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结缘九华山的湛若水

时间:2009/4/9 19:17:36  作者:吴汉卿  来源:湛氏家族古今志  查看:445  评论:2
内容摘要:明朝中后叶,有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爱慕九华山之名,向往九华山之胜,先后来九华山寻幽访胜,授徒讲学,传播自己的学术理论。他们分别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和广东增城人湛若水。笔者在《钟爱池州的王阳明》一文中,对其生平、来池州缘由和在池州九华山的活动作了简述。今又撰《结缘九华山的湛若水》...

 

明朝中后叶,有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爱慕九华山之名,向往九华山之胜,先后来九华山寻幽访胜,授徒讲学,传播自己的学术理论。他们分别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和广东增城人湛若水。笔者在《钟爱池州的王阳明》一文中,对其生平、来池州缘由和在池州九华山的活动作了简述。今又撰《结缘九华山的湛若水》,简介他的生平和来九华山前后情由,及其开堂讲学与广授门徒、结交文友的盛况。

湛若水,字元明,表字民译,号甘泉,化二年(1466)出生广州增城县新塘镇沙贝村。父名湛瑛,早丧。由母陈氏抚养成长,若水自幼聪敏,因故14岁方入塾读书。16岁往广州府庠就读,27岁(弘治五年)中举人。29岁往江门就学于大儒、哲学家陈献章(号白沙),毅然焚掉路引(赴考证件),以表永依献章门下的学习决心。遂潜心研究心性理学,数年间  

学业大进,受恩师陈献章极致褒奖。弘治十二年献章将“江门钓台”作衣钵传与若水执掌。第二年献章去世,若水为之服丧3年。若水不乐仕进,受到母亲严厉批评:“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广州府佥事徐弦也规劝他。至弘治十七年北上考试,受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留读于南京国子监。弘治十八年(1505)即他40岁时上北京会考,文章受主考张元桢、杨廷和赞赏,中进士一甲第二名,选翰林院庶吉士,寻授翰林院编修。正德七年(1512)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正德十年(1515)母亲病故,从京奉柩归葬,在家守墓三年。满服后到西樵山建书院,聚徒讲学4年,嘉靖元年(1522)回京复职,补翰林院编修,同时修《武宗实录》。次年转翰林侍读,又次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历四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转礼部左侍郎,预南北郊分祭议。嘉靖十二年即68岁由礼部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嘉靖十五年即71岁转南京吏部尚书,三上疏乞休不允。嘉靖十八年即74岁转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此时,安南王莫登庸叛乱,嘉靖皇帝欲亲征,若水上《治权论》疏,反对出兵,因与文武大臣之议不合,遂请求致仕。75岁致仕,从此结束仕宦生涯,沿东南山水游览、讲学而归。回广州后,在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嘉靖三十九年(1560

四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广州禺山精舍,享年95岁,隆庆元年(1567)追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湛若水官历两京,所至均创建书院,著书讲学不息,传授白沙学说。他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时,王阳明正在吏部讲学,若水与之始相应和,继之相论道。两人观点分歧,阳明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验天理” 为宗。阳明言若水之学为之于外,若水亦谓阳明格物之说不可信者四,一时学者遂分王、湛之学。阳明寿短,57岁而终;若水寿长,95岁而卒。若水门徒甚众,最著名有南京太仆少卿吕怀、南京刑部侍郎何迁、温州知府洪垣、刑部主事唐枢等,相从者近四千人。

至于湛若水结缘九华山,说来话长。若水最先了解九华山是在翰林院编修任上,同王阳明一道讲学时。阳明向他介绍九华山之胜境,他在《述九华》诗中写道:“曾见阳明说九华,千重山锁万重霞”。因为王阳明弘治十五年(1502)和正德十五年(1520)两次登临,游历九华山,尤以第二次在山上住的时间最长,达两月之久,可以说是踏遍了九华山山岭岭,向若水介绍起来肯定是没完没了。阳明第二次上九华时,青阳的青年秀才柯乔、江学曾、施宗道等全程陪同并服务,拜阳明为师,虚心求教。嘉靖四年(1525),柯、江、施三学子到南京从学于若水,向若水介绍阳明在九华山游说和讲学情况,极力向先生鼓吹九华山的秀美风光。其后,青阳县令祝增也来南京拜见若水,心邀请若水到青阳九华山游玩,动了若水来九

