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崔与之湛若水:先贤遗风今犹存

时间:2011/6/7 23:05:12  作者:佚名  来源:湛甘泉文化促进会  查看:358  评论:1
内容摘要: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但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官员还是出现在现代政治范畴之中。专家执政是现代政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实现科学执政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因如此,学者型、专家型的领导干部也开始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  因为学者型官员同时具有学者和官员“双重”身份和责...
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但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官员还是出现在现代政治范畴之中。专家执政是现代政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实现科学执政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因如此,学者型、专家型的领导干部也开始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

  因为学者型官员同时具有学者和官员“双重”身份和责任,所以他们往往受到双重的要求,甚至要面对“两难”的选择。首先,学者型官员需要同时具备经世致用的“入世”热情和保持学术独立的理性与超然立场,否则就可能导致“官不官,学不学,执政无政绩,治学无建树”。其次,不少学者型官员集行政事务和学术研究于一身,他们不得不接受人们对其研究水平和实际执政能力的双重检验,因而,他们必须努力处理好自己的学术生命与政治使命之间的互动与统一的关系。再者,政治生命和学术生命往往不会等长,而学者型官员的个人命运在遭遇学者与官员之间转换的时候,他们应该如何摆放自己的心态?因此,如何获得学术和政治的双赢,一直是学者型官员自身及人事决策部门需要面临和回答的问题。

  当我们《广东历史文化行》报道组到达广州增城市的时候,两位都出自增城、同时拥有名臣和硕儒身份的历史人物引起我们的关注,他们就是崔与之和湛若水。他们都获得了政治、学术的双赢。他们的经历及总结、开启的学术与政治传统,仍能为今天的学者型官员带来重要启发和借鉴。岭南传统文化中的理学思想可以成为学者型官员们处理好学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自我的一个思想渊薮。

  南宋崔与之和明代大儒湛若水有几个相似之处颇值得关注:其一,都是在政治生活中比较得意,晚年主动辞官,都得到统治者的真诚挽留,都曾经因为去留问题发生过多次推让:崔与之3年内辞官13次,为海内之最;而湛若水也辞了3次。这都可以作为他们政治上比较成功的佐证。其二,崔、湛二人都不曾远离知识分子传统,他们都热衷于建书院、办教育,极其重视人才的培养,学术立言也都有值得称道的成就;尤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与岭南理学传统息息相关。其三,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之间进退裕如,心态良好。

  研究者分析,正是强调兼容并蓄、儒道并重、进退有节的岭南理学精神,为崔与之、湛若水在仕途和学术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岭南理学是中原儒学的一个分支,其特点之一就是更多地融合道家的思想,既赞同积极进取、济世救民,也强调通过修身来悟道,使得这种哲学的实践者具有更大的精神进退空间。从历史上看来,崔与之和湛若水就是岭南理学传统灵活的实践者。他们之所以能够既作为定乱兴邦的名臣,又在学术人格上获得千载之下后人的崇仰,正得益于他们深具岭南文化特征的人生哲学。在进退有节的哲学思想指引下,他们做到了为官佳,为学问亦佳,进亦乐,退亦乐。

  多年来,增城市群众以崔与之、湛若水廉官、硕儒而自豪,自发保护名人遗迹,宣扬名人故事精神。增城党委、政府也以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为官清廉高洁、是非分明、铁骨铮铮的事迹与精神作为历史教材,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个人修养。不仅如此,该市还积极开展崔与之、湛若水有关文物的调查、整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盘活相关文化资源,如计划修复湛若水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通过举办系列展览和图书出版,宣扬本地先贤的优良传统和高洁人格,等等。

  视增城二贤“三不朽”

  崔与之 南宋时增城人,谥号清献,与谥号文献的张九龄合称“二献”。少家贫却有大志,32岁时得人资助方能进京赶考,成为广东士子荣登科举第一人,举进士后踏入宦途,官至四川安抚使、广东经略安抚使。宋理宗称赞他“允文允武,善谋善断”。文天祥非常崇仰他,称他是“盛德清风、跨映一代”,这成为岭南名臣传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功:不畏风波艰险,开发海南、湛江、茂名。

  嘉定七年,金兵南犯,崔与之临危受命,为抗金一线的最高指挥官。他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杰出军事才华,是南宋抗金名将之一。

  帅蜀5年,勤政爱民,起用人才,开展边境贸易,蜀中大治。崔与之被称为西蜀福星,祀为治蜀三贤之一,祠堂至今犹在。

  言:把皇帝赐的私家园林贡献出来建成“菊坡书院”,所治“菊坡学派”是岭南学术史上第一个重要流派。对明代理学和后来“江门学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开一代词风,在岭南影响尤大。其《水调歌头·题剑阁》成为传世名作。******曾手书此词。

  德:淡薄名利,不以显贵为意。宋理宗要他赴任右丞相,诏书不断,一直持续了3年多,与之坚辞不受,上演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13次辞相一幕。

  湛若水 明朝时增城人,40岁定名为若水。师从陈白沙,本来颇厌恶仕途,但因母亲力劝“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才上京赶考,从此踏入仕途。

  功:居官30多年,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兵部尚书,深得世宗倚重与信任。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历任政绩卓著,晚年致仕时,皇帝曾3次留任。

  在教育学上有突出贡献。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一生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馆谷”的书院竟达28所,从他的家乡到广州、南海、扬州、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个中国。

  言: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成为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宗,天下士子争入其门,门徒达4000多人。其学说在当时与王阳明并称为“王湛之学”。

  德: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无阿谀奉承之言,无取巧钻营之私。师道尊严,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记者目击

