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研究

湛若水对惠州书画艺术的发展和影响

时间:2012/9/27 1:10:28  作者:梁力文  来源:惠州书画艺术发展与变迁  查看:876  评论:1
内容摘要:湛若水对惠州书画艺术的发展和影响惠州书画艺术发展与变迁自湛若水开始,有相当多的书画家都曾在罗浮山修炼,体验罗浮山秀美景色,传播他们的书画艺术  影响着惠州书画艺术的发展,作了不少贡献。    ...

湛若水对惠州书画艺术的发展和影响

惠州书画艺术发展与变迁

来源:/梁力文 发布时间:2012-3-10 | 浏览次数:49

一、 惠州书画艺术最重要的播种人苏东坡、白玉蟾

        惠州是以客家人为主,还有部分广府、潮汕、土著人。惠州客家的祖先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末为躲避战乱开始南迁到赣水中部地区,唐末至北宋已蔓延到惠州等地。从文化艺术血缘看,惠州文化艺术与中原文化艺术是同源同根,书画艺术也不例外。然而,书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环境和氛围。在南迁初到惠州的艰辛条件下,恐首要关注的是生存,然后才是文化教育,最后才是艺术。所以惠州书画艺术在宋之前并无任何记载。没有记载,并不意味着此前的书画艺术是空白的。到了宋代,有资料可查的惠州籍画家何裕夫和陈仲辅,但其作品已不存,无法对他的书画艺术作品评价。万幸的是1094年,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至惠州,在惠州生活了二年六个多月。苏东坡作为书画大家,在惠州创作的书画佳作,至今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不难意料,以他为当时文坛领袖的地位,苏东坡的到来,无疑为惠州书画艺术的发展播下了最重要的种子。此外,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南宋时人,曾寓居西湖天庆观(今元妙观),又在罗浮山冲虚观修道。白玉蟾福建闽清人,生于琼州。在文学艺术上颇有成就,精于书法绘画。擅行草,兼擅篆、隶。尤善绘梅、竹,数笔立就。唐顺之《荆川集》谓其: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谓其: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大字草书神龙飞动。至今上海博物馆珍藏其《仙庐峰六咏》,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其《足轩铭》,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天朗气清诗》。白玉蟾是广东最早有卓越成就且有作品存世的书法家。追踪溯源,苏东坡和白玉蟾可谓是惠州书画艺术最重要的播种人。

二、惠州书画艺术中心:惠城西湖和罗浮山

        惠州城区自宋代至今都是粤中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毫无疑问也是惠州书画艺术中心,以西湖文化为特色是其重要的特征。此外,由于东晋葛洪和其妻鲍姑在罗浮山炼丹修道,并先后建南庵(即今冲虚观)、东庵(白鹤观)、西庵(黄龙观),北庵(酥醪观),葛洪著书立说,授徒讲学,成为道教南宋之祖。从学者众,使罗浮山成为道教传播的重要基地。葛洪本人也是一个颇有成就的书法家,使罗浮山形成有宗教特色的文化艺术中心。宋米元章在他的著作《海岳名言》云:葛洪无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以米元章尖刻和挑剔的眼光,能得到他的首肯,说明葛洪的书法成就也是相当高的。此外,葛洪还著有《要用字苑》。只可惜,年代久远,葛洪的字迹已不存了。明著名学者湛若水1538年在罗浮山朱明洞筑甘泉精舍。1540年辞官告老返乡后归隐罗浮山,于黄龙洞建四贤祠,传播心性理学,从学弟子甚众,史称于时讲学之盛,海内莫有过于罗浮者。湛若水擅长书法,曾师法陈白沙,得陈白沙真传,为岭南一大书法家。至今南京燕子矶刻有天空海阔”4字,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美术馆珍藏有其书法作品多幅。清初岭南著名书画家张穆(16061687)到罗浮山修炼。张穆,东莞茶山人,因罗浮山有铁桥峰,号铁桥。张铁桥以画马、鹰、禽鸟和牧牛著称,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的画马图多幅,以《七十龙媒卷》最具代表。张铁桥是罗浮山第一个最有成就和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他画马画鹰的技法,为后来的惠州画家李星阁和李长天所继承。人物画家苏六朋(1779-1862)早年到罗浮山拜德坤和尚学画,自号浮山道士。创作许多以罗浮山为题材的作品。自湛若水开始,有相当多的书画家都曾在罗浮山修炼,体验罗浮山秀美景色,传播他们的书画艺术。可以说,罗浮山是惠州书画艺术另一个重要中心。

