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寻觅甘泉》的回响

时间:2014/4/29 21:36:35  作者:湛氏家族古今志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320  评论:5
内容摘要:《寻觅甘泉》的回响 ~~~~~~~~~~~~~~~~~~~~~~~~~~~编者按:为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甘泉先生的历史贡献,增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我会顾问湛汝松长期以来不辞劳苦,到各地寻觅甘泉的史迹,写了大量以甘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出版了的文学作品集《寻觅甘泉》。《寻觅甘泉》...

 

《寻觅甘泉》的回响

《寻觅甘泉》的回响 

~~~~~~~~~~~~~~~~~~~~~~~~~~~

编者按:为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甘泉先生的历史贡献,增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我会顾问湛汝松长期以来不辞劳苦,到各地寻觅甘泉的史迹,写了大量以甘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出版了的文学作品集《寻觅甘泉》。《寻觅甘泉》出版以后,反响十分热烈,网络和报刊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本刊选载其中三篇,与读者分享。

~~~~~~~~~~~~~~~~~~~~~~~~~~~

觅得甘泉润大地

读湛汝松先生《寻觅甘泉》

 

熊梅生

 

几年前在网络上一次偶然点击,我走进《新塘拾贝》博客与湛汝松先生邂逅相识,此后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他先后给我寄赠了《品味新塘》《荔乡拾贝》等几部大作,两年前我们有幸在南京见面一叙,更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汝松先生一篇篇优美隽永的散文中,我认识了新塘这片热土,了解到新塘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触摸到这座南国小镇现代化建设跃动的脉搏,更感受到汝松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思考。也就是在他的博客里,让我对出生于增城新塘的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湛若水有了鲜活的认识。而此前这位字元明,号甘泉的明代大儒,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张历史名人的标签,只知道他在明嘉靖年间在南京当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

去年汝松先生给我和《江苏经济报》副总编王喜根先生发来短信,希望留意帮忙寻找湛若水在南京留下的历史记印。于是我尽己所能向市文物、地方志部门及有关高校询问,可惜得到的回答都是由于年深岁久,遗址、遗物之类的记印一时还未发现。只查到《南京日报》一篇文章中提及的寥寥数语:“湛若水在南京及邻近之地建著名书院:南京新泉书院、江浦新江书院、扬州甘泉书院等”还有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湛若水学术研究专著。这样的结果让我有点内疚,我深知汝松先生寻觅先贤足迹心愿之强烈与执着。近日收到他寄赠的新作《寻觅甘泉》,细细读后,深深为之吸引,为之感动。

书中《地理印记》16篇散文生动记叙了作者不辞辛苦寻觅先贤足迹的历程。新塘,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这里也是家湛若水的家乡。凡是新塘有湛若水足迹的地方,他都寻访过。不仅如此,他还走出新塘,去江门,到罗浮山,往广州,赴南海西樵……,一路风尘仆仆,把已经被岁月湮没或即将湮没的甘泉遗迹,定格在文字和图片之中,成为永不消逝的地理印记,传之后人。作者于寻觅中说古道今,颂先贤之德行,抒缅怀之深情。《人文记忆》中的18篇散文,则是立足于家乡增城、新塘火热的现实生活,抚今思昔,追溯历史,或引经据典,或讲述故事传说。或描述民俗风情,让读者感受到先贤若水先生留给子孙们的汩汩甘泉,如春雨潇潇,润物无声。而《诗寄心香》的八首诗词,则是作者缅怀先贤,直抒胸臆的激情放歌。

读完《地理印记》,我感动良久,感动于汝松先生多年来历经艰难、锲而不舍的寻觅。为了触摸莲洞书院,在南香山布满荆棘和藤蔓的山坡匍匐前行,钻丛林,爬陡坡,借助绳索攀登悬崖峭壁;为了登上渴望已久的西樵“仰辰台”,闯进芒草齐身,茅叶亲脸的草丛,在山高林密、杂草夹路、爬满青苔的崎岖山径上攀登。为了寻觅见证与湛若水相关的遗址故迹,作者付出的是生命年华与满腔心血。

作者的寻寻觅觅不是常人想象的旅游,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苦旅”。究竟是什么精神在激励支撑着汝松先生,像一位虔诚朝拜的信徒,抑或是布道者?在作者的自序里我找到了最初的答案:“作为甘泉先生故乡的文学爱好者,我应该用文学的形式,让人们知道一个真实的湛若水,”“我常为对他了解不多而惭愧。”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民族先贤杰出人物的敬仰,对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份责任,对家乡新塘因浸润着深厚历史人文而日新月异的讴歌,对甘泉涌动的未来更加美好的憧憬。正是这份虔诚的敬仰、自觉的责任、无限的热爱、美好的憧憬,才使得汝松先生不畏艰辛,甘于寂寞,笔耕不缀。《寻觅甘泉》是作者祭奠先贤湛若水的心花一束,也是滋润广大读者心田的一道清泉。

