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湛若水与增城的孝文化

时间:2016/1/1 23:13:31  作者:陈克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162  评论:1
内容摘要:湛若水与增城的孝文化广州增城区政协文史委 陈克(论文提要)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唐朝增城的何仙姑从人到神的过程,就是增城自古就推崇的“孝文化”从民间发展到官方认可的过程。何仙姑事母纯孝被人奉为神。在这仙佛之乡还产生了另一纯孝人湛若水,湛若水,一是知母莫如子,让长辈欢喜,有孝心;二是...

湛若水与增城的孝文化

广州增城区政协文史委  陈克

(论文提要)

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唐朝增城的何仙姑从人到神的过程,就是增城自古就推崇的“孝文化”从民间发展到官方认可的过程。何仙姑事母纯孝被人奉为神。在这仙佛之乡还产生了另一纯孝人湛若水,湛若水,一是知母莫如子,让长辈欢喜,有孝心;二是承长辈遗志,不逆长辈好意,完长辈未竟之事,有孝行;三是其孝发展到“孝敬、恭敬”这一根本,可代代相传形成孝道。正如他在《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论》所提倡的“民敬、信、悦而尊亲”的孝敬、孝行、孝心三位一体形成孝道。得道多助,得孝多顺,孝顺就是孝达到顺,孝就有顺,不但顺心顺手顺成事,而且是顺风顺水顺天意。

 

作为千年古县的增城,建县于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在唐武则天时代(684704年)前后出了个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何仙姑。何仙姑从人到神的过程,也就是增城自古就推崇的“孝文化”从民间发展到官方认可的过程。清代钻研道学的东莞人邓淳在其《岭南丛述》中特别指出何仙姑“事亲有孝行,性静柔简淡”,我国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何仙姑”条目说她,相传是唐广州增城女子,日往山中采果奉母。清增城知县陆清源在《存仙井亭记略》说,孝志,何仙姑约身柔静,事母纯孝,则姑之仙,固以忠孝存也。清另一知县陈士章说,邑之女尽孝芳洁(约身纯孝)如姑,即不食云母而不仙矣?

在唐风宋雨的沐浴下,明代的增城又出了宣传和践行“孝”的“纯孝人”(王阳明语)湛若水。为什么说湛若水甘泉先生是纯孝之人呢?理由有三:

一是知母莫如子,让长辈欢喜,有孝心。王阳明等在《湛贤母陈太孺人墓碑》一文中说,太孺人之生七十有九,其在孀居者余40年,(湛母39岁生若水,若水10岁丧父,有一姐二妹,同父一样单传),日夜切切以训子为事,教其子以显(古人谓事亲为小孝,忠君为国显名于世光宗耀祖为大孝),嘱其子曰:“必以显吾世”,常使其从陈白沙之门(陈献章白沙先生从家乡江门,到穗到京,人称“圣人复出”,一睹为快),故命之出者,行其志也。弘治七年(1494年),29岁的湛甘泉往江门求学,陈白沙说:此学非全放下,终难湊泊,便烧了礼部会试的部檄(准考证),专心拜陈白沙为师,在白沙诗教的主静、自然自得、寻乐的心学中学得了以自然为宗、随处体认天理等养心养生之学,成为千载真儒、近百岁的寿星(终年95岁),其功名成就很让母亲欣慰。

二是承长辈遗志,不逆长辈好意,完长辈未竟之事,有孝行。湛若水老师陈白沙当年被两广总督兼巡抚朱英推荐上京入翰林,作为遗腹子,陈打算仿照北宋年间徐积徐仲车的故事,带着自己三岁丧父后带大自已的母亲“应举入都,不忍舍其亲,徒载而西”。后因大其五岁的哥哥陈献文留母照顾才没带母上京。陈白沙后来在新会县城写下了“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家贫无孝子”等对联,提倡“孝亲为大”。

《增城沙堤湛氏族谱序》跋载湛若水书:若水以侍母,不赴会试者十有三年,又以乡举旧名犯始祖治中(名露)公讳,逐权改名“雨”。甲子(弘治17年,即1504年,湛时年39岁),以母命入京赴乙丑春闱,乃始今名(若水),中正榜登第,选入翰林庶吉士三年,授本院编修。任编修后的第二年,即正德三年(1508年)任会考同试考官,作为副使持节册封宗藩,“踉跄星夜走岭外”,迎母陈氏至京,以解“其母太孺人无他兄弟侍养”之困,像老师陈白沙那样亲侍寡母。为顺母回乡见三个女儿的心愿。正德七年(1512年),“元明(湛若水字元明)又奉命册封安南国王,逐便道侍太孺人以归”。第三年(正德八年,即1513年),湛本想“请告(请长假)归养(归家养母),而太孺人素谓京师风土甚适,难违其意,复奉以北上”。(以上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湘皋集》蒋冕撰《明封太孺人陈氏墓志铭》)

但我们增城清代嘉庆《增城县志》第13卷不知因何却说湛“奉使册封安南,(推)却馈金,便道奉母留都,大开讲席,有《甘泉问辨》等书”,深圳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黎业明在其2009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湛若水年谱》第49页明确此说“非”也。