华之心,“先生飘然有往之意”。柯、江、施三子当即表示:“愿建书堂,立以候也”。三子回青阳后,遍选九华之妙境,准备构建书院,供若水住居和讲学之用。最后,定在化城寺东,摩空岭下,伏虎洞西南营建书堂。但此处原有一小茅篷,不好处理,禀报县令祝增,祝增便下令将茅篷拆除。建书堂经费从何而来?经商议动员乡绅和富家捐资,柯、江、施三子率先捐巨资,祝增也捐出自己俸银。但好事多磨,筹建书堂又遇意外阻力,只好暂时作罢。也巧,不久若水官职升迁,公务繁忙,无暇来九华山。但先生来九华之心未泯,曾两次派门徒来九华联系落实建书院事宜。直到嘉靖十三年(1534)春,闻人提学和虞巡按同游九华山 , 入王阳明祠祭奠故去的贤哲,池州侯缄太守乘机向他们汇报湛若水先生想来九华山之事。二位大官当即拍板,于化城寺东构筑讲堂斋舍,命侯缄太守督办。并确定讲堂名称为“甘泉书院”。于是由同知任柱一手操办,捐金买田20亩,作为书堂的资产。书堂建设十分顺利,很快就竣工落成。甘泉书院由动议、到筹建、至落成,时间长达九年之久。随即派江学曾去南京报告湛若水,请先生早日大驾光临九华山。若水异常高兴,取《论语》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章为讲义,亲笔手书,交曾回去刻石立碑,以昭示来学者。其书文后落款为“嘉靖乙未六月十四日”。

嘉靖十五年(1536)八月二十三日,官衔吏部尚书年高七十一岁的湛若水率扬、浙、广、福、徽、宁、太、池诸生,浩浩荡荡来到九华山,太守陆冈、前御史柯乔、乡进士江学曾、施宗道,三学教授,司训与诸生都在甘泉书院门前迎候。若水落轿后,面对迎候的大小官员,即兴取《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章,提纲挈领地给大家作了精彩演讲。后落脚于甘泉书院。若水在九华山期间,先后游览了化城寺、阳明书院、金地藏塔、龙池以及无相寺等景点。住了多少时日无确凿史载,有案可查的作文三篇,吟诗十余首(王阳明吟咏九华山诗赋五十余首),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将入九华》:“九华翠色入云齐,一角青天为尔低。即欲拨云问天路,云深天路恐无蹊”。还有《望九华》:“多年梦与九华通,到眼山山似梦中。已见九华同面目,九华疑与此心同”。这些文章和诗歌丰富了九华山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九华山的文化品位。

在九华山迎接湛若水的还有一位不思科举、不入仕途、潜心授徒的理学家,他就是贵池县源头村的李呈祥。李呈祥,字时龙,一字古源,年小若水18岁,自幼好学。有必为圣人之志,但科考道途坎坷,边授门徒边科考。进士柯乔、丁旦等皆是其高足。嘉靖元年(1522)年三十九岁时,以岁贡赴廷试,最终落榜,从此乐道不仕。归田后,筑一轩署名曰“尚志”,每日端坐其中,寻求孔子、颜渊之乐。他仰慕王阳明之盛名,跋山涉水往江西拜谒王阳明,探讨哲学内涵,辨析同异,彼此成为良知益友。阳明去世后,他又景仰湛若水,曾给若水寄送多篇哲理文章,深得若水赏识,书来信往,彼此成为忘年的神交。听说湛若水来九华,呈祥便赶来迎接。两人一见如故,呈祥向若水执弟子之礼,终日亲密无间,“而欢若平生交焉,若鱼水不足也”。若水捐资为与呈祥之交建造一亭,亲笔提名“神交”,并作《神交亭记》,   详述其事 。若水对呈祥的才学极为赞赏,称其为知己,曰“可以与吾随处体认天理之学者,  其古源李子乎!”

湛若水是一代大官、清官。他居官30多年,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深得世宗倚重与信任。在皇帝身边讲学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规劝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但无阿谀奉承之言,无取巧钻营之私。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曾任册封安南国王正使,离开时,安南王赠送给他一大批金银珠宝,他婉言坚辞,深得安南人好评。一生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馆谷”的书院达28所,从家乡广州、南海、扬州到池州、徽州、武夷等地,遍布半个中国。在教育上有突出贡献,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75岁归故里后,更全力以赴发展教育事业,学术热情至死不衰,他一生身体力行,师道尊严,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深得门生的景仰、崇拜。

湛若水是明代大儒,始终不渝地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在三部尚书的高位上,从未中断学术钻研。90岁时他还让人抬着棺材出门讲学,其杰出的学术人格影响遍及全国。其留下的《春秋正传》、《心性图说》等著作有400余卷。其学说与王阳明的“浙学”,执明代理学之牛耳。

像湛若水这样的大官大儒结缘九华山,无疑给佛山增添了光彩,当是九华山乃至池州人的骄傲。

 

见载200949星期四《池州日报》B3版 副刊 人生驿站·人文池州

       全文无法下载,重新打出。

 

 

标签:  九华山 新塘镇 广东增城 

出处:湛氏家族古今志网址:http://zhanganquan.com   http://www.zhanganquan.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