用文学之笔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湛若水,是作者赋予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仰辰台上品古诗》一文中,作者指出:“仰辰台”及其左侧石壁的七言绝句石刻,都是湛若水退休后重回西樵讲学时留下的笔迹:“仰辰台上仰辰游,一曲歌声彻九洲。 感得圣恩深似海,外臣早许作巢由。”落款为“嘉靖丙午九月甘泉湛若水书”,从而纠正了某些研究者搞错了此诗的历史背景而所作的误读破解。可见作者的苦苦寻觅,不只是确认一个地理的印记,而是以科学缜密的考证廓清谬误,正本清源。汝松先生不是学者,是一位散文作家;《寻觅甘泉》不是一部学术著作,是一本文学作品。十分可贵的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建立在还原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把文学的艺术浪漫与科学的严谨缜密完美地结合起来。我想,这应当引起同类题材作家们的思索。

《寻觅甘泉》是融文学、地理、历史于一炉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富有文学艺术特色的散文集。文学作品以情动人,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感染读者的力量之源。几乎在每一篇文章里汝松先生都融入了自己,融入了自己人生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感悟憧憬,读来十分亲切动情。感情也是文学散文内在的线索之一,集子里的作品往往以寻觅甘泉遗址为有形的线索,串联其历史与现实的画面,而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作为无形的线索,形散而神聚,使每一篇散文都成为一串激情四溢的珍珠。作者娴熟地运用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品抒情之美,议论的精辟,立意的升华。

顺坡而上的古墓,面仰天上日月,前朝大海潮汐,背靠大地黄土。当人们在宽阔的墓堂里无比虔诚地为先贤上香参拜的时候,我也站在人群里,仰对若水的墓碑,深情地鞠躬。这时,香烟索绕,欢声荡漾;我仿佛听到从墓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你们理解我的思想吗?你们了解我的追求吗?”(《若水墓前的思索》)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向自己,更是向世人提示,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先贤的思想,怎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发人深思。

在《甘泉书院与新塘三中》一文中,作者赞美了一所全新的新塘第三中学,在当年甘泉书院的遗址旁拔地而起,文章结尾有一段水到渠成的抒情:“甘泉从地下汩汩淌出,他带来了土地深处积蕴的性灵,带来了先贤古往今来的智慧。它是一把传承优秀文化的薪火,一首千年不绝、启迪后人的禅歌。”现实与历史的交融,让读者自然从新塘三中想到甘泉润故土,教育绽新花。

读散文集《寻觅甘泉》如饮佳茗,余香满口。这固然来自作品激情的震荡,思想的精粹,意境的隽永,同时也来自作品的语言美。在汝松先生的散文里,诗意盎然的语言随处可见,状物写景寓情皆充满感染力:“栈道两旁,竹木滴翠,珍卉吐花。一线清泉,顺溪而下,时而缓流,时而跳跃,仿如弹奏着一曲轻快的广东音乐。人在其中,一切烦躁飘然而去,清爽的快感渗透全身。”(《西樵山里觅甘泉》)“夕阳西下,我们在一个古门楼下的饮馆用餐。端起主人送过来的陈年米酒,我忽然觉得,千年流坑就是一杯清醇的老酒,散发着诱人的芬香。我细细地品赏陈年老酒,更细细地品味千年流坑的魅力,完全陶醉在芬香之中……”(《千年流坑的魅力》)读到这里,谁能不与作者同醉?

立足故土仰先贤,寻觅甘泉润大地。我想汝松先生的《寻觅甘泉》也恰如一道清流汇入古之甘泉,汇入当今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绿遍新塘,绿遍增城,绿遍南国,绿遍中华

作者熊梅生,原南京市人大常委副秘书长 、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湛汝松与《寻觅甘泉》

意西泽仁

 

广东作家湛汝松先生是我的博友,在他的博客《新塘拾贝》中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栏目叫若水甘泉,这是近几年先生在报刊上发表的专门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名人湛若水的散文随笔作品。从这些选材独特,意蕴厚重,思考深邃的作品中,我们真切地读到了我国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湛若水兴学育贤的动人故事,也形象地感受到了广东增城新塘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现在,湛汝松先生将这些有关湛若水的散文随笔作品集中在一起,出版了专著《寻觅甘泉》,这很让人欣喜和振奋。这部著作不仅是研究和纪念先贤湛若水的成果,更是湛汝松先生献给故乡文化的艺术奇葩。

