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甘泉全集樵语 乘除第十翻译

时间:2012/8/15 16:17:12  作者:平江卜晓生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225  评论:1
内容摘要:乘除第十 甘泉子与诸生刈於垂虹之田,有播焉,有插焉。播者获也少,插者其获也多。问之佣,佣曰:「早之播也获少,则其晚也兼多;早之插也获多,则其晚也必少。」甘泉子顾谓诸生曰:「其天地乘除之理乎!於耕获之中有学焉。弟子识之,何思何虑。」 甘泉子与诸生在垂虹田收割,有播种的,...

乘除第十

甘泉子与诸生刈於垂虹之田,有播焉,有插焉。播者获也少,插者其获也多。问之佣,佣曰:「早之播也获少,则其晚也兼多;早之插也获多,则其晚也必少。」甘泉子顾谓诸生曰:「其天地乘除之理乎!於耕获之中有学焉。弟子识之,何思何虑。」

甘泉子与诸生在垂虹田收割,有播种的,有插秧的。播种的收获少,插秧的收获多。问佣农原因,佣农说:“早播收获少,晚播就收获多;早插收获多,则晚插就收获少。”甘泉子回过头对诸生说:“这是天地乘除之理啊!在耕种收获之中有学问啊。学生们记住,怎样思索怎样考虑。”
诚不可掩,声亦不可掩。诚以藏显,声以藏隐,故韶武之声(「声」,一作美),韶尽善而武未尽善,听声而知之,由显以之隐也。[]吉人凶人之言,方垣而听焉。吉必知之,不吉必知之。如闻琴而知杀心,听历代之乐而知其德,不可掩也。

诚是不可掩盖的,声音也不可以掩盖。以诚藏显,以声藏隐,所以韶武之声,韶尽善而武未尽善,听声音就知道它,由显而知道隐。所以吉人和凶人的言语,隔墙而聆听它,吉也一定知道,不吉也一定知道。像闻琴声而知道杀心,听历代的音乐而知道他的德行,不可掩盖。

按:韶武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朱熹 集注:《韶》, 乐;《武》, 武王 乐。
或问道。甘泉子曰:「吾得之洪范矣,知偏党反侧作好恶之非道,则知中正矣。中正者,天下之至道也,是故无意必固我,而发皆中节,君子可以知道矣」

有人请教道。甘泉子说:“我从洪范中学得,知道偏私偏袒、不正、喜好厌恶不是道,就知道(应该)中正。中正是天下的至道,所以无意、无必、无固、无我,而表现都合乎法度,君子就可以知道道了。”
陈子宗享曰:「人者天地之心,以得其气欤?」甘泉子曰:「子之言其几矣!其几矣!由是而充之,其知道矣!是故人者也、天地也,呼吸通焉。彼以皮肤之间,何足以知人?何足以知天地?」

陈子宗享说:“人是天地之心,是得天地的气吗?”甘泉子说:“你说的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从这再扩充它,就知道道了!所以人与天地,呼吸相通。那些认为被皮肤隔开的,怎么足以知道人?怎么足以知道天地?”
[]生曰:「绝四,其圣人教人之至也乎!其正心尽[] [耳矣]。夫四[者亡]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能尽斯言也,其[]致之先乎!」

先生说:“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圣人教育人的最高的吧!它把端正心性的方法全部表达出来了这四样没有了而后就能心性端正,心性端正了然后才能是穷尽这四样,绝四与正心是一致的,是正心的开始。”
语叔辉、公赞、体刚,以「艮不获身不见人」之义,由不见人也,然后能有所见。

对叔辉、公赞、体刚说,以“艮不获身不见人”的含义,由不见人然后能够有所发现。
[]物则内外合一,知行并进。」未达。曰:「理无内外。」

“穷究物理就要求内外合一,知行并进。”不懂。说:“理没有内外。”
孟氏之养气,其养性乎!性与气一也,示人以易见也。[]其说曰:「气之中者性也。故其为气也,配道与义。」

孟子说的养气就是养性啊!性与气是一样的,气是让人知道容易感觉的。改变说法:“气的中是性。所以它作为气就配合道与义。”
能近取譬,近取诸身。欲立欲达,可欲之善,立人达人,扩而充之。故自近始也,譬其喻也,喻其明也,近取诸身,但明乎善。知皆立人达人,不假外求。

