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甘泉全集 樵语 一本第一 翻译

时间:2012/7/29 14:45:31  作者:平江卜晓生(湛梦熊)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405  评论:6
内容摘要:一本第一邓生问:「忠信也,礼也,敬也,孰先?」甘泉子曰:「曷或先焉?曷或后焉?其一本乎!忠信、其心也,礼、其事也。莫非敬也。故敬而后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有礼容。」邓生问:“忠信、礼和敬,哪一个放在前面呢?”甘泉子说:“什么前啊?什么后啊?它是同一个根本!忠信是它的心,礼是它...
一本第一
邓生问:「忠信也,礼也,敬也,孰先?」甘泉子曰:「曷或先焉?曷或后焉?其一本乎!忠信、其心也,礼、其事也。莫非敬也。故敬而后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有礼容。」
邓生问:“忠信、礼和敬,哪一个放在前面呢?”甘泉子说:“什么前啊?什么后啊?它是同一个根本!忠信是它的心,礼是它的事,莫不是敬啊。所以敬而后才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才有礼容(礼仪)。” 按:1、忠,从中从心,是尽心、心正,尽心于人是忠。只有心正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说的就是有没有“尽心”这个意思。 2、信,诚也。从人从言,言实相符不欺骗自己,不口是心非,说到做到就是信。上面曾子的话的“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每日多次反省自己,与朋友相交是否诚信了?《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人不讲信用,就不知道这个人可以干什么了。意思是说人不讲信用,这个人就一无是处,一点用途也没有了。可见古圣人对“信”的重视。现在有些人急功近利,金钱至上,无信无忠,当知猛省。 3、礼,礼仪(礼容),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4、敬,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有紧急、急迫之义,是恭敬、端肃,敬畏的意思。 5、心,指本心。 6、事,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
陈公赞问:「三年学不至於谷。」曰:「其志笃矣。颜、闵其人矣。开也,其庶矣乎!」 陈公赞问:“多年学习而不求俸禄” 答:“他们的志向专一,颜回和闵损是这种人,漆雕开也差不多啊。” 按:颜回(子渊)、闵损(子骞)、漆雕开(子开)都是孔子的学生,都是七十二贤人里面的。
陈公赞问:「禹无间,然其无举也欤?」曰:「无举,非以语圣也。禹之圣也,其犹诸百炼之金矣乎!浑合无间,是之谓盛德。」
陈公赞问“大禹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也没有什么可推崇的吗?”答:“无举不是说圣人的,禹的圣明就像百炼之金,浑然整体没有缝隙,这是盛大的德。”
仕鸣问:「诚自成。」曰:「诚自我立也。」问:「道自道。」曰。「道自诚行也。」
仕鸣问:“诚自成。”答:“诚是由我创立的”问:“道自道”答:“道是由诚开始的” 按:诚,从言,从成。意思是讲话不打折扣。说某某人诚实,是因为某某人自我表现真诚、诚信。
又问。曰:「有其诚则有其人,无其诚则无其人。无其人则生理息,生理息则物我丧。哀哉!
又问。答:“有诚心就有这个人存在,没有诚心就没有这个人的存在。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了那这个人的生理(性)也灭了,性灭了就万物被自己丧失掉了。悲哀啊!按:某某人有诚心那么大家就会觉得他的存在,他的言行会受到重视。如果是胡言乱语,没有一点诚心的,大家都不会把他当做一回事,这个人就像不存在了。其实这个人的身体还是存在的,不过不重要,他已经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了。生理即性熄灭了,对于自己来讲,就不能正确体认万物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就万物被自己丧失掉了。
是故,诚也者,成也。一人已,合内外而性之者也。故时措之宜,惟尽性者能之。」
所以,诚心就成。一个人的产生须合内外的性质。所以因时制宜,只有极尽性者能够做到。
甘泉子曰:「大其心,然后能全体天地之性。故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甘泉子说:宽大本心然后能全面体察天地的性质。所以说:“极尽其心的,知晓其性质。”
心之广大也,物或蔽之,物或偏之,乌乎尽?尽也者,复其大者也,而性之全体焉见矣。要使心广大,但物体或者掩盖它,或者不给全貌它,怎么能穷尽呢?穷尽就是要反复地扩大,而性的全貌才可以见到。
今之小其心者,如掩鉴焉,一隙之明,照者几希矣。故尽心、知性、知天。明乎此,然后存养有所措,学之能事毕矣。」
现在小心(指畏忌或谨慎)的人就像掩镜子,一条缝隙的透明,能照着的也就很少了。所以穷尽其心,知道性然后知道天理。知道这个,然后存心养性才会有所处置,那么学习的能事就尽在其中了。
杨生曰:「心何为而可尽?」甘泉子曰:「其敬乎!至敬无累,明鉴无蔽。」
杨生问:“要怎么样做才可以尽心呢?”甘泉子说:“还是敬啊!极恭敬就无所挂碍,就像明镜没有遮蔽。”(一览无遗的意思)
问:「予欲无言。」曰:「四时行,百物生,其言之至乎!」「何谓至言?」曰:「其示之道体尔矣。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乎!」
 问:“我想什么都不说。”答:“四时流行,百物滋生,这就是它的至言啊!”“什么是至言呢?”答:“显示道让你体验感知。就是夫子说的性和天道啊!”