回京后的第三年(正德十年,即1515年),湛母疾复发,三日后逝世,享年79岁,甘泉哀毁匍匐不能仰视,后丁忧(为父母守丧告假)扶柩回到增城甘泉都,葬陈太孺人于荷塘之原。故所以王阳明全集上册第942943页载的《湛贤母陈太孺人墓碑》赞湛甘泉:湛子始以其母之老,不试者十有三年,是也。复出而取上第,为美官,则何居?母亦老矣,又去其乡而迎养,既归复往,事亲以老于畎亩,其志也;其出而仕,母命之也;其迎之也,母欲之也;既归而复往,母泣而强之也。是能无从乎?无大拂于义。

但我近日读湖北咸宁市(陈白沙另一高足李承箕的家乡)政协文史学习委编的《咸宁旧闻录》第112页“李承箕赠湛若水诗”提到:“广东广州府湛公(若水)擢南京祭酒,将之任,其母垂白,随地任所。荐绅赋诗赠行甚众,唯嘉鱼李承箕一首云:‘孝道由来儿奉母,得官今日母随儿。八千里路风波险,纵是胡麻也皱眉’。湛公见诗,即草疏奏于朝,求养亲。至八载亲终,然后出仕。承箕可谓能尽友道,若水则能尽子职,两得之矣”。此文说甘泉之孝是因为学友提醒,这与增城从唐何仙姑就 受孝德熏陶的历史事实不符。亦与湛甘泉多处办书院拜师长陈白沙,必用《孝经》讲学育人的教学特色不符。更与认为孝不用教、发自内心是良知的王阳明《别湛甘泉二首》诗赞甘泉“母老思所将”、“将母能忘虞”的孝行不符。增城仙村镇有一条箕(裘)岗村的名字流变到今仍叫箕岗,就是“绍箕裘”,继承忠孝好家风衣冠传统的意思。陈白沙墓葬由湛若水写行状、李承箕写墓志铭,两学生是不会互相攻击伤老师白沙心的。

湛甘泉守母丧丁忧在家三年,后又上《乞养病疏》休病讲学四年,母丧七年后的嘉靖元年(1522年)才回朝复翰林院编修职,后升任翰林院侍读(皇帝或太子老师),1524年,因支持其考官恩师大学士扬廷和等非议嘉靖帝奉其生父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其生母兴国太后为“本生母章圣母皇太后”,且拟于奉先殿侧别立一室以祀兴献帝的“大礼议”,明升暗降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咸宁文史》引用《逸老堂诗话》卷上篇,时间地点都与湛若水对不上号,只是湛若水“则能尽子职“这句对得住事实,不知是否诗人的想像或是后人解错,真是要“说与诗人仔细吟”了。

三、其孝是发展到“孝敬”、“恭敬”这一根本,可代代相传形成孝道。湛甘泉在《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论》,根据孔子《论语·学而》所说的孝的核心是敬,即“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的思想,提出孝以敬为本,他说恭敬者,所以致道而成天下之治也。故本(恭敬、有所敬畏)诸性(敬天地君亲师)而(孝)道是焉,本诸(性在其)中而和生焉,修(孝)道致中而位育(万物)焉,是故一本也,所谓恭敬者,自(正)心而(诚)意,而(修)身,而(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而笃(行)之也。笃之也者,辑熙敬止(于至善)之谓也。敬立而动静混矣,动静混而体用一矣,体用一而道行乎其中矣,(孝)道行其中而天下(教)化成矣。天下化成,可大之业也;笃恭,可久之德也。所以立敬体(认孝)道而成(天下)治,曰:“民敬、信、悦而尊亲”。 湛在劝君治天下的《圣学格物通》的六格中有四格纲目中提到孝亲敬长。受此影响当时增城知县萧鸣凤向时任总督两广的王阳明奏请在增江西岸、县城边上建忠孝祠,以表彰明广东参议王纲携子王彦达抵增城,遇海寇曹真截其舟,拜其为师以拉其入伙,王纲谕以利害,坚拒不从,奋而骂曹而被杀,王彦达请求背父尸回乡(王阳明先祖家乡)后再回来受死,曹感而放行之事。

综上所述,从何仙姑到湛甘泉的增城孝文化是取悦尊亲的孝心、言有信而感恩的孝行、孝敬形成全民尊老敬长的孝道三位一体组成,这不但对每个人的正心、诚意、修身,对每个家庭齐心和谐,对治国平天下都有借鉴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824日写给山东大学主办的第22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贺信所说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又如英国已故首相丘吉尔说的:我们看过去有多远,那么看未来就有多远。我们可以这样说:孝就是心灵美,心灵美就行为美,行为美就顺心顺手顺事。孝达到顺,孝就有顺,不但顺自己本意,亦顺师长好意,顺风顺水顺天意。那我们就做一个孝顺的人吧!让我们过去播下多少孝的良种,未来就会顺利得到多少善的硕果。

 

 

 

 

 

 

 

 

标签:文化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