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 《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时间:2016/10/27 1:28:49  作者:湛汝松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763  评论:3
内容摘要: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 《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2016-10-26 湛汝松 新塘拾贝      应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历史文化协会邀请,为纪念大儒、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湛若水诞辰550周年、我于2016.10.25.进入校园与师生共同探讨“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青年学...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 《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2016-10-26 湛汝松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应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历史文化协会邀请,为纪念大儒、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湛若水诞辰550周年、我于2016.10.25.进入校园与师生共同探讨“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青年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行走增城山水乡村,追寻湛若水文化。他们对历史文化如此热爱,实在令我十分感动。

下面是活动时的场景: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增城新塘人 。27岁中举,随后拜江门陈献章(白沙)为师,创立“随处体认天理”的学说。40岁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曾奉命出使安南;63岁起先后任南京礼、吏、兵部三部尚书,参与朝廷决策。75岁批准辞官,从此积极从事教育活动。一生捐资创办书院40多所,弟子3900多人,著有《湛甘泉文集》,

一、   办教育,育乡梓贤人

湛若水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重视和热爱教育,是献身教育事业的典范。他虽身居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职位(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而能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干实事,毕生热心赞助兴办书院四十多间,培养出近四千名学生,且多已成材。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湛若水办书院,还解囊为书院设立“赡田”、“义田”,以“馆谷”资助学生,为扶贫助学作出榜样。在家乡增城,他就创办或重修了明诚、莲洞、甘泉、读岗四间书院,其中后面三间就在今新塘。

明诚书院位于增城县城。湛若水丧母休假,在南海西樵建大科书院同时,以白银五百两购得杨千户宅舍,改建成纪怀老师陈献感章的白沙精舍,当时知县题匾为“明诚书院”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莲洞书院

莲洞书院是湛若水设置赡田规模居于首位的书院。湛若水为了在南香山(旧称南樵)建筑莲洞书院和设立莲洞书院的赡田,几乎花费了他近20年俸禄的积蓄。赡田收入除了用于资助贫困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外,还用于修建院舍,改善排水系统。书院建成后,湛若水也在书院讲学。“九个学子十个中”,民间传说折射出莲洞书院对家乡教育的深远影响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甘泉书院】

甘泉书院是湛若水委托西洲村陈震川等乡贤在外祖乡甘泉洞建的书院。若水出身大户人家,但父亲早逝,童年家事艰辛,若水常随母在西洲村度过。饿食山中果,渴饮甘泉泉。若水进士,取号甘泉,并在此建书院,可见其对外祖乡感恩之深。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读岗书院】

读岗书院原名“元明石室”、“独岗书院”,是湛若水的启蒙学堂。若水成名后,为报答启蒙之恩,对旧书院作了改建重修,并将“独岗”改为“读岗”,“读岗书院”就此延续。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湛若水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诗人、书法家。他在家乡东江边修筑的钓鱼台,既是教授门生,传道授业的学堂;又是鸿儒雅集,文化交流的场所。从此,慕名而来新塘的名人雅士越来越多。眀代的陈献章、王阳明、方献夫、霍韬、汤显祖,清代的屈大均、陈恭尹等一批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在新塘留下深深的足迹,而且逐渐成了一种乡风得以薪火相传,使得今日新塘作文化越来越频繁。

二、兴农商,促经济发展

湛若水40岁入仕门,任京官多年。63岁起,历任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参与朝廷决策。经济上他主张“重农”,认为“农圃事是为太平基”、“农桑乃农食之原”,提出实行“劝农”、“恤农”政策,鼓励“农民安于农亩”,认为重视农业和农民,是构建太平天下的根本。、他还主张“恤商”,倡导“平物价以苏铺行”的政策,痛斥“南京大小衙门批牌取货,强抑减价,候领又难”,要求“痛加禁革”,革除买办制度中派生的弊病,让商人有一个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