湛若水是岭南先贤之一,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新塘人,官至南京礼、吏、兵部尚书,早年拜师陈献章,钻研心性之学,现存有《湛甘泉集》、《心性图说》、《真心图说》、《新泉问辩录》、《非老子》、《圣学格物通》、《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等诗文著作积逾千卷。湛若水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历任政绩卓著,晚年致仕时,皇帝曾三次留任。他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学上贡献也非常突出。不仅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进行过详细的阐述。他一生还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四十多所,设馆谷资助贫困学子的二十八所,从他的家乡到广州、南海、扬州、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个中国。

湛汝松先生与明代大儒湛若水是同乡。湛汝松很为家乡有一位岭南先贤而感到自豪,但他发现家乡许多有关湛若水的民间传说与史实有些不符,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了寻觅甘泉的文化寻根创作。在艰辛的考察中,湛汝松先生把重点放在先贤殚精竭虑兴学育贤的足迹之上。因为,湛若水当年所到之处,必办书院,曾为增城新塘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增城至今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湛若水在家乡南香山建成莲洞书院后,乡里书香氤氲,一次书院的九个学生参加县试,一个杂役随从。放榜那天,人们惊讶地发现莲洞书院竟有十人高中秀才,原来随从的杂役那天也进了考场,想不到也一起中了秀才。从此,乡间童子来书院求学的也越来越多了。

湛汝松先生这些年跟随先贤湛若水当年创办书院的足迹,不仅走遍了家乡新塘读岗、甘泉和莲洞书院的故地,还去江门、罗浮山、广州政法路和南海西樵的文化遗址考察访问,同时也寻访了家乡所有与湛若水有关的遗迹。先生在辛劳的考察访问之中,还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五十多篇研究和缅怀湛若水的散文随笔和诗歌作品。他曾多次接受了新闻媒体和海内外学者有关湛若水史迹的采访,多次参加增城新塘策划纪念湛若水的文化活动。湛汝松先生不辞劳苦、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很让人敬佩。博友南京作家熊梅生先生形容湛汝松先生的寻觅甘泉是一次文化苦旅,我觉得非常形象。

湛汝松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寻觅甘泉》不仅记述了寻访先贤足迹的艰辛,生动形象地了记叙了湛若水的生平及历史功绩,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作品集还以饱满真切的情感,极富想象的文学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岭南历史文化的魅力,作品情景交融,寻访翔实,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这是湛汝松先生在文化寻根和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新成果,也是先生为家乡文化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这些年,我们通过湛汝松先生的《新塘拾贝》,认识了我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增城新塘。今天读了湛汝松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寻觅甘泉》,让我们对被誉为礼义之乡的增城新塘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近些年,各地对历史文化名人开始重视起来,但我发现好些地方都牵强附会。而广东增城新塘的文化大发展却真正是得到了优秀历史文化的真传,这里我们不仅敬仰岭南先贤湛若水,更要感谢岭南今天的作家、民间文艺家湛汝松先生!

(作者意西泽仁,藏族,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四川文艺》主编)

 

 

艰辛的寻觅之旅

王喜根

 

最近出版的《寻觅甘泉》是广东作家湛汝松先生敬仰缅怀明代教育家、南粤先贤湛若水的一束心花。翻阅书卷,我惊奇的发现,湛汝松寻觅甘泉之旅前后经历了30年。30年弹指一挥间,可人生有多少30年?湛汝松几乎用半生汗水与心血寻觅湛若水的史迹,尤其是寻觅其殚精竭虑“兴学育贤”的足迹,可谓功德无量,感人至深。

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知识分子那种对于乡土文化的深切情怀,使得他对民间文化保护的现状而焦虑,无奈之后是更奋力的主动追赶,为未来留下记忆。对于生命、历史,如果你不能延续它,你一定要记录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增城开展文物普查时,湛汝松发现民间不少关于湛甘泉的传说与历史不符,便开始有着这种焦虑的感觉。作为甘泉先生故乡的文学爱好者,为了让人们知道一个真实的湛若水,湛汝松开始踏上了寻觅甘泉之旅。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寻觅甘泉》,寄托着湛汝松对乡土文化的深切情怀,寄托着他对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希望,同时也记录着他在寻觅过程中经历过的种种艰辛和满足。如今,我们不妨顺着书卷,追寻一下湛汝松在寻觅甘泉之旅中留下的一些印记:

30年前的1982年,他撰写的《新塘的来由》、《新塘塘·怀枝·湛若水》先后发广州市文化馆《白云集锦》和广东省文化馆《木棉花》,迈开创作缅怀甘泉文章第一步。

1989年,日本汉学家志贺一朗教授从日本专程到新塘等地考察湛甘泉与王阳明的旧迹,回国后给他寄来其著作《湛甘水之研究》、《湛甘泉之学说》、《湛甘泉之教育》、《湛甘泉与王阳明之关系》和《王阳明与湛若水的旧迹调查》等书籍。志贺一朗教授的行动和著作令他深受鼓舞。

