹桥始祖忠厚之德也。现虹桥麟公房传四十五代,谱谍代代记载清楚。其派序是——老派:“洪都发衍,肇基于唐,公卿大夫,作述有光”;旧派是:“东震丹万,高惟兴朝,广文德厚,世代名标”;原派是:“诗书礼乐,继绍克贤,云礽蔚起,甲第绵延”。现传45代,已到“起”字派。但人丁不多,现时只有116人。其主要原因是地处湘、鄂、赣边区,三省交界之处,人谓一脚踏三省。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天岳关就在此。据传大革命时期一次就杀湛氏几百人。其谱谍一共七修。一修南宋淳熙十一年乙未岁,二修雍正八年庚戌岁,三修嘉庆四年己未岁,四修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岁,五修光绪十八年壬辰岁,六修民国十三年甲子岁,七修一九九二年壬申岁虹桥哲寮联修。
    (2)平江哲寮湛氏,按嘉庆四年戊午岁一修记载,福六公为迁平始祖,至现传二十八代,人丁九千多,哲寮村是祖居地,有2800多人,分花门、咀头、北山、岩前、东岸五个大屋堂,划为五个联络组。分居在外村有23个联络组:分别是吉山村组450人,黄泥村组250人,万谷村组300人,下白村组320人,尖山组900人,三和村组220人,南江镇组(包大桥湾村)560人,大沅村组160人,大江村组120人,黄沙村组 260人,姚洲村组450人,都圹村组210人,太平村组230人,板口村组165人,钟家村组212人,招贤村组220人,传梓年组68人,中家垅组226人,寒石村组209人,城关镇组264人,君山农场组250人,汨罗神鼎山组350人,岑川乡雷丰村组共28个联络组,加虹桥湛氏共29个联络组。谱谍共六修。一修嘉庆三年戊午岁,二修咸丰元年辛亥岁,三修光绪七年辛巳岁,四修宣统三年辛亥岁,五修民国三十二年甲申岁,六修一九九二年壬申岁虹桥、哲寮联修。一至四修仅存一修首卷三本,原稿在上海图书馆,现在我们仅存复印件;二修首卷二本,其余均毁于文革;五修和六修完整。幸而一至四修,每修序跋都在。其派序是——古派:“天地风云雷、乾坤日月明、民思国泰志、平安得胜功”;老派:“惟伯万朝文、显祖荣宗远、佑启先培德、西江发泽长”;联修新派是:“传家循孝友、献国尽忠良、勤俭是根本、科研促建邦”,现已传至“循”字派。按去年12月29日在平江县城关召开的“追祖溯源座谈会”的看法,我们虹桥、哲寮与汨罗三地湛氏是同宗共祖的,如果按虹桥的派序计,从始祖盘琪公到现在,已传四十四代。我们哲寮福六公应该是第十七世。只是,我福六公以前的“天地风云雷、乾坤日月明、民思国泰志”没有世系,只有传说。据说,是元朝末年毁于兵燹。如果按《罗湘湛氏族谱》民国八年己未岁记载,我们哲寮湛氏与罗湘湛氏是一脉相承的,我福六公是其始祖东芝公之第六子之说。我们有可信之处,因为我福六公和华叟公的生庚——年、月、日、时完全与《罗湘湛氏族谱》记载相同,而且其东芝公在明朝封赠表中有记载。究竟如何,我们尚未清楚,有待总会在下年的江西赣州修统谱时为我们考证,我们将感激之致!