  寻常巷陌 贤达人家

  湛若水

  名儒大墓将辟为公园

  真墓依山建

  据载,湛若水去世后,为防止墓葬遭盗,出殡时七路同出,其亲人弟子共为他修建了多处疑冢与衣冠冢。因此传说湛若水墓地共有7处,分别在增城新塘东浦、永和天蚕山、镇龙大涵及九楼等地,现仍有多处墓葬被民间指认为“湛尚书”墓。因这些墓葬地表建筑十分相似,规模建制也相当,其真实墓地究竟在何处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1989年,天蚕山的湛若水墓发生盗墓事件以后,该墓才被认定为湛若水的真墓。墓地位于天蚕山的一片荔枝园中。虽经历了400年风雨,至今仍大致保持完好,而该墓葬规模之大,堪为岭南明墓之最。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墓前牌坊至墓室,总长达1.5公里。墓地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分为4级,仿如交椅,风格古朴。主墓规模宏大,面阔约50米,进深约21.3米,墓室总长22.2米,最宽处达14.1米,左中右外围还有灰沙筑的围墙,墙身一律用糯米、桐油、石灰、灰土等材料混合构筑,坚固耐风蚀。墓冢形状特色十分鲜明,不是做成传统的馒头状,而是用灰沙筑顶呈古建筑之形,分两层庑殿顶,上层有篆文“谕葬”二字,点明了墓地的政治规格。

  在墓地南向最前端,原有牌坊一座,现已被毁;牌坊后为通向墓葬的大型神道,神道两侧立有大型石雕文武官、马、虎、羊各一对(一石羊已佚)。这些石雕像均以明代最典型的石雕材料水成岩吊凿而成,雕工十分精美。一些雕像虽然已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和损害,但神韵犹在,古朴大气。

  随同记者前往参观的增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小锋介绍说,湛若水墓不仅在全省的明代墓葬中规模最大,也是版筑精工的典范,其建筑风格在广东省明代墓葬群中应属罕见。该墓于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建公园

  据张小锋介绍,增城市正计划依托湛若水墓,开发建设一座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湛若水公园”,将之与附近的古民居、古村落一起,共同构成增城新的文化旅游项目。按照计划,湛若水公园建设与开发工程将分两期完成,现在已经开始的第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墓葬这一文物主体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记者现场看到,有多名工人正在清理墓葬中的藤蔓杂草。当地文物、文化主管部门也正与广州大学等高校的建筑专家合作,对墓葬建筑进行研究,寻找最科学合理的修缮方式。而二期开发工程,则将原貌恢复墓前原有的拜亭、华表、牌坊等建筑与设施,并新建一座湛若水纪念馆,用于展示湛若水生平事迹与著作等内容。

  陶俑工艺精

  增城市博物馆收藏着一批在1989年从盗墓者手中收缴回的湛若水墓的陪葬品。多为陶器,其中最为珍贵的9件小陶俑,是广东地区明代墓葬中首次发现的彩绘陶俑,被定为二级文物。这些陶俑造型生动,工艺精致,是研究明代中叶广东地区的服饰和家居习俗的珍贵实物资料。其中有一件读书俑在陪葬陶俑中显得比较特别,反映墓主的教育家身份。张小锋介绍说,因为明代葬制一般从简,流行薄葬,而湛若水本人又毕生以兴学育贤为念,陪葬品较为简单,因此出土的文物数量不是很多。

  荔枝名“尚书”

  在“荔枝之乡”增城,有一种叫“尚书怀”的荔枝品种,以口味独特、丰产稳产、耐旱耐湿、适应性强而著称。据传说该荔枝是明朝弘治年间湛若水用自己从福建带回的荔枝核培育而成,乡人因此将这种荔枝取名为“尚书怀”。该品种至今仍是增城主打优质荔枝品种之一。当地人也计划借湛若水的英名,打文化牌,进一步提升当地荔枝产业的名气。

  崔与之

  私家园林成市民乐园

  恢复菊坡亭

  崔与之退隐家乡后,宋理宗赐给他一座私家园林,崔与之将这座园林改建成菊坡书院,笃学养贤。这所书院的原址就在现在的增城凤凰山公园。然而,书院已经毁于抗日战争的炮火,记者在此仅看到五角重檐攒尖顶的凤凰亭。此亭始建于1226年,崔与之在这里题写“老圃秋容淡,寒花晚节香”自励,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亭名改称菊坡亭,重修后又开始叫凤凰亭。而今,菊坡书院所在的凤凰山公园依旧是增城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据介绍,当地政府正计划将整片公园重新规划,恢复菊坡亭的原名,把这里建成一个纪念崔与之的文化景点。

  崔祠遍海内

  崔与之身后葬于增城云母里左华山乡之岭,其墓地犹在。墓地建于1239年,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墓志碑石尚存,此外有墓道、石狮、华表、墓界志石等。

  在崔与之的出生地崔屋村,有清末重修的崔太师祠,为一间穿斗式木结构梁架的平屋,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面积约180平方米。

  广州还保留了崔与之故居。故居在朝天路西侧的崔府街内,正门高悬宋理宗亲题的“菊坡”二字。堂庑廊阁,三大厅、两天井,主体建筑的上盖仍保留700年前雕梁画栋的旧景观。白云山蒲剑寺里有“清献祠”,祠内悬挂崔与之着彩服衣冠画像。海珠区漱珠岗纯阳观内有“崔菊坡祠”。

  崔与之的后人迁徙繁衍他方,纷纷建宗祠,从我省到吉林乃至朝鲜都有人在祭祀先贤崔与之。******曾经手书崔与之的《水调歌头》,原件现存广州博物馆。

标签:  中国 能力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