三、明末时惠州有了第一个收藏大家张萱

         惠州到了明清时期,经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惠州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张萱(1558—1641),博罗人。万历10年为举人。曾参与编修国史,入侍经筵。张萱喜读书,家有藏书万卷。精通鉴赏,爱好收藏。家藏有李伯时、王蒙、倪瓒、盛子昭、钱叔宝、唐伯虎等名家书画。他还擅长书画,真、草、篆、隶皆工,尤工彩色绘画。与王世贞、王穉登、董其昌等名流交往切磋,以画论著称。著有《西园画评》。认为书法要防板、刻、结三病,作画要意外求意,笔外求意意宜有余。不愧为行家里手。收藏家的出现,标志着惠州书画艺术发展将呈现兴盛时期。

          同一时期还有书法家曾允升,博罗人,精于隶书、草书,著作甚丰。

四、惠州第一个有很高成就的书法家龚章

        龚章(1637-?),1673年为进士。工书法,尤擅草书,师从彭睿瓘(号竹本),是岭南竹本派书画家中之佼佼者。有行草巨幅立轴存世。龚章书风气势磅礴,洒脱刚健;用笔多拗折,体势飞腾多变。是惠州第一个有作品存世且有很高成就的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永正评其得此轴以传,亦可不朽了。

同一时期的画家,骆维藩,惠城人,擅山水,康熙年间作《西湖全图》和西新避暑12幅西湖风景图。

五、清嘉庆年间伊秉绶引领惠州书画艺术发展形成第一次兴盛期

        伊秉绶(17541815),福建汀洲(今宁化)人。据惠州著名学者邹永祥介绍,伊秉绶是福建宁化客家人。17981802年(清嘉庆三至七年)任惠州知府。伊秉绶工诗文,善隶法,好收藏古书画。其书法,不拘泥成法,简洁秀逸,尤以隶书闻名。采用颜真卿楷书的方法写隶书,气度恢宏,洞达高邈,被康有为称为集分书之成,并将其与邓石如视为清代碑学两大开山鼻祖。亦擅画,善画山水,极负盛名,至今尚存其画作《罗浮山华首台》。戴熙在《桐阴画论》中誉其所作山水为神品。惜为其书名所掩。伊秉绶不但自己书画成就卓著,而且在惠州任职期间,倡教兴学。他请梅县著名书法家、学者宋湘到丰湖书院主讲;还招惠州黄钥等人为弟子。伊秉绶才高却谦和,团结和带领惠州书画界创造了第一个兴盛期,一时间,人才辈出,佳作纷呈。伊秉绶对惠州文化艺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总结。

        在伊秉绶的倡导和引领下,此时的惠州书画艺术创作达到空前的繁荣局面,也造就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书画家,呈现百花争艳的盛景。其中成就显著的书画家有:

        宋湘(17571827)温州(五华人),嘉应客籍著名书法家。擅行、草,凡草刷、扫帚、蔗渣、竹叶等均可作为书写用具。在惠州期间所书巨匾丰湖书院,门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至今尚存。

黄钥,惠州人。擅长山水画,独工篆隶,尤精刻石,刀法逼近汉代篆刻。黄钥是惠州知府伊秉绶的入门弟子,所作隶书,酷似伊体,深得伊赏识。伊氏到惠时,求字者甚多,应接不暇,有时则由黄钥代笔。黄钥擅篆刻,著有《鱼门印论》工卷,伊秉绶为之作序。

标签:惠州  湛若水 文化艺术 
相关评论
评论者: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21号

    渝ICP备12002000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5