     二  平江湛氏还是为祖先争了光,添了彩的。
    我们平江湛氏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自强不息,为家为族为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如虹桥始祖盘琪公为唐懿宗年间进士,官至兵部中书侍郎;哲寮湛氏二世祖华叟公,明朝永乐年时在岳洲府衙,面对八抚巡按,能主动请缨,担任平、浏、巴、湘、通、修、临七县解粮官,功绩卓著,世承军籍,子孙永不摊派劳役夫差。凡过往官员,到金马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十八世祖湛公其英,清同治诰授“建威将军”,在同治十一年,随大帅左宗棠于青海大峡口平叛,血染沙场,年三十九岁。死后追封正一品,赐“扬勇巴图鲁”,子孙世袭骑都尉,年俸一百三十两。据不完全统计,平江湛氏在明清有:秀才十三人,拔贡二人,郡庠生七十四人,太学生三十九人,举人一人,赐进士一人;文职有知府一人,知县四人;武职有将军一人,卫守、守备、游击、都尉、千总八十六人。民国时期,参加北伐战争二百七十多人,师级一人,团级四人,连排级二十八人。大革命有六百多人参加赤卫队,烈士三十七人。解放后参军一百二十六人,抗美援朝十二人,三人牺牲;自卫反击十五人,七人立功,团级三人。解放后有大学生一百一十八人,留学七人,研究生五人,硕士生三人,工程师八人,教师四十二人,其中小学高级九人,中学高级六人,医师三十二人,其中五名主任医师。突出贡献的是清光绪时湛辛彝老中医,著有《医宗汇要》八卷,共计二十二万字,解放后其后人无偿地捐赠给了中华中医学会,至今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2007年统计,族内正式国家工作人员一百四十六人,其中厅级二人、团处级八人、科级二十二人。除上述外,还有乾隆建造的“湛氏宗祠”——共和国初作为无益公产征收为国家粮库,一九六八年转迁。时柘庄公社企图拆迁,我族内群起而攻之,拆迁未果,县粮食局便转卖给梅仙供销社作为商场。2000年,经族内贤达与供销社几番协商,用四万元现金才从供销社手中取回,并整修。还有六次谱牒的修纂,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有清同治年间秀才湛瑞生等,他们认为我哲寮历代文人不少,就是不出台辅伟人,于是认为村西南水口地理位置低,其峰不矗立,就建塔一座,名“翔霄塔”,以补地理之不足,寄希望于后世,“代有伟人、世有高官”。这里,我谨代表平江分会理事会向已故的湛订仁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订仁先生退休后,一心关心族内事务,为首倡导成立湛氏平江分会,并主动让贤,担任名誉理事长。重病期间,多次与族内人士商议,如何搞好族内事务、搞好联络与接待工作,并再三提出,一定要与远方前来的宗亲见见面,谈谈心。不料竟于2008年元月23日驾鹤而去。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还有族尊湛福欧先生,不顾年事已高,积极为族内的事务奔波,值得我们钦慕和敬仰!
     三  我们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总的来看,我们的情况是好的。我们当代人还是不辱先祖,不辱湛氏,还是为我湛氏增了光。现在,生活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640元,比78年的65元增长了25倍。百分之六十的村民住上了楼房,小车有了几台,摩托车也不少。全村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土地全面平整,路面也已硬化,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家家电视,户户电话。开始讲营养,讲漂亮,讲宽敞。但是不足的地方很多,主要有三点:一是地处山区,人多田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解放前是茴丝茴拌饭、茴粉蒸鸡蛋、茴藤蔸子当柴火、茴藤叶子当菜吃。三中全会后划为老、边、少贫困县。改革开放来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还是停留在温饱线上,经济上不了台阶,产品无特色。仍然是老的在家种田,少的出门挣钱。大部分家庭还是“种田吃饭,喂猪过年”。二是思想陈旧,上进心不强,没有长远打算。大部分村民是“捕一年鱼,吃一年饭”,甚至是“一下锄头三世修,只要三餐吃得饱,比做神仙还要好”。三是资源得不到开发,土地不能利用。南竹、松树等只能作柴火,油茶树遭受两次大破坏,至今没有恢复。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也正在思考,如何自强,开发引进资金,让地方尽快富裕起来,让我湛氏更加兴旺发达。我相信,我们湛氏一定会强盛起来,我们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全国湛氏二十一世纪的新天地而奋斗! 
标签:  江西南昌 虹桥镇 南昌市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