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思想
  •  2012/5/1 17:23:49  点击:9751  评论:73

    置顶泉翁大全集(下)

    泉翁大全集卷之七十四新泉问辩续录门人邵阳陈大章校刊 程远问:「窃闻先生之教,每于日用间事事物物警省于心,惟恐有过,恒以为忧,又虑功夫不先静中养出端倪,做来做去,终非真知,易致更变。真动真静,其间灵明一点,乃是元来本体,此端倪也,主敬不已,庶乎动静合一,内外无间。」... 阅读全文>>
    标签: 功夫 作文 
  •  2012/5/1 17:16:20  点击:15946  评论:81

    置顶泉翁大全集(上)

    湛若水00《泉翁大全集》、《甘泉先生续编大全》点校说明湛若水,初名雨,字符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生於明宪宗成化二年,卒於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年九十五(1466-1560)。湛若水青年从学於陈献章(白沙,1428-1500),中年与王阳明(1472-1529)共同提倡圣人之... 阅读全文>>
  •  2012/4/30 19:07:02  点击:187  评论:0

    置顶读湛伟健短信有作

    读湛伟健短信有作2012.04.29 天造甘泉洞,源流千万年。萱堂三祷后,孝子一生缘。六字白沙奖,千生美髯前。名师书院响,俊彦状元贤。院毁鹤亭废,日升月照泉。久闻泉断久,长啸泪潸然。喜讯令人醉,欢歌动丝弦。流泉流不息,天籁应溅溅。作赋抒... 阅读全文>>
  •  2012/4/18 19:01:33  点击:161  评论:0

    置顶征稿启示

    亲爱的各位湛氏宗亲:为弘扬甘泉精神、湛氏文化,经湛族同宗联谊会、中国湛氏促进会、湛甘泉研究会、增城市湛甘泉文化促进会研究决定,拟出版《湛氏骚风流韵》一书。 经大家商定,《湛氏骚风流韵》一书现决定由已经政府备案的增城市湛甘泉文化促进会增文内刊字040号“湛甘泉文化研... 阅读全文>>
  •  2012/4/17 20:43:20  点击:182  评论:1

    置顶征稿启示

    征稿启示 亲爱的各位湛氏宗亲: 为弘扬甘泉精神、湛氏文化,经湛族同宗联谊会、中国湛氏促进会、湛甘泉研究会、增城市湛甘泉文化促进会研究决定,拟出版《湛氏骚风流韵》一书。 经大家商定,以增城市湛甘泉文化促进会出版证号:增文内刊字040号的批文进行“湛甘泉文化研... 阅读全文>>
  •  2012/4/13 1:02:23  点击:220  评论:0

    置顶【随笔】青年湛柏欣和《大明真儒湛若水》

    青年湛柏欣和《大明真儒湛若水》《增城日报. 副刊》4.17刊载湛汝松/文 上月,我的学生、新塘湛氏文化负责人湛伟健把一本由新塘青年湛柏欣著作的《大明真儒湛若水》送给我。接过这本朴实无华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我蓦地想起了去年12月底为收集湛若水的历史资料,与南京市原人大... 阅读全文>>
  •  2012/4/8 1:05:47  点击:752  评论:0

    置顶【读图】我见证的第六个湛若水塑像

    我见证的第六个湛若水塑像 昨天,我应邀参加了增城市实验中学的“明代大儒湛若水先贤铜像落成典礼”。湛若水(1466~1560)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广东增城新塘人。他早年拜陈献章为师,钻研心性理学;创立“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践行“知行... 阅读全文>>
  •  2012/3/24 13:35:26  点击:449  评论:8

    置顶明清时代的珠江文化——第五节 明清珠江流域的思想学术文化(二)

    李贽受王守仁影响极深,也信佛教禅宗。他的学术思想最突出者有三:  第一,批判传统礼教,反对男尊女卑。他认为,人有男女之分,但学问见识高低则无男女之别。他十分赞赏武则天的执政艺术,说她超胜于其丈夫唐高宗李治一百倍。他提倡寡妇再嫁,十分称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是善择偶。此类思... 阅读全文>>
  •  2012/3/24 13:32:14  点击:1084  评论:2

    置顶明清时代的珠江文化——第五节 明清珠江流域的思想学术文化

    关于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和学术,清人张廷玉等编纂《明史》时,尽管有微词,但对珠江流域地区的江西吴与弼的“崇仁学派”及其弟子胡居仁的“余干之学”和广东的陈献章(陈白沙)、湛若水的“江门之学”的地位却是承认的,史称:  “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蠖秩然... 阅读全文>>
  •  2012/3/14 19:02:57  点击:355  评论:0

    置顶湛甘泉在三水的史迹考证

    湛甘泉是岭南儒家理学—江门学派的继承人,哲学家,大教育家。他继承和发扬陈白沙先生的学术思想,以教书育才为己任。虽然官历三部尚书,但从未停止过讲学,他创办的书院遍于东南数省。门生弟子近四千人。由于时光流逝,史迹封尘,除国史记载和著述遗存外,他的史迹遗存不多,其历史形象给人似雾里看花... 阅读全文>>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