(1)福建“怀核以归”, 发动乡人在四望岗培育荔枝,这是他“重农”主张在家乡的实践。

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湛若水结束仕途生活,取道江浙闽返乡,在福建仙游枫亭品尝荔枝,发现了一个优良品种,便怀核而归,发动家乡人在四望岗培育。经过一代又一代乡人的精心栽培,不仅四望岗一带成了一望无际的荔枝林,而且沙贝的山岗土岭,基围田埂,处处都是荔枝。新塘,走上南粤荔枝王国的顶峰。清初,新塘人又在四望岗的怀枝中,选育出荔枝最珍稀品种——挂绿。从此,增城挂绿成了“荔中第一品”而闻名于世,享誉不衰。增城也成了闻名中外的荔枝之乡。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2)湛若水重视自然生态,注意利用自然环境,发动乡人挖塘开墟。

他为官期间,曾发动乡人在家乡泥沙贝壳堆积的滩涂上修筑水塘储水养鱼。后来,又在“新塘”周围筑街建铺,“新塘墟”就此形成。退休后的湛若水还主持了新塘的开墟仪式。有了塘,就有了新塘墟、由于新塘墟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加上营商环境和谐,所以附近的小集市逐渐集中到新塘墟,外地的商人也纷纷到新塘寻找发展的机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新塘的商品经济意识越来越浓,新塘逐步成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湛若水怀核以归,发动乡人在四望岗培育荔枝,不仅为家乡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

在封建社会农耕年代里,湛若水为家乡引进一颗荔枝的种子,使增城成就为中外著名的荔枝之乡。改革开放初期,新塘人从香港引进牛仔服装产业,在家乡办起牛仔服装企业,使新塘成了“中国牛仔服装名镇”。

“开放包容”的传统精神,不仅是新塘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吸引外地商人到新塘投资的魅力所在。今日新塘,为什么不少老板都是当年的外来工,不少大老板都是外地来投资的商人?答案就是新塘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新塘大部分人都继承了先贤倡导的包容精神。

三、倡乡约,建和谐社会

湛若水政治上提出“天下民庶实为邦本”的治国安帮思想,强调“刑与礼一,出礼则入刑”,主张“刑德并用,以德为主”;他认为君主的贤愚,官吏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安定,生产是否发展,人民是否康宁。人君一心,扶正祛邪,才能致治保邦,才能有一个太平天下。他与伍克刚共同制定的《沙堤乡约》就是这种思想在社会管理中的体现。

明代嘉靖中期,增城社会矛盾逐步加剧,赌博、偷窃等歪风盛行。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净化乡风民德,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回乡的湛若水和岳州通判致仕回乡的伍克刚便发起制定《沙堤乡约》,开创了宗族团结和谐,共同管理乡村的先河。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沙堤乡约》由“尚礼义、恤患难、立臧否、行保甲、躬巡省”五个部分组成。前二部分是村民的行为规范,后三部分是施行乡约的做法。整个乡约是湛若水和伍克刚等人对传统和谐理想与当时矛盾现实结合的探索;更是湛若水“刑德并用,以德为主”政治主张的集中体现。华商学院,与师生共同探讨_《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对家乡的影响》

             

湛汝松发言以后,同学们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自己能在思想家教育家的故里读书感到荣幸;有的希望协会能组织同学寻觅湛若水在增城的遗迹;有的希望有关部门多出版一些介绍增城历史文化的书籍;有的还提出这样的疑惑:历史称“王湛之学”,但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知道王阳明的人很多而了解湛若水的却很少呢?……

 

华商学院历史文化学会指导老师陈韬最后发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人又影响着一方水人。历史悠久的增城孕育出思想家、教育家湛若水;湛若水及其思想文化不仅对中国历史作出贡献,更影响着家乡增城。怎样才能将先贤的节概精神传承下去呢?希望就寄托我们青年学生身上。今天,湛老师的讲座,给予我们深深的启迪。他只是一个业余作家,他对历史的研究是从文学起步的,但他却用文学抒写着历史,用历史的厚重充实文学,并塑造了这一方水土的文化特质。因此,我们应该迈开腿,拿起笔,寻找,发掘哺育我们的那方水土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让忧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正如湛老师所说,“我们要带着历史的精华走向现代,走向未来。”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