泉子语仕鸣曰:「佛老之学,阴道也;故尚鬼,其学也主静。圣贤之学,阳道也;故尚人,其学也主动。主动者,其执事敬之谓乎!是故大易之道,贵阳而贱阴。君子慎动。」 甘泉子跟仕鸣说:“佛教和道教的学问是阴道,所以重视鬼,他们的学说主静。圣贤的学问是阳道,所以重视人,他们的学说主动。主动是说执事恭敬的意思!所以周易之道,以阳为贵以阴为贱,君子要谨慎动。”
书曰:「小德大德。」小大惟一,小德者,其川流乎!大德者,其敦化乎!其德惟一,实一无二。
书曰:“小德大德”小大惟一,小德就像山川分流而不息,大德就像万物敦化而无尽。德只有一个,实质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登山观海,学者其知圣道矣乎!大道之用●●●●●一以贯之耳。成章后达,溥博渊泉而时出之,●●●●学之至矣。
登山观海,学者领悟到了圣道吗?大道的运用。。。是一理相贯的。(只要登山至顶自能见到沧海,不需他人指点。也就是随处体认的圣道。)先成章而后能达(圣道),如广博的渊泉时时流出,。。。就学到了。(借纺织成章和渊泉流出来形容圣道的得来,是水到渠成的。)
陈生问「文质」。曰:「质也者,其贞乾乎!其於心也,为忠信。文也者,其华采乎!其於道也,为仪文。忠信而无文者,有之矣,以其陋也,故野。仪文而不忠实者,有之矣,以其诞也,故史。夫惟实德积於中,畅於四肢,内外合德,谓之有德,其彬彬之君子乎!是故性与天道,夫子之文章,其致一也。」
 陈生问:“文质。”答:“质是忠于天的吧!对心来说是忠信。文是华采吧。对道来说是仪文。忠信而不文饰的,有、因为简陋,所以野。仪文而又不忠实的,有、因为荒诞,所以浮夸。只有务实德行累积于中,而流畅于四肢,内外合德才叫有德。才是彬彬君子啊!所以性与天道,夫子的文章,都是一致的。(文质彬彬)
甘泉子曰:「吾观於大易,而知道器之不可以二二也。爻之阴阳刚柔,器也;得其中焉,道也。器譬则气也,道譬则性也。气得其中正焉,理也,性也。是故性气一体。或者以互言之,二之也夫。故孟氏曰:『形色天性也。』又曰:『有物有则。』则也者,其中正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其阴阳合德也乎!」
甘泉子说:“我读周易,知道道与器是不可以分的。爻之阴阳刚柔是器;得其中是道。器譬如是气,道譬如是性。气得其中正是理是性。所以性与气是一个整体,或者以彼此来言是二。所以孟子说:“形色是天性”又说:“有物就有法则。”则就是中正不偏。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还是阴阳合德啊。
甘泉子曰:「先以目者,利攸往;先以知者,利於行。」或问焉。曰:「不惑。惑焉,不中矣;中,不惑也。世之冥行而不求之知,惑矣。是故中道者鲜矣。故曰:『其中,非尔力也。』学者如射,射者审的而后发,发无不中矣。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甘泉子说:“以看为先的人,利有所往;以知为先的人,利于行动。”有人问。答:“不疑惑和疑惑都是不中;中是没有疑惑了。世上很多黑夜行路而不求知的是疑惑。所以合于道的很少了。所以说:“中不是靠你的力。”学如射箭,射箭的人先审看目标才发射,发射就没有不中的。易曰:“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来获得用途。”
甘泉子曰:「智也者,其天道之贞,以终始万事[乎!是故智]者,显於始,藏於终。显以生之,藏以成之。生之[者效发於]天;成之者效存於地。故智者可以知来,可以藏往,智[之]功用大矣哉!」
 甘泉子说:“智还是天道之正,为万事之终始。所以智显露于开始而隐藏于终止。显露以生之,收藏以成之。效发于天而生之,效存于地而成之。所以有智慧的人可以知来可以藏往,智的功用大啦。
学者如悬鉴焉,明其体矣,物至而照焉,不迁以就之。如迁就焉,本体亡矣。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迁也夫。
善于学习的人如悬挂明镜,只要本身明白,有事物来就照亮它,不需要迁就它。如果迁就它,则失去了本体了。易曰:“来往不绝,思绪很多。”迁就啊。
翻译编辑:平江卜晓生(湛梦熊)
2012年7月28日
标签:  甘泉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