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增城市新塘镇明代大儒学家湛若水 陂头村天蚕山的墓地探究

时间:2014/12/8 23:02:23  作者:佚名  来源:增城视窗  查看:1138  评论:0
内容摘要:该墓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东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省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其墓园占地面积约7270平方米,墓祠建筑基址区占地面积为1450平方米。湛若水(1465—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市)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
该墓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东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省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其墓园占地面积约7270平方米,墓祠建筑基址区占地面积为1450平方米。湛若水(1465—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市)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死后被封太子太保,谥文简。


增城市新塘镇明代大儒学家湛若水_陂头村天蚕山的墓地探究
墓园保存较为完整

他一生潜心钻研心学,在继承陈献章(白沙)“白沙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学术见解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学派被称为“甘泉学派”,又称“广宗”,与王守仁(阳明)并称为明代理学家两大流派之一。

湛若水墓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东麓,依山而建,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灰砂分层版筑的太师椅形山手墓。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该墓保存较为完整,包括一级护岭、享堂、三级拜台、月池,享堂内灰砂版筑象征性的明楼,墓前有倒塌的石柱,神道自北向南依次排列有石瓮仲(文、武官各一)、石马、石虎各一对,石羊一只。

墓园约占地7270平方米

据了解,本次调查初步明确了湛若水墓的整体形制。这是广东省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其墓祠及墓园形制为研究明清古墓葬形制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称,墓后部的护岭在东西两翼往南延伸成为墓园围墙,把墓与墓祠围合成墓园。神道在南侧的墓园围墙以外,呈西北——东南走向。

神道、墓祠、墓均在中轴线上,在进深方向呈多级台地的形式逐级升高,规模宏大。墓园区域占地面积约7270平方米。神道宽度约15米,现存长度约530米。墓园与神道总占地面积约15300平方米。除墓园外,还有大型的墓祠建筑基址则位于湛若水墓南面。墓祠建筑基址区占地面积为1450平方米。

根据已发现的遗迹初步推测,该建筑区域的主体建筑形制为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廊。整个建筑前有台阶,从低一级的台地拾阶而上,穿过这组建筑后,可上到更高一级台地。主体建筑东、西侧均有附属建筑遗迹。此外,墓园围墙外侧还设有排水沟。利用自然山体开挖而成,从护岭外两侧依山势而下,直至山脚;在墓祠上方平台的边缘开挖防洪沟与两侧排水沟相连,以防止山洪暴发时雨水冲击建筑。

标签:广东省 新塘镇 增城市 占地面积 王守仁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