2003年,他4月陪市领导考察与湛若水有关的增城历史名山南香山,登上顶峰公明顶,6月又与文艺作者一起在新塘进行为期两天“寻觅湛甘泉遗迹”的活动。

2005年至2008年,他先后接受《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增城日报》记者访问,带记者考察新塘湛若水遗迹,并分别协助各报出版了“湛若水专刊”。

2008年至2009年间,增城市政府和新塘镇政府先后为湛若水立像,政府发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坚定了他寻觅甘泉的决心。

此后,他寻觅甘泉的活动十分频繁,曾先后带过新华社广东分社、增城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新塘专辑”摄制组、珠江电视台等媒体记者,领过北京著名编剧王刚、江门陈白沙思想研究会学者、中山大学和美国洛杉矶LMU大学考察团师生、浙江余姚《认识王阳明》编辑组成员等在增城考察湛若水的遗迹。

浙江余姚《认识王阳明》编辑组到增城寻觅王阳明的遗迹以后,湛汝松深受启迪,寻觅甘泉”之路不仅在家乡增城,而且遍及省内。增城的莲洞、甘泉、读岗书院遗址,惠州罗浮山的朱明洞书院、广州的天关书院、南海西樵的大科书院遗址和江门新会陈白沙的求学处……凡广东境内与湛若水教育有关的地方,他几乎都去寻访。

为了更深刻了解湛若水,湛汝松还拜会过《岭南心学传人--湛若水》作者、五邑大学教授刘兴邦和《湛若水》传记作者、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黄明同,吸收专家学者对湛若水思想文化研究的精华。

湛汝松寻觅甘泉之旅,是带着历史考察现状之旅,是发掘传统吸取精华之旅。每次考察,每趟旅行之后,他都用文字记录下来,传上自己的博客,发表于地方报刊上。《寻觅甘泉》收入他30年来公开发表缅怀湛若水的45篇文章和15首诗歌,是30年汗水与心血的结晶。

我作为湛汝松先生的博友,也是“文化遗产抢救”的志愿者。当我在博客上看到一个退了休的长者,为了寻找湛若水的历史文化遗迹,不怕山高水远、不问天气炎热、不顾年事已高,与年轻人一道爬山越岭、遍访山野时,真为老兄捏把汗。特别在“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微博”里,看到湛汝松先生和十多位年轻人,穿越丛林,攀登峭壁,登上人迹罕至的玉廪峰,与湛若水手书的“仰辰台”摩崖石刻亲密接触的时候,仿佛看见他经厉了一次古今大穿越,一种敬仰之情便悠然而生。 

又如在寻找广州天关书院时,他与文友一起挨家挨户访问。当他站在广州湛家园遗址上,古今对比,感到反差非常强烈时,同行的朋友问他,看到遗址的现状你感到失落吗?他却乐观地对朋友说:“当年的天关书院虽然不见了,但湛若水教育甘泉浸润过的土地依然存在,湛若水的精神家园依然存在,只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能一代一代地传承,我们的文化就能复兴。”这就是一位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者的社会担当!

湛若水曾在南京从政17年,官及礼、吏、兵三部尚书。为了寻找湛若水在南京留下的历史记印,湛汝松曾请我和熊梅生先生帮忙收集相关资料,可惜由于年深岁久,遗址、遗物荡然无存。不过,我在腾讯读书网上发现了一本有关湛若水史料的书稿——《大明真儒湛若水》。我告知湛汝松,他喜出望外,连忙在电脑上打开腾读书网,竟然发现作者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新塘的青年人湛柏欣!两个多月后,纸质版的《大明真儒湛若水》已印好送到湛汝松手中,他非常激动,立即撰写了《湛柏欣与〈大明真儒湛若水〉》,文章还刊载在《增城日报》上。

湛若水一生热心教育事业,在全国各地创办或资助书院40所,退休后仍在广州创办“天关书院湛汝松先生一生当文化义工,退休后在新塘为文化抢救和保护寻觅不止,笔耕不辍,让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薪火相承。湛汝松先生30年来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乐此不倦,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湛若水、湛汝松结缘,不仅仅因为同姓同乡,而是因为湛若水不只是新塘的、增城的,湛若水还是岭南的、中国的、世界的。甘泉先生“兴学育贤”的传统美德,不正是当今中国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吗?!

(作者王喜根,新华报业集团江苏经济报副总编辑、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增城市 文学作品 编者按 作品集 新塘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