能就近寻取比喻,就近从自身获得(认识)。自己想要创立的,自己想要达到的,值得追求的善,也让人创立让人达到,扩大而充实它。所以从近开始,打比方告诉,告诉使人明白,就近从自身获得,只是要明白什么是善。知道让人创立让人达到,不需要向外寻求。
黎玺问:「举斯心加彼也,何心?」曰:「其本心乎!老老幼幼,及人之老幼;刑寡妻,至兄弟,以御家邦;皆自此心焉扩之。故知此者,其知絜矩矣乎!」

黎玺问:“把这个心施加给他人,这个心是什么心?”答:“本心啊!在赡养自己的老人抚育自己的小孩也要顾及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都是从这个本心扩充的。所以知道这个的人,他知道道德上的规范啊。”

按: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问薛尚谦:「圣贤之学同乎?否也?」尚谦曰:「有安勉。」曰:「有圣人之学矣,有贤人之学矣。圣人,先天之学也;贤人,后天之学也。圣人先於立诚,故拟之於乾,贤人先於修存,故拟之於坤。乾知大始,其德乎!坤作成物,其业乎!德业合,斯可配天地。」

问薛尚谦:“圣与贤之学相同吗?不同吗?”尚谦说:“有安和勉的不同。”甘泉子说:“有圣人之学了,有贤人之学了。圣人之学是先天之学;贤人之学是后天之学。圣人之学是从立诚开始,所以用乾做比如,贤人之学是先从修存开始,所以用坤做比如。乾主管万物的开始,是它的德啊!坤作成万物,是它的业啊!德与业相合,就可以配合天地。”
古之学也必传受其大,是以知学问思辨笃行之,●●●而不离乎此也,曷谓大?曰:「天理」。

古代的求学一定是传受给他大学,因此知道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离开这个大学,什么叫做大呢?答:“是天理”。
者其心学乎!通乎内外,达诸天德,一以贯之。

是心学啊!通乎内外,达诸天德,一以贯之。
问曰:「孔门一贯之教,其惟曾子乎?」曰:「施诸群弟子非一也,如其心事之判,则为病痿人矣。何以为至?」

问道:“孔门一贯之教,只有曾子做到吗?”答:“教给群弟子的莫不是一贯,如果心和事这样区分,就使人产生毛病了。怎么能达到呢?”
门人有问:「圣可学欤?」曰:「可。」曰:「如之何?」曰:「在变化。士而贤,贤而圣,圣而天,变化也。今夫飞潜之类,变化则有之矣。如其学不变不化,可以人而不如飞潜乎?」曰:「孰变化之?」曰:「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克之者其心乎!心之中正,其变化之矩也。」

门人有问:“圣可以学习吗?”答:“可以。”问:“怎么才可以?”答:“在于变化。由士而到达贤,由贤而到达圣,由圣而到达天,都是变化。如现今的飞禽潜鱼之类,都有变化。如果人学习不变不化,难道人可以不如飞禽潜鱼吗?”问:“怎么变化?”答:“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克它的是它的心啊!心的中正,是它变化的规矩。”
或问曰:「昔人有言,王化行而后田可井也,然欤?」曰:「孟氏子之告齐、梁、滕君也,岂三国之王化已行乎?必先田里而后学校,仰事俯育而后驱之善,是故欲行王化者必自井田始,然非其人不行。」

有人问:“过去有人说,天子教化实行而后就可以实行井田制,对吗?”答:“这是孟子告齐、梁、滕君,难道三国已经实行了天子教化吗?所以必须先从井田开始而后再到学校,仰事俯育而后迫使百姓向善,所以欲行天子教化的必须先从井田开始,然而不是圣人(不是所有人能够做到的)不行。”
语钟景星、陈谟、郭肇乾、黎玺曰:「汝知学之要乎?」曰:「请问焉。」曰:「其洒而落之乎!」曰:「孰谓洒落?」曰:「其廓清乎!美或窒焉,恶或窒焉,不廓清之,不足以入道。」
对钟景星、陈谟、郭肇乾、黎玺说:“你们知道学习的要领吗?”答:“请教。”答:“洒落啊!”问:“什么叫洒落?”答:“廓清啊!美或阻塞,恶或阻塞,不清除它,不足以入道。”
按:洒落指洒乐飘逸,不拘束。
廓清指清除、肃清。


标签